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關於書面語命名缺失的現象

作者:由 kwasglag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5-26

現象描述

我發現一個問題,與漢語相比,英語在描述一門語言的名字時,是缺乏“書面語”概念的。

在漢語中,當我們提到一門語言的名字時,如果只是語音形式的口語,我們會稱之為“某某語”;而如果是文字形式的書面語,我們會稱之為“某某文”。比如English,說的是“英語”,寫的是“英文”。而且這種規則是普遍的,比如法語法文、德語德文、俄語俄文、日語日文等等。

但是英語的English這個詞,是一種廣義的總稱,既包含語言本身,也包含其書面形式。如果沒有特殊說明,英語在提到一門語言的名字時,是無法區分“語”和“文”的。

從構詞法來看,英語甚至不會專門用一個語素去表示“語言”,而是用一個模糊的“關於……”的語素來表達一個群體的人或語言。比如English,既可以表示英語,也可以表示英格蘭人,甚至還可以做形容詞。表示其他民族也往往如此,比如American、Russian、German、French。有時候,人可以獨立出來,比如Frenchman,但這並不是普遍的,大多數情況還是混在一起。

除了英語,這類現象也比較廣泛地存在於其它語言中,比如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俄語等等。

原因推測

這裡有兩個現象。

第一個現象是“語文不分”。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很多語言都採用了表音文字。文字使用者見到文字就立刻聯想到發音,文字本身是不參與概念的生成的。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這些語言在命名時就不區分口語和書面語了。而漢語則有所不同。眾所周知,漢字是很難學習的,因為它是意音文字,有大量的表意符號。因此文字使用者見到文字雖然也會聯想到發音,但文字的獨立性大大增強了,所以文字也參與概念的生成。不僅如此,中國古代還會細分“文”和“字”的區別,這種傳統延續到近現代,就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命名方式。

第二個現象是“人語不分”。我認為主要原因是,西方的民族認同方式與中國不同。西方的民族數量繁多,矛盾衝突也較多,近代民族國家興起後,更注重民族分類本身,這種分類主要是基於血緣的,而血緣最主要的體現就是人的相貌,所以概念更關注“人”,而不太關注其他的具體細節。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注重文化認同,注重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遵守什麼禮儀,說什麼話。由一切具體的細節共同構成身分認同,所以每種細節都是重要的,都值得建立單獨的概念,而不會混在一起。與此同時,中國幅員遼闊,大一統的時代又比較長,所以民族問題也沒有西方那麼複雜。

警惕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地學習了英語。本來,單純的外語學習並不會過多地降低母語的使用熟練度。但是,近幾十年來母語教育積弊叢生,和幾十年前相比,很多學生的漢語水平已經嚴重退化。語言學習是一個戰場,如果勢均力敵,那麼雙方都可以良性發展;但如果一方嚴重落後,另一方就將搶佔更多的資源。

因此,漢語本來特有的很多細節,都在英語的影響下大大減弱了。比如這篇文章講的“語文不分”的問題,在最近這些年愈演愈烈。很多人在提到某種語言的名字時,都已經完全無法區分了。

儘管由於教育水平的問題,本來也有一些人是不分“語”和“文”的,但是這種不區分僅限於在不需要區分時不區分,在需要區分時,他們還是能分開的。

可是,目前的情況是,即使在需要區分的場合,很多人也完全不區分了,甚至有時會反過來用。

這種趨勢是值得警惕的。然而,如果母語教育仍然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那麼恐怕這種趨勢會愈演愈烈。

標簽: 語言  英語  區分  文字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