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名著評析】《百萬英鎊》:淘金泡沫下誕生的爽文巨擘

作者:由 雲緋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7-10

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是他短篇小說中的經典之作,行雲流水的精煉文字,情節緊湊的故事構架,短小精悍,卻聲震文壇。更加令人驚喜的是,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電影《百萬英鎊》做了令人拍案叫絕的改編,不光完整展現了馬克·吐溫原筆原意的精髓,還大大提高了原本就很出色的作品精彩程度,足夠在名著改編電影中留下光輝一筆。

《百萬英鎊》作為爽文界的一朵奇葩,包攬了屌絲男白日夢的一切YY元素,但是卻奇蹟般受到了全世界讀者的歡迎,幾乎沒有聽到批評之聲。一個一窮二白的屌絲男,兜比臉還乾淨,因為上帝的垂青獲得一張價值一百萬英鎊的特別版鈔票。雖然一個月後鈔票還是要還給富有的鈔票主人,但是屌絲男卻靠著它投資得力,成了真正的百萬富翁並迎娶白富美,而且這白富美的父親正是百萬英鎊鈔票的所有者。天底下這樣不可思議的美事,連蒲松齡這個《聊齋》狂人都不敢想。

【名著評析】《百萬英鎊》:淘金泡沫下誕生的爽文巨擘

《百萬英鎊》之所以爽,恐怕還不是這種中獎成真的妄想。而是故事背景下即20世紀初英國社會拜金主義荒誕可笑的一面被闡述地淋漓盡致。古今中外人們對金錢的追逐從未停歇過,二十世紀初的英國更是把這一“優點”發揚光大。

在那個歲月,英國上流社會對來自美國的富豪十分開綠燈,再加上淘金熱的渲染,美國富豪往往被英國人渲染上傳奇而神秘的色彩。《百萬英鎊》的男主角亨利·亞當斯碰巧就撞到了時代的槍口上,他的美國人身份給他後來偽裝百萬富翁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百萬英鎊》的一大亮點是亨利第一次使用這張鉅額鈔票。當時他在一家小飯店想填飽肚子,酒吧招待看他衣衫襤褸便態度冷淡。等看到那張傳奇般的紙幣後,亨利這個準“霸王餐”顧客真的吃上了霸王餐,小飯店不敢收錢不說,還爭先恐後借錢給亨利花。

亨利在服裝店的奇遇和小飯店完全一樣,先是被冷眼相待,拿出那張鈔票後他就成了座上賓。沒人肯收他的錢,亨利因此不花一文錢就吃上昂貴美食,穿昂貴衣服,住總統套房,要什麼有什麼。他一無所有,只有不能花(沒人敢收)的一張百萬英鎊的鈔票,亨利不費吹灰之力,就憑著資產泡沫成為英國僅次於王室的風流人物。

馬克·吐溫在美國內華達州“淘金熱”股票泡沫中的經歷,堪稱屢戰屢敗,屢炒屢輸。而正是這段荒誕可笑的金融泡沫經歷給了他創作《百萬英鎊》的靈感。電影《百萬英鎊》更絕的是安排了鈔票被惡作劇的人給藏在地毯下,人們以為亨利沒了那張鈔票就是世紀大騙子,他推薦的金礦成了吞噬倫敦人金錢的無底洞。泡沫碎裂了,昨天熱捧他的金錢奴隸們立即把他棄如敝履,討債者不斷上門逼迫。就在絕望之際,鈔票又回到了亨利手中,打碎的泡沫又重現了,亨利再次成了英國人的英雄。

這個故事實在是太好笑了,不難聯想起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事件。當時荷蘭一個手工業者每天要工作十六個小時才能吃一頓炒飯。但是一個倒賣鬱金香的黃牛轉一手的球根就能吃一年的高檔餐館。如此高的利潤導致盛會上無論從事什麼行業的人都對鬱金香生意趨之若鶩,加入了炒花大軍。由於鬱金香花期長,等到花開大家也掏不出錢了。所以“期貨”這個詞誕生了。於是鬱金香生意從成品花卉慢慢成了商定開花後再交易,又慢慢變成球根交易,後來發展到沒有球根都可以交易的地步。一株鬱金香被倒了N手價格翻了好幾番,可能這株花連芽都沒長出來。

【名著評析】《百萬英鎊》:淘金泡沫下誕生的爽文巨擘

亨利那張百萬英鎊鈔票正如這鬱金花子虛烏有的球根(鈔票畢竟不是亨利自己的,所以也不存在真正的百萬富翁亨利·亞當斯),但是在期貨中,參與者的信心等於一切。一旦信心打開了一個缺口,一發不可收拾的崩盤就來了。1636年底就有人對鬱金香市場產生擔憂,但真正的崩盤在1637年2月。泡沫持續了三年,直到一位水手將船主花了3000荷蘭盾的球莖當成洋蔥吃了,這件事引起了恐慌,人們開始懷疑鬱金香球莖不過是洋蔥一般的普通東西,根本不值那麼大價格。今天的經濟學家都把在這次鬱金香狂熱視為“博傻理論”的最佳案例。

鬱金香球根的價格突然一降再降,但是無人問津。5000荷蘭盾一支的鬱金香賣50荷蘭盾也沒人買。崩盤的迅速出人意料,勢不可擋,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順利地進行著,誰也不知為什麼,市場突然就這麼崩潰了。

電影《百萬富翁》亨利在丟失鈔票後,人們的反應跟一夜之前失去泡沫鬱金香的荷蘭人完全一樣。好在那張鈔票最後還是回到亨利手中,前後沒有幾分鐘的功夫,人們的反應已經連續翻轉了兩次,這種辛辣的諷刺確實令人叫爽。

【名著評析】《百萬英鎊》:淘金泡沫下誕生的爽文巨擘

相關連結:

中短篇小說集

雲緋【文學名著評析】

文學影視公眾號:芳緋文學(fangfeiwen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