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我的論語世界-孔門十哲三-閔子騫

作者:由 喜喜魚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10-12

閔子騫(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損,字子騫,尊稱閔子。魯國範成人,現在的河南範縣。

閔子騫為孔門十哲之一,德行科的代表人物,比孔子小十五歲。他出身貧寒,生母又過早去世。為家境所迫,很小就幫家裡做事,經常隨父親駕車外出謀生,過著比較清苦的生活。

閔子騫為人極為有孝心。他少年時生母去世,父親娶了繼母。可是繼母偏愛她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而虐待閔子騫,閔子騫卻並不告知父親,避免影響父母間關係。《二十四孝》中《單衣順母》就是寫他的。

閔子騫性格沉靜,不愛說話,為人恭謹端正。和顏回一樣,也因為覺得當時王政,仁政沒法實施,而不願為官。

堅守仁德

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翻譯:季氏讓閔子騫做他們家費邑的長官,閔子騫說:“請好好的替我辭掉吧,如果再來找我,那我必定搬到汶水的北面去了。”

費地是季氏家的封地,季氏家的家臣好幾次都在費地叛亂。所以需要一個忠誠的能人去治理。季氏想到了閔子騫。

“汶”是山東的大汶河,古代水以陽為北,凡是說某水上,都是說水北。這裡汶水的北面就是齊國之地了。閔子騫寧願去其他諸侯國,都不願在本位為季氏效力,這是為什麼呢?

在《孔子家語》中有記載,閔子騫在孔子為魯國大司寇時期曾經做過費宰,還問政於孔子。原文:閔子騫為費宰,問政於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猶御馬之有銜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轡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執其轡策而已。”

對於這一段歷史,有些人質疑《孔子家語》的真實性,也有人直接忽略這一段,說閔子騫終生沒有出仕。

而我的想法是他應該去做了,但是做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季氏的執政方針和他從孔子那裡學到的王政,仁政不一樣,結果沒法開展工作,然後就辭掉了工作。這時候季氏派人來遊說他再回到費地去治理。

我們看孔子的另外一個弟子冉求,也在季家做事,常常遭到孔子的批判。所以我推測閔子騫不去季氏家做官,也是因為怕違背老師,這樣和自己的人設不相符合。

人間至孝

11-5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翻譯: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啊,他爹孃兄弟稱讚他有孝心,其他人聽後沒有任何異議。

閔子騫至孝的故事在《二十四孝》中有記錄。

他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就去世了,他父親又娶了老婆,這個繼母后來又生了兩個孩子。剛開始,繼母對他很不好,冬天做棉衣的時候,給親生的兒子用棉花,而給閔子騫用的卻是不能禦寒的蘆花。當他父親發現這事之後,要休掉他的後母,閔子騫請求他父親不要休掉他繼母,閔子騫說:後母在,我一個人受寒,後母如果走了,三個人要受寒。原文“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

”很有感染力。他父親聽了之後,就沒有休妻。而他的繼母也被他感動了,之後視如己出。

這個故事是《二十四孝》中為數不多,讓我認可的故事。等講到“孝”的主題時候,我會對《二十四孝》詳細來展開講一講。

對於“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閔子騫的父母兄弟稱讚他有孝心,其他人沒有異議。還有一種是閔子騫對於旁人打抱不平的話不放在心上,還是孝敬他繼母。我選後前者的解釋。

11-13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翻譯:閔子騫站在孔子的身旁,恭敬而正直的樣子;子路很剛強的樣子;冉有、子貢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孔子很高興,不過又說:“像仲由,怕得不到好死的結果。”

這句應該是閔子騫的弟子記錄的,稱閔子,顯然是尊稱。也有人說這裡漏了一個“騫”字,並沒有尊稱的意思。

孔子到底為什麼樂?我想是孔子得一眾出色的弟子來教育,各近其性。

又說“子樂”其實是“子曰”,或者少了曰,應該是“子樂曰”

我倒是認為“子樂”之前就應該是頭一章。“子樂”後面是另外一章。並且少了“子曰”二字。如果合在一起,我覺得有點不合理。

我們想象孔子身邊站在四位弟子,都是描寫站著的神態,這種狀態孔子很滿意。但是接下來,畫風一轉,孔子當著子路的面,直接說子路將來可能不得善終。我們會這樣來說話嗎?孔子會這樣來說話嗎?我們不得而知。姑且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推測一番,別有一番樂趣。

“不得其死然”就是“得死”的意思,今天我們說“不得好死”,是一句罵人的話,但是在當時,是一句俗語,意思就是不得善終的。《左傳》僖公十九年就有記錄“得死為幸”。後來子路果然死於衛孔悝之難。

寡言穩重

11-14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翻譯:魯國改造長府。閔子騫說:“照老樣子下去如何?為什麼一定要改?”孔子說:“這人平時不輕易開口,一開口一定是很中肯的意見。”

這一章有兩種解釋。

一是魯昭公將要討伐季氏,在長府中謀劃,從而想翻修長府。但是當時昭公的實力弱,而季氏強。所以閔子騫說的意思是昭公照舊行事,季氏拿他也沒有辦法,再說折騰還要耗費民財。

另外一說魯人指的是三桓,昭公居長府攻打季氏,三桓共同把魯昭公逐出魯國,跑去了齊國,後來死在了齊國。昭公死後,三家看著這個長府不爽,看著還想著昭公的事情,所以想要改造長府。

根據時間線來推導,第一種情況發生的時候,閔子騫大約二十歲,而第二種情況發生在閔子騫二十八左右。看上去後一種情況,更為合理一些。不僅僅是事情,還有閔子騫能說出這番話的年齡。

第一篇 論語及注本

第一章:我的論語世界之一-為什麼我要讀《論語》

第二章:我的論語世界之二-如何讀論語

第三章:我的論語世界之三-論語注本怎麼選?

第四章:我的論語世界之四-論語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

第五章:我的論語世界之五-哪一章是你的最愛?

第六章:我的論語世界之六-合成系統方法論

第二篇 孔子

第七章:我的論語世界之七-孔子篇一-孔子姓什麼?

第八章:我的論語世界之八-孔子篇二-孔子所處的時代

第九章:我的論語世界之九-孔子篇三-孔子所處的空間

第十章:我的論語世界之十-孔子篇四-孔子的自我總結

第十一章:我的論語世界之十一-孔子篇五-孔子金錢觀

第十二章:我的論語世界之十二-孔子篇六-子不語

第十三章:我的論語世界-孔子篇七-孔子是聖人嗎?

第十四章:我的論語世界-孔子篇八-孔子的自信和幽默

第十五章:我的論語世界-孔子篇九-高牆和鯨落式存在

第三篇:孔門十哲

第十六章:我的論語世界-孔門十哲一-簡介

第十七章:我的論語世界-孔門十哲二-顏回

第十八章:我的論語世界-孔門十哲三-閔子騫

標簽: 閔子  孔子  論語  季氏  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