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共讀 | 《如何閱讀一本書》10 天津悅讀讀書

作者:由 悅讀讀書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1-17

領讀者說

8月18日,我們一起讀第十五章“閱讀故事、戲劇與詩的一些建議”。

昨天我們讀到了閱讀想象文學的一般性規則,儘管已經離開了論述性作品的分析閱讀,但結構性、詮釋性、評論性的閱讀方法仍然可以變通使用。

今天我們要跟著作者瞭解具體的想象文學形式:故事、史詩、戲劇、悲劇、抒情詩。在這一部分,要重新利用四個基本問題,加以變通。也許有的文學形式離你的閱讀經驗較遠,但不妨借這個機會擴大認知和了解。

——————————————-分割線——————————————-

【延伸思考】

看過本章,請各位書友思考如下問題:

回憶一本曾經沒讀懂的想象文學,按照書中方法分析一下當時沒讀懂的主要原因。

————————————————————————————————-

【讀到了什麼】——

Gelsey:

❅這一章籠統地概述瞭如何閱讀故事、史詩、戲劇和抒情詩。相對於題材的廣泛,這一章的論述明顯很簡略。但一些簡單的規則依然很有用,比如作者給出的閱讀小說的首要建議就是:全情投入快速讀完。這個規則簡單有效。有多少人開啟了《百年孤獨》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繼續?如果用作者的方法,簡單粗暴,保證有用。

❅諸如此類十分有效的技巧還有:閱讀戲劇時在頭腦中啟用場景以最大程度體驗戲劇;閱讀抒情詩時一氣兒讀完再大聲朗讀來增強理解。這些都是進階十分有用的方法。事實上,小說詩歌都是閱讀的入門讀物,大部分作品都平易近人易於讀懂。每個人有基本經驗,似乎也無需囿於作者的方法。

————————————————————————————————-

【引發的感想】——

跑跑單車:

❅外國人寫的書,也把文學經典列為難讀但是需要努力去讀的範疇,比如伊利亞特和神曲。中國人寫這本書的話,估計會是24史和樂府詩集楚辭什麼的。

❅歷史上的經典存續下來必定有值得閱讀的地方。前段時間共讀的《世說新語》,一開始看起來很頭疼,不過讀到後來,一段段小故事裡的人物形象豐滿起來,再看就很有意思了。遇到困難,別放棄,試著一口氣讀下去,也許就豁然開朗了。

————————————————————————————————-

小妖:

❅這一章提到這麼一句話“一種是滿足我們個人特殊潛意識需求的小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小說即是生活的凝鍊,又是生活的昇華。小說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其承載了人們的寄託和期望,因為其宣洩出讀者壓抑難言的委屈,剖析講述了深沉的內心獨白,治癒打擊和創傷。這或許就是滿足了潛意識需求的表現。

❅就個人體會而言,一個人最近在看什麼書、什麼型別的小說,可以反映出這個人近期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況。書,是一個視窗,透過這個視窗,窗裡的人看世界,窗外的人看窗裡的風景。

————————————————————————————————-

Gelsey:

❅這一章閱讀方法作者講得籠統,面對如此廣範圍的閱讀型別也難以提出非常具體的觀點,下面我不如由此章的一些內容或觀點生髮開來,延伸出去,就當談一談一些文學的“小八卦”。

❅作者談到,很少有文學作品是為了解釋某種觀點,達到某種目的,實現說教意圖而作的。這個觀點其實牽扯到一個基本的文學爭論問題,即文學是不是要相關政治——如果這樣說還不明顯,不足以顯示重點的話,我們換一種說法——或者,文學作品能不能去表達政治觀點,表示政治傾向性。純文學立場的人自然要爭取文學的獨立性,五四文學革命時期朱光潛、林語堂、沈從文、周作人都持此觀點。但我們瞭解,當時中國遭受西方列強的覬覦,陷於瓜分危機,中國人正處於亡國滅種的焦慮感之中,純文學的立場是超脫的,自由的,遠離土地的,自然受到一批有使命感的作家甚至是兼革命家的反對,如瞿秋白、茅盾、郭沫若等人。

❅這樣的傾向是時代的必然,但也造就了一批公式化模式化圖解政治的作品,這其實是有損文學性的。而這種傾向繼續發展,便是一切文學作品都是宣傳性號召性為重,服務於政治,服務於工農兵,服務於執政黨,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文學的多樣性,也磨損著作者的獨立人格。等到這種思想發展到極端,便是盲目排外的清洗化運動,整風運動、反右派、甚至文化大革命。這些運動是政治運動,沒錯,但他們涉及到文學領域,將其囊括為自己的一部分。

❅我要說的另一個問題是作者提到的詩學正義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和上一個問題有所聯絡。講述如何閱讀故事時,作者說到好故事總是能滿足人們懲惡揚善的願望,而不好的故事才讓人無緣無故地受罰或領賞。其實我頗不同意。作者對此也似乎有所補充,因此他講了悲劇故事的意義。當我們讀的故事越多,我們越能發現並不是所有故事都能滿足我們大團圓結局的要求,深刻的意義往往都以悲劇終結,我們在悲劇的震撼中瞭解人生的真相,洗滌自己的心靈,這便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悲劇的淨化作用。紅樓夢中的紅顏凋落,哈姆雷特式的悲嘆詰問,安娜卡列尼娜的彷徨無助,無不是好人無故受罰的悲劇,卻依舊是無可置辯的好故事。

❅那麼,什麼樣的故事往往是善有善報,皆大歡喜的呢?我可以舉兩類,一類是傳統的說教故事,以因果迴圈善惡有報告訴人們安度此生,期望來世,麻痺大眾靈魂的故事。一類是戰時宣傳故事,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告訴人們正義必勝,敵人必亡,勝利就在前方,光明終將到來,也就是上文中所提到的有政治性目的的宣傳故事。這種故事的生命週期很短,因為文學性有限、目的性過強的文學作品終究會被遺忘。這兩類故事按照作者的標準似乎像是好故事,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故事也有不同的讀法,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一種型別與方式,也算得道。

————————————————————————————————-

lcewanderer:

❅第一個建議,快讀,並且全心全意。快讀,其實也是為了盡最大可能的保持沉浸感,時間拖得越久,前面的部分越可能會被遺忘。你的感受就有可能被遺忘。全心全意也是如此,全身心的沉浸在書的世界裡,和碎片時間時不時翻兩頁,感受是很不一樣的。至於我們能從小說中獲得什麼,我覺得本章中的說法還是狹窄了一點,代入感可能是最主要的。

❅史詩的標準不知道是什麼,帶韻就可以嗎?還是要足夠有名?荷馬史詩幼時讀過,印象裡也就是有意思的小說罷了。劇本的閱讀法很有趣,還從未開過這樣的腦洞。劇本在我看來,要比小說更抽象,更濃縮,更具衝突張力。

————————————————————————————————-

安然:

❅小說可以說是大部分讀者偏愛的讀物,然而許多人的小說閱讀還停留在流行小說或者暢銷書上,對於經典名著,大部分人的態度還是儘量遠離,也有許多人嘗試閱讀之後抱怨根本讀不懂。

❅的確,許多大部頭的名著都是史詩級的鉅作,大量關係複雜的人物,大段歷史背景的講述,整頁的風景描寫,看似平淡無趣的故事情節,導致許多人在讀完前面幾頁後就主動繳械投降,敬而遠之。但是,名著真的有這樣難讀嗎?

❅作者提出了一個拯救方法——快速並且全心全意地讀。這個規則看似簡單,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絕佳方案,我們常常以為,開頭讀不懂的狀態會一直持續,為了避免讀完這本書還是不知所云的情況,大部分人乾脆開頭就放棄了,而作者要大力澄清的是:讀到後面內容或許可以解決你前面的疑問。

————————————————————————————————-

【延伸的思考】——

Q:在閱讀過的想象文學中,包括小說、詩歌等,有哪一個對你影響深刻?嘗試分析一下為什麼。

笑美:

現代詩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致橡樹》。初次誦讀就被第一句驚豔到,直白、大膽、充滿力量。讀著讀著會不自覺的挺直背脊。也許年少的我渴望獨立,平等,並未將其理解成一首和愛情有關的詩。長大再讀,覺得充滿女權鬥爭的理想化,但仍不妨礙我對它的欣賞。跟同事討論,說這是樹立了她愛情觀的一首詩。剛剛為了完成作業特意查了作者的創作背景,有種“原來如此”的瞭然。昨天領導拿出鄧文迪的例子作為婚戀觀,人生觀的榜樣教導我們倆,不知她怎麼看舒婷,不知舒婷本人經年曆事後,又會怎麼看待自己的詩。

————————————————————————————————-

人海雖然茫茫,但只要你願意

總會在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

來這裡,尋找那些與你相似的靈魂

畢竟,和相知的人相遇是幸福的事

——————————————————————————————-

歡迎加入悅讀讀書會,入會請聯絡微訊號iyuedudushu。

這裡已經有1400多個小夥伴等著您了。

也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悅讀讀書。

共讀 | 《如何閱讀一本書》10 天津悅讀讀書

標簽: 故事  閱讀  作者  小說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