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我們常常習慣舉例說明問題,可是個例能代表什麼,現在終於明白了

作者:由 緣覺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6-05

我們在生活中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一般是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事,也是逐漸改變慢慢塑造我們的世界觀的事情。但同時我們必須明白,我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大多都是個例。

所謂個例,是指個別的、特殊的事例。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就是由無數個不同的個例事件串聯起來的。我們出門會遇見不同的人,下次不一定還能遇到,這是個例;在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總能遇到天賦稟異的人,我們上學時都遇到過不太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績的“天才”,長大後見到過條件平平卻能找到好伴侶的人生贏家,這些是個例;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匪夷所思的意外事件,小到某件產品莫名其妙的出故障,大到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這些也是個例;我們也會經歷親人朋友以各種非正常方式離我們而去:車禍、溺水、火災……在悲痛的同時,我們也要明白,這些還是個例。

既然生活中有這麼多個例,我們不禁要問了:個例能代表什麼呢?

其實個例什麼也代表不了!個例只能證明一件事在一定條件下有發生的可能性,甚至不能告訴我們這個可能性的大小,更不可能透過個例證明什麼結論。

我們小時候都遇到過那種不用努力學習就能取得好成績的同學,你向人家學一個試試,你使勁學還考不好呢!你能透過這個個例說明人人不用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績還是判斷出人類中天才的比例是多少?我們也都買過會莫名其妙而出故障的產品,你能透過你手中的廢品證明這個品牌的產品都有故障,還是判斷出這種產品的故障率?我們身邊總有人死於意外事故,你能透過一起事故認定這類事故的死亡率非常高嗎?

可見個例根本代表不了什麼,無法對我們的判斷提供什麼幫助。有人問了,既然我們生活中的經歷都是個例,而個例又代表不了什麼,那我們如何對待這些個例呢?難道完全忽略它們?我們又如何從生活中獲得經驗,如何正確地認識這個世界呢?

答案是雖然個例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但大量同類型的個例聚集到一起就具有統計學的意義,可以告訴我們在一定條件下,某件事發生的機率是多少,有多大的可能性會發生這件事。而對這些個例進行收集、整理、計算和分析的學科就稱為統計學。這就告訴我們,想要知道某件事會不會發生、發生的可能性是多少,光看個例是不靠譜的,運用統計學才是正道。

比如說,我買了一件產品,發現它有故障,這並不能說明所有這種產品都有故障,也不能告訴我們這種產品的故障率。但如果我購買一萬件這種產品(或調查一萬位買了這種產品的顧客),並統計其中有多少產品出現故障,就能大致推斷出這種產品的故障率。如果我們用同樣的方法統計出其他品牌同類產品的故障率,就可以在兩者之間進行對比,評價兩種產品誰優誰劣。這比我們碰巧買著一件次品就否定一個品牌要靠譜且負責任的多。

個例不能說明問題,大量的(同類型)個例才能說明問題。一個很著名的例子是,癌症是一種不容易治癒的疾病,但也有很多聲稱可以治癒癌症的療法,如草藥、按摩、瑜伽、冥想等,而且他們也卻能拿出治癒癌症的例項,(這些療治被稱為替代療法)這致使很多癌症患者放棄正規治療(如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而選擇了替代療法,這引起了美國科研機構的注意,他們對數萬名採用不同療法的癌症患者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跟蹤調查,並進行了統計學分析。最終美國的科研機構得出結論:接受正規治療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要遠高於接受替代療法的患者。這告訴我們,那些接受替代療法而痊癒的癌症病例只是個例。(有些癌症是可以自愈的)用老百姓的說法叫“趕巧了”,這種個例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更不能證明替代療法的有效性。

如果我們在其他方面迷信個例,頂多會錯過好的產品,被人忽悠或形成錯誤的世界觀,而如果在上面的例子即癌症的替代療法上迷信了個例,卻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雖然個例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輕信個例甚至迷信個例的現象卻比比皆是。比如說上高中寫議論文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可以舉例子做論據,當時我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可現在想想,你舉的例子只是個例,一個個例能作為你的論據嗎?這個論據能支援你的論點嗎?那些高考作文用爛了的例子,遠到左丘明、司馬遷,近至海倫·凱勒、張海迪、史鐵生……“論證”了從讚美苦難歌頌個人意志到努力奮鬥、積極進取、人定勝天等各種論點。但當我們讚美文章的華麗時,也要注意到這些論據都是個例,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當我們舉一個司馬遷作為論據的時候,我們忽略了歷史上成千上萬個受過宮刑卻碌碌無為的人(後宮專權的太監倒是不少);當我們審視海倫·凱勒一個個例的時候,卻忽略了更多因失明而抱憾終生的失敗者。而且鑑於我們能找到各種或正或反的例子,似乎我們能為任何論點找到個例的論據。舉例子做論據根本站不住腳,只能作為華麗的詞藻罷了。而如果想得到足夠堅實的論據,我們必須蒐集大量個案,進行統計分析。可你寫議論文的時候有這個功夫嗎?

不僅如此,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過於迷信個例。我們經常因為買到一件次品,就否定一個品牌;我們經常因為見到(甚至聽說)某“神醫”治好了誰的病,就相信他的醫術;我們可以因為各種個例而相信很多荒誕的事,去聽不進去統計資料和科學的解釋。

殊不知,迷信個例會使我們思維混亂,相信很多錯誤的事情,形成錯誤的世界觀。因為每個人遇到的個例不同,有些個例是大機率事件,有些是小機率事件。如果把這些個例都當作常態的話,那我們的認識就完全混亂了。不同人因為不同的個例對同一件事的認識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大家會為此爭論不休,卻得不出任何有意義的結果。

既然迷信個例是完全錯誤的,那為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如此迷信個例呢?心理學家的研究告訴了我們答案。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的潛意識(所謂“系統一”)是不具備統計學能力的,倒是對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情有很強的識別能力;只有人類的深度思維(即“系統二”)再經過系統學習後才能具備統計學能力,分析大案個例,得出這種結論。也就是說,注重個例是人天生的,而統計學思維是後天形成的。就像沒人天生會數學一樣,也沒人天生懂統計。正因如此,很多根本不知統計為何物的人,乃至粗心大意的統計學家,都會落入迷信個例的陷阱。這是人的天性。

但我們不能因為人的天性如此,就放任自己迷信個例。畢竟科學研究需要分析大量事例,認識世界的正道也是運用統計學方法分析大量個例。迷信個例只會形成錯誤的觀念,有礙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戰勝人類的天性,不要被精心挑選的個例所迷惑。同時,我們還要積極培養自己的統計學思維,幫我們從大量混亂的個例中找出通往真理的線索。

當你聽到一個聳人聽聞的個例時,請在心中默默提醒自己,個例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大量的個例才能說明問題。

標簽: 個例  我們  統計學  論據  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