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與癌共舞:骨髓抑制再次打亂我的陣腳,需要冷靜

作者:由 寒風聽雨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5-21

骨髓抑制再次打亂我的陣腳,需要冷靜。

日記時間:2020年5月21日;釋出時間:2021年5月21日。

第二次化療後第十四天,中性粒細胞數再次降到1。04×10^9/L,由於藥物毒副作用的積累,對骨髓抑制的影響就像滾雪球一樣,特別是對粒系細胞的抑制更加明顯。

在上週五、六兩天升白針的作用下,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短暫的維持在正常值附近,但是在週日開始恢復卡培他濱服藥之後,昨天的血液指標白細胞數3。4、中性粒細胞1。04,分別下降了0。3和0。71,可見作為白細胞亞型的中性粒細胞數的下降幅度是比較大的,且比第一次療程同期下降速度增快了0。1×10^9/L·天,一方面說明卡培他濱對骨髓抑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說明靠升白針提升的細胞數並不穩定,很難長期維持,而卡培他濱的用藥還有最後一天。幾次升白針打下來,發現一個規律,透過升白針催熟的白細胞數在若干天后依然會全數犧牲,檢驗資料依然會回到原來的低點,在第三個療程開始,一定要加強食補,確保少打升白針或者不打升白針。每次在這種檢驗結果需要透過治療改善的時候,非常需要專業的判斷和指導,僅靠出院醫囑上的那個生硬的標準,很難作出應對決定,如果完全按照出院醫囑,沒有低於1×10^9/L,就繼續服藥,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多也就一餐,因為一餐之後如果進行血常規檢驗,中性粒細胞數必定突破底線需要停藥升白,因為目前還是處在化療後10-14天骨髓抑制集中期,如果冒險繼續服藥,不僅有嚴重感染的風險,而且也將無法看到卡培他濱對骨髓抑制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在查找了大量的文獻之後,最終參考化療後骨髓抑制分度表,結合26日去上海的時間節點,自己作出了一個判斷(事實上這一個擅自決定——停藥打針,在去了醫院之後被郭教授嚴肅批評,任何檢驗資料不能靠直觀預測,既然粒細胞仍未小於1,這一次的停藥和打針都沒必要,但也理解我的焦慮和著急),先停止服用卡培他濱,至少可以減緩粒系細胞數下降速度,等到週五時去市立醫院腫瘤科驗血打升白針,按照上次經驗,預計得打3-4天,時間剛好能趕在赴上海前完成,穩住白細胞後有利於下一次化療的正常進行,這樣的安排主要還是考慮到週六、日醫院沒有門診,無法打升白針,如果拖到週一再打,從時間上最多一針,對升白真的起不了任何作用。其實每每在這種時候,總是會有那麼一點點的無助感,幸好有龐大的網路資源,可以讓我在短時間內暫時成為某個知識點的冒牌行家,至少可以讓自己決定的有點底氣。附上化療後骨髓抑制分度表和大致的處理建議,以供參考。

化療後骨髓抑制的分度通常是根據化療後血細胞成分量的變化來進行分度。一般可分為4度,具體如下:

1。

血紅蛋白:

1度109-95g/L、2度95-80g/L、3度79-65g/L、4度<65g/L;

2。

白細胞:

1度3。9-3。0×10^9/L、2度2。9-2。0×10^9/L、3度1。9-1。0×10^9/L、4度<1。0×10^9/L;

3。

中性粒細胞:

1度1。9-1。5×10^9/L、2度1。4-1。0×10^9/L、3度0。9-0。5×10^9/L、4度<0。5×10^9/L;

4。

血小板:

1度99-75×10^9/L、2度為74-50×10^9/L、3度49-25×10^9/L、4度<25×10^9/L。

一般分度到2度以上就需要進行處理,特別對粒系抑制而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比白細胞總數更為重要。有兩個關鍵節點需要注意:一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於1*10^9/L,二是血小板計數低於50*10^9/L。它們分別是3度減少的臨界點,是容易出現併發症的訊號,也是需要給予干預的指徵。當兩個臨界點出現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判斷和處理:首先停藥,通常白細胞降低至2。0*10^9/L,或中性粒細胞降低至1。0*10^9/L時,先暫停卡培他濱的使用,複查至其升高到這個水平後再繼續口服。若白細胞難以恢復或繼續下降,則停用卡培他濱後開始使用短效升白針治療,連用2-3天,待白細胞恢復正常,且升白針停用超過1天后重新開始口服卡培他濱,若此時已經超過卡培他濱服藥週期,漏服不補。服藥期內若反覆多次出現,務必將相關資訊記錄下來,下一次就診時告知醫生,以便醫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藥物使用劑量的調整。

標簽: 10  粒細胞  卡培  白細胞  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