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 蜀漢後期為何會人才凋零

作者:由 阿帥愛歷史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3-02

各位對蜀漢人才非常感興趣的朋友們,史料彙編帶來詳細文章供大家參考。為什麼劉備在世時,蜀國人才輩出,劉備死後,蜀國人才輩出?

蜀漢初期,吳國與張麻黃有血緣關係,諸葛亮掌管黃權。

因此,雖然基礎薄弱,但劉備集團自赤壁之戰後發展迅速,甚至直接從曹操手中奪下漢中,欣欣向榮。

然而,劉備死後,蜀漢人才開始迅速凋零。

到蜀漢後期,“蜀國無將軍,遼化為先鋒”,人才極度匱乏。

這是怎麼回事?

一切,還要從漢中之戰開始,劉備集團的巔峰時期。

還沒來得及完成“傳幫帶”的劉備,被稱為漢中王,被授予文武雙全。人才鼎盛之時,也是漢末三國曆史開始新舊交替之時。

新老交替之際,正是老兵“傳幫帶”,讓年輕地區熱情崛起的時候。

曹操集團的“傳幫帶”很紮實。

在接下來的辯論中,曹操由老將曹洪領銜,但特意命令曹洪發揮資歷和威望擔任名義上的主帥,而曹真、曹休這樣的年輕將領實際上承擔了很大的責任,甚至說曹休才是實際的統帥。

漢中之戰,曹真開始在陽平關帶領老兵徐晃。

同樣,在漢中之戰中,夏侯淵被斬首,曹軍遭遇失敗,但在老將張栻的帶領下,郭淮、文欽等年輕將領逐漸嶄露頭角,開始走向成熟。

此後5-10年,張遼、徐晃、張鶴依然發揮餘熱,充分發揮了“傳幫帶”作用。

到張賀去世時,郭淮和鄧艾已經成熟,可以接班了。

文官方面,賈詡、葉劉、滿充、司馬懿等人發揮作用的時間更長。

可以說,曹操集團的新老交替順利完成,沒有斷代。

劉備集團呢?

漢中之戰後,短短三年,關張馬黃皆凋零!

如果說曹操集團的新生代將領是被元老級“大師”帶上大學,那麼劉備集團的新生代將領初中畢業時幾乎失去了“大師”

公務員的情況基本類似。

劉備死時,法正已經死了,黃權被迫返回魏國,只剩下諸葛亮一人撐場。

就這樣,老兵們奮戰在戰場上的經驗教訓沒有得到傳承,新生代只能在稍顯稚嫩的情況下匆忙接班……

提前透支,損失過半。然而,即便是這些稍顯稚嫩的後輩,不少“尖子生”也已被提前透支。

/

關羽“大意失守荊州”,遭遇“群死群傷”。

於是,關平、趙磊等留在荊州的年輕一代人才一起被“滅”了。

廖化,一個當時名字還不顯眼的年輕將軍,透過裝死逃出來的廖化,後來成為蜀漢大將。

此後,劉封和孟達兩位顯赫的新生代將領先後被劉備殺死,投魏國。

在隨後的夷陵之戰中,馮熙、張楠、傅通均陣亡,黃荃因後路斷絕投魏,馬良也在此戰中陣亡。

馬良是荊州集團的優秀代表

只有穩定了,人才選拔只能向這個國家抽筋。

關羽失守荊州後,蜀漢的人才選拔全部侷限於益州和此前已經流入的外來者。

材料的選擇大大減少了。

除了選材上的簡單縮水,蜀漢還存在著“系統性”的問題。

蜀漢統治集團根植於益州,利用益州人甚多。但其統治集團高層長期由荊州、涼州外地人把持,不敢重用益州本地人。

伯樂選材退步縮水,需要用人單位找準好材料,培養人才。

然而,在這方面,蜀漢伯樂卻在繼續倒退。

諸葛亮在知人用人方面與劉備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諸葛亮曾對馬蘇寄予厚望,經常日夜談心來評判這個人。

/

最後,在街亭的關鍵之戰中,諸葛亮在大家都以為會用魏延、吳儀的時候,“逆眾而行”。

終於。。。淚割馬蘇。

馬蘇、劉備早已看出其言過其實,毫無用處。由此看來,諸葛亮確實不如劉備。

其實,諸葛亮不僅比不上劉備,也比不上司馬懿。

劉備把諸葛亮請出草堂,遍訪賢士。他渴求人才。

司馬懿從下層選拔鄧艾、石寶等人,培養為將軍。

相比之下,諸葛亮似乎沒有求才、訪才的記錄,或許是因為他事事講究。

當然,即便如此,諸葛亮還是提拔了一批好人才。

武將中,姜維一枝獨秀,王平從中級將軍(投劉備後一直是稗子將軍)成長為大將。

文官中,蔣琬、費翼也成長為後來的棟樑。

諸葛亮之後,“伯樂”的級別進一步下降。

蔣琬和費翼,雖然在治理上表現出色,但並沒有提拔合格的年輕領導人。

因此,蔣琬、費夷死後,蜀漢的人才素質進一步下降,沒有合格的接班人。

內耗比選材縮水、伯樂水平下降更可怕。

蜀漢人才萎縮嚴重,

然而,內耗消耗了大量的精英力量。

前面提到的劉封、孟達,在內亂中受損。

此後,諸葛亮時期,具有相當文武才能的李琰,因內部矛盾而無法充分發揮。

諸葛亮死後,魏延被自己人殺害,楊毅被判有罪退出舞臺。

李琰是與諸葛亮同為遺孤大臣的人物,魏延是蜀漢中期的總將,楊毅是北伐時諸葛亮幕府的核心員工。原本希望成為接班人

這些人的遭遇,孰是孰非,一直備受爭議,但無疑都是內耗受損。

可以說,這些人是蜀漢人才中的佼佼者。即使他們有自己的問題,但他們都有相當的才能,是絕對可用的材料。

但是,他們迷失在內耗中,無法發揮。

/

蜀漢政權和曹魏、孫吳一樣,雖然沒有血雨腥風的朝廷事件,但在人才受損方面卻勝過其他兩國!

在“二代”封建時代,統治集團的能力是由選拔的人才決定的,統治集團的“二代”能力也很重要。

曹魏集團“第二代”“第三代”人才輩出。

朱夏侯曹忠、曹真、曹秀

總的說來,蜀漢政權人才短缺的原因是全方位的。

選材太窄,老一輩沒來得及“傳幫帶”,夷陵大戰前後的慘重損失,都使得蜀漢的人才梯隊先天不足,而“伯樂”水平下降,內耗太大,“二代”落選,使得蜀漢不僅無法從有限的資源中選拔出高素質人才,還提前流失了現有人才。

小國積弱,甚至人才匱乏,蜀漢毫無意外地率先滅亡。

標簽: 蜀漢  劉備  人才  諸葛亮  傳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