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傳統文化:《論語》精選篇章分析與探討(共二百餘篇)17(下)

作者:由 遙遠經典 近在眼前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4-06

傳統文化:《論語》精選篇章分析與探討(共二百餘篇)17(下)

此係列前一篇文章,連結如下:

遙遠經典 近在眼前:傳統文化:《論語》精選篇章分析與探討(共二百餘篇)17(上)

——————————————————————————————————————

論語·陽貨第十七(下)

吾豈匏瓜也哉

【原文】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2)為不善者(3),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4)畔(5),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6)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7);不曰白乎?涅而不緇(8)。吾豈匏瓜(9)也哉?焉能繫而不食(10)?」

(《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佛肸:音「必細」,晉國大夫趙簡子的邑宰。他趁趙簡子與另一位大夫範氏作戰時,據中牟而叛趙氏。當時他聽說孔子在衛國,曾派人來請孔子師徒前往扶助他,雖然孔子想前往,但後來並沒有應佛肸的邀約。

(2)親於其身:親身、親自。

(3)為不善者:為,音「危」,做。做壞事的人。

(4)中牟:晉國中牟邑,約在今河北邢臺與邯鄲之間,佛肸為中牟邑的邑宰。

(5)畔:同「叛」,背叛。

(6)是:此。

(7)磨而不磷:磷,音「林」,磨薄、損傷。本意為物體極為堅硬,磨都磨不薄。比喻為人處事不應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意志。

(8)涅而不緇:涅,音「孽」,可染衣服的黑色礦物質染料。緇,音「資」,黑色。本意為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比喻本質極好就不會受惡劣環境影響。

(9)匏瓜:匏,音「袍」。俗稱苦葫蘆,味苦,人皆不吃。

(10)繫而不食:系,音「系」,懸掛。比喻懷才而莫展,一如匏瓜中看而不可食用。

【語譯】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想前往。子路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現在佛肸佔據中牟邑反叛趙簡子,你卻要去,這是為什麼?」孔子說:「是的,我有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人們不也說:為人處事不應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意志;人們不也說:本質極好就不會受惡劣環境影響。我難道只是個苦葫蘆嗎?怎能像苦葫蘆那樣,只懸掛在那裡而不讓人吃呢?」

【研析】

從本文可以得到一點啟示:問題浮現後,道德修養不同的人,往往看問題的角度、衡量的標準、所做的選擇也不同,他們反應出來的思想、言行,恰恰表現的是他們心性高低、思想境界、道德觀念和價值體系的不同,由於心中最本質、最看重的東西不同,選擇也就不同。從文意推想,孔子可能有抓緊機會,要證實儒道給世人明白的決心;而子路考慮的範圍不夠大,在意的是人家一時善惡的表現、安危、孔子教導過的小範圍的道理。

雖然人們對於道理的認識深淺和心性修養的高低有差異,但是這樣的差異是合理的、正當的,如果不能體會「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的道理,可能接受不了這樣的差異,如果不能以「忠恕」正確對待,那就容易和人事物對立起來,其實這恰恰顯現的是自己守不住心性、修養不夠。真正有修養的人,能最大限度的包容不同,理智圓容看待問題,也能方方面面考慮周到、不傷害別人,對社會、對人、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還有一個例子。「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意思是說:季氏家臣公山弗擾佔據費邑(今山東費縣)反叛,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去。子路不高興,說:「沒地方去也就算了,何必一定要去公山弗擾那裡?」孔子說:「他來召我難道只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東方再興周禮。」可見,修養不夠的人,用小範圍的道理,去衡量、去質問君子的言行,可能更突顯自己的無知罷了。

【延伸思考】

1、「吾豈匏瓜也哉」有「有志難酬」和要證實儒家主張讓人們明白的意味,子路沒能為孔子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所以一時無法理解孔子的心意。人們常常只想和自己談得來、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一味地排斥道德觀念、價值體系和自己差距較大的人。

想想看:按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的說法,「只和自己談得來、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排斥道德觀念、價值體系和自己差距較大的人」是心性修養欠佳的表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擴大心性的容量,包容想法不同的人,與人和平相處,而不排斥別人呢?

2、道德修養很好的人,有時候很難和道德修養欠佳的人說清楚許多道理,因為人們有太多心思的框框,無法明白框框以外的一切,這對自以為是、道德修養欠佳的人而言,似乎是經常要遭遇的問題。用自己很有限的認識去衡量一切,當然會質疑、看不慣無法理解的一切。唯有提高自己的心性修養,認識自己的不足,多看自己,少看別人的不足,才是正途。試比較自 由 民 主和G C體制下的人民,在包容不同想法和與人和平相處這方面的差異。

【閱讀資料】

珍惜聖者與聖者的善導

《史記·孔子世家》中有一段話,讓人看了沉思良久,不禁感慨萬千。

孔子出生貧賤,一生奔波,晚年周遊列國,卻沒有一個君主肯採納他的主張,最後絕糧於陳國和蔡國之間。跟隨孔子的人都餓得沒有力氣站起來,孔子卻繼續向弟子們講述他的學問,絃歌不絕。

弟子子路於是面帶慍色地問孔子:「君子也有走投無路的時候嗎?」孔子回答說:「君子在困窘的時候也堅守節操,小人卻會不加節制,什麼過火的事情都會做得出來。」

孔子知道弟子們心裡不高興,就問道:「《詩經》上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徘徊在曠野中』,我如今就是這般落魄,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落到這步田地呢?」

子路回答說:「大概是我們的仁德或者智謀不夠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還把我們圍困在這裡。」孔子回答說:「哪有這種事?如果有仁德、智謀就暢行無阻,伯夷、叔齊就不會餓死在首陽山,比干也不會被紂王剖心了。」

子貢回答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大概老師的道很博大,以至於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得下先生),那麼先生為什麼不稍微降低一下您的要求標準呢?」孔子嘆息說:「唉!子貢,你的志向太不遠大了,你不想著如何修養自己的道,卻降低自我要求的標準去迎合世俗!」

顏回回答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但是君子應該注重修養自己的道,如果我們修養不好,那是我們的問題;如果我們修養好了,但是卻不被重用,那是這些國家的恥辱。那麼他們不容納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時候才顯出我們是君子啊!」

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子路和子貢也都算弟子中的佼佼者了,但是子路對老師都沒有信心,子貢甚至希望老師能夠降低他的道德標準去迎合世俗,唯有顏回信念純正。

傳播真理,即使如孔子這般因材施教,在關鍵時刻,人在困苦中要還能秉持真理也是如此之難。

老子一定是看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一生「道隱無名」。孔子在求見老子的時候,老子教導孔子「良賈深藏若虛;君子有高尚的品德,外表卻謙恭得像一個愚鈍的人」。雖然老子的學說被後世學習兩千多年,但當年老子只是周朝管圖書的小官,默默無聞,籍籍無名。

如果不是老子後來西出函谷關時,尹喜見紫氣東來,其長三萬裡,狀如飛龍,而勉強請老子著書的話,老子恐怕也不會主動寫下這流傳千古的《道德經》。老子在這本書臨近結尾時寫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並非巧合的是,《佛本行集經》和《釋迦牟尼傳》中對於釋迦佛也有著類似的描述。

當釋迦佛在菩提樹下開悟後,曾經感嘆「我所證悟的佛法,難見難知,不可思議,也不可覺察,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讓世人明白。他們都被貪慾、嗔恚、愚痴、邪見、驕慢、諂曲種種無明所覆障,薄福鈍根,沒有智慧,怎麼能瞭解我所獲得的道法呢?我現在如果要為他們說法,他們一定會迷惑不解,同時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還要對我進行誹謗,而因此將使他們來世墮入惡道,受種種痛苦,這不有違我度脫眾生的初衷嗎?與其使他們受苦,那麼我還是不要對他們進行說法傳道,而獨自悄悄地進入涅盤境界吧!」(大意,非原話)

大梵天王看到釋迦佛不準備住世說法,趕快下來勸說,於是才有釋迦佛在世間傳了四十九年的法,吃盡苦頭。

耶穌傳法時,有門徒十二人,然而當耶穌被抓的時候,「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耶穌在進耶路撒冷時,預見到自己將要被釘在十字架上,於是感嘆「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

孔子周遊列國,絕糧於陳、蔡;老子說他的道「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釋迦牟尼因見眾生難於度化而想在開悟後直接進入涅盤;耶穌被釘在了十字架上。聖人、覺者、先知在世間想善導世人,難度都如此之大。

我也常常想,當今人們是否能夠以這些歷史為鑑,好好珍惜聖者和他們的善導?

色厲而內荏,猶穿窬之盜

【原文】

子曰:「色厲(1)而內荏(2),譬諸(3)小人,其(4)猶(5)穿窬之盜(6)也與?」(《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色厲:厲,嚴肅、嚴格。外表剛強嚴厲。

(2)內荏:荏,音「忍」,柔弱、怯懦。內心柔弱。

(3)譬諸:比如。

(4)其:大概,表示揣測。

(5)猶:如同。

(6)穿窬之盜:窬,音「魚」,動詞,穿越、超越,通「踰」。指穿牆越壁進入別人家中竊盜的小偷。後用來形容心術不正,表裡不一的人。

【語譯】

孔子說:「外表剛強嚴厲而內心柔弱,比如那些小人,大概就如同是穿牆越壁進入別人家中竊盜的小偷吧?」

【研析】

外表剛強嚴厲而內心柔弱的人,是沒有真正的道德修養,而虛有其表的人;就好比是沐猴而冠、黔驢技窮,缺乏真才實學的人;還像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表裡不一的人;這種人的心態像竊盜宵小,心術不正,心存僥倖,是無法堂堂正正做人的小人。

有一類道德敗壞的小人,突出地外強中乾,往往無法溫和待人,他們還可能營造出恃強凌弱、虛張聲勢的野蠻和霸道的社會風氣,他們的行徑和嘴臉見不得人,只能在陰暗中苟活。

如果人心不再注重道德修養,那麼社會風氣就容易只看重外表,在外表上爭強、欺詐不實,或苗而不秀,製造出許多色厲內荏的人。其實無論卑鄙小人表面上採取多麼高壓的手段,想強制別人,改變別人,那頂多也只能圖謀得了一時和表面,改變無恥的小人而已,就算能嚇唬人,順遂了其投機的心態,但是道德敗壞的事實,也已經註定好了他們將要在痛苦中償還他們所造下的一切罪業,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和所作所為怎能長久呢?

【延伸思考】

1、太看重外表追逐名利而不注重道德修養的人,是現代許多人的通病,色厲內荏的問題太常見了,嚴重的,狂妄自大、異想天開,自以為是雄才霸主,實際的作為,卻是一敗塗地,為人所不齒。

想想看:為什麼背離道德的人往往會有自欺欺人,虛偽不實的問題?往往還有心存投機僥倖,陰暗中苟活的問題?以及太看重外表面子,與人計較爭鬥的問題呢?是不是背離道德的本身,就是在走向真誠、善良、寬容諒解的純真本性的反面?

2、色厲內荏的人是不是也有純真明白的一面?不良的社會風氣和不正確的社會導向,往往使人心變異,誤入歧途。不注重道德教化,社會人心還會問題層出不窮。如果人心不向善,是不是都在背離道德呢?背離得愈來愈遠,是不是就沒希望了呢?

想想看:怎麼對道德觀念薄弱而且人心汙濁的人進行教育?是不是很難?他們雖然有純真明白的一面,但是汙濁的人心會牴觸道德教化,他接受道德教化會感到自己好像在消亡,你認為他們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觀念,認同道德而否定汙濁的人心呢?

【成語故事】

沐猴而冠

項羽小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後來改學劍,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氣。項羽說:「讀書有什麼用,只能記名姓而已。學劍也只能抵擋一個人,我要學能抵擋萬人的本事。」

後來項羽帶兵攻入咸陽,殺了秦二世子嬰,燒了秦朝的宮殿,收拾了秦朝許多寶貝財物就準備回去。有人勸他說:「關中這個地方很險要,土地肥饒,可以建都稱霸。」項羽見宮殿都燒燬了,又想著趕快還鄉,說:「富貴了不回家鄉,就像穿著錦繡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樣,誰會知道呢!」勸說的人嘆道:「人家說項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獼猴,徒有虛名,果然不錯。」

後來項羽在垓下打了敗仗,逃到烏江,烏江亭長有一隻小船,勸他渡江,說:「江東雖然小,也有方圓千里的地方,幾十萬人口,也可以稱王啊!」項羽說:「是老天要亡我,我為什麼要渡江呢!開始我和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來,現在無一生還,即使江東父老可憐我、讓我稱王,我又有什麼面目見他們呢?」

「沐猴而冠」比喻虛有其表,沒有真正的能力。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黔驢技窮

《黔之驢》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所寫。柳宗元,字子厚,生於唐朝,河東解縣人(今山西永濟)。柳宗元二十一歲時就以過人的才學中進士而入朝為官,但是他的仕途一直不太順利,幾度被貶,四十七歲那年死在柳州刺使任內。

《黔之驢》是一篇寓言,藉著山林里老虎和驢子的互動,來勸誡人必須注重真才實學,虛有其表虛張聲勢,頂多只能唬弄一陣子,不會長久的。故事是這樣的:

在黔也就是貴州這個地方,本來是沒有驢子的,一天有一人沒事找事,用船運回一隻驢子。驢子運到了貴州,才發現驢子派不上用場,於是在山下把驢子給放了。林子裡有一隻老虎看見了驢子,心裡想,哪來的這毛茸茸的大怪物啊,老虎還以為眼前的這個動物是個莫測高深的神哪,所以老虎只敢躲在林子裡偷偷地觀察驢子,漸漸地才敢靠近一點,小心謹慎不敢造次,畢竟老虎猜不透驢的來歷。

有一次,驢子突然大叫一聲,老虎嚇了一大跳,躲得遠遠的,過了好一陣子,才又敢慢慢地接近驢子,進一步觀察它。幾次下來老虎發現驢子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等到老虎更加熟悉了驢子的叫聲之後,就更敢靠近驢子,在它身後前後走動。就因為驢子越來越沉不住氣,而老虎越來越敢靠近它,就越覺得驢子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老虎決定要捉弄驢子。它在驢子的面前跳來跳去,用身體貼近上去,一會兒衝一會兒追,驢子被這一連串的捉弄給激怒了,終於它沉不住氣用蹄子去踢老虎,這一踢可把它自己的底牌給掀了。老虎一看驢子不過這點本領,心裡樂壞了,於是放心大膽地跳上去,狠狠地咬,咬斷了驢子的咽喉,吃光了肉走了。

柳宗元在文章的最後,感慨地寫道:「驢子形體龐大好像很有風度和德性,聲音洪亮好像很有本事和能耐,如果驢子不暴露自己那拙劣的僅有的本領,老虎儘管兇猛,畢竟沒有見過驢子這樣的龐然大物,總會因疑慮畏懼而有所顧忌,始終是不會捕殺驢子的,而驢子今天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在是可悲呀!」

成語「黔驢技窮」即出自此典故。

恭寬信敏惠

【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1)、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2)焉,敏則有功(3),惠則足以使(4)人。」(《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寬:寬厚、度量大。

(2)任:信任。

(3)功:成效。

(4)使:音「始」,役使。

【語譯】

子張向孔子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能在世上實踐五種美德,那就是有仁德了。」子張說:「請問是哪五種?」孔子說:「謙恭、寬厚、誠實、勤敏、施惠。謙恭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實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勤敏就能做事顯出成效,施惠於人才好役使別人。」

【研析】

修行仁德,不可能一步登天。「師也闢」(《論語·先進》),是說:子張(顓孫師)個性偏激。孔子針對子張的情況,提供他實行仁德的方式,也就是這五種美德:謙恭、寬厚、誠實、勤敏、施惠,正好可以糾正偏激的個性這樣的道德缺失。

如果仁德是符合中庸的德行,那麼現代人具備仁德的人就更少了,因為現代人的道德水平偏離中庸太遠了,所以道德缺失也更嚴重了,例如:個性偏激的人更多了,所以傲慢自大、心胸狹窄、不誠實、好逸惡勞、斤斤計較的性格特徵,就充斥整個社會了。現在許多人的言行老是在背道損德,最好的良方解藥,就是歸正自己的思想、道德觀念,念茲在茲,抱持著這些美德,貫徹實踐這些美德。

【延伸思考】

1、目前學校教育反映社會人心的現狀,對於品德教育的漠視和無可奈何,以及急功近利的種種特徵,在在顯示許多人的個性已經很偏激,謙恭、寬厚、誠實、勤敏、施惠的美德,已經不多見。

說說看:做好人、表現好品德真的會飽受欺壓和攻擊嗎?真的會被認為是人群中的異類嗎?這是什麼社會?為什麼會這樣?如果大家的想法接近這樣,請分析一下這種群眾心理形成的原因和代表的意義。

2、本著真誠、善良和寬容諒解的純真本性,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謙恭、寬厚、誠實、勤敏、施惠等美德,是完善道德修養的一個不錯的辦法。試試看:使自己習慣實踐這些美德,並分析所遇到那些困難,思考如何突破萬難,以達成仁德的目標。

【閱讀資料】

謙卑是美德

愛因斯坦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他對原子能的研究和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因此,世界各國紛紛邀請他去演講。

有一天,他應邀到比利時參加演說。國王派遣大批官員和車隊前往車站迎接。誰知道愛因斯坦早己經拎著箱子獨自步行到皇宮。

以愛因斯坦在世界上享有的聲譽,走到哪裡都可以受到人們的尊寵和歡迎,可是他並沒有以自己的身分地位自豪,反而更加謙卑。

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即便他寫的文章己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依然懂得謙卑的向別人求教。他在文學界能享譽盛名,也是其來有自的。

古諺:「謙受益,滿招損。」一個大容器,你再怎麼加水,也不會溢位來;一個小茶壺裝了幾口水就滿了、溢位來了。越謙卑的人,心的容量越大,他能承載得越多。

還有一句諺語:「半桶水響叮噹。」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沒有真才實學的人,自吹自擂;有學識的人,己經很飽滿了,反而非常謙卑。

謙卑的人不會顯示自己;謙卑的人不會沾沾自喜。因為謙卑的人腰永遠是彎的,他可以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因此他的德性和技能會不斷地增長。

自古以來謙卑就是美德。後代子孫,應該把這種美德發揚光大。

人有寬容品自高

人世間的好人遇事經常講涵養,注重道德修養的人則經常談論如何修心養性。一個人的心性或修養與他的寬容程度有很大的關係,人有寬容品自高。如果能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他的思想境界就已經很高了,人只有透過修煉才能達到高尚的思想境界。

在古代,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年輕人,來到大德寺找一休和尚請教修養心性的方法。他一踏進門,就急忙對一休和尚說:「禪師,我已經下定決心,從今天起絕對不與任何人吵架或打架了,就算有人對我吐痰,我也會默默地將它擦掉,絕對不會與那個人爭吵。」一休和尚聽後笑著回答說:「很好,不過當別人向你吐痰時,你也可以不擦掉,讓它自然地在臉上風乾就好了」。這個年輕人一聽,心中有些不服氣,就說:「這未免太強人所難了吧!讓這麼侮辱人的痰在臉上自行風乾,我可沒有那麼大的心胸啊!」

一休和尚聽後搖了搖頭說:「這一點也不難啊!如果你完全沒有與別人發生糾紛,而對方卻仍然向你吐痰,那麼這種人根本就如同一隻蒼蠅。你想,蒼蠅這種昆蟲一向目無法紀,肆無忌憚,無論你如何責罵它也沒有用啊!所以讓這種「蒼蠅人」吐了痰,一點也不會造成恥辱,那麼你又何必為這種沒有用的人動怒呢?」年輕人聽完後,接著問一休和尚:「如果有人揮拳打我呢?」禪師回答說:「以同樣寬容的態度對待他!」沒想到一休和尚剛剛說完,這個年輕人竟一拳打了過來,重重地打在禪師的大光頭上。這個年輕人不以為然地瞪著禪師,問他說:「如何?我這麼打您,難道您不生氣嗎?」一休和尚若無其事地笑了笑說:「哈!我的頭可是堅硬如石,你那麼用力出拳,恐怕已經傷到手了吧!痛不痛啊?」年輕人見禪師一點也沒有惱怒的神情,態度極為從容、優雅,沒有一絲造作,面對一休和尚的寬容,他一時間尷尬得說不出話來。

年輕人此刻才知道,一休和尚的寬闊心胸以及修養有素的思想境界,自己根本是望塵莫及的。真正有修養的人都是看淡了人世間的名利得失,在高境界看問題的。一般人無法理解修養有素者的思想與行為,因為思想境界相差太遠了。

性相近,習相遠

【原文】

子曰:「性(1)相近也,習(2)相遠也。」(《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性: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

(2)習: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

【語譯】

孔子說:「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互相之間是接近的,而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卻是互相之間差異甚大。」

【研析】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是說:只有智慧開啟最多的智者和智慧封閉最深的愚者,他們的心性不會受外在環境的汙染和教化而改變。在「上知與下愚」之間,是絕大多數的一般人,都能修養心性,也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接受教化可以昇華,受到汙染則會下沉,環境能起到汙染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能使人出汙泥而不染的方法,那就是正法正道。由於相生相剋的原理,世間存在能使人汙染、下滑的邪道,必然也同時存在能使人純淨、昇華的正道。所以透過學習正道,一般人都能從修養心性中得到昇華,這也許就是禮樂教化的最終目的。

人在迷中很難有自知之明。其實人的先天都有真誠、善良、寬容諒解的純真本性,只是特點有些不同而已。是因為後來出現了神造人,才有了人間和人體,因而有了人的文化和歷史,也就有了學習和認知,形成知識、見解和觀念,還有深淺不一的情慾、執著和人心。所以來到人間生死輪迴的元神本性是相近的,而學習的知識,沾染的觀念和執著卻是因人而異,相去甚遠的。習染不好的思想、不好的觀念、執著心愈多,智慧也就封閉得愈深;反之,愈能顯露出元神的本性和智慧。

【延伸思考】

1、人的本性都是很單純的,但是人心和思想卻都是極其複雜的,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互相之間差異極大。在複雜的人心和觀念中鑽牛角尖,或要求別人和自己一致,符合自己的意願和想法,簡直是庸人自擾。

想想看:認同本性的一面,用本性的一面來看世界和對待別人比較好呢?還是用後天形成的觀念、思想、人心為人處世比較好呢?

2、如果認同、接受人世間的不好的觀念、不好的思想、執著心等,會受到汙染,那麼不認同、不接受、不接觸人世間的不好的觀念、不好的思想、執著心等,是不是就不受汙染了?這是不是要具備能區分人心、思想、觀念的善惡好壞的能力?這是不是就具備了某種程度的智慧了?這方面做得愈好愈徹底,是不是心就愈純淨,愈能顯露出本性,也就是智慧愈高了?

【閱讀資料】

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人在後天形成了許多的固有觀念和思想框框,特別是人在私心的作用下,在頭腦中產生了很多不好的思想,這些都是人後天形成的,並不是人真正的自己。能夠找到先天真正的自己,不帶任何觀念的用自己的真本性來思考問題,看待周圍一切事物,才是真正地認識自己,就好像人把戴在眼前的變色鏡摘掉,才能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一樣。

蘇格拉底還有一句名言是「美德即知識」,意思是存在著美德、真誠善良等這一類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

人先天的自己是善良的、純淨的、純真的,而且是智慧的。是後天的一切使人變得複雜、骯髒、愚鈍、迷失。在迷失中去尋找智慧,就像在黑夜中尋找光明一樣。一般人所認為的「智慧」,往往只是處理問題的手段,甚至是思想中的觀念,但是這一類觀念愈多,對自己的智慧只會封閉得愈嚴。

「認識自己」,從修養心性的角度來談,包含向內找自己不足的一層意思。做什麼事時,不能總看別人的錯,而是要多看自己哪裡做得不好,要改進。再進一步講,如果人能做到無執無求,就能更好的認識自己。因為人在各種慾望和執著的帶動下,是無法認識自己的,是找不到真正的自我的。

只有去掉人的不好的觀念,破除人的思想框框,蕩去人心的汙濁,才能啟迪人的慧根,喚醒人的良知,使人看清真正的自己和世界的一切。

學《詩》

【原文】

子曰:「小子(1)何莫學夫《詩》(2)。《詩》,可以興(3),可以觀(4),可以群(5),可以怨(6)。邇(7)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8)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小子:子,音「紫」。對年幼者、學生們的稱呼。

(2)學夫《詩》:夫,音「福」,無義。《詩》,六經之一,即《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中國文學總集之祖,代表當時北方文學。漢初傳者有齊、魯、韓、毛四家,唯毛詩,盛行至今。(3)興:有啟發、鼓舞、感染的作用。

(4)觀:從各國的風俗、政治社會實況瞭解政教得失。

(5)群:群居相切磋且和而不流。

(6)怨:出怨氣而舒暢,且反映民生疾苦,使上位者心生戒惕而修明政教。

(7)邇:音「爾」,近。

(8)識:音「至」,記住。

【語譯】

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麼不學《詩》呢?學《詩》可以有啟發、鼓舞、感染的作用;可以從各國的風俗、政治社會實況瞭解政教得失;可以群居相切磋且和而不流;可以出怨氣而舒暢,且反映民生疾苦,使上位者心生戒惕而修明政教。近的可用來侍奉父母,遠的可用來侍奉君主;還可以記住許多鳥獸草木的名字。」

【研析】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論語·陽貨》)意思是說:孔子告訴兒子孔鯉要學《詩經·國風》,例如:《周南》、《召南》這兩篇就是周南和召南當地的民歌,連這些基本的文學文化都不學,那就會到處碰壁,如何與人交往呢?孔子還告訴孔鯉:「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可見《詩》是正統文化的一環,有高尚的思想境界,適合人們溶入其中,陶冶、涵養高尚的心性道德。

雅正的詩歌,有高雅的意境和道理,也蘊含著如詩如畫的真誠、善意、寬容諒解等純真本性,讓人陶醉其中,回味無窮,溶入其中可以領悟道德內涵,心性昇華,還能純淨思想。愈是至真至善的詩歌,愈是玄妙脫俗,愈是意境高遠。學詩歌、創作詩歌當然也是在領會和展現作者本身的心性修養,所謂「文如其人」,所以作者不同或修養有了進展,詩歌的風格、意境也會有所轉變,其實何止是詩歌呢?其它文化、藝術等的學習和創作不也都對應著作者本身的心性修養嗎?不也都可以讓人們優遊其中而提高心性嗎?

【延伸思考】

1、唐詩曾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說說看:你喜歡詩嗎?你最欣賞哪一首?作者是誰?你知道作者是怎樣的人嗎?為什麼喜歡那首詩?

2、有人認為文明的誕生往往是神傳給人文化的,所以這些正統文化就帶有很深的內涵,甚至就是類似神的文化,那麼詩歌是不是也可能是接近神的語言、文學呢?現代人要很快地創作一首好的詩歌,是不是很困難?但是古代卻不那麼難,這是不是意味著古人的道德修養、思想境界遠比現代人高尚呢?古人是不是比較真誠善良樸實?是不是比較富有詩意?

【閱讀資料】

《詩經·考盤》新譯

【前言】

古人表面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句詩,卻有很深的內涵。孔子說:「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易經·繫辭上傳》)看來古人之所以對自己的言行這麼慎重,不是沒有原因的,原來關係這麼重大。

據《史記·孔子世家》說,歷史流傳下來的古詩有三千餘篇,孔子從其中選錄了三百一十二首,而成了後來的儒家典籍之一的《詩》,所以孔子本人就有「詩三百」之說。只選錄了三百餘篇,僅取其十分之一,可見其精簡和謹慎。

古詩的來歷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漢志》記載:「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禮記·王制》也記載:「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詩》中的「風」,就是由各地方採集來的。古代官府采詩,是為了瞭解各地老百姓的風俗和生活狀況,從而糾正為政者自身的不足和錯誤。古人詠詩,也不是簡簡單單地抒發胸臆或像今天的人在那裡發洩情緒。古人的言行,都是符合道德的。再者,按今天的標準來看那時候的人,簡直都是出口即成頌,發言便成詩,言行都不離道德的,那當然是簡潔美好而又內涵深刻了,因為有道德的深層內涵在裡面。

【原文】

《衛風·考盤》

考盤在澗,碩人之寬。

獨寤寐言,永矢弗諼。

考盤在阿,碩人之薖。

獨寤寐歌,永矢弗過。

考盤在陸,碩人之軸。

獨寤寐宿,永矢弗告。

【語譯】

盤桓老死在澗邊,澗邊是智慧之人的廣廈

一個人悄悄睡去,醒來時輕輕言語,訴說自己的心志絕不自欺。

盤桓老死在歌野,歌野是智慧之人的綠茵原野

一個人欣然睡去,醒來時放聲高歌,歌詠自己的心志絕不自狂。

盤桓老死在高土,高土是智慧之人本心所居

一個人靜靜睡去,醒來時安然獨坐,靜思自己的心志絕不宣之於人。

【賞析】

漢朝賈誼在他的《鵩鳥賦》中曾說:「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意思是說:真人對世事皆能泰然處之,無慾無求,因為他已悟得了生命的真諦。

《詩經》的作者上至公卿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有男有女。既有情歌,也不乏政論。反映了春秋時代各階層的思想境界,也是那時代人民感情及生活方式的真實寫照。

本詩的作者是個難得一見的奇人,第一奇奇在他甘願選擇的生活方式,人們都不願在荒無人煙的野外生活,都因怕苦怕寂寞,他卻偏偏「甘願盤桓在我的廣廈闊野之間直到老死。」難道他不怕苦嗎?在闊野間(而不是狹窄的名利地)暢遊,我已得到了最難得的自由,苦些又何妨?難道他不怕寂寞嗎?其實能與天地為友為伴,寂寞早已煙消雲散。

第二奇奇在他清靜的思想境界,「獨寐寤言」,只此一句描寫出多少世人難望項背的境界,能孤單一人靜靜睡去已經很難,更何況醒來時只能自言自語,細想世人又能有多少次吃飯睡覺時能真正心安?而能做到這點想必是因為他真的無求,無求就不會有因求不得而帶來的痛苦,當世間的種種都能忘懷時,這才發現原來世間人人都像是那憂天的杞國之人。

這首詩與《詩經·魏風》中另一首《園有桃》的鬱憤哀傷不同,這首詩的詩人以這樣令世人不以為然的做法,特立獨行於世外,還能安然而欣喜地堅守自己的心志或詠或歌。

若喜歡這水,便從澗邊住下;若喜歡這雲,便從曠野住下;若喜歡這山,便從高土而居,浪跡於天地之間。人生豁達如此,真至樂也。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原文】

子曰:「道聽而塗說(1),德之棄(2)也。」(《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道聽而塗說:即「道聽塗說」,本意為: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它人聽。後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2)德之棄:失德、損德。

【語譯】

孔子說:「說些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那樣做是會失德、損德的。」

【研析】

道聽塗說、傳小道訊息、揭人隱私、製造假新聞等都是損德造業的行為,那不僅僅是對自己的言行後果不負責,也好比是在放暗箭、耍明槍傷人,毀損別人的名譽,直接針對人的精神思想在迫害。現代社會有各種媒體,謠言結合這些宣傳利器,殺傷力更強,無知地聽信謠言、流傳謠言的人們,同受其害,都在損德造業。如果社會歪風不改,人們習以為常不用理智判斷、不查明真相,恐怕光聽信惡毒謠言、流傳謠言的惡習,就足以使人業力滿身、萬劫不復了,這像不像計算器病毒?

君子謹言慎行,沒經過證實的事,不輕信更不會轉傳,只當作沒聽到,而且「非禮勿聽」。君子修養心性,講究真誠善意待人,為人著想,這和製造假新聞惡意攻擊別人,所體現的假惡意剛好相反。總之,損德造業的行為有很多,都是偏離人的純真本性的,偏離真誠、善意、寬容諒解的,道聽塗說、製造假新聞等,是直接針對精神思想又結合著媒體利器的,一般人常不易察覺,也很具殺傷力,這些行為是心性修養者所唾棄的。

【延伸思考】

1、當今社會上有許多媒體,握有利器,卻不能為人們做好事,這些媒體有時自願被利用、成為幫兇、為利益出賣良知等,不斷地惡質化、隨世俗墮落著,許多人對這些媒體認識不清,往往深受其害而不自知。例如:商人輕信媒體報導,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損失慘重。又例如:民眾輕信媒體報導,族群間的仇恨、對立被有心人輕易挑起。

想想看:就你所知道的媒體中,哪些比較有道德良知?請和大家分享媒體認知這方面的心得。

2、不聽信、不流傳未經證實的事,養成理智判斷真偽和親自認清真相的誠實負責的作風,是杜絕謠言、詐騙的上策,「謠言止於智者」,流言蜚語就像是計算器病毒,不謹慎、不小心求證、不理性思考,一味地接受、好奇、愛說,就容易中毒。

想想看:如果隨便聽信、流傳謠言會給人家「德」,你將怎麼正確對待「聽人家說」?又將如何判斷是不是謠言?你將怎麼對待身邊喜歡聽信、流傳謠言的人?

【成語故事】

三人成虎

戰國時代,各國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信守約定,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王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國王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現在有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道:「我不相信。」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接著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裡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我知道。」於是龐蔥放心地陪太子去了。後來,魏王還是聽信讒言,沒有再重用龐蔥。

街市上當然不會有老虎。說街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還是這樣聽了,如果不是親自用理智認清真相,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後人引申這故事為成語「三人成虎」,是用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塗說,不能人云亦云。否則「三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謠言當成真實的。

縱觀古今,像魏王一樣「三人成虎」相信謠言,還是不斷地出現,壞人還是不斷地得逞,人們總是學不到教訓。如今還有編造各種離奇的謊言、栽贓嫁禍、以莫須有罪名亂扣帽子、

編導錄製自 fen和自殺的虛偽影片播放宣傳等,現在人心更是可怕。還有人妄想將謊言重複一千遍,利用宣傳媒體強迫洗腦、灌輸,使謊言積非成是,讓民眾深信不疑。每個時代總會有些大宗的欺世謊言,總會有許多民眾無法明察秋毫而被毒害、被牽連,想想看,你知道本世紀最大的謊言是什麼嗎?你能識破嗎?

子欲無言

【原文】

子曰:「予(1)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2)何述(3)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4)行焉,百物(5)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予:我。

(2)小子:子,音「紫」。對年幼者、學生們的稱呼。

(3)述:遵循;繼續別人的事業或闡述他人的學說。

(4)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5)百物:眾多不同的生物。

【語譯】

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說:「如果您不說話了,那麼我們這些學生將如何遵循呢?」孔子說:「天何嘗說話了?四季照常執行著,各種生物照樣生長著。天何嘗說話了?」

【研析】

人有生老病死的宿命,但是天道屹立不搖。人是多麼渺小,雖然可以弘揚天道,喚醒世人,但是人類的存亡,終究是人類自己的選擇,從來都是人受天道的制約,而人再有本事,再了不起,也只不過是狂妄自大的無知,人能撼動得了宇宙、天道一根汗毛嗎?能改變天象

和上天的安排嗎?天體的執行、宇宙的時空、生命的生滅、人的命運、萬事萬物不也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道理在展現嗎?只有修養心性、提高境界才能擺脫一層一層天道的制約,最後返本歸真才是人生的要務,才能自在灑脫、怡然自得,而過多的主觀願望或悲天憫人,那可能也只不過是執著吧!順天知命和不斷地修養自己才是根本。

如果孔子還處於修養心性的階段,那麼還必須有讓他提高的環境,遇到難關,還可能表現出猶疑難決、擺放不定的狀態,例如:眼看著世道衰微、人心道德沉淪,自己深負重任,應該如何截窒?在朝興教化好呢?或者在野普及教育好呢?退隱好呢?還是操勞世事好呢?有為好呢?無為好呢?或許孔子也感受到有為帶來利也帶來弊,有些人對孔子有看法,不能理解他,批評他,還有學生們面臨困境也有所動搖,甚至學生們以孔子為師,卻淡忘了還有更高的天道,就在身邊,無處不在,等著學生們自己去領悟呢?孔子的話再對再有分量,也都不能代替天道,學生應該遵循正道而非跟人走。所以本文也說明了孔子如何破除學生們對孔子的依賴和迷思,也是孔子意在避免對學生們的親自悟道造成障礙。

【延伸思考】

1、雖然天地時時展現著無言的教化,還有天象展現上天的意志和對人心的迴應,但是人心太迷還是不悟,還需要有修養的人給人們一點提醒和引導,就像是教化人們一樣。

想想看:這是不是也是在做好事,同時在修養自己?人們是不是往往容易崇拜他而忘記道理才是根本?這是不是會造成彼此修養提高的障礙?是不是他的顯示心、自大、自以為是等執著招來了人們對他的崇拜?人有一點成就之後,要謙卑而不自大是不是很不容易?

2、人總是有依賴心,不肯自己去領悟道理,實踐、證實道理,不肯親自去認清真相,總想從別人那兒聽取什麼、獲取什麼。

想想看:從別人那裡聽取什麼而沒有經過自己的領悟和實踐、證實,那算不算是自己的東西?那是不是隻是聽信別人、認同別人的東西而已?這樣是不是容易形成對人的崇拜?這樣其實是不是並沒有敬重道理呢?不敬重道理而崇拜人會有什麼危險?

【歷史故事】

天象與人心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年少時曾師從以講授《公羊春秋》見長的儒家大學者董仲舒。董仲舒給司馬遷講的第一堂課,就講到「天人感應」的道理,他說:「根據《春秋》的記載,天象的變化和人間的事情是相互迴應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你們看,人世間每當有社會動亂髮生時,上天就會先用災害或怪異現象來進行警告。只要這時人間世道不是太遠離天道,上天還是願意扶持的,但人們自己也要積極勉勵才行。」

司馬遷聽到這些話,想起小時候聽到、看到的一些因果報應現象,不禁恍然大悟。後來,他在著《史記》的時候,記載了許多關於天象與人心關係的史實。

《史記·齊太公世家》中,司馬遷記載:三十二年,有彗星出現。景公坐在柏寢臺上,嘆息道:「唉!富麗堂皇,可是誰能長久享用呢?」「彗星在東北方出現,那正是齊國的地方,我為這件事憂慮啊!」

晏子說:「你身居高臺深池,總想加重賦稅,加重刑罰。長此下去,連更可怕的天象也會出現,彗星有什麼可怕的呢?」

景公問:「能透過祈禱來消除災禍嗎?」晏子說:「如果祈禱可以把神招來,那麼祈禱當然也可以把神趕走。心懷怨恨的百姓數以萬計,你一個人祈禱,怎麼能勝過那麼多人的詛咒呢?」當時,景公喜好修建宮殿,聲色犬馬,生活極其奢侈華貴。而對民眾來說,則是賦稅繁重、刑法苛刻,所以晏子用這些話來勸諫景公。

《史記·宋微子世家》中,司馬遷記載,箕子在勸諫周武王時說:「如果君王敬天敬地,雨水就會按時滋養萬物;如果君王政治清廉,陽光就會按時普照大地;如果君王明智,氣候就會溫暖得當;如果君王有謀略,就會寒冷適度;如果君王聖明,就會風調雨順。反之,如果君王行為不檢點,甚至有惡行,那麼天象也會變得險惡。」

《史記·宋微子世家》中,司馬遷還記載:三十七年,火星佔據了心宿區,而心宿區正屬於宋國的分野。這種天象讓宋景公很擔憂。掌管星象的子韋提議道:「可以把災禍轉嫁到丞相身上。」景公不肯,說:「丞相,好比我的胳膊和大腿,丟不得啊!」子韋又建議:「那麼,可以轉移給百姓。」景公又不同意,說:「國君依靠的就是百姓,百姓沒了,國君怎麼辦?」子韋又說:「那就轉移到年成(農作物歲收的狀況)上吧!」景公說:「年成不好,百姓就會貧困,那我依靠誰當國君!我的性命該結束就結束吧!」

子韋聽了,非常感動,他說:「上天全知全能,對人間的一切事情都很清楚。您說了三次充滿仁愛之心的話,上天一定會賞賜您三次。今晚火星就會移開,您的壽命也可延長。」果然,當晚火星移動了三次,宋景公的仁愛之心也使自身化禍為福。

君子亦有惡

【原文】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1)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2)者,惡居下流(3)而訕(4)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5)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6)以為知(7)者,惡不孫(8)以為勇者,惡訐(9)以為直者。」(《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惡:音「物」,動詞,憎恨、討厭。

(2)惡:音「餓」,罪過、不良的行為。

(3)下流:品格低下。

(4)訕:音「擅」,毀謗、嘲諷。

(5)窒:阻塞,指固執不明理而阻礙難行。

(6)徼:音「交」,動詞,抄襲、竊取。

(7)知:同「智」。

(8)不孫:孫,同「遜」。不謙恭、不恭敬。

(9)訐:音「節」,揭發、攻擊別人的隱私或缺點。

【語譯】

子貢說:「君子也有討厭的事嗎?」孔子說:「有討厭的事。討厭稱讚別人罪過的人,討厭品格低下而毀謗居上位的人,討厭果斷勇敢卻固執不明理而阻礙難行的人。」孔子說:「賜,你也有討厭的事嗎?」子貢說:「討厭竊取別人的而自以為聰明的人,討厭不謙恭而自以為勇敢的人,討厭揭發、攻擊別人的隱私或缺點而自以為正直的人。」

【研析】

什麼是君子所討厭的呢?其實就是背離道德的種種錯亂、心病,起因於種種情慾、執著心,歸根究柢,就是為私為我。為私為我能使人一下子陷入小小的思維和時空的框框裡,當然也就沒有自知之明瞭。自私自我的人能覺察的感覺、認知、思想意識都薄弱細微得可憐,所以極為無知、自以為是而又爭爭鬥鬥,這也許就是較低境界生命的通病,也是道德低下的時代,社會人心的特徵。君子為人樹立堂堂正正的典範和風貌,討厭種種不道德不是情緒的反應,是教人善惡分明、認清好壞,因為君子就是要表現正的、為人著想、善待他人。

君子看重道德修養,從善如流,對於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與惡、好與壞,能有比較清晰明確的認識。其實在道德敗壞、社會混亂的今天,君子能有幾人呢?在社會的大染缸中,許多人都把為私為我的人心變異,當作是絕對正確的,其實推想一下:把為私為我錯的惡的表現當作是對的善的,當作是絕對的正確,這本身自己的心思是不是就是矛盾的根源?以為私為我為動機本身是不是就能誤解感官和認知的訊息?是不是就能導致錯覺、假像、精神錯亂和身體的疾病?其實道德修養只是「應該」,是人所需要的,人就應該堂堂正正地活著,講道德、講修養並非是個人的好惡選擇或追求。

【延伸思考】

1、「君子亦有惡」,君子之惡,只是名正而言順,說真話而已,不帶個人的怨恨情緒,而且富有教育價值。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以為私為我的心去聽去想,往往在思想意識中就能對人產生誤解、錯覺等。

想想看:這個世界上真人、真心、真話、真事多不多?是不是顧慮情面、怕得罪人、掩蓋事實、歪曲誤解、狂妄自大、不純不實、詐騙假貨這類東西比較多?為什麼這些不真的東西能大剌剌地存在?為何許多人為私為我而不敢說真話,還覺得君子說真話很奇怪呢?

2、不習慣說真話,不敢發出正義之聲,是社會人心、道德崩潰的前兆,君子不會這樣在陰暗中苟活著,他會堂堂正正地活著,善惡分明,而且還會設法讓人們也能分清善惡好壞,最好的方式,就是說真話。

想想看:如果一個社會聽不到真話,將有多少人無法區分善惡、好壞,多少人將一味地追隨掌權者,他們將做錯多少事,造下多少罪業,多少人將跟著掌權者葬送自己的未來?

【歷史故事】

君子之惡

《論語·陽貨第十七》中,記載了孔子關於「君子亦有惡乎?」的談話。這個問題是子貢提出來的,孔子回答說:「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這裡就談談關於這段話的認識,不一定是孔子原意。

君子亦有惡乎?一般人可能把君子想象得很死板,像木頭人一樣,是好好先生。實際上並非如此,君子是有很高的修養。但道德修養是以明是非、辨善惡為基礎的,絕不是好壞不分。所以,君子也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等等,這些不好的現象都是君子所惡的。這些現象不是隨便列舉,每一種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對應。這正好和某些人的

認識相反了,這些人說:「不是講忍嗎?那還幹這個事、那個事?」好像忍的意思就是忍氣吞聲,其實不是。這和對「君子亦有惡乎?」的誤解是一樣的。抑制不好的現象,使正氣得到弘揚,這是君子之所為。

《論語》是一條一條的記錄,從這段話往前後看,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論語·陽貨第十七》中記載了許多權貴人物叫孔子出來做事的例子,陽貨、公山弗擾等等。但在孔子和他的弟子看來,這些人不是真正贊同孔子,因此就想辦法「遠之」了。孔子不看重權勢,所以這些事很快就過去了,沒有什麼更多議論。但是後邊發生的一件事有些不同尋常。宰我是孔子的學生,問治喪之禮,他認為三年之喪太長,一年就好了。孔子不同意這個觀點,但叫他自己看著辦。當時宰我的表現很「不遜」,所以子貢看不下去了,可能因此提出了上面的問題:「君子亦有惡乎?」引出上邊的議論。不一定是當時的場景,但《論語》是按這樣的次序編的。

交代了背景,接下就是這句引起很大爭議的話了,「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女權運動興起,誰贊同這句話好像就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意思了,實際上這句話並不一定有錯。

首先,我們忽略主語,看看這句話本身有沒有道理。平心而論,「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概括的現象很準確,也很廣泛。不只是指男女之間,很多方面都適用。按中庸思想,做得過遠和過近都是有問題的。所以如何掌握處理問題的分寸,才是關鍵所在,而不是褒貶誰。

其次,為什麼把女子與小人並列?很不應該啊!應該說明的是,在孔子那時候,並沒有把小人看得不可救藥。上邊提到的,陽貨、公山弗擾等人,都算不得君子。但是,「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孔子想要接受公山弗擾的召請前往,不是準備同流合汙,而是選擇機會推行其主張。

邵康節先生說:「自古聖君之盛,未有如唐堯之世,君子何其多耶,時非無小人也,是難其為小人,故君子多也。所以雖有四凶,不能肆其惡。自古庸君之盛,未有如商紂之世,小人何其多耶,時非無君子也,是難其為君子,故小人多也。」所以掌握了關鍵,小人並不可怕。真正能稱得上君子的有幾人呢?

人就是有好有壞的,所以孔子提倡君子,但提升道德要靠自覺。「人人成為堯舜」這也是不可能的,不切實際的,後來儒家學說真的發展到了這一步,我認為偏離孔子的本意了。過高的要求使得大多數人都達不到標準,或者看到了小人犯了點錯誤,簡直了不得,不講寬容了,不給人機會了。這也造成有些人索性反對儒家學說了。

(未完待續)

標簽: 孔子  君子  修養  驢子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