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寶雞益門二號古墓的珍奇金器盜自哪個古墓?古墓主人到底是誰?為什麼盜墓者要將存放寶藏的窖藏偽裝成秦王古墓?

作者:由 初秋絮語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6-29

自從盜墓筆記、鬼吹燈分別拍成電視劇後古墓的發掘一直就是比較熱門的話題了,無論是網路小說還是電視劇電影都能榮登熱搜,去年由潘粵明主演的《雲南蟲谷》和朱一龍主演的《重啟二》都是以盜墓為題材的電視劇,許多人對古墓出現的驚險情節心驚膽戰。對考古發掘也有了濃厚的興趣。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個發生在成都益門的考古發掘中難以解釋的歷史謎團。

考古成員在益門二號古墓發掘出3千克的黃金器,三柄罕見的金柄鐵劍,代表古代黃金工藝最高技藝的精美絕倫的金鑲玉,以及玉器24件、最早的鐵製品和北方少數民族的三翼有銎銅鏃,這樣富可敵國的古墓不是春秋諸侯古墓,也可以是中原王古墓了。可是在鋪有厚厚硃砂的古墓裡沒有見到墓主人的骨架,更沒有發現來自秦官員的文字記載,象徵諸侯帝王的青銅禮器一件也沒有。你說是普通百姓古墓吧!墓中那麼多的金器、玉器百姓是不能擁有的。如果以大量金器和金柄鐵劍為依據說是北方戎王墓,那他為什麼出現在秦帝國的寶雞境內呢?

如果說是盜墓者存放寶藏的窖藏。那麼如此豐富的寶藏是盜自哪個古墓呢?是誰對秦公一號大墓進行了猖狂的盜墓呢?盜墓者為何將存放寶藏的地方偽裝成古墓呢?

考古界一時爭論不斷,各說有理,又似乎不能完整地解釋清楚。

各位!一定要看完咯,結局一定出乎你的想象!!!還是先從秦嶺說起吧。

一、意外發現鋪有厚厚硃砂的古墓

秦嶺自古以來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也是古老關中的南部屏障,穿過秦嶺北麓下是一座歷史名城,三千年前周秦王朝發祥於此,今天佔全國三分之一的青銅器考古的發現,使這座城市成為有名的青銅器之鄉,它就是在唐朝時被任名為“寶雞”。

1992年4月23日,一次考古勘探在距寶雞市區八公里以外的益門村的一個地方發現了至少有五公分左右的硃砂,並與土壤、泥土混合在一起了,這樣厚度的硃砂是很不尋常的,寶雞作為周秦王朝的發源地,又是位置險要的關中腹地,儲存有大量年代久遠且規格相當的墓葬,但絕大多數墓葬中的硃砂厚度都不會超過2釐米,主要是為了儲存屍體、青銅器、玉器等,硃砂越厚意味著埋藏得器物越重大,而厚度達到五至十釐米的只有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一號大墓是中國至今發現的最大墓葬,位於寶雞市鳳翔縣雍城遺址範圍,公元前776年秦人從甘肅遷入寶雞,從汧、汧渭之會,平陽到雍城,他們在寶雞境內四易都城,苦心經營,才最終奠定了秦帝國統一大業,雍城是其中定都時間最久的一個,長達294年。如今雍城雖已杳無蹤跡,但這裡歷代秦王的陵區,仍然展現秦當年的氣概,秦公一號大墓正是其中的代表。這座秦第十四代國君秦景公之墓,縱深24。5米,長300米,等於在地下埋了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八層樓。

五釐米的硃砂難道會與秦有關嗎?這個發現非同小可。

五月四日,挖掘正式開始,考古隊員經探明這裡有兩座墓葬,一座是露出陶片的一號漢墓。

一座就是發現硃砂處於春秋晚期土層中的二號墓,首先出土的是一把劍柄,劍把上有紅的、綠的,它有金的、黃的,五顏六色,劍柄用黃金澆灌而成,花紋鏤空浮雕,華麗無比,紅的就是硃砂變成紅的,黃的就是金的,綠的就是綠松石,這個器物看上去五顏六色,真刺眼。這個就是傳說中的有錢難買金鑲玉。

寶雞益門二號古墓的珍奇金器盜自哪個古墓?古墓主人到底是誰?為什麼盜墓者要將存放寶藏的窖藏偽裝成秦王古墓?

有錢難買金鑲玉(圖片來源:紀錄片《硃砂下的寶藏》)

金與玉的結合是春秋晚期才開始的,因為它在製作上要求精選最合適的玉料,設計最完美的造型,實現連續敲擊,鑲嵌等繁複高難的工藝,這項工藝在歷史上曾多次失傳,今天只有臺北故宮保留著中國最後一代乾隆年間的金鑲玉作品,因此這件民間難得一見的珍寶一一金鑲玉永遠被用來形容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如,金玉良緣,金玉滿堂、金科玉律等。

接下來的挖掘更加令人吃驚,人們找到了板灰,第一道下去找到的劍刃子,把土撬起來後,這個劍刃子已經生鏽了,一看是個鐵的,鐵比青銅堅硬,釋出更廣,掌握了冶鐵技術後,人類文明快速地推進了三千年直到今日。

寶雞益門二號古墓的珍奇金器盜自哪個古墓?古墓主人到底是誰?為什麼盜墓者要將存放寶藏的窖藏偽裝成秦王古墓?

(圖片來源:紀錄片《硃砂下的寶藏》)

大秦帝國也是因為率先掌握了冶鐵技術,才在與諸侯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秦軍所向披靡在於他們早於西方一千九百年就掌握了生鐵冶煉技術,當秦立國、引進鐵器,已經註定中國第一個統一王朝將在秦國產生,而發現硃砂的2號墓是春秋晚期,可以想象在冶鐵技術還處於萌化間段的此時,如果這次發現的金鑲玉劍柄是稀世珍寶,那麼這把中國最早出現的鐵器,又該是怎麼的罕見之物呢?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在這座春秋墓葬中發掘中,又發現了多把同樣精美絕倫的金柄鐵劍,而同樣質地的金鐵合成器還有24件,是怎麼樣的人物才能擁有如此驚人的陪葬品呢?

隨著考古現場越來越多的金器發現,可以初步推斷益門二號墓的墓主人的級別可能已高於普通諸侯。

二、隨著出土金器的數量來看,初步推斷為秦王古墓

考古界熟識中國境內從商周漢初的古墓中,出土金器的寥寥無幾,金器發現最多的是湖北曾侯乙墓,總重量為3。5千克。而益門二號墓的金器粗略估計也有2到3千克,也就是說益門二號墓墓主人也應該為王侯之列,況且他還擁有大批極為罕見的金柄鐵劍,益門二號墓的墓主人級別只能更高,三把精美絕倫的金柄鐵劍,二十四件中國最早階段的鐵器製品,一座在秦地發現的秦制墓葬,雖然墓中沒有任何帶有文字標誌的證據,但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國土地上除了最高統治者外,誰還能擁有如此規模的陪葬品呢?所有人都意識到,他們可能都開啟了中國第一個統一王朝秦帝國的國家寶藏。

此時大量玉器的出現讓大家懸著的心落了下來,玉器是古代中原貴族一種身份的象徵,陪葬品中玉器更是必備之物。

我們再回來細看益門二號墓中的玉器,它們不但鮮明表示墓葬主人顯赫的身份,並且玉器上雕刻的圖案,正是春秋以後的關中地區流行的蟠虺紋、雲雷紋等,從紋飾看是典型的秦的器物,湮沒了兩千年的帝國寶藏,竟然真的在寶雞益門悄然面世。

在隨後的清理工作中,金器總共出土105件組,總重量為3千克,居中原地區所有春秋墓葬出土黃金總量之最,燈光下精美的金器散發著誘人的光澤,當大家都沉浸在這欣喜的氣氛中,有人提出一點疑問:金器數量是不是過多了?從商周到漢初的古墓中,曾侯乙墓出土金器最多,除了五件金器,還有15000件的其他器物。

再看看益門二號墓的金器數量佔全部陪葬品一半以上,如此大的比重在中原古考墓中極為少見。因為按照一般規律,大比重的出土金器在全國範圍來看都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草原遊牧民族由於生產方式的差異,習慣將貴重物品隨身攜帶,而且他們重服飾,善裝飾。因此金器飾物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至今為止,全國出土金器最多的一次是在內蒙古伊克昭蒙的阿魯柴登戰國晚期的匈奴王墓,出土金冠器、金牌飾、金項圈等218件,總重量超過4千克,也在墓中佔據最大比重,中原益門二號墓的情況怎麼會與匈奴王墓相似呢?陸續清理出來的小件銅器也存在疑問,考古人員找到19件包括鴨獸銅帶扣、銅轉子、銅馬銜的馬器,令考古員困惑的是始終沒有發現一件車器,對於秦國這樣一箇中原諸侯國應該車馬器同在,從以往發現也都證明秦墓車馬器同時出現,這一次不知何故出現反常。

寶雞益門二號古墓的珍奇金器盜自哪個古墓?古墓主人到底是誰?為什麼盜墓者要將存放寶藏的窖藏偽裝成秦王古墓?

(圖片來源:紀錄片《硃砂下的寶藏》)

三、擁有大量金器玉器的中原王墓卻沒有一件象徵身份的青銅禮器

小件銅器的出土大家突然意識到被大家一直忽視的問題,作為秦國墓葬,益門二號墓怎麼會出現缺乏中原墓葬中最重要的代表身份的青銅禮器呢?。

早期發掘的曾侯乙墓曾出土六千餘件青銅禮器,尤其中國年代最早儲存最完整的六十四件青銅編鐘,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青銅禮器是階級社會一個人的身份、等級以及權利的象徵,統治階級無不竭其所能,為自己準備彰顯身份地位的青銅器物。即使平民不允許使用青銅禮器,他們也會陪葬仿青銅禮器的陶器,這一點在雍城附近的秦國人墓葬區就得到證實。那麼對於出土規格極高陪葬品的益門二號墓,墓主人的財力絕對不會成問題,可他為什麼單單沒有陪葬這個最重要的器物呢?

四、古墓裡出現了北方少數民族的箭器,讓墓主人的身份更加神秘

一連串的異常,使大家開始對以前秦國寶藏的推斷產生了懷疑,當大家心頭疑惑沒有消退時,又出現一件讓大家更加困惑的物件。一件三翼有銎銅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先的思路,中原地區與北方草原少數民族的箭制有著明顯的區別,最重要的差別在於鏃的尾部,中原地區主要使用實心圓鋌式,就是將鋌插入中空的箭桿,而草原少數民族多用空心銎式,即將木材的做的箭桿直接插入箭鏃的尾部固定,春秋時期,由於征戰頻繁,各國都鑄造出各種穿透力更強的雙翼箭鏃,雙翼鏃的發展此時正是頂封,因此益門二號墓發現的空心銎式三翼鏃顯然更具有少數民族的風格,怎麼會出現在中原秦人的墓葬裡呢?再次仔細檢視三把罕見的金柄鐵劍,中原地區典型的作戰方式戰車與步兵配合,由於這種戰法長兵器更為合適,秦兵馬俑坑發現最多的是矛、

鈹、戟,這些兵器最長的達到七米,最短的也在2。3米,甚至軍官的青銅劍都達到91釐米。而益門二號墓的金柄鐵劍的劍身不過35釐米,這個長度顯然與善使長兵器的秦人風俗不符。如果益門寶藏果真是秦國寶藏,那麼這些出現的疑點該如何解釋呢?只有騎馬遊牧的草原少數民族才會佩戴短兵器的習俗。他們的墓葬才會有多馬器而不見或少見車器。也只有他們慣常佩戴金器牌飾。

益門二號墓難道真的會與少數民族發生關係嗎?這時專家們不得不重新翻開秦國曆史,重新對其進行審視。

五、秦文化考古專家陳平的大膽推論激起千層浪

這種沒人能說清楚的文物來源引起了秦文化考古專家陳平的注意,他查詢了有關秦國曆史,潛心研究,最後大膽提出一個推論,益門寶藏也許屬於某一個秦國內遷到秦國的西北少數民族戎王。根據史記的秦本記和史記的匈奴立傳記載在秦穆公晚期也就是秦穆公37年,他曾經率領秦國部隊滅掉了西戎十二國,把戎國的戎王從西北、甘肅、寧夏遷到陝西關中的秦國內境進行監督,防止他們搗亂,這樣的方法在中國歷史上是常用的一種牽制敵人的政治手段。

幾千年的古墓,又沒有相關的文字記載,大家只能藉助有限的史記記載和對歷史的瞭解,提出一個個自以為有依據的推論,實際上是誰也說服不了說的推論,所有沒過多久,陳平的推論在考古界引起了千層浪,學者們眾說紛紜,有支援的,也有反對的,很快就形成了兩種說派。一種以考古學家劉軍社為主的中原王墓說,另一種是陳平的西北戎王墓說。

六、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個說派的看法

先看看陳平的看法

陳平的依據是出土的104件組的黃金器,以及三把金柄鐵劍,黃金總量是3千多克,這個黃金總量在它之前所有中原諸侯王墓裡都沒有出現過。

七、再聽聽中原王墓說是怎麼說的

劉軍社認為雖然古墓裡出土的黃金讓人聯想到北方的少數民族,當時的中原人還不太善用金器,但在益門二號墓出土的金器,從器類、器形、紋飾上來看與曾侯乙墓出土的金器有很大不同,沒有太多的可比性,草原少數民族金器以耳環、頭飾、牌飾為主,並飾以動物爭鬥、人獸爭鬥等圖案,益門二號古墓出土的金器種類數量都超出常規,金器的花紋以中原流行紋飾為主,兩類金器名不同,形更加不同,雖然三把金柄鐵劍是短劍,具有北方草原少數民族風格的三翼有銎銅鏃。如果墓葬是秦王的,那就好解釋了,因為古代就有少數民族向中原諸侯王上朝貢品的記載,用僅有幾個不合常規的文物就推斷出是西北戎王墓是不是有些太過單薄呢?

嗯,聽上去好像有些道理。

這時那邊的戎王古墓派又有自己的看法了,人家是這麼提出異議的。

你們如何解釋古墓裡獨獨沒有象徵墓主身份的青銅禮器呢?

這問的好呀!估計大夥兒這時又回過神來支援戎王派的提問了。

可是、可是、可是中原王墓派還一時解釋不了,確實是不能服眾啊。

為什麼古墓裡沒有青銅禮器呢?這一點用陳平的說法似乎又能很好地解釋了。

古墓出土了3公斤的黃金、20多件鐵器,80多件的玉器來看,看到這裡,大夥兒有什麼想法沒有?就用一個成語就可以概括了,“富可敵國”是不是呢?人家墓主人的豪富程度與中原地區的君王是不相上下的,他可能是一國的君主,但不是秦國的君王,所有他的墓裡就沒有出土秦國官員象徵身份的青銅禮器,不是條件達不到,而是政治上不允許,因為他是被打敗後客居秦國境內看押的戎國的國王。

看到這裡,大夥兒贊同哪個說派呢?

從史記中可以瞭解到秦國在開疆擴土的歷史中從來沒有離開過與草原少數民族的衝突與交融,益門二號墓第一次同時展現了兩種文明的特質。卻由於墓主人財富驚人,身份不明成為爭論的焦點,西北戎王墓說和中原王墓說都能在益門二號墓中找到實實在在的證據,但又無法涵蓋證據的全部內涵,這個擁有驚人財富的墓葬主人究竟是誰?很多人期盼的秦帝國寶藏再一次在時間的長河中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八、劉軍社反覆研究益門二號墓,提出了新的推論

為了搞清楚這些謎團,劉軍社反覆翻看著當年發掘資料,新的疑問又產生了,首先是墓的規模太小,長寬不過2米,這種形制和任何王說聯絡起來都是牽強的。還有一個奇怪點,益門二號墓的墓主人骨架無存,木棺中有厚達5釐米的硃砂層,這是中原常用的防腐方法,屍骨大多能以骨架的形式儲存,與益門二號墓相鄰的一號漢墓就存有骨架,就算這副骨架腐朽嚴重,墓底也應該存有骨粉。益門二號墓連骨粉都沒有找到。也許唯一的解釋就是墓中根本就沒有人。

一座沒有人的假墓,一批與墓葬規格極不相稱的超級寶藏,越來越多的疑點讓劉軍社有了大膽的猜測。

九、大家別急,先來了解一下寶雞文物市場和盜墓史

寶雞的文物市場珍藏豐富,劉軍社徘徊期間,因為他懷疑益門二號墓的謎團與盜墓有關,作為周秦王朝的發祥地,寶雞歷來是文物大市場,當地人說,如果將陝西所有的盜墓鑽孔連起來,足以把地球打穿三個來回,盜墓已經造成中國的古墓十墓九空,這種慘狀是與中國久遠的盜墓史密不可分的,三千六百年前,當商王朝的第一代王商湯安眠於河南安陽時,絕不會想到僅僅一年後,墓葬就遭到盜掘,這是史書中有關盜墓最早的記載,當時世間流落一個刻有十字的玉印,今天人們才知道是甲骨文的湯字。事實上歷史上最猖狂的盜墓案件就發生在寶雞,物件也是至今發現的中國最大墓葬雍城秦公一號大墓,247個盜洞直達墓底,是全國被盜墓葬中盜洞最多的一座,大墓幾乎被盜掘一空。

盜洞中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有些盜洞坑壁特別光滑,考古發掘的人就推測,這個盜洞被多次利用,多次利用是什麼情況呢?打個比方:這個盜洞是張三挖的,過幾天缺東西了張三就下去取,等張三享受完一段光鮮日子後,估計錢快用完了,過慣了富貴日子的張三當然不能沒有錢啊。於是他招呼小夥伴們下去拿幾件東西出來賣變現,下去後無聊什麼辦呢?這夥人又抄起舊業玩起了漂三葉,盜洞裡至今還留有他們玩過的賭具骰子呢!

十、劉軍社再一次做出大膽的推論——盜墓者存放寶藏的窖藏

覆巢之下無有完卵,在這種情況下,劉軍社不禁想到益門二號墓如此豐富的寶藏為什麼歷經兩千年仍然完好無損呢?

看到這裡大家再來回看一下益門二號墓的出土物,81件組純金器、24件金鐵、金銅合成器,在鐵器剛剛誕生的春秋晚期它甚至比金貴重,可在益門一次就出土了20件,尤其是三柄罕見的金柄鐵劍,劍柄為中國黃金工藝的最高體現——金鑲玉,再加上81件組玉器,108件瑪瑙串飾,40件綠松石串飾等,如此寶藏中的任何一件都是盜墓者一輩子覬覦的。

歷數中國今天的地下寶藏,不外乎有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人所周知的墓葬,從帝王陵園到貴族墓葬都出土了相當數量的珍奇古董。另外一種就是在匆忙狀態下掩埋寶物的窖藏。

益門二號墓近3米,還沒有一輛小轎車長,甚至不如寶雞當地農民的墓葬,解釋為中原或少數民族墓葬又存在種種矛盾,並且還是一個無人的假墓,這樣分析下來看,是不是一切指明這是一個藏寶的窖藏,再進一步推測,這會不會是某個盜墓者從其他大墓盜墓後埋到這裡的窖藏呢?

十一、如此豐富的寶藏是盜自哪個古墓呢?

如果這個大膽的猜想成立,那麼這些寶藏究竟盜自於何處呢?

首先寶藏本身的年代應在春秋中晚期段至春秋晚期中段,在這一點上,各位學者意見一致。

下面我們聽聽陳平對該墓葬的金器時間的推斷觀點:

金柄鐵劍是非常珍貴的寶物,寶物上是透雕的蟠龍紋,鑲有綠松石,這類珍貴的器物在古代是屬於世代相傳的父子祖孫相傳的,可能是父親造的這個器物會出現在兒子的墓葬裡,如此推斷,這個墓葬的年代再往後推一點的話,有可能會下延到春秋晚期的中段。有了這個推斷,那麼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怎麼樣的人物才能擁有如此高等級的寶藏呢?

咱們考古專家不但熟知古今歷史,人家腦袋瓜兒也是絕頂聰明的呀,人家將益門二號墓與秦始皇陵銅車馬坑出土的同類器物馬絡飾做了一個比較。

哇!不對比就沒有新發現,一對比才會有頓悟!

秦始皇陵出土的絡飾無疑是秦國最高工藝水平的反映,可仍然有純金、銎金之別,並有銀管絡飾,數量也不是很多,歷史上對秦始皇陵有沒有被盜仍有疑問,但益門二號墓一個小小的墓葬卻出土絡飾達到143件,全部由純金製作,難道寶藏主人的身份竟不低於秦始皇。現存的春秋帝王級文物最多的來自秦公一號大墓。屬於春秋晚期早段第十四代秦王,秦景公之墓,這與益門二號墓在時間上是吻合的,雖然秦公大墓被盜,仍留下三千餘件小器物,比較兩墓的出土物竟然存在驚人的相似。

金器方面:

秦公一號墓的金器同樣包括帶鉤、節約、管飾、泡等形制,紋飾幾乎與二號墓的完全相同,特別是益門墓中的鴨獸金帶扣與秦公一號墓同類器物如出一範。

玉器方面:

秦公一號墓出土的玉器同樣雕刻有秦帝當時流行的蟠虺紋、雲雷紋等,而亞字形飾、虎首玉角等在形制紋飾上則完全相同,難道益門寶藏真的盜自於中國最大墓藏也是歷史上被盜最嚴重的秦公一號大墓?這個匪夷所思的猜想無疑又會引出一段隱秘而震驚的傳奇呢?

專家們推斷有一種可能是在秦始皇時期。秦的規格是非常嚴厲的,想一想秦始皇能統一六國,那可不是隨便能做到的,沒有健全的內部制度和規章,國家能強大嗎?在古代對先人的供養和守護,也有非常大的職責,如果在這個期間被盜那是很不可能的,有可能是在秦始皇死了以後,政權瓦解,天下大亂的動盪年代,是誰有這樣的能力與膽量對秦公一號大墓進行盜墓呢?

十二、是誰對秦公一號大墓進行了猖狂的盜墓呢?

對此,專家有了這樣的分析:

一般來說,盜墓分三種行為:一種是個人行為;一種團體行為;還有一種就是有組織的行為。從這些行為來看,現在發掘的秦公園陵被盜的墓葬基本上可以稱為是團體來做的,現在在秦公一號大墓的墓底就發現了被盜者的屍體,這樣一看就有可能是一個團伙在盜墓。

按照這樣的猜想,專家推斷,當時盜墓者非常精明,他們放棄了有明顯帝王標誌的玉器、印章等,盜取的全部是便於攜帶又等級最高的金、鐵、玉器以及可能是少數民族覲獻的罕見的幾柄金柄鐵劍,按這個推論,各位看官是不是就明白了為什麼益門二號墓藏沒有中原王墓中常見的青銅器了。

看到這裡,聰明的看官會有新的疑問,那秦公一號大墓的寶藏為什麼會出現在益門呢?

這個問題,專家們當然有充分的解釋了,因為在古代呀,往東走呢有很多國家,通往這些國家的道路當然是寬坦的大路了,就像我們現在高速一樣,在各個路口設有關卡,查詢來往的人群和貨物。你想想這些盜墓者能走這樣的官道嗎?自然是不敢的,對吧!往南走呢那就是蜀道了,蜀道的難走大夥兒都是知道的嘛!李白的《蜀道難》就說的很清楚了,不是有句話兒是這麼說的嗎?富貴險中求!那夥人為了讓盜取來的財富真正屬於自己,就只能選擇走蜀道進入南方呀。古代的成都稱為益州,而益門是通往益州之門,當時的盜墓者是想逃走的,但時隔千年後我們不知道的種種原因寶藏被匆匆掩埋在了益門荒野,從臨時被轉變了永久,這一埋就跨越了上千年。可能是這種巧合吧,這些從秦公一號大墓盜取來的寶藏就被存放在了益門的這個地方了,時隔千年後這些珍貴寶藏才在益門二號墓重現天日。也給我們留下了目前無法解釋的謎團。

十三、盜墓者為何將存放寶藏的地方偽裝成古墓呢?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點明白了,不過專家們還是有一些疑惑。盜墓者為什麼要將存寶地費盡心思地偽裝成一個墓葬呢?而不直接就地掩埋呢?

參加發掘的考古工作者根據板灰的痕跡來斷定這是個墓葬,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不容推翻的。

考古專家是這樣解釋的,益門二號墓本來就是一個古墓藏,之前被盜墓者盜掘過,墓主人的屍骨也許是在那個時候被丟棄了。

唉!看到這裡是不是為原墓主感到一些悲哀呢?想想也是啊!當時墓主人的親人的一番苦心換來的是這樣的結局確實讓人惋惜啊!後來那群盜墓者為了讓盜來的寶藏有個安全的藏寶之處,自然也就想到這個古墓了,他們鋪上厚厚的硃砂就是為了能更好地儲存藏放和儲存秦公寶藏。

十四、思索飛揚的猜想,哈哈哈!!!

但這種觀點僅僅只是一種推測,爭論將繼續留給我們的考古學家們!或許那些盜墓者將寶藏地點告訴了各自的後人,那些後人們是不是為了獨佔寶藏,又紛紛對其他知情者進行了一場暗殺呢?又或者這些盜墓者回家後想獨吞寶藏,發生了一場腥風血雨的爭鬥呢?最後那些盜墓者紛紛在暗鬥中死去,也許是死在回家的路上,也許在重新回來取寶藏路上這群盜墓者各懷心機,發生了一場暗殺,結果這群盜墓者都沒有活下來,把命丟在了來回的路上,如果真是這樣,這樣的結局是不是那位被盜墓者丟棄的原古墓主人在冥冥之中的報復呢?這麼一想,這裡面的故事該是多麼地驚險啊!又是一個絕好的古裝熱劇的素材!!!!大家說是不是?

聰明的看官,你支援哪個說法呢?

資料與圖片均來源紀錄片《硃砂下的寶藏》​

標簽: 益門  寶藏  金器  二號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