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金錢等外在獎勵會削弱內在動機,讓人表現糟糕?

作者:由 一碗甜豆花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10-26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提到6年前流傳甚廣的一篇演講稿。

我被這篇演講稿戳中了。

那是一場面向北大學生的演講,演講者是一位作家、“西南聯大”的史料研究者,也是北大校友,叫張曼菱。

她原本打算講一些西南聯大的故事,但當站上講臺,看見眼睛裡帶著迷茫的北大學生時,她憤怒了。

她覺得西南聯大的故事離她眼前的學生們太遙遠。聯大的學生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覺醒的一代精英。

而她眼前的學生,雖然頭頂名校桂冠,卻只是“被動成長”和“成功壓抑”的產物。

她認為這群學生考入北大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

他們得了高分、進了北大,只是一場

“壓抑的勝利”

他們也並不比他們的同學聰明、優越、用功,只是比他們的同學更能夠接受壓抑,配合壓抑,還誤以為這種壓抑是成功的必要、人生的正面經驗。

“壓抑的勝利”這個說法最初很打動我,看見這五個字的那一刻,我好像撞見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真相。

回顧我自己上學的經歷,除了學習就是學習,似乎就是一場“壓抑的勝利”。

但在我快要認同這個結論時,另一個聲音告訴我: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1.“壓抑的勝利”

這個夏天,另一個同樣畢業於北大的人火了,她是李雪琴。

如果你看過《脫口秀大會》,那你一定知道她。

金錢等外在獎勵會削弱內在動機,讓人表現糟糕?

早在參加《脫口秀大會》之前,李雪琴就因為在抖音上拍影片向吳亦凡隔空喊話而有了些名氣。

《GQ智族》採訪了她,在那篇文章《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中有一段李雪琴的自述。

她談到了她眼中的北大學生:

北大很多同學,其實他也不喜歡自己學的專業,不知道學了有啥用,但是好學生當慣了,不能接受自己比別人差。

……

包括就北大這個環境,我覺得北大已經算國內十八九歲頂尖青少年聚集的一個地方了吧,但其實你會發現大多數其實也都還是些普通人,天天看著那點GPA、談戀愛、搞很傻樂呵的那種社團、保研、出國之類的事情。至於保研、出國是為了啥?想清楚的人也不是很多。

李雪琴所描述的北大學生的現狀,似乎正體現了張曼菱所說的“壓抑的勝利”的後果。

這些學生為了滿足外界的期待,壓抑了自己的需求和渴望。

壓抑壓抑著,他們不僅失去了生活的熱情,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只知道依循以往的慣性,去追求更好的成績、更高的收入。

如果某一天,他們之中的一些人碰到了類似“你追求這些到底是為什麼”這樣的靈魂拷問,在一陣錯愕和迷茫之後,他們也許會生出虛無感。

根據很多人的日常經驗,“壓抑的勝利”的案例不在少數,我們的應試教育似乎也特別擅長製造這樣的勝利。

壓抑的勝利,說白了,就是追求並實現了外界強加的價值和目標,但在這過程中喪失了內在動機和真正的自主。

其實,心理學家早就對這一現象和問題進行過深入研究,社會心理學家愛德華·L。德西就是在這一領域頗有成就的研究者。

他的研究主題是“內在動機”,並寫了一本書《內在動機: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最近剛剛在國內出版。

金錢等外在獎勵會削弱內在動機,讓人表現糟糕?

所謂“內在動機”,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激勵,人為了自己、為了行為本身固有的回報而做某件事。

與內在動機相反的則是外在動機,它指的是為了外在的獎勵、滿足他人的期待、避免受到懲罰等外在因素而做某件事。

根據這個解釋,

“壓抑的勝利”其實就是一個人追求外在動機、喪失內在動機後的惡果。

可能很多人認為,外在動機才是真正能夠激勵自己的力量。

如果不是因為不上學會被父母訓斥,誰還喜歡上學?一份工作,如果不能帶來更高的收入、被親朋好友羨慕,還值得做嗎?

而內在動機,是不是太理想化了?而且,如果外在動機也可以驅策人,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內在動機呢?

2.外在動機的惡果

為什麼需要內在動機?

這是因為缺失內在動機、追求外在動機會帶來惡果。“壓抑的勝利”就是惡果之一。

幾年前,一篇關於北大學生“空心病”的文章流傳甚廣,那篇文章稱:

北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還有40。4%的學生認為人生沒有意義,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人想要放棄自己。

“空心病”這個概念是由北大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的一位老師提出的。在日常接待心理諮詢來訪中,他發現很多這樣的案例。這些學生有很強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那篇文章歸結為我們的教育方式:

這樣的教育觀培養出來的同學,已經完全被訓練成分數的奴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著,只知道高的分數可能獲得獎賞,獲得成就感,獲得別人不能得到的東西。

無獨有偶,浙江大學的心理諮詢老師陳海賢在他的書《幸福課》裡提到,浙大學生也有類似的空心病的症狀。

這些都是內在動機缺失的惡果。

幾年前,我還沒讀過這本《內在動機》,就在某本心理學教科書或某篇文章中瞭解了追求外在動機的惡果。

我看到的是這樣一個實驗。實驗者召集了兩組志願者,並讓他們完成一項任務:拼積木,這種積木有點類似今天的樂高積木,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狀。

其中一組志願者拼出積木會獲得金錢獎勵,而另外一組志願者則不會得到任何獎賞。

兩組志願者都可以拼30分鐘。到時間後實驗人員會離開志願者,並暗中觀察兩組志願者接下來的反應和行動。

實驗者發現,相比那些沒有獲得任何獎賞的志願者,那些獲得金錢獎勵的志願者在接下來的自由活動時間裡再玩這個遊戲的可能性小得多。

這個實驗驗證了實驗者最初的假設:金錢獎勵會削弱內在動機。

這是因為引入金錢獎勵後,參與者對遊戲的看法就改變了:原本,他們是為了獲得樂趣而玩遊戲,但增加獎勵後,他們變成為了獎賞而玩遊戲。

這麼一來,外在動機驅動所帶來的弊端就顯露出來:

行動者對外在獎賞的依賴日益加深,一旦外在獎賞消失,行動者就失去了繼續下去的動力。

但也許有人會反駁,這一發現並不完全符合我們的日常經驗。比如有些人原本就對工作充滿興趣和熱情,而這份工作所帶來的物質回報更能增強自己對工作的熱情。

也就是說外在動機也可以增強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的作者德西表示,

外在激勵確實有可能不傷害內在動機,但前提是將金錢獎勵當作對付出的認可和感謝,而非當作一種激勵手段。

比如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你能考100分就可以獲得一輛嶄新的腳踏車”和“這次考試進步很大,為了認可你付出的努力,給你買一輛新腳踏車”,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前者是用控制的手段(獎勵也是一種控制)去讓孩子做一件事,會破壞內在動機。而後者沒有控制,也就不會對內在動機造成影響。

金錢等外在獎勵會削弱內在動機,讓人表現糟糕?

3.助長有條件的自尊&工具性的價值觀

外在動機有各種形態,獎勵或懲罰都是。它的本質是其他人對行動者施加控制,讓行動者按照控制者的意願行動。

其中有一種控制手段,比較常見,也比較隱蔽,就是有條件的愛。也就是將愛、接納和尊重建立在人們以某種特定方式行事的基礎之上。

在親子關係中,有條件的愛更為常見。

比如有些父母會告訴孩子,只有聽話才會被愛,有些父母則會告訴孩子,只有成績好才會被愛。

原本最純粹的親子之愛,被加上諸多條件,就變成了一種交換——你滿足我的期待,我愛你。

童年時經歷有條件的愛,會造成兩種可悲的結果:

第一,會發展出有條件的自尊和工具性的價值觀;

第二,吸收和整合社會規範、社會價值觀時會出問題。

有條件的自尊

比較好理解,指的是一個人認為自己的價值必須建立在種種條件基礎上,這些條件包括但不限於學業表現、收入水平、社會地位、外貌評價、社會貢獻等。

如果一個人的自尊建立在種種條件基礎上,那ta會用這些外在的成就指標來衡量其他人,也同樣會用這些指標來衡量自己的價值。當發現自己身上沒有這類光環時,就會自我貶低,認為自己是失敗者。

工具性的價值觀

則是將一切視為達到目的的手段——考高分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工作掙大錢是為了獲得他人的尊重,找一個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另一半是為了贏得他人羨慕的眼光……

一旦以工具性的價值觀看待世界,那麼每件事本身是否有樂趣就不重要了,每項活動的過程也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那個結果。

以工具性的價值觀看人生,我們幾乎不得不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盡力完成目標,但在目標完成的那一刻,這件事就被驅逐出了我們的生活。就好像你交朋友是為了與他們分別;你談戀愛結婚是為了讓感情走向終結。

在把每種經歷當做實現目的的工具時,人也會漸漸地將自己看成工具。

金錢等外在獎勵會削弱內在動機,讓人表現糟糕?

童年時經歷有條件的愛,也會讓人在吸收和整合社會規範、社會價值觀時出問題。

具體來說,這樣的人會更容易將外在的、由獎勵和懲罰相關的規則所組成的社會規範,變成

內攝的信念

當社會規範被內攝時,人體驗到的是“必須”“應該”和“不得不”,ta會認為某些規則並非出自本心,但必須要遵守。但這種遵守是死板的、僵硬的,當ta遵守規範時,ta會感到自己並非按照真實的意願在行動,而是被頭腦中的命令所逼迫。

內攝的對立面是

整合

,整合是指將某些社會規範變成自我規範,發自內心地認可那些規範,主動承擔起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社會規範被整合後,人所呈現的狀態有點類似於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內攝這個概念讓我想起了《倦怠社會》這本書中所描述的當代“功績社會”的現象。

金錢等外在獎勵會削弱內在動機,讓人表現糟糕?

這本書揭示,我們的社會已經由“規訓社會”變成了“功績社會”,生活其中的人不再是“馴化的主體”,而是“功績主體”。

規訓社會重視禁令、規範,它強調的是人“應該”做什麼;而功績社會重視計劃和自發行動,它推動生活其中的人主動去思考“我能夠做什麼”。

功績社會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這個社會存在一種集體無意識——渴望將生產最大化,渴望提升整體的效率,也就是說集體渴望著“更快、更強、更好”。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功績主體不斷剝削者自己。

我曾經以為功績社會中的自我剝削是由內在動機支撐的,但現在看來並不是。

它雖然表現為自己對自己的驅動,但

它更像是遵從內心某種僵化教條而做出的選擇。

而且,

這種自我剝削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某個外在於活動本身的目的,為的是“更快、更強、更好”,行動者似乎並未體驗到ta所從事的活動本身的樂趣,這與內在動機指向活動本身的樂趣,是不同的。

對規則的內攝也讓我開始懷疑,很多時候人們說某件事是“出於我的自主選擇”是否是真的,“自主選擇”是否那麼自主。

如果我們頭腦中那些“必須做”“不得不”的聲音只代表我們對社會規範的僵化地順從,那麼聽從這些聲音所做的選擇也就不能說是自主的選擇了。

4.培養內在動機

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明白內在動機的重要性。

從我自身的經歷來看,擁有內在動機讓我體驗到了持久的快樂和滿足。

在文章開頭我提到,我差一點就要認為我考上大學是一場“壓抑的勝利”,但後來我否定了這個想法。

原因就在於,不管在哪個階段的學習中,我都感受到了學習、求知本身的樂趣。

最初,我和很多人一樣,在老師和家長的要求等外在動機的激勵下學習,但學著學著,我體會到了學習本身的樂趣。

擁有這種內在動機後,我對考試的態度也不一樣了,我不會把考試當作對我的能力的評價,我將它當作對我的學習方向的指引,讓我看到有哪些bug需要修復。

我想這大概是我的幸運,也是我沒有被學業的壓力壓垮的原因。

那麼,對於那些沒有太多內在動機的人來說,應該如何獲得內在動機呢?

這裡不得不提一個反面案例,來自我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則回答。

十幾天前,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的訊息傳出,知乎上對這個話題的討論很熱烈,我看到了其中一條高贊回答,答主是國外某高校在讀博士生。

回答的大意是說我們的教育不會關懷失敗者,太追求上進,貶低平凡的價值,親友長輩對我們的期許總是“有所作為”,似乎沒有“作為”和“成就”的人就沒有價值。

面對這樣的教育環境和不合理的期待,答主給大家的建議就是,不要感恩任何PUA式建議,也不要擔憂任何人的看法,只需要自己開開心心就好。

金錢等外在獎勵會削弱內在動機,讓人表現糟糕?

回答截圖

我之所以反對這種應對方式,是因為它似乎在提倡消極的反抗。但

這種反抗是非自主的,它和順從一樣是一種被控制的行為。

它的本質是悖逆他人的期望,不讓發號施令者得逞,但是它遮蔽了一個人真實的想法和動機,讓一個人沒辦法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因此這種反抗對當事人來說沒有什麼積極意義,它沒辦法解決“空心”的問題。

這就像有些孩子為了跟父母的期望反著來,就逃學、打架、玩遊戲,這些行為短期的確能讓自己變得開開心心的。但這樣的選擇卻不是深思熟慮後負責任的選擇,它是屈從於非理性衝動的任性妄為,而不是出自內在動機的自主選擇。

那麼,怎樣找到內在動機呢?

很遺憾的是,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

如果一個人在外在動機的驅使下生活了很多年,那麼ta不大可能猛然開悟般與過去所信奉的價值觀和信念告別。

這必然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

ta要有意識地駁斥某些主流的價值觀(比如將人的價值與成就掛鉤),要給自己僵化的想法鬆綁,要修補有條件的自尊,要改變工具性的固化思維。

此外,ta還必須找到一項活動,ta能夠體會活動本身的趣味並沉浸其中。

內在動機的獲得還有一個前置條件,就是“勝任”。也就是說,一個人越勝任、擅長一項活動,ta就越可能感受到活動本身的樂趣。

這也就意味著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十分必要。而優勢是天賦、練習和時間的產物,從這方面看,獲得內在動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後,找到能讓你不計回報地沉浸其中的活動,那感覺真的很美妙。真希望你也擁有這樣的快樂。

『也許你還想看』

● 《心流》:如何避免「三分鐘熱度」,找到人生的「熱愛」

● 《重來也不會好過現在》:正經歷“¼人生危機”的我,被這本通俗哲學書治癒了

●《倦怠社會》: “每天都累得像條狗”?過勞背後的真相瞭解一下

標簽: 動機  內在  壓抑  ta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