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讀商君書有感之-去強、弱民

作者:由 馬堯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4-10

改革是件難事,難在改變習慣,不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不論是慣性思維還是行為習慣。

第四篇《去強》和第二十篇《弱民》基本是一回事,“去強”是“弱民”的方法,可以合併解讀,“弱民”是戰術思想,是為“農戰”這一戰略思想服務的。

這裡有必要特意提一下,“弱民”是後人叱罵商鞅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把中國現代的積弱追究到商鞅頭上,這未免太可笑了,商鞅的“弱民”,試圖削弱的不是民眾體格,秦國全民皆兵,虎狼之師不是自吹的;也不是削弱民眾發展空間,秦國的晉升渠道之通暢列國中首屈一指,平民授爵也是絕無僅有;它想要削弱的是民眾個人主張意識,人天生會權衡利弊,人性的論斷在下一篇《說民》中有詳細討論,這裡暫不細說,自私雖然被定義成貶義詞卻是本能,這種與生俱來的權衡會極大的影響效率,“去強”試圖改變民眾本能習慣,讓個人從自己的世界裡跳出來,成為團隊的一份子。從管理角度來看,“去強”有客觀的意義。至於弱民是不是影響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還是那句話,思想是把雙刃劍,用得好能披荊斬棘,用不好會割傷自己,君子以自強不息,真正有思想、有主見的人是不會輕易被弱化的,能輕易被弱化的那是自身的原因。

《去強》篇,筆者照例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

1.以強去強者,弱;以弱去強者,強

這種用相同字詞代表不同含義的古文句式讓人一看就頭大,雖然簡練,但想準確理解難度很大,就像“道可道,非常道”一樣,六個字解釋起來可以寫一本書了。

網上有個大罵商鞅的人是這樣理解的:國家用強民來去除強民,就會削弱。國家用弱民來去除強民,就會強大。

也算是一種解讀,但筆者覺得不太合理,無法和上下文語境,以及整個變法的內容匹配,更像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為了抨擊而抨擊。

這裡解讀的關鍵是四個“強”和兩個“弱”,《商君書》中對政策的論斷,基本是拿儒家的學說來做對比的,所以作為兩篇的中心句,其討論的著重點自然也應該是貶低儒家,宣揚法家。儒家的政治主張在於讓民眾多讀儒家聖賢書達到禮教的目的,進而達到國治民安,所以筆者的解讀是:用加強民眾文化教育(多讀儒家聖賢書)的方式來消除民眾的強烈個人主張意識,效果差;用削減民眾文化教育(少讀儒家聖賢書)的方式來消除民眾的強烈個人主張意識,效果好。

2.國為善,奸必多

這和現在表面的價值觀相去甚遠,不過很正常,法家與儒家本來就格格不入,兩者分屬不同哲學體系,聽慣了儒家的說教之後,這些大逆不道的話會讓人眼前一亮,跳出思維固化的框架,才能發現更大的世界。

這裡的“善”是指孟子的仁政政治理念,源自孔子的“仁”,孔丘境界的確高,被稱為聖人無可厚非,但孟子這“亞聖”實在是差強人意,感覺和現在的專家們差不多。孟子認為只要統治者寬厚待民,就能天下太平,誰都知道,這不可能,除非已經人人成“仁”,但這是理想主義,永遠也實現不了,戰國時的國君們也知道,無奈老孟文化水平高又佔據了道德制高點,所以每每到了一國,國君都於禮相待,然後一談到施仁政就敷衍了事,這叫“不能為善,又不能不善”,也是儒家容易出偽君子的原因。

至於為何“奸必多”就不解釋了,這個如果理解不了就不要看《商君書》了。

3.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強

這句話是上一句的延伸,唉,真是一句挨千刀的話,第一次看到這話時感覺頭皮發麻,上網查了資料,只查到了商鞅挨千刀的畫面,莫非真的只是冒天下之不諱的話語?都說靈感來源於生活,筆者想了想,豁然開朗,生活裡不都是這樣的麼?善=老實,奸=狡猾,客觀來說,老實人是管不好狡猾的人的,而狡猾的人管理老實人手到擒來,既然奸民能治善民,而善民不能治奸民,自然應該用奸民治善民,至於奸民會不會禍國殃民,那要看法制是否健全公正了,法家誅行不誅心,奸民真的有了奸行,違了法,有重刑伺候著呢。

筆者之前創業選幫手時就碰到過類似的難題, 一個人品好能力一般,另一個會算計但能力強,筆者當時選了人品好的,然後就多了一段失敗的創業經歷。

4.國富而貧治,曰重富;國貧而富治,曰重貧

這和“倉廩雖滿,不偷於民”一個道理,也是想打破“富不過三代”需要堅守的道理,齊家治國本質都一樣。

5.兵行敵所不敢行,強;事興敵所羞為,利

這話要分場景,不是真理,算是有幾分歪理吧,經不起強辯,但如果在正確的場景下,還是能起到指導作用的,比如說銷售人員克服思想負擔,主動和客戶交談等。

6.主貴多變,國貴少變。常官治省,遷官治大

這話就是真理了,管理者貴在靈活應變,管理制度貴在穩定,和“人挪活,樹挪死”一個道理。

7.以法治者,強;以政治者,削

講的是法治比人治好,法治是有助於提高管理效率的,容易達到標準化,歷史的演變也證實了這點。

8.國強而不戰,毒輸於內,禮樂蝨害生,必削;國遂戰,毒輸於敵,國無禮樂蝨害,必強

這裡有個有趣的點,戰與不戰,“毒”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在哪裡釋放的問題,書中對於這個“毒”並沒有加以解釋,有人將“毒”翻譯成蝨害,似乎不妥,邏輯上講不通,筆者認為這裡的“毒”是指國強而民力摶之後一種無形的負面影響,就像蓄力引弓之後,一直不釋放的話,對弓本身是一種持續性的負擔,客觀存在的“毒”是後文中殺力之所以必要的原因和基礎。舉個例子就容易理解了,一般說富不過三代,但暴發戶很多富不過一代,就屬於“能摶力,不能殺力”,偶然賺到錢,但根本還學過怎麼花錢,使得錢花起來回報率極低,那麼久容易強及一時,中“毒”身亡。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

又是一個商鞅被人詬病的點,自然也是一個閃光點,因為十七篇《賞刑》對賞罰方面有系統討論,這裡先不細說。

9.貧者使以刑,則富;富者使以賞,則貧。治國能令貧者富,富者貧,則國多力,多力則王

“貧者使以刑,則富”容易理解,勤能致富,“富者使以賞,則貧”就耐人尋味了,大概企業對員工的股權激勵算是一種應用吧。

10.能生不能殺,曰自攻之國,必削;能生能殺,曰攻敵之國,必強,攻害、攻力、攻敵,國用其二舍其一,必強;令用三者,必王

生=蓄力,殺=用力,能生能殺才叫實力,像現在頻頻暴雷的P2P平臺,算是能生不能殺。

11.舉民眾口數,生者著,死者削

做好人口登記,防止逃稅。

12.以刑去刑,國治;以刑致刑,國亂。行刑重輕,刑去事成,國強;重重而輕輕,刑至事生,國削

“以刑去刑”是商鞅法治的理想追求,理論上來說是行得通的,渭水邊一次斬殺數百人而未激起民憤反而能強化民眾的法制觀念就是個佐證,但是實現起來難度非常大,對普法、製法的要求很高,尤其是隨著秦國統一中國,疆域越來越大,人口事務越來越多,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陳勝和劉邦就是這樣被逼反的。

所以對於這點,筆者持保留意見,可以借鑑,慎用。

13.金生而粟死,粟生而金生。本物賤,事者眾,買者少,農困而奸勸,其兵弱,國必削至亡

這是探討通貨膨脹問題,也是述說重農抑商的原因,糧食是生活必需品,又是主流商品,黃金是一般等價物,既然鼓勵全國務農,那麼只有控制了糧食的價格,才能保障民眾努力務農創造的價值獲得相應的回報,這是透過國家宏觀調控,讓價格和價值相匹配,很難想象,兩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將這經濟學的問題看透。

14.強國知十三數:竟內倉府之數,壯男壯女之數,老弱之數,官士之數,以言說取食者之數,利民之數,馬、牛、芻藁之數

現在都講大資料,商鞅那時就已經玩得很溜了!《戰法》篇說:戰法必本於政,兵大律在謹,論敵察眾,則勝負可先知也。商鞅統兵未嘗敗績,絕不是偶然。

15.國無怨民曰強國,興兵而伐,武爵武任;按兵而農,粟爵粟任

都說商鞅用的是軍國主義高壓政策,商鞅變法二十年,到他被車裂為止,秦國當時的國情瞭解一下?至於秦朝二世而亡,那是商鞅死後131年後的事了。

標簽: 商鞅  民眾  之數  弱民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