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作者:由 天可汗文化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3-26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總第004號 文章/插圖:高原牧人

突厥系列文章之四

在上一篇文章裡給大家展示了突厥人的真正形象,其最主要的特徵為辮髮。突厥人的這種辮髮被稱為“索頭”。那麼是不是隻有突厥人是這種髮型呢?其實並非如此,當時在中原的唐人中也有人留這種髮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事。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我們所看到的長孫無忌的形象不符合史實

長孫無忌是唐朝初年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他既是勳臣又是國戚。唐太宗為紀念當初與自己打下天下的諸位功臣而命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長孫無忌在凌煙閣功臣中排名第一位,曾位居宰相,被封為趙國公。

同時長孫無忌又是長孫皇后的親哥哥,即太宗的大舅哥,當然也是唐高宗李治的親孃舅,也就是所謂的國舅爺。

如果我們想知道長孫無忌的模樣,只要能看到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就行。可惜的是這些畫像都毀於黃巢之亂,並沒有留存下來。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叫劉源的官員依據文獻記載描繪出了《凌煙閣功臣圖》,這其中就有長孫無忌的畫像。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清人劉源所繪《凌煙閣功臣圖》中的長孫無忌

在清朝版本的《凌煙閣功臣圖》中長孫無忌頭上戴一冠,大鬍子,身穿長袍,典型的漢族士大夫打扮。

分析劉源所繪《凌煙閣功臣圖》很明顯可以看到人物的服裝和造型風格都是典型的明代樣式,可知這些畫都是作者想象中的人物形象,與唐代真實情況相差甚遠。

再來看看影視劇裡面長孫無忌的形象。電視劇《貞觀之治》是目前公認在服裝方面還原度比較高的作品,我們看看這部片子塑造的長孫無忌。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電視劇《貞觀之治》裡的長孫無忌

該劇中的長孫無忌身穿圓領袍頭戴幞頭,典型的唐朝裝扮,比清朝版本《凌煙閣功臣圖》裡穿明朝服裝的長孫無忌要更加接近歷史事實。但這還不是長孫無忌的真實樣貌。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長孫無忌其實是個留著辮子的胖大叔

《太平廣記》告訴了我們孫無忌到底長什麼樣子。該書記載有一次唐太宗宴請眾臣,為了助興皇帝便讓大家作詩互相挖苦吐槽。

歐陽詢是唐初名臣、中國楷書四大家之一,他字寫得特別漂亮,但人卻長得非常寒磣,面貌類似猴子。所以長孫無忌拿歐陽詢開涮:“聳膊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閣上,畫此一獼猴。”

歐陽詢聽後馬上反擊,他看著長孫無忌身材胖碩,就犀利毒舌了一把:“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混混,所以面團團。”

太宗聽到歐陽詢如此譏諷長孫無忌,就問他:“汝豈不畏皇后問耶?趙公、皇后之兄也。”

插畫家燕王WF曾經把這個故事畫成了漫畫: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歐陽詢嘲諷長孫無忌的詩“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

先看第二句“漫襠畏肚寒”,隋唐時期中原人流行穿開襠褲,外袍裡面的褲頭是開襠的。北方遊牧民族為了便於騎馬,都是穿不開檔的滿襠褲,這句話是嘲笑肥胖的長孫無忌怕大肚子著涼而不敢穿開襠褲,只敢穿滿襠褲。

再看第三句和第四句“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這兩句是說長孫無忌心中混沌,所以臉又圓又胖。

我們回過頭來看第一句“索頭連背暖”,在上一篇文章裡面我們分析了突厥人的辮髮就被稱為索頭,所以說長孫無忌其實是留著辮子的。這句話裡“索頭”兩字後面緊跟著“連背”兩字,這更能說明索頭就是辮髮,因為只有辮子才會下垂連背。

上面燕王WF的漫畫裡並沒有描繪出長孫無忌辮髮的特徵,而只是畫了一個普通的唐朝幞頭,而實際上長孫無忌其實並不戴幞頭。

在唐人張鷟所著的《朝野僉載》中有如下記載:“趙公長孫無忌以烏羊毛為渾脫氈帽,天下慕之,其帽為‘趙公渾脫’。”這裡所謂的渾脫帽是唐代非常流行的胡服配件之一。“渾脫”在北方遊牧民族語言中的本意是“掏空動物內臟,而留完整的外皮”,所以通常渾脫帽是用皮革來製作,後來也開始用錦緞製作,而長孫無忌用黑羊毛來製作渾脫帽,引領了我大唐的時尚潮流,所以為眾人所效仿。

長孫無忌戴渾脫帽而讓“天下慕之”,緣於這種帽子樣式的獨特。《中國全史》中對渾脫帽的相關描述如下:“渾脫帽亦為一種胡帽。羊皮製成,高頂、尖而圓。”而唐詩中有如下詩句:“織成蕃帽虛頂尖” 、 “卷簷虛帽帶交垂”,由此判斷渾脫帽有尖頂和卷沿的特徵。通過出土文物我們可以對這種帽子造型有更加形象的認識。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戴渾脫帽的唐代陶俑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判斷長孫無忌的真正樣貌是一個留著辮子、戴著黑色渾脫帽的胖大叔。所以長孫無忌的真正形象應該是這樣的: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看到這副模樣的長孫無忌估計很多人會很困惑,堂堂唐朝的宰相、皇帝的大舅哥怎麼完全是遊牧民族的打扮?如果瞭解了他的出生背景就不會感到驚訝了。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辮髮是鮮卑人的傳統

首先我們來看看長孫無忌的姓氏:長孫氏。我們知道建立北魏政權的是拓跋鮮卑,拓跋為皇族姓氏,而與皇族拓跋氏同宗的還有拔拔氏、達奚氏等姓氏,共十個姓氏,被稱為“帝室十姓”,由於系出同源所以相互間不能通婚。魏孝文帝執行全面漢化政策後將拓跋氏改為元氏,而拔拔氏因是北魏宗室之長,所以賜姓長孫。從北魏歷經隋唐,長孫氏一直都是重要的貴族姓氏,湧現了眾多權臣貴胄。

透過姓氏我們就明確了長孫無忌為鮮卑人。而鮮卑人漢化之前的傳統髮型就是辮髮,鮮卑拓跋部在古代又被稱為索頭部,很明顯是辮髮部族。雖然魏孝文帝於太和十八年(494年)開始推行漢化政策,但是依然有鮮卑人保留著辮髮的傳統。

我們知道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在末期分裂為了東魏和西魏,這兩個政權又發展為了北齊和北周,最後北周吞併北齊建立隋帝國。2002年在山西太原發掘了北齊貴族徐顯秀的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就有辮髮的鮮卑騎士俑。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徐顯秀墓出土的辮髮鮮卑騎士俑

魏孝文帝開始漢化政策是太和十八年(494年),而徐顯秀下葬是武平二年(571年),中間相差了77年。辮髮騎士俑的出土顯示即便漢化政策已經實行了七十多年,但一些鮮卑人依然保留著辮髮傳統,長孫無忌便是其中之一。

說到鮮卑人的辮子,就不得不提2016年的一部叫做《錦繡未央》的古裝電視劇,該劇講述的是以北魏為背景的故事,所以主角當然都是鮮卑人。劇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兒子拓跋餘由吳建豪扮演,而拓跋餘的造型就是一頭辮髮。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錦繡未央》中的拓跋餘一頭辮髮

《錦繡未央》的服化道工作人員在設計人物造型時可能參考了鮮卑辮髮騎士俑,兩者之間的區別是電視劇裡拓跋餘的辮子在頭頂束在了一起,而辮髮騎士俑的辮子是自然下垂。雖然並沒有完全遵照歷史復原,但是能夠考據出鮮卑人的髮型特點並在劇中展現出來已經很不容易,這在歷史劇普遍缺乏歷史考據的中國還是值得表揚的。

可笑的是無論是影評人還是吃瓜群眾看到劇中吳家豪的造型後都開始狂噴: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還有媒體說這是黑人髒辮: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本來拓跋餘的辮髮是《錦繡未央》一個比較出彩的點,但是不明就裡的媒體和群眾卻把這事當做一個缺點來批判,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而這正是橫亙於當代中國與歷史和傳統之間的巨大文化斷層所造成的社會怪象。

(文章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您還可以閱讀相關文章:

突厥系列之一:韓國人有了對手,土耳其人同樣瘋狂歪曲中國歷史

突厥系列之二:這個國家真奇葩:身上流著希臘和亞美尼亞的血可宣稱自己是突厥的繼承人

突厥系列之三:連《國家寶藏》節目都弄錯了,給你看古代突厥人真正的模樣!

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天可汗文化傳播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唐太宗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留辮子的大胖子

標簽: 無忌  長孫  辮髮  鮮卑  脫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