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作者:由 我在人間撿故事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10-27

疑團重重的神龍事變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22日,大唐兩位宰相張柬之、崔玄暐協同數位官員,率領著五百餘名羽林軍士兵,突然出現於洛陽皇宮北面的玄武門之外。與此同時,張柬之又派李顯的女婿王同皎等人前往東宮,懇請皇太子李顯親自出面,與大家一同前去誅殺“密謀叛亂”的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

在當時,82歲的女皇武則天由於“風疾”,已臥床多日不起。其所有的飲食,起居,湯藥服侍,甚至某些政令的傳達,俱由張氏兄弟負責。因此,張柬之等人顧慮,一旦女皇不測,張氏兄弟有可能會利用這種資訊不對等的優勢作亂,導致大位未必會順利傳於太子,所以搶先出手。

然而,面對“出來主持大局”的邀請,皇太子李顯卻躲在東宮猶豫不決,不肯現身,說張氏兄弟確實罪該萬死,但女皇陛下身體欠安,難以承受這種刺激。因此,看大家能否賞個光,換個時間再幹?

《資治通鑑》:太子曰:“凶豎誠當夷滅,然上體不安,得無驚怛!諸公更為後圖。”

皇太子的話把外面人急壞了。因為張柬之等人未經女皇允許而擅自聚兵於北門禁地,不論其目的如何,已是滅族的謀逆大罪。在這種箭上弦、刀出鞘的緊張局勢下,卻不想,政變的主要受益人竟打起了退堂鼓。

於是,李顯女婿王同皎在門外連聲說道,這種玩笑開不得。大家都在為李唐江山賣命,太子怎麼能把他們往火坑裡推呢?

《新唐書 王同皎傳》:同皎曰:“南將相毀家族以安社稷,奈何欲內之鼎鑊乎?太子能自出諭之,眾乃止。”

當然,也有種說法是,李顯其實對行動計劃早已知情。他事到臨頭之所以顯得猶豫,不過是為了表現一下政變時不那麼猴急的姿態。

不管什麼原因,這位五十歲的皇太子最終還是走出了東宮,與張柬之等人一道,透過尖峰利刃開路,自玄武門“斬關”進入皇宮,將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誅於宮苑之內。

接著,眾人又簇擁著李顯,闖進了武則天正臥床養病的迎仙宮集仙殿。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神龍政變時,李顯、張柬之等人行進路線,及武則天養病地點

聞聽到嘈雜人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病榻猛然驚起,厲聲喝問:誰人作亂?

如此氣勢,倒把數百人的隊伍壓的鴉雀無聲。稍頃,有人答道,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作亂,臣等已奉太子之令誅之。

武則天在人群中看到了李顯,說道,竟然是你?既然已誅除了張氏兄弟,你可以回去了。

這時,羽林將軍桓彥範說道,皇太子年齡已長,恐怕不方便再回東宮。請陛下就此將李唐江山歸還於他吧。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神龍政變中,官員及羽林軍擁戴皇太子李顯,逼宮武則天

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結束一代女皇十五年統治的著名政變。因其發生於神龍元年,故也稱神龍政變。

然而,此次政變也留下諸多疑團:

張柬之、崔玄暐雖然身為宰相,但按大唐律令,他們並不負責北門防務。這幫人究竟是如何精心繞開武則天的嚴密防線,掌控住足以硬闖皇宮的強大力量的?

在整個政變過程中,支援武則天的勢力顯得異常不堪一擊。慣於防範兒子、下屬的女皇帝到底在哪個環節出了疏漏,其精心構築的權力制衡系統為什麼完全沒起作用?

要撥開籠罩在這段歷史之上的層層迷霧,讓我們先從政變的眾矢之的——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開始講起。

一箭雙鵰的毒計

公元697年,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太平公主為緩解母親的工作壓力,遂將美男子張昌宗作為禮物敬獻給了後者。由於女皇對此非常滿意,不久後,張昌宗之兄張易之也得以一同入宮“見駕”。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武則天最為寵愛的女兒——太平公主

本來,張氏兄弟就是兩個男寵,雖談不上正大光明,卻也無傷大雅。然而,發生於公元701年九月初三(神龍政變前四年)的一件事情,卻徹底改變了一切。當天,三位重量級人物——邵王李重潤、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因“妄議”武則天與張氏兄弟關係,被女皇勒令自盡。

《舊唐書 則天本紀》:九月,邵王重潤為易之讒構,令自死。

李重潤(20歲)是皇太子李顯的嫡長子。永泰郡主(18歲)為李顯之女。武延基(22歲)則是永泰郡主丈夫,武則天的親侄孫。

毫不誇張的說,李重潤、武延基等人正是李家與武家,當時兩個最有權勢的家族,在“孫輩”的代表人物。然而,他們僅僅因為議論了一下張氏兄弟與武則天的“事情”,便悉數被剝奪了生命!

此事在朝野引發巨大震動的同時,也不免催生了一個疑問:

武則天處死三位孫輩的動機,難道真是因為"羞憤難當"嗎?

首先,武則天與張氏兄弟的關係既非秘密,也非不可言說的禁區。

按史書記載,當武則天準備擴招其男寵隊伍時,一位叫朱敬則的官員曾慎重勸告說,每個人都有慾望,此乃人之常情。但陛下既然有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等人,也不算少了,按理該節制一下。

結果,在朱敬則直言勸諫之後,武則天不僅沒感到“羞愧”,反而大度的賞賜了前者不少財物。

《舊唐書 張易之傳》:右補闕朱敬則諫曰:“……嗜慾之情,愚智皆同,賢者能節之不使過度……陛下內寵,已有薛懷義、張易之、昌宗,固應足矣……”則天勞之曰:“非卿直言,朕不知此。”賜彩百段。

因此,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夠強大,不至於“因畏懼人言而羞愧難當”。也正由於此,才使得三位晚輩之死並沒有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如果再進一步深究,又發現《資治通鑑》中有這樣的描述:武則天因為年齡大了,不勝公務疲憊,所以很多政事都交給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操辦。而李重潤、武延基等人議論的也不單單是武則天與男寵的曖昧關係,還包括張氏兄弟超越男寵邊界,染指朝政的事情。

《資治通鑑》: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

而在《舊唐書 武延基傳》中,又說的更為直白:三人認為張易之兄弟出入宮中,染指政事,會對大唐社稷不利!

《舊唐書 武延基傳》尋與其妻永泰郡主及懿德太子等,話及張易之兄弟出入宮中,恐有不利,後忿爭不協,洩之。

但是,這樣的談話內容就構成死罪了嗎?

其實,還有人說的比這更為直白。當時,一位叫魏元忠的宰相因受張氏兄弟誣告而遭貶官後,曾在朝堂指著對方鼻子向武則天說,這兩個臭小子,將來一定會犯上作亂。而武則天的回答也只是,你快走吧。

《資治通鑑》:太后問其故,時易之、昌宗皆侍側,元忠指之曰:“此二小兒,終為亂階。”易之等下殿,叩膺自擲稱冤。太后曰:“元忠去矣!”

之後,又一位叫蘇安恆的大臣向武則天上書,直接說“魏元忠是大忠臣,張氏兄弟狼子野心,武則天任用奸佞”。如此大尺度的話,竟也沒有引來女皇的懲罰。

《全唐文 理魏元忠疏》:臣竊見……魏元忠,廉直有聞……張易之兄弟……豺狼其心……皆以陛下委任奸佞,斥逐賢良。

那麼,武則天為什麼偏偏不願放過三位孫輩呢?

首先,女皇帝最忌憚,防備最深的人,並非張氏兄弟,而是皇太子李顯與相王李旦(李顯之弟,李隆基父親)。因為出身李唐宗室的後兩者能夠直接構成對女皇的替代。這從神龍政變中,眾大臣非要李顯出來“主持大局”就可看出。

所以,女皇帝並不擔心張氏兄弟出入宮廷,甚至代勞部分政務,憑後者的根基與影響,不太可能產生諸如李顯、李旦那樣的破壞力

不過,女皇帝在當時已七十八歲,年事甚高。兩個男寵與她朝夕相處,生活上形成了依賴,也難以再更換。在此情況下,

她真正擔心的,是張氏兄弟會因為考慮“後路”,暗中與未來的皇帝李顯互通有無,幹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同時,李重潤為李顯嫡長子,下一代的皇太子人選。

如果他擔心武則天權力被張氏兄弟竊奪,導致大位無法順利傳至李顯,將會比魏元忠、蘇安恆等人有更多的理由鋌而走險,發動政變

所以,一代女皇對三位孫輩痛下殺手之舉,其實是一箭雙鵰的毒計:一方面,消滅了可能發動政變的潛在威脅;另一方面,也藉此事徹底斷絕了張氏兄弟轉投李顯的念頭,讓他們只能死心塌地的為女皇一個人服務。

不過,在害死李、武兩家三位成員後,張氏兄弟也就此攤上大事,不斷被人找麻煩。在神龍政變僅一月之前,還有人舉報張昌宗找術士看相,得到“天子之卦”。儘管案子以“張昌宗當時已將情況彙報了女皇”而草草收尾,但宋璟、崔玄暐、桓彥範等多位官員卻追著不放,認為張氏兄弟地位已經尊貴至極,找人看相必然別有圖謀。不過,女皇並沒有理睬。

究竟是誰安插了羽林將軍?

政變之時,駐守於玄武門外的五百名餘名羽林軍士兵成為張柬之等人軍事行動的關鍵支撐。那麼,張柬之又是如掌控住這股至關重要的力量的呢?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張柬之

按史書描述,在政變前夕,張柬之將自己的同夥桓彥範、敬暉、李湛等人悉數委任為左、右羽林將軍。正是這幫人利用職務便利,才匯聚了數百名將政變引向成功計程車兵。

《資治通鑑》:柬之又用彥範、暉及右散騎侍郎李湛皆為左、右羽林將軍,委以禁兵。

然而,異常詭異的是,張柬之儘管身為宰相,卻並不負責玄武門的防務。按大唐規矩,宰相辦事地點位於皇宮南部,稱為“南衙”。而玄武門因地處皇宮最北面,臨近寢宮,歷來為皇傢俬人禁地,其駐軍將領向來由皇帝直接指派,不容權臣染指。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南衙是宰相與百官辦公的地方,北門則是皇家的私人禁地

實際上,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後,不僅北門的駐軍,甚至連北門(即玄武門)的一些非軍事的事務,都成為了君臣間異常忌諱的話題。

例如貞觀時期,宰相房玄齡、高士廉遇到少府少監(主管車輦、鑄劍等工藝的副官)竇德素,順口問了句北門(少府監位於皇宮北門附近)最近忙啥,便在事後遭到了李世民的嚴厲斥責。唐太宗的原話是,宰相只需要把南衙的事情辦好就行了,不要多管北門的閒事。

《大唐新語》:太宗謂玄齡、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小小營造,何妨卿事?”

那麼,張柬之這個宰相會不會比較特別,以至於擁有超出房玄齡等人的權力呢?

也不是。按史書記載,張柬之儘管已81歲,但就任宰相的時間卻是公元704年10月,即神龍政變前三個月,是個不折不扣的“菜鳥宰相”。

《舊唐書 則天本紀》:冬十月,秋官侍郎張柬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政變前夕,朝中共有十餘位宰相。上朝時,這幫人就像董事會成員一樣,圍繞在武則天周圍,針對軍國大事發表意見,幫女皇進行決斷。本來,正宗的宰相只有內史、納言、文昌左右相(即左右僕射)等寥寥數位。但由於其人員規模難以滿足議政需求,所以一些級別更低的官員也被皇帝召來幹宰相的活,並命名為“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張柬之正是其中之一。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神龍政變前夕,武周朝庭的宰相名單。另外,張柬之很快由秋官侍郎遷轉為鳳閣侍郎

換言之,張柬之並沒有擁有超出貞觀時期房玄齡、高士廉等名相的特權,而武則天對臣子的防範則遠勝於李世民。既如此,張柬之又怎麼可能做到把桓彥範、敬暉、李湛等多位同夥統統安插為駐防玄武門的羽林將軍呢?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張柬之向武則天列出具體的羽林將軍人選,再說服女皇選用他們呢?

可能性也不大。原因很簡單,北門的話題太過敏感。如果南衙宰相直接向防備心極重的武則天建議指定駐防將領人選,其效果跟現在招標時指定廠家名單一樣,很容易被懷疑有貓膩。以張柬之的閱歷,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

因此,張柬之雖然是政變的謀劃者,但說服武則天坦然接受桓彥範、敬暉、李湛等人為羽林將軍的,一定另有其人。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如本人不願宣揚,或後世皇帝不想宣揚),此人事蹟被史書所隱,安在了張柬之頭上。

那麼,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根據結果反推,此人能幹成這般通天大事,必定同時滿足四個條件:

首先,此人必然是政變的核心參與者。因為一旦其反水,多位政變同夥就將被連鍋端。同時,一旦政變失敗,此人也將是謀逆大罪。

第二,此人具有相當大的發言權,能夠與武則天直接對話,且深得信任。

第三,此人地位相對中立。其安插羽林將領的建議不至於引發武則天額外的猜疑。

第四,儘管此人的辦事細節為史書所隱,但既然立下如此大功,其在政變後必定會得到豐厚賞賜。這就會在史書中留下蛛絲馬跡。

根據以上篩查條件,我們首先可以排除掉所有的南衙宰相(不便發言),及更低級別的官員(說不上話)。

其次,從政變進行時,有參與者一度想剷除武家的人來看,我們也可以排除武三思等武氏家族成員(不是政變的核心參與者)。

其三,儘管皇太子李顯,相王李旦都參與了政變,但他們均為武則天重點猜忌防備的物件,地位敏感,同樣不便開口。

因此,候選物件就只剩下一人:太平公主!男寵張昌宗的敬獻者!她是唯一滿足所有條件的人!

關於太平公主,史書對她做了如下描述:

此人智謀出眾,性格極類似武則天,所以經常在深宮中與母親一起討論大事,密謀政局,這符合“說的上話”的條件。同時,由於太平公主身份沒有太子與相王那麼敏感,符合“地位中立”的條件。(《舊唐書 太平公主傳》:公主……方額廣頤,多權略,則天以為類己,每預謀議,宮禁嚴峻,事不令洩。)

政變成功後,太平公主以剷除張氏兄弟的大功,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新增了足足2000戶食邑,合計共5000戶。2000戶是什麼概念?在當時,一般親王的食邑總計也只有1000戶。而事變“首謀”張柬之在政變後也僅受封500戶。這就同時滿足了“核心參與者”,與“受到重賞”兩個條件。(《舊唐書 中宗本紀》:以……太平公主有誅易之兄弟功,……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仍賜實封,通前滿五千戶)

那麼,作為武則天最為寵愛的太平公主,為什麼要參與到政變之中呢?

按史書說法,張易之等人在誣告魏元忠的時候,也順帶構陷了另一位叫做高戩的大臣。後者正是太平公主的情人。

《資治通鑑》:司禮丞高戩,太平公主之所愛也。會太后不豫,張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駕,為元忠所誅,乃譖元忠與戩私議雲:“太后老矣,不若挾太子為久長。”

不過,與張易之結怨僅是公主參預政變的其中一個原因。

在當時,因張氏兄弟導致了李重潤等三位皇室成員死亡,與皇太子李顯已結下難以化解的仇恨。一旦後者登基,兄弟倆必將成為最先被誅殺的物件。換言之,如果知道自己必死,誰都會拼死搏一下。更何況,張氏兄弟手中還有武則天,還有資訊不對等的優勢。

所以,儘管政變會不可避免的導致武則天下臺,但面對著死活都要保護兄弟倆的女皇,太平公主等皇室成員的選擇也不多:要麼讓張氏兄弟先動手,要麼自己先動手。

也就在這時候,政變集團透過某個渠道聯絡上了太平公主,並將一份包含桓彥範等人的名單交給了後者。

在當時,桓彥範的身份是司刑少卿(即大理寺副官),敬暉的身份是中臺右丞(即尚書右僕射的助理),李湛的身份是右散騎常侍(即鳳閣的文官),與他們想要從事的羽林將軍工作完全不搭調。

那麼,太平公主又該以什麼理由來精心繞開武則天嚴密的心理防線,說服女皇坦然接受他們呢?

從史書記載看,張昌宗被舉報“找人看相得天子之卦”的時間是在公元704年12月(距神龍政變僅一月)。司刑寺(即大理寺)正是審案單位之一。桓彥範作為司刑寺副官,還專門向皇帝上書,呼籲嚴懲張昌宗。

因此,武則天同意讓這位明確反對過張昌宗的法官,在不足一月的時間內,轉行擔任專門負責皇帝安全的北門羽林將軍,其用意只能有一個,那就是防備張氏兄弟真的亂來!

一代女皇深諳人性。她雖然透過斬殺三位孫輩來斷了張氏兄弟“腳踏兩隻船”的念頭,但也肯定猜到了後者對於李顯即將繼位的焦慮。而同樣極富謀略的太平公主則用“張宗昌死敵”、“骨鯁之臣”的身份來標示桓彥範角色,從而化解了女皇通常會有的顧慮。

至於中臺右丞敬暉,他以前曾擔任過洛州長史(相當於京兆郡副長官),在武則天巡幸長安期間,還被委以副留守之任(有一定便宜從事的特權),是一個深受武則天信任的老牌守將。

右散騎常侍李湛則是李義府之子。當年,正是李義府的力挺,才使得還是“昭儀”的武則天被李治立為正宮皇后。所以,在女皇眼裡,李湛就是不折不扣“忠良之後”。

因此,整個安排看上去沒有任何不妥:提出建議的是地位中立,又是武則天至親的太平公主;候選者一個是“張昌宗死敵”兼“骨鯁之臣”,一個長期經受住考驗,一個是“老部下”兒子;用他們為羽林將軍,去玄武門增強皇帝“自己人”的力量,以防備張氏兄弟可能發動的叛亂。還有什麼部署比這更合理?

然而,一代女皇萬萬沒想到的是,除了張氏兄弟,上面的所有人都是神龍政變的參與者!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那麼,在整個政變過程中,為什麼武則天一直依靠的武氏家族沒有出面干預呢?其權力制衡體系是否出了問題?

武則天的權力制衡體系

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病逝,28歲的太子李顯繼位,是為中宗。僅55天后,因李顯執意要封岳父韋玄貞為侍中(宰相),並揚言“連江山都可以給他”,遂被幕後操控大局的太后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軟禁於房州。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武則天第三子,唐中宗——李顯

隨後,武則天雖然立李顯弟弟李旦為新帝,但自己卻從幕後走到臺前,直接在朝堂聽取百官彙報,並於六年後(公元690年)改大唐為大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

這時,原皇帝李旦則被降級為“皇嗣”(待遇參考太子),從此過上了膽戰心驚,朝不保夕的日子。

公元693年正月,因被人舉報“以巫蠱詛咒女皇”,李旦的正妻劉氏、妃子竇氏在進宮請安時,被武則天秘密處死並就地掩埋,直接“人間蒸發”。

同年,在洛陽永珍神宮舉行的祭天儀式上,擔任初獻、亞獻、終獻的三位人物分別是武則天、武承嗣、武三思。原本屬於李旦的第二祭祀人角色已被武承嗣取代。

隨著地位的迅猛上升,志得意滿的武承嗣難免生出更大的志向:一方面,他讓人主動向女皇上書,強調“歷代天子都沒有立異姓為太子”的先例,請求定自己為繼承人;另一方面,他又讓人誣告李旦謀反,以期徹底剷除這個已失勢的攔路石。

然而,武承嗣的兩大訴求均告挫敗:因為一位基層人物安金藏用破腹來表明“皇嗣”清白,武則天最終叫停了“李旦謀反案”的審理。同時,對於武承嗣“更進一步”的請求,女皇也是模凌兩可,沒有表態。

此後,在最信任的大臣——狄仁傑的強烈反對下,武則天最終還是放棄了立武家人為太子的想法。這位老臣認為,母子關係從來都親於姑侄關係。一旦女皇千秋萬歲後,兒子肯定還會持續祭祀,卻從來沒聽說過侄子會為姑姑立廟的道理。同時,狄仁傑還暗示,如果實在不想選“皇嗣”李旦,還可以考慮召回李旦的哥哥——廬陵王李顯。

狄仁傑確實老道!在當時的局面下,由李顯出任太子或許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首先,如果重新立“皇嗣”李旦為太子,很容易讓李旦與武承嗣等人長期積累的矛盾激化。即便武則天生前不爆發,待李旦登基後,武家人也很難有好果子吃。

其次,如果立武承嗣或武三思為太子,則不容易得到以狄仁傑為代表的官僚集團支援,地位難以穩固。同時,也很難說“侄子不會為姑姑立廟”之類的理由一點也沒影響到武則天。

第三,李顯已被幽禁於房州多年,在朝中缺乏根基,屬於權力鬥爭的局外人,與武家的矛盾相對和緩。同時,他作為李唐宗室的代表,也更容易得到官僚集團的支援。

基於此考慮,武則天遂於公元698年將廬陵王李顯召回了神都洛陽,立為皇太子。同年,因繼承人夢碎,武承嗣鬱鬱而終。至於“皇嗣”李旦,在“主動讓賢”被降級為相王的同時,也暫時脫離了火藥桶一般的“危險區域”。

李顯出任太子後不久,便被武則天任命為河北道行軍元帥,擔任招兵的形象大使。然而,到出師的時候,真正被授予兵權的卻是副元帥——狄仁傑。這種運作機制正是女皇權力制衡體系的典型表現。

在當時,朝中的主要勢力共有三股:

官僚集團

:權力握於武則天之手,其運作卻是由官僚集團來完成的。官僚集團的核心是一幫規模為數人至十餘人的宰相團隊,狄仁傑正是其中之一。不過,這幫人只是“高階打工仔”,雖然幫老闆乾的是重要工作,但對江山卻沒有所有權,因而不會對老闆地位構成根本威脅。

李唐皇室

:李顯、李旦是李唐皇室的正統代表,享有著大唐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積累的信譽紅利,是主流官僚集團支援的物件,對武則天的實質威脅最大,因而也就不可避免的成為重點防範與打壓的物件。

武氏家族

:自武則天掌權以來,以武承嗣、武三思等人為代表的武氏家族成員全部雞犬升天,成為女皇制衡李唐皇室的一股強大力量。

藉助三股勢力間的交錯影響,武則天便構建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權力制衡體系。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權力制衡的三方

然而,當李顯就任皇太子,自己也直奔八十而去的時候,武則天開始考慮的,已不僅僅是當下的權力平衡,還包括武氏家族在“後武則天時代”的命運。她非常擔心,自己的孃家人會像西漢呂后的家族一樣,在皇室與官僚集團的聯合打擊下,遭到滅族之災。

出於此顧慮,武則天聽從了大臣的勸告,免去了武三思、武攸寧(武承嗣之子)等人的宰相職務,只讓他們享受榮華富貴,不再負責軍國大事。如此一來,一方面,這幫人力量有限,難以生出非分之想;另一方面,因其對李唐皇室構不成威脅,也就沒有一定要被剷除的必要。

《資治通鑑》:當今梁、定、河內、建昌諸王,承陛下之蔭覆,並得封王;臣謂千秋萬歲之後,於事非便,臣請黜為公侯,任以閒簡。

然而,即使這樣,武則天仍不放心,又將李顯、李旦、太平公主,及武三思、武攸寧等武氏家族成員召集於一堂,讓他們發誓永保和睦,並記錄於鐵券之中。同時,她又主動做媒,將李顯的三位女兒新都郡主、永泰郡主、安樂郡主,分別嫁給武延暉(武承業之子)、武延基(武承嗣之子)、武崇訓(武三思之子),以便將未來的皇帝李顯與武氏家族利益牢牢綁死。

當然,女皇在消弱武氏家族的權力時,也就不可避免的弱化了後者在權力格局中的制衡作用(這正是武氏家族在神龍政變中隱身的原因)。為了維持權力的平衡,女皇在晚年有意識的扶持了第四股勢力——張氏兄弟及依附他們的官僚,以便構成新的平衡體系。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武則天期望的新權力平衡體系

但與女皇的期望稍有不同的是,因為李重潤事件,及張氏兄弟本身的輕狂,最終導致後者成為了眾矢之的,而非穩定大局的基石。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神龍政變發起的兩方,官僚集團與李唐宗室是如何匯聚力量的?

政變集團如何匯聚力量?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神龍政變核心參與官員(藍色標註)的履歷交集關係,及他們與太子、相王的聯絡

如圖所示,

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五人

,被認為是神龍政變的最核心參與者。五人中,

只有張柬之與另外四人都存在交集!因此,張柬之為"首謀"的說法確有依據。

五人中,桓彥範、敬暉出任羽林將軍,負責帶兵,這在前面已有介紹。此外,司刑少卿袁恕己兼任相王府司馬,因而也就成為了官僚集團與相王李旦的關鍵聯絡者。政變當天,他的任務是協助李旦,共同率領“南衙兵杖”(即北門禁軍之外的御林軍),負責對神都洛陽實行戒嚴。當然,這件事情肯定是發生於逼宮成功之後。

《舊唐書 袁恕己傳》:敬暉等將誅張易之兄弟,恕己預其謀議,又從相王統率南衙兵仗,以備非常。

至於皇太子李顯,按史書描述,他是路過玄武門時,抽空從桓彥範、敬暉(已擔任羽林將軍)口中得知政變計劃的。

《資治通鑑》:時太子於北門起居,彥範、暉謁見,密陳其策,太子許之。

不過,考慮到政變要冒滅族的風險,在桓彥範、敬暉向太子彙報之前,一定還有中間人牽線搭橋。五人團隊中,宰相崔玄暐兼任太子左庶子,他可能承擔著此角色。

同時,政變集團與太子的聯絡人還包括李顯的女婿王同皎,也就是政變當天於東宮門外喊話的那位。而在此人的墓誌銘中,則赫然記錄著,他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同桓彥範一起談妥了恢復李唐江山的計劃。

《王同皎墓誌銘》:公因召御史中丞桓彥範至宅 ,戚言大體曰:其如王室何?相對潸然 ,遂定匡復之計。

王同皎的妻子是李顯第三個女兒——定安公主。後者可以非常方便的出入皇宮,向

姑母太平公主

傳達資訊。因此,

桓彥範、敬暉、李湛等人被安插為羽林將軍的"路子",很可能就是走的"王同皎->定安公主->太平公主"這條線。

如果再看其墓誌銘,還會發現王同皎曾策劃過一次針對張易之的刺殺行動。當時,李顯的庶長子——譙王李重福迎娶張易之的外甥女為妃。在王同皎事先安排好刺客設好局的情況下,張易之這個舅舅竟然沒來祝賀。刺殺行動遂告落空。

《王同皎墓誌銘》:尋以譙王重福娶易之甥為妃 。公忖其親迎之霄 ,來觀宋子 ,乃陰結刺客 ,已得要離。會易之不出,其事遂寢 。

李重福受封譙王發生於公元704年3月,距神龍政變發生約十個月。王同皎的刺殺行動應在這個時間視窗之內。

再梳理下時間線:

更早的時候,王同皎與桓彥範便密謀好恢復李唐江山。

神龍政變前數月,王同皎刺殺張易之未遂。

神龍政變前一月,有人檢舉張昌宗看相得天子卦。桓彥範立即上書要求嚴懲。數天後,太平公主即以防範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為由,安插桓彥範、敬暉、李湛等人成為羽林將軍。

由此看出,為了除掉張氏兄弟,政變團隊其實已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醞釀與周密謀劃,且已經有過刺殺嘗試。因此,對"張昌宗看相得天子卦"的檢舉,很可能也是政變者長期計劃的一部分,其目的正是要藉機把同夥安插進羽林軍。

至此,我們已可以解密出神龍政變前後的全過程!

神龍政變前後的全過程

公元698年,在狄仁傑等社稷大臣勸告下,武則天自房州召回廬陵王李顯,立為太子。與此同時,為避免武氏家族在其去世後遭到“團滅”,女皇也有意識的消弱了武家權力。

如果一切按正常態勢發展,皇位交接應該在和平狀態完成。然而,由於公元701年李重潤等三位孫輩人物被逼死,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成為了眾矢之的。

在神龍政變前數月至一年多的時間視窗內,張柬之等五人核心團隊即透過各種渠道,聯絡上了太子、相王、太平公主。

政變數月之前,王同皎先行策劃了一次針對張易之的刺殺,但未成功。

政變前一月,一次舉報事件將張昌宗推上了風口浪尖。政變集團則利用了武則天“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防備心理,透過其信任的太平公主,將桓彥範、敬暉、李湛等人安插到了至關重要的玄武門軍營。同時,他們還策反了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這樣,政變集團便掌握了五百餘名羽林軍士兵,並藉此完成了斬殺張氏兄弟,逼宮武則天的計劃。

整個過程中,因武氏家族提前受到了女皇本人的打壓,勢單力微,未能起到反制作用。

奪過大權後,李顯隨即讓李旦等人率領著南衙御林軍兵馬,對神都洛陽實施戒嚴。

至此,神龍政變順利結束。

武則天失敗了嗎?

政變後,失去權力的武則天便被移居至上陽宮,受到軟禁。然而,她真的失敗了嗎?

或許,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

首先,她的親兒子李顯繼承了大位,這也是她的初衷。

其次,儘管遭到軟禁,但武則天仍受到尊敬與優待。李顯時不時就會去請安。

第三,武則天去世後,正如狄仁傑所言,李顯、李旦等後代為她立了廟,保證了她的香火不斷。

第四,在“後武則天時代”,武氏宗族受到了李顯的保護。武則天生前的聯姻起到了應有的效果。(當然,武三思後來作死遭反殺則另當別論)

最後,最重要的是,在大唐王朝及中國的整個歷史上,人們對武則天這位女皇帝仍表達了足夠的敬意,認為她的武周之治上承貞觀之治、永徽之治,下接開元盛世,都被視為唐朝歷史上難得的好時代。

對於一位皇帝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評價?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女皇的背影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武則天的無字墓碑。千秋功過,留與後人評說。

狄仁傑跟神龍政變有關係嗎?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喜歡問“元方,你怎麼看?”的狄仁傑

按《新唐書》描述,長安年間,武則天有次求賢時,狄仁傑力薦了張柬之。於是,女皇便將後者任命為洛州司馬。過了段時間,武則天再次求賢時,狄仁傑仍推薦張柬之,因為他認為後者沒發揮最大潛力,所以硬是促使武則天將其升為秋官侍郎(刑部的副官),晉級宰相。

史書據此斷言,沒有狄仁傑,便沒有張柬之的神龍政變!

《新唐書 狄仁傑傳》:長安中,武后謂狄仁傑曰:“安得一奇士用之?”……仁杰曰:荊州長史張柬之雖老,宰相材也。用之必盡節於國。”即召為洛州司馬。它日又求人,仁杰曰:“臣嘗薦張柬之,未用也。”後曰:“遷之矣。”曰:“臣薦宰相而為司馬,非用也。”乃授司刑少卿,遷秋官侍郎。

然而,史書的這段描述其實存在明顯破綻

:狄仁傑去世於公元700年,不可能再於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5年)去推薦張柬之。

張柬之原為正縣級的鳳閣舍人,因反對武則天派侄子與突厥和親,於公元698年6月被外放。其擔任司刑少卿(大理寺的副官)的時間是“長安中”(約702~703年),擔任秋官侍郎及宰相的時間則是公元704年。

因此,狄仁傑力薦張柬之的動人故事不可能發生。

不過,史書這麼寫還是有一定原因。因為張柬之就任宰相的關鍵推舉人——姚崇正是狄仁傑舉薦的。後者舉薦張柬之時,沿用了狄仁傑一貫倡導的標準:人品正直,且有志於恢復大唐江山。

同時,其他兩位核心政變者桓彥範、敬暉也都出自狄仁傑門下。

歷史明鑑:大周時期,神龍政變是如何發生的?

狄仁傑舉薦關係圖

因此,儘管狄仁傑去世已5年,但如果沒有他生前力保李顯為太子,及大力推薦忠義之士,神龍政變或許便不會發生。

換言之,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崔玄暐、袁恕己,這些與皇家非親非故的官員,能夠最終走到一起,冒著滅族的危險發動神龍政變,並非為了個人利益,而是出於共同的理想——拯救大唐。或者說,為了江山社稷,黎民蒼生。

也正由於此,五位官員一年後便蒙冤而死的結局才令人彌足痛惜!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英魂們的事蹟終究被深深鐫刻於青史,又成為激勵下一代人為天下蒼生繼續付出的強大動力。

這正是我中華千百年來傳承不息的赤子精神之所在!獻身精神之所在!

標簽: 武則天  政變  李顯  張柬之  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