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作者:由 小鹿仙仙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9-02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一則較特殊,我接下來的觀點,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這些年的國學熱,被炒得最熱的

《弟子規》

,它的大綱,就出自這一則《論語》。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弟子規》

但你知道《弟子規》的作者是誰嗎?叫

李毓秀

,百度上說,他是清代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李毓秀 像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知道明清的讀書人都是要考科舉的。這位李毓秀屢次考科舉不中,後來就放棄了,終身都只是秀才。他在鄉下教書,寫了一篇

像順口溜的啟蒙文章

,送給孩子們讀,就是《弟子規》。所以,正經知識分子都不太知道這篇小文章。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直到上世紀90年代,臺灣的一些宗教團,以

弘揚經典的名義來提升知名度

。可是,一般人沒有古漢語基礎,怎麼讀儒家經典呢?那就讀《弟子規》吧,簡短通俗,還不涉及敏感的意識形態問題。於是就印了大量的《弟子規》發給信眾,美其名曰“結緣”。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魯迅先生在一篇叫

《所謂“國學”》

的文章裡,有個觀點,說:

現在的國學,不過是商人翻印一些舊書來賺錢,也不管書的內容好壞,簡直是誤人子弟。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魯迅 像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不客氣地說,《弟子規》恐怕就屬於這一類。如果你真的理解過《弟子規》,就不難發現,它的目的是樹立封建家長的權威。而對於現代文明提倡的自由思想和獨立精神,反而是一種壓制。

比如什麼“話說多,不如少”,“不關己,莫閒管”,還有“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這一類的話,都是要你無條件服從,少提問題,說是在培養奴性也不為過。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我們說,

教育不是批次化生產商品,更不是給無知的家長馴化奴才

。我們現代人,如果還用這種舊社會的思想枷鎖,去禁錮小孩的心智,就未免太教條主義了。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

有同學可能會犯嘀咕,你說不要讀《弟子規》,那《論語》不是也各種說教嗎?你怎麼還要一句句地精讀呢?

實際上,書並無好壞之分,都是一家之言。《弟子規》也不全然是糟粕,關鍵在於你的心態,有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去借假修真。如果你拿它當教條來控制孩子,這當然是災難。

而《論語》的好處在於,它的理論基礎來自自然人性,而且是一以貫之的

就像這一則說的“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

”,跟我們之前聊過的“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和“敬事而信”這兩則,意思是一樣的。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所謂“

弟子

”,就是後生小子。要注意的是,他們不是普通孩子,而是

預備要做君子

的。從小孝敬尊長,友愛兄弟,養成做事踏實謹慎的習慣,從而獲得別人的信任。

孔子說的都是抽象的理念,有彈性的解釋空間。具體到行動,就可以根據時代環境變化進行調整。不過這一則的重點,其實在後半段。

泛愛眾,而親仁。

昨天我們說,這一則《論語》的後半段才是重點。

朱熹

以來,絕大多數的註釋都把這一句解釋為:

廣施愛心,親近有仁德的人。

但不得不說,這樣的解釋略有些單薄。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朱熹 像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什麼叫“

泛愛眾

”呢?你把一個小石子扔在水面上,濺起一圈圈的波紋,這就叫“泛”。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費孝通

先生在他的著作

《鄉土中國》

中,提出過一個“

差序格局

”的概念。說我們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個

以自我為中心的同心圓。

最內圈的是血緣最親的父母子女,其次是親戚朋友,再往外就是鄰居、同鄉、國人。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費孝通 像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你會

按照這種親疏遠近的次序,去分配你的愛

,這就是我們說的

倫理

。關係越近的就越愛,越遠的愛的就越少。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才是“

泛愛眾

”的真正意思。而

絕不是泛泛地無差別地去愛所有人

,這是

墨家

的主張,叫“

兼愛

”。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孟子

對這種觀點就進行過嚴厲的批評。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我們都知道孔子說過“

仁者,愛人。

”所謂

,本質上就是去

愛別人

。怎麼愛呢?當然就是

按照親疏差等,按照倫理次序去泛愛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接下來“

而親仁

”是說要去親近有仁德的人嗎?

熟悉《論語》的同學都知道,孔子還有一句,叫“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如果說我是聖人,是有仁德的人,我怎麼敢當呢?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雖然是謙虛,但要評判一個人是否有仁德,孔子的標準是很高的。他最器重的學生顏回,也只能三個月不違反仁德而已。所以,有仁德的人是極少的,你要上哪去親近他們呢?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實際上,這一則說的“

親仁

”,

可能不是要親近具體的人,而是內心對仁德的追求。

將自己內心的愛輻射出去,在不同的情境下,對不同的人,都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就叫“

泛愛眾,而親仁

”。

要注意的是,這裡的“

”字作為連詞,很多學者都解釋為並列關係。按我上面的解讀,它應該是

因果關係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因為

你孝敬尊長,友愛兄弟,做事謹慎有誠信,還懂得如何恰當地愛別人。

所以

才能說,你有追求仁德的志向。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個“

”字,很多註解說指的是

文學或文獻

,其實不太準確。

朱熹

的註解,說是“

詩書六藝之文

”,可以

泛指文化知識

,包括

一切對語言和行為的修飾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問題來了,必須要做到了孝悌、謹慎、誠信之後,才去學習文化嗎?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做到這些,是不是就沒資格學習文化呢?這顯然不符合孔子“

有教無類

”的教育理念。

其實

這句話裡,省略了一個關鍵字。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以什麼學文?

以餘力學文嗎?不對,應該是

以“仁”學文。

你所學的

文化知識,都是為了表達和修飾內心的仁德。

仁德的含義非常豐富,小孩子不用理解得那麼複雜,先做到孝悌,謹慎,誠信就足夠了。

【小鹿儒學】《論語學而》0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所謂“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文就是外在的修飾,質就是內心的仁德。

二者相輔相成,表裡如一,就能算是合格的君子了。

標簽: 弟子規  仁德  泛愛  親仁  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