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除了房地產,未來投資什麼最好?

作者:由 貓與禪師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4-03

現在基本上可以達到共識:房地產的輝煌時代已經結束了,過去十幾年那種隨便怎麼買都大漲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那麼在後房地產時代,到底還有哪些投資品種,可以代替房地產,成為下一個十年的投資之王,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呢?

我們把話題拔高點,從收入來源的方式聊一聊:

大體上,可以把收入來源分成投資收入和經營收入兩種。投資收入很好理解,透過購買各種有升值空間的資產,以獲取升值和分紅收益;經營收入包括打工、創業、個體經營三種。

在房地產輝煌時代,人們普遍感覺:經營收入比不上買房的投資收入。甚至很多創業的,都比不上買房的,更別說那些職場打工的了。正因如此,大家在討論後房地產時代的理財或賺錢計劃時,本能會把經營收入給忽略了。

但是在筆者看來,炒房等投資收入超過經營收入,這不是個可持續發展的現象,也不是正常的現象,無論是個人的發展還是國家的發展,主要還得靠經營,靠生產。所以在聊到房地產之後的賺錢理財計劃時,筆者要把經營收入給放進來一起講。

筆者認為:

後房地產時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主要的收入方式還是經營性收入,投資應該居於輔助地位。像房地產那種國民性的、只賺不賠(大多數),且收益超過經營收入的投資品,應該不會再出現了。

所以,我們在聊投資品種之前,要想聊聊經營性收入。

經營性收入主要指的是職業和行業的選擇。

職業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等發達國家,隨著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和城市化程度不斷加深。高收入群體會集中在高度專業化領域,以及服務業領域。再結合國內網際網路比較發達的國情,我們可以把未來有吸引力的職業,進行簡單的羅列:

未來的高價值職業:

1·網際網路+高科技領域:

高科技從業者,比如現在比較火的人工智慧等;以後的中國經濟,會不斷向高科技領域傾斜,只有這樣才能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在高階製造、高科技產業上進行競爭,所以對高科技領域的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如果家裡有小孩,可以考慮大學報考相關專業。

而網路經濟,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張名片。之前的電商從業者、程式設計師、新媒體創業者,都賺到了錢。以後會繼續發展,其中有兩個機會值得關注,一個是專業化分工,就是越專業的人,競爭力會越高;另一個是短影片和網紅經濟。

2·高度專業化的職業:

醫生、律師、金融精英、財會、人力資源等領域專家。這些職業的收入一直都居於高水平,其中頂級精英的年收入甚至要比一些小企業的淨利潤還高。在美國的職業收入排行榜前二十名裡,醫療健康領域佔據了三分之一多的份額,其中牙醫名列前茅。

這樣符合社會發展的邏輯,一方面,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健康方面的收費一直挺高,所以那些具有專業醫療能力的人,賺得多也就順理成章,當然了,很多醫生要想從開始學習到執業,大概需要8年左右,甚至更多,這樣一看,也算是付出當有回報。

3·銷售

銷售一直是一個低門檻,高淘汰率的職業。入行極其容易,賺錢特別難。但是隻要選對行業或產品,堅持做下去,並且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銷售也是個可以賺得高薪的職業。

講完了未來有價值的職業,我們再聊聊行業。

未來的高價值行業:

1·高科技產業:

國家的中央經濟會議中,已經連續幾年重點提及高科技產業。例如7個新興戰略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新動能產業等表述。

這些高科技產業大概有十個,這裡簡單舉幾個:資訊科技產業、高階製造業、新材料產業、生物醫療產業、環保行業、創意文娛產業等。

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階段,需要進行動能的轉換,產業的轉型升級。之前屬於粗放型增長,經濟中重心主要包括:外貿、中低端製造業、房地產等;未來需要擴大內需,需要發展高階製造業。

所以國家未來一定會對高科技行業非常重視,例如前幾年電動車得到的補助非常之大,就是這個原因。現在補助有所減少,不是國家不重視了,而是要鼓勵有價值的企業,淘汰那些沒價值、騙補貼的企業。

所以有機會的,進入高科技行業,是個非常明智的選擇。為了高科技行業將不斷向傳統企業蔓延擴散,例如房地產領域的鏈家地產,就非常依賴大資料技術,以後網際網路+高科技,會不斷的改造那些傳統行業。

2·消費升級產業:

剛才說了,我國未來經濟的重點,一個是高科技,一個是擴大內需,所以將來一定會湧現出一大批高質量的消費企業,我們要打造自己的消費品牌,要發展國貨。

衣食住行、快消,教育、健康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消費產業。

一邊是大量的、飽和的,但是卻低質同質的競爭,一邊是老百姓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兩邊是有矛盾的,這個矛盾就是機會。

未來需要能夠用網際網路思維,用品牌品質思維,重塑消費的創業者。

3·房地產和金融

房地產熱會消退,但是房地產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支柱產業,它一邊關聯著十數個上下游產業,一邊關聯著民生福祉,還有一大部分地方財政;而金融的重要性那就更不用說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

所有房地產和金融的地位在未來依然是舉足輕重。

4·人口結構變化相關產業:

中國正在慢慢進入老齡化社會,所以老年經濟未來會比較重要。養老、老年醫療健康、甚至老年婚戀市場,都是大有可為的產業;

而隨著人們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增加,價值觀和興趣愛好會發生分化,有些人晚婚不婚,那就催生了單身經濟;有些人愛寵物勝過愛異性,那就催生了寵物經濟;以後的各種亞文化群體、小眾需求,會越來越多。能夠滿足一個市場,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就足夠。

總結一下:前面從職業和行業兩個角度分析了未來的高價值領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來說,透過經營生產來獲得收入,並不斷髮展壯大,才是個人和家庭財務安全的根本。

只有不斷的投資自己,強化自己獲得經營性收入的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投資的一個頂級原則就是敗而不到,只要你不下場,就還有再戰的機會,那麼怎樣才能敗而不到,一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獲得經營性收入的能力。

這樣你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本金,去獲取投資回報。

講完了經營性收入,我們再來聊投資,邏輯就清晰了。關於投資,筆者有三個論斷,和大家分享:

第一·房地產熱度下降了,但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投資品。

房地產不僅僅是住宅,還有商鋪、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等領域。拿住宅來說,全國大漲普漲的時代過去了,之後整體上是房住不炒的時代,在這個大勢下,是各個城市的分化。那些沒有經濟增長動力、人口淨流出的城市,房價缺少支撐,基本上不用考慮了。

而一線城市的城市化會進一步加深,以後會從大城市向超級大城市發展,再從單個超級大城市向都市圈發展,再向城市群發展。國家現在有都市圈計劃、有19個城市群計劃,還有大灣區計劃。這些大城市群會成為未來中國的超級大磁石,吸引著全國的資源和人才。

有了資源、經濟和人口的支撐,這些大城市群的房價就有了支撐,在城市群中,各個城市之前各司其職,核心城市集大成,但是調控政策估計也最多最嚴;準一線和二線,三線等城市,會逐步發展自己的特色,成為特色城市,它們的樓市可能比較有想象空間。

除了國內,還有海外的地產,也是值得大家關注的。

第二·像房地產那樣的投資邏輯,很難重新了。

房地產投資是什麼邏輯?怎麼買不重要,重要的是買,買買買。拿出全家的積蓄去買,揹負首付幾倍的槓桿債務去買。只要買了的,賠錢的少,大多數都升值了,當然,賣不賣套不套現另說,從價值上講大多數都升了。

但是別的投資品種,敢這樣嗎?

全民貸款去炒股?那怎麼可能?

所以說,房地產那種投資邏輯不可能再重新了。以後不會再有房地產這樣的全民性投資品種,老百姓的投資品會分化,有的買股票,有的買信託,有的買銀行理財,有的玩藝術品,有的參與創業投資。

以後也不會再有全民拿那麼高的槓桿去投資的事情了。別說那麼高的槓桿,就是自己的錢,也得搞配置,在高風險和低風險,投資產品和保險之間做合理分配;

第三·資產配置才是王道

之所以很多人喜歡問:房地產之後最保值、最有價值的投資品種是什麼,骨子裡其實是不愛獨立思考,還心存僥倖。希望別人告訴自己一個投資之王,然後拿出錢來買進,之後就不用管了,坐等升值。

這種好事怎麼可能會有?

後房地產時代,沒有絕對的最佳投資品種。有些品種好,卻不是誰都能做的。例如有人說硬資產好,幾十年上百年保值增值,巴菲特和李嘉誠都喜歡投資硬資產,買基礎設施,買水電公司。可是這隻投資,有多少人玩得起?

還有那些複雜的金融衍生品,理解起來非常複雜;還有比特幣,價值和投資邏輯還不確定;還有古董藝術品,外行根本看不懂……

講這麼多就是要闡明一個道理:沒有最佳投資品種,只有適合你的,只有資產配置。

選幾種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資產配置。低風險和高風險的,邏輯簡單和複雜的,短期回報和長期保值的……

沒有最好的投資,如果有,那就是趨勢和專業。抓住趨勢,不斷提高自己的投資專業水平。

標簽: 房地產  投資  高科技  產業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