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原來時間也可以穿越靈魂

作者:由 去以息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8-29

大學,逼人成長,在大學的第一週中,時間彷彿化作一輛可以雙向行駛的列車,在靈魂深處穿梭、摸索。它向前開,不顧一切地開往自己選擇的新鮮大學生活;它向後開,弔古尋幽地尋覓那快樂無憂的幸福童年時光。

1、成長是個中性詞

曾經,家即為根據地,從什麼時候開始,離開家變得越來越平常麻木,回家去也越來越困難珍貴?親愛的,是學業所困或生活所迫麼?

曾經,你最討厭巧言令色的人,可從什麼時候開始拍馬陪笑成了一項生存技能,是因為吃了什麼虧,大叫一聲“老子不能忍了”就去“成長”了麼?

成長的形式有很多,它使人或灑脫、或成熟,但所有的成長彷彿都與無奈相關,很多時候我們羨慕小孩兒,因為他們簡單、快樂,而成長後的我們彷彿需要繼續成長以承受不斷湧來的壓力。

沒錯,成長來自壓力,戰亂地區的孩子成長最快啊,十歲不到就扛起冰冷的槍支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當科學家、太空人的夢想,而是因為被殺之人不得已成長為屠殺者,是因為成長是活下去的工具。

活下去,不會給人幸福,卻予人希望,當你長大了,不萌了,身上有責任了,壓力襲來,你必須學會用成長來支撐自己。

然而,當生活逼迫你成長時,也許你覺得成長後的人們生活得挺好,但哪怕你有一絲勇氣,能不能再和生活磕兩分鐘,

曾經不捨離開家的你能不能在外好好生活呢?曾經討厭潛規則的你能不能再努力些,至少守住自身底線呢?

不羈兩分鐘,放縱兩分鐘,真性情兩分鐘,而非幫著壓力逼迫自己,最終什麼都甘之如飴。

2、先“跨溝”而後成長

成長是向一個方向靠近,此方向為個體所在社會人際圈的特定強權所在者的特定年齡處。

——百度百科

沒錯,成長不是一個人的事,它需要讓主觀認知與客觀世界融合。何為成長?輕巧順暢地與客觀世界交融即為成長;何為挫折?主觀與客觀間的鴻溝越來越深即為挫折。

可見,要成長需先“跨溝”,它需要能力也需要心態,可不管它需要什麼,要先接受那條溝啊,就像接受成長的過程一樣——對植物而言,花朵的盛開是成長,凋零不是嗎?

所以,積攢能力,調整心態,縱身一躍,“跨溝”而去吧!

標簽: 成長  兩分鐘  跨溝  生活  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