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關於前幾天高鐵上吃泡麵那件事,大家如何看待這種評論?

作者:由 葉寶爸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4-22

關於前幾天高鐵上吃泡麵那件事,大家如何看待這種評論?葉寶爸2022-04-22 11:40:14

關於前幾天高鐵上吃泡麵那件事,大家如何看待這種評論?

請問她們的三觀是否正確

關於前幾天高鐵上吃泡麵那件事,大家如何看待這種評論?2018-03-12 22:25:32

高鐵上不允許吃泡麵?笑話!!!

這些天,一段高鐵上一婦女怒懟高鐵吃泡麵男子的影片在微信、網路等媒體上瘋傳。

影片在瘋轉的同時,引發了熱議。

影片中情緒激動的婦女怒斥吃泡麵的男子。斥責的核心意思大概是:早就叫你別吃你還吃;你吃完湯還不倒掉,放在這裡燻人……斥責中間夾雜著謾罵和髒話,諸如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甚至還夾雜著威脅語言:罵你怎麼啦……同時還多次強調:高鐵不允許吃泡麵……

表面看來,這一婦女是公共秩序的“維護者”。因為,一方面她說高鐵都不允許吃泡麵,顯然這一男子吃泡麵是違犯了所謂“高鐵上不允許吃泡麵”的規定;另一方面男子吃泡麵影響了一車箱的人……

其實,仔細分析,她是唯我獨尊的自私自利者。這是因為,其一,從當時婦女的怒罵中可以聽出,她的出發點是她的孩子。這一點在後來的迴應中進一步得到印證——這位婦女後來迴應,是因為孩子對泡麵過敏,曾跟這名男子溝透過,但對方執意不聽,她這才發洩不滿;其二,相關部門以及高鐵客服已經明確迴應:沒有高鐵不允許吃泡麵的規定。在“引用”相關“規定”上這位婦女顯然是在“信口開合”。

高鐵車廂裡是個公共場合。公共場合就要遵守公共場合的相關法律和道德要求。這是維護良好公共秩序的前提保證。

所以,在高鐵車箱內儘量避免引起別的乘客不適的言語與行為,這確實無可非議。

但是,坐過高鐵的人都有體會,車箱裡有時會有令人十分不快的現象存在:孩子的哭鬧聲、吵鬧聲、鄰居旁若無人的看手機電視劇聲音、各種各樣的遊戲聲音不絕於耳;還有吃各種食品如特色小吃、泡麵、雞爪雞翅、辣條、瓜子、發出怪味的水果。有時還會遇到乘客之間操著各種方言大聲喧譁甚至喝酒的場面……

別人只要不違法,你的不適不可能成為阻礙別人言行的依據。至於道德層面的事,更不能用有違道德的方式來解決。你可以自己約束自己的言行,提高別人的舒適感;別人的言行讓你產生不適感,如果不過分,你選擇容忍可能是明智之舉。

這就是現實。如果我們對自己的不適都採用那位婦女一樣“怒懟”的方式來解決,恐怕不僅與事無補,有時反而使矛盾升級,使公共秩序受到更大的傷害:可以想像到,那位婦女在車箱裡的語言汙染遠大於男子泡麵的汙染。

更何況那位婦女怒懟高鐵男子吃泡麵的出發點是維護自己小孩的利益。這就更不對了。

“怒懟高鐵吃泡麵”不是個案。現實中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總有一些人,當自己的利益與權利需要受到保護時,幻想有一法律或制度規定作支撐,而全然不顧別人的利益與權利。

試想,如果高鐵車箱裡吃泡麵因為有味道而禁止,那麼吃雞翅會不會禁止?吃水果會不會禁止?吃辣條會不會禁止?……依此類推,吃所有東西都會被禁止,因為所有吃的東西都會發出味道,只不過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有的味道大,有的味道小。再往下推,是不是有的人衣服上有味道也會被禁止上高鐵?女人抹香水也會被禁止——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香水。

坐在高鐵上,如果確實不喜歡旁邊人的言行,可以透過溝通或者協商,或者找乘務員協調。如果以並不存在的法律規定條文的捍衛者的身份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其實是對別人權益的侵犯。有時其行為不僅得不到社會的諒解,還會成為眾人圍觀甚至指責的笑話。

編輯於 2018-03-11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關於前幾天高鐵上吃泡麵那件事,大家如何看待這種評論?2018-03-12 11:26:42

我一直以為,只有買火車上的餐點才可以到餐車吃飯 難道不是麼?

而且如果到了飯點,所有泡泡麵的人都去餐車吃泡麵……就那截車廂那麼幾個座位……遠遠不夠吧!

誰對誰錯我說不好,但是“吃泡麵去餐車吃”這個命題,應該不太好實現

標簽: 泡麵  高鐵  婦女  車箱  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