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原始佛教好像沒有迴向,大乘佛裡不是還有迴向給冤親債主這一說法嗎?

作者:由 王五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6-05

你恐怕對“迴向”有什麼誤解

迴轉

自己的功德,

趣向

於所期的目的,這是迴向

大多數佛教派系都有迴向,只不過物件和目的有點不一樣而已

聲聞弟子的迴向,通常,迴向的物件還是自己,目的不外乎是速證涅槃之類跟自己修行有關的方面

普通的俗家信眾,也有佈施,而後求人天福報的,這也是一種迴向

比如對於南傳的佛弟子,常見的迴向偈是這樣的

原始佛教好像沒有迴向,大乘佛裡不是還有迴向給冤親債主這一說法嗎?

再如南傳著名論師,他在他的代表作《清淨道論》最後,寫下的迴向文是這樣的:

由我寫成此論的功德,以及其它福業所感的來世,

願於

三十三天而樂於戒德,不著五欲

證初果

願以

最後之身得見世間第一的救主、利樂一切有情的彌勒牟尼的牛王,聽了智者宣示的正法,

證得最高之果

光揚勝者的言教。

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寫成這部論書的功德,迴向給自己的修行方面,希望自己能來世投生忉利天證初果,然後在彌勒出世時證四果。

北傳的戒經中,在誦完戒後,最後也有偈頌,提到“(持戒)能得無為道”(即涅槃),五分、十誦、僧祇律都是這個,這是希望希望速證涅槃的

諸佛及弟子,恭敬是戒經。恭敬戒經已,各各相恭敬,慚愧得具足,能得無為道。

其中比較特立獨行的就是四分律的戒本,是這樣的

我今說戒經,所說諸功德,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它迴向的物件是一切眾生,目的是希望眾生都能成佛

正因為如此,律宗的祖師,才會覺得,這部四分律有“義通大乘”的影子,確實,把功德迴向給眾生,希望人人成佛是典型的大乘式迴向。

標簽: 迴向  功德  涅槃  恭敬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