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什麼叫至善?

作者:由 同八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5-17

至善,出自《大學》裡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說,天下大學問之道理、門道,就在於如何讓本心原有的德性敞亮起來,和廣大的朋友們相親相愛,做事都能恰如其分,符合天理。這裡說天理,天理不同於歪理,天理是沒有善惡的,有人認為天理就一定是“善良”的,未必!周遭看看,春華秋實,夏荷冬藏,如果以植物凋敝作為惡的話,冬天就是惡的!而四季其實是無分善惡的,只是一種境遇,隨境而轉,這就是至善。

不過這個至善,一方面會引導人拼命地做自認為善良的事,以至於不能明哲保身,此為一偏;一方面呢,又會讓人變得圓滑世故,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此都不是至善,至善是最合適的沒錯,但那是天理的角度,而非人為執著的結果。人在未明明德,親民前,是沒法至善的。充其量是善良。心學裡一個基本體會是“無善無噁心之體”“心即理”,天理就是無善無惡的,這就是對至善的翻譯。

至於殺人放火,無論做什麼心裡都認為是對的,我想這恰恰不是至善,這是“我執”。因為存在一個極端的“我認為”,以至於做什麼我都有理由有藉口,是嚴重的私慾表現。真的是非對錯,自己在不欺騙自己“良心”的情況下,是絕對可以“心裡有數”的。關鍵是自己承不承認的問題。

最後講下“格物”,格物並非程朱理學說的那樣,見一物“研究”一物,天下萬物如此之多,如何格得完?莊子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對無涯,殆已!”程朱理學的格物,讓人一頭鑽進千頭萬緒中,鑽進逐物中不能自拔。而心學講的格物,就是格去人與物之間的那層慾望,那層“我認為”,還事事物物於本來面目,以至於還自己本心的本來面目——-良知。至於是否需要征伐,鬥爭,保衛,前進,退讓,奉獻,格殺,追逐,等等,全交給良知,良知自然知善知惡,去致良知即可。

一句話,至善需要自己悟真,明明德,親民。否則那就不是至善,是自己認為的至善,有可能是極大的私慾!

標簽: 至善  天理  格物  良知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