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作者:由 小商業老路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3-20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如果你在馬路上隨便找100個人,問他:“中國人聰明排第幾?”

我估計至少80個人會告訴你:“第二”。

如果你再問:“第一是誰?”

這80個人裡,至少79個會告訴你:“猶太人”。

什麼叫日耳曼民族,哪個叫大和民族,在中國人眼裡,都不好使。只有猶太人,好使。

雖然大部分中國人,並不瞭解猶太人。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我們光靠聽說,就

服了

的民族。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老路年前去了以色列。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飛機落地前的晨曦

在聖經裡,這裡被描述為:“流著奶和蜜的應許之地” 。

什麼叫應許之地,就是上帝答應了,這塊地兒,是猶太人的,而且流著奶和蜜。

這個“流”字,側漏出一種肥而不膩的天然富庶感。

然而,真的去了,我才知道被騙了。

因為大部分時間自駕行,我不止在所謂的“景點”蜻蜓點水,而是有幸看到這個國家的全貌。

以色列是我走過的30多個國家裡,城市“外”和城市“裡”,差別最大的國家。

什麼意思呢?城市外,全是沙漠和戈壁,不但沒有奶和蜜,這塊大部分降雨不到50毫米的土地,簡直可以用“蠻荒之地”來形容。

貧瘠到爆炸!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城市外的一段路

城市裡呢?借用海子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除了耶路撒冷瀰漫著宗教色彩,是另一種調調之外,所到的每一個城市,都可以用美輪美奐來形容。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特拉維夫海濱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海法“空中花園”

猶太人是怎麼做到,在這麼貧瘠的土地上,建設出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家呢?

另外,物價高到讓人想罵娘,跟以色列相比,美國、日本、新加坡的物價,就像城鄉結合部早市似的那麼便宜。

一盤西紅柿炒雞蛋,摺合人民幣120塊錢左右,比老路一季課都貴。

那你說了,別吃這麼中國的,吃點他們本土的。

他們本地人喜歡吃一種叫做:“鷹嘴豆泥”(Hummus)的東西,就拿那種乾巴巴的破餅,撕開了,蘸著豆泥吃。餅和豆泥,算是一套。就這一套,人民幣至少也是100多。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桌上就是神奇的“鷹嘴豆泥”

國內2塊錢的礦泉水,那邊12塊錢上下;國內5、6塊錢的麵包,那邊30多;

路邊小超市裡的東西,沒有一個你看價籤不肉疼的。

那麼另一個問題來了。

猶太人是怎麼做到,在這麼貧瘠的土地上,建設出這樣一個有錢的國家呢?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靠人。這是我找到的答案。

沒有任何資源,就靠人,在一片荒漠之中,生生的建設了這麼一個發達國家出來。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耶路撒冷

回到開篇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服猶太人?

比較容易的答案,是羅列一些人的名字。

比如大多數人都知道的3個改變了世界的猶太人:愛因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

當然還有很多,比如文學系的:卡夫卡、海涅、茨威格;

再比如藝術系的:拉斐爾、畢加索、門德爾松;

當然少不了商系的:羅斯柴爾德、洛克菲勒、索羅斯、巴菲特、扎克伯格。

比列人名,稍微有點兒技術含量的,是列數字:

比如,以色列2017年的人均GDP是4萬美元。你可能沒概念,我們對比一下,中國的人均GDP是8800美元,以色列是我們的接近5倍,經濟大國裡面,只比美國稍低一些,比日本和歐盟都高。

再比如,整個國家800多萬人口,不到北京的一半,卻有3。8萬名科學家。作為人均創業數世界第一的國家,以色列平均每 2000 人中就有一人創業。以色列擁有 4000 多家科技創業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數量僅次於美國。

再比如,最近20年內,以色列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從有這個獎項以來,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每5個人,就有1個是猶太人。

最後一定要提一下的,中國人平均每個人每年讀0。7本書,以色列這個數字是高到令人髮指的64本。

比羅列這些生硬的數字,更高階一點的,是說說以色列的科技和創新,我們挑幾個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

比如我們都知道,原來用電腦,效能越高的,越容易發熱。電腦裡還有個風扇,手機裡哪有地方放風扇?這麼小的手機,效能已經是之前電腦的不知道多少倍,發熱怎麼解決?是英特爾在以色列的研發中心,解決了這個問題,要不然你現在看微信,還得隨手帶個小冰箱。

比如被大家廣泛調侃的,你在百度上打“白”字,後面自動出來“白腿”,在谷歌上打“白”字,自動出來的是“白雪”之類的。就說在谷歌,你打一個字,後面自動出來全球搜尋最多相關的是什麼,這個技術是誰的?是谷歌在以色列研發人員的。

再比如,騰訊永遠的痛。主宰過我們生命十多年的QQ,早年叫OICQ,為啥呢,因為這個東西,最早是猶太人發明的,叫ICQ,意思是:I seek you, 翻譯成中文,就是“我找尋你”。你用過ICQ麼?老路用過,雖然我知道,說出來很暴露年齡。

當然,還有我們用的隨身碟的快閃記憶體技術;扔在胃裡每天給你腸胃拍照的“膠囊相機”等等,太多了,舉不過來。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列了人名,列了數字,列了科技,但是這些,全都不是我服猶太人的原因。

老路服了,是因為3句話。

第一句話

,舉世聞名。說猶太人的孩子,放學回來,媽媽不問學了什麼,也不問考了多少分。問什麼呢?問:

今天你問問題了麼?今天你問好問題了麼?

這個事兒,我還特意跟一個在特拉維夫創投圈的以色列朋友驗證了一下,他哈哈大笑,告訴我,這個梗已經被玩兒爛了,好像所有猶太媽媽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但是他跟我講,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確實看重思考,遠遠大過於知識本身。他們認為看了再多的書,如果不能提出好的問題,用他的原話說,叫做:“馱著書架的騾子”。

第二句話

,是我在研究猶太人歷史的時候,看到的一個小影片。裡面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提到,他小的時候,媽媽跟他說:

走進一條河流,可以順水,也可以逆水。你要永遠逆水走。永遠逆水走。

坦白講,我到今天也不知道,是這句話更有道理一些,還是“順勢而為”“風口上的豬也能飛”這樣的邏輯更有道理一些。

但是我知道的是,這兩種認知催生出的商業邏輯,是如此清晰的不同。比如以色列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創新性的、技術驅動的科技公司,而中國共享單車這一個風口,就有一百多萬種顏色的小車,如今躺在每個城市城郊的垃圾場。

有一個小故事。

說一箇中國人開了家“加油站”,生意愈來愈好;另一箇中國人就在他對面也開了家“加油站”,價錢比第一家便宜;後來第三個中國人也在附近開了“加油站”,價錢比前兩家更便宜。

一個猶太人開了家“加油站”,生意越來越好;另一個猶太人就想,既然人多,我就在旁邊開個“餐廳”,結果生意也愈來愈好;第三個猶太人想,既然人愈來愈多,我就來開個“旅館”。

第三句話

,是我住的民宿的房東奶奶講給我的,據說這句話在以色列廣為流傳,說:

天下越難做的事兒,越容易做成。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房東奶奶,看看書架上有多少書

為什麼?難做的事兒,沒人碰;容易的事兒,對手一定多。

奶奶跟我聊完,就自己出去浪去了。我坐在那裡,想起讀書期間最喜歡的一首英文詩,叫做《未選擇的路》,其中最後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我的破爛英文,實在沒辦法把這句話翻譯的特別準確,有興趣的同學,自己翻譯一下看看。

這三句話本身就夠有力量,我就不畫蛇添足多做解釋了。

一般人只知道猶太人善於經商,殊不知猶太民族尤其重視教育,他們把學習作為終生的使命,重智慧遠勝於重金錢。

讓一個民族強大的,從來就不是國土面積和自然資源,而是對於學習和思考的尊重,以及流淌在血液裡的認知。

我體會過,認知的提升對於個人的改變,卻從未如此真切的感受過,這些東西給予一個民族的力量。

感謝此次的以色列之行。

(完)

另記:

下面這些,不想作為正文,有興趣就簡單看看吧,些許沉重。

除了那3句話,更讓我震撼的,是信仰的力量。

太複雜的歷史和政治,我們不贅述了。簡單來說,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以猶太人為主要組成的以色列,是從1948年才有的,至今不過70年出頭。

在此之前,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流浪在世界各地。

最慘的我們都知道,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是一種怎樣的復國執念,讓全世界流離失所的猶太人,重新集結在這塊上帝許給他們的戈壁荒漠,重建自己的國土家園,我不得而知。

我能看到的,僅有這連年不斷的戰爭,給耶路撒冷每一塊城牆上留下的無數的彈痕,以及戈蘭高地上廢棄的土城堡,和那些再也走不動了的斑駁的大炮。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耶路撒冷老城牆上滿是彈痕

我說一個感觸最深的畫面。

“西牆”(west wall),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哭牆,我在其側面的山洞裡,看到一大群猶太教教徒,準確的說他們被稱為“哈雷迪教徒”。

這群人,從頭到腳必須一身黑,每個人帶著帽子,很多人兩鬢還故意的留一些捲髮。好多好多大人,好多好多小孩,從大人到小孩,對著牆,不停地鞠躬,嘴裡唸唸有詞。整個一個山洞密密麻麻的黑衣人,就這麼面對著哭牆,鞠躬,不停的鞠躬,不停,就那麼鞠躬,不停的,不停的,不停的…

這一種“不停”,讓我感受到,信仰之於一個民族的力量。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耶路撒冷-哭牆

遠處就是山洞的入口,裡面我沒拍照,不太敢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不停的,不停的

最後一個小故事。

在耶路撒冷,有一天中午實在吃不動豆泥了,七尋八找,來到一箇中餐麵館。

老闆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媽媽,中國人,聊起來,在耶路撒冷生活三四十年了。

我好奇:“當初,你們是怎麼選擇來這兒生活的呢?”

老媽媽回答:“對我們來說,不是我們選擇。上帝告訴我們來,我們便來了”。

老路從以色列學回來的3句話

聖經“最後的晚餐”所在房間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