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請賜予我七難八苦

作者:由 子陽-賦難者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12-19

“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論語 ·雍也》

什麼是先難後獲?

常見有三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

所謂難是對自我的非難,比方說孔子和漆雕開的故事:“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翻譯過來:孔子想讓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說,我沒有十足的信心,孔子聽了以後很開心。

人因為這種對自我的非難而謹慎,然後便可得。另外一方面,發現學問之難,不敢輕易言談自己已經學會了,謙虛之心長存,就會繼續篤行求學,這就是孔子開心的原因。

第二種解釋:

看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南老師的意思,難就是保持做一件很難的事情的心態來做事兒,就是儒家“敬其事”的思想,敬其事,就是尊敬每一件事兒,哪怕看似一個小事,也不掉以輕心,不自作聰明,不藐視小事。

第三種解釋:

先難後獲,是先付出勞動解決難題再考慮收穫。反過來說,仁者不會不勞而獲,不會不難而獲,沒有透過自身努力的所得,可以稱之為不義之財。

——————————-

我們看這三種解釋:

按第一種理解,非難,就是反躬自問,責備自己,向自己提難題,自己到底真的精通了麼?學問到家了麼?能不能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保持這種心態,就是“先難”。

大機率情況下,自己應該還有提升的空間,如果感覺沒有辦法保證自己已經學到家,那麼就該繼續學,踏實地學,這就是篤行之,這樣以後就能有很大的收穫。

這個是仁的用,是方法論,向自己非難,就是一個方法,類似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就是自問,就類似非難,是一種自我管理保持品德的方法。

按第二種理解,先難後獲,指的是認真對待不輕視,而後有所收穫。

我們按第一種解釋往後延伸——願意非難自己,反躬自問,肯定是擔心自己沒能夠輕易地掌握真學問。那為什麼會擔心自己沒有掌握真學問呢?肯定是因為在認識上意識到了這個學問深不可測,其實很難。

這是一種認識論上的難,認為事情沒那麼簡單,事情其實挺難的。所以會小心地自省“到底有沒有學會”。

道德經有云:“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意思就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會遭遇更多的困難。所以聖人總把事情看得艱難,因此終究沒有困難。

這就呼應了南懷瑾老師的觀點——儒家有一個思想是“敬其事”,不小看任何一件事兒,獅子搏兔,盡心盡力,所以,這個理解裡,先難而後獲的意思是認真對待不輕視,這個是認識論。

那麼又回到最簡單的一種理解:沒有艱難的付出,就不要收穫。

這是一種剛毅傲天,防止依賴的思想。

為什麼要防止依賴?因為尋求依賴、不勞而獲是世界上最毒的一種思想。為什麼說不勞而獲,不難而獲最害人呢?比如一個年輕人剛開始踏踏實實做事兒,但沒幾天,突然有一個國外的親戚死掉了,有一大筆遺產要給他,或者是他偶然間買了六合彩中獎了,那麼這個人多半就廢掉了,再也不肯踏踏實實地做事了,再也沒有辦法安住自己的心投入時間精力來打磨事業。

同樣的,如果一個孩子被有錢而溺愛他的父母養著,沒有經歷過任何的困難,那麼,這個孩子他多半也是廢掉了,這個就是價值觀,當然,也是智慧。

太容易得到的一個東西,幾乎必然會輕視它,怠慢它,瞧不起它。自我會洋洋得意,會不可一起,會覺得老子天下第一,會認為天底下沒有老子做不了的事兒。我認識很多做生意的人,天生聰明,沒經過什麼努力,抓到一個機會後迅速地積累了第一桶金,開始狂妄自大。開始做一個事情,把它折騰火了以後,就轉移視線,折騰第二個東西,第二個東西不小心折了腰,那就搞第三個事情來堵住這個窟窿吧,為了搞第三個事情,結果把第四個事情的肚子搞大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如此往復,這些人套了很多投資人的利,坑了無數相信他的朋友,逐漸被江湖唾棄。

太聰明的人,那顆漂浮不定的心,將會是他最大的障礙;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很多人就簡簡單單地理解為,君子看重道義,小人看重利益。其實,背後還有這麼一層: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付出,看重的是這顆不怕困難,願意擔當的心,而後順遂因緣,得到了就得到了。而小人則看重結果,看重最後獲得什麼利益,哪怕過程中用了歪招、走了捷徑、依靠了朋友、求了神拜了佛,都沒在乎,長期以往,自己就損傷了自己的心,損傷了“我自己就能行”的自信,以後就再也不能踏踏實實,勇敢堅強地做事了。

說到這個層面,就非常有趣了。很多人覺得自己並沒有一個有錢而溺愛自己的父母,也沒有想過會中六合彩。應該不會有這個不勞而獲的心思。

但其實,不勞而獲,找依賴走捷徑的心卻一直都在,這就是中國民間糟粕文化的核心——“靠”的文化。

“靠”的文化,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做官要找靠山,找老公要找靠得住的;所謂靠,就是依賴,希望去依賴,是一種最危險的心態。

為什麼說希望去依賴,是一種最危險的心態?

因為人有自己的心,心有自己的能量,人之本心,本身就具備充足的能量。遇到障礙,其實是可以自己克服的,而且一旦克服這個困難,自己的能量還會反向增強。拿系統論的說法,心是一個反脆弱系統,是一個可以在困難中汲取營養的系統,任何外界的困難,都可以讓它變得更強大。

然而,一旦有了依賴,就動搖了心的根本。

為什麼要依賴呢?是擔心自己不夠強,擔心自己應對不了,擔心自己不行。

依賴,是對自心的懷疑;依賴,是對自我內心能量的根本性損傷。

依賴就是在對自己的心進行惡毒的自我暗示——“你不行的,你很弱的,你搞不定的,你能量根本不夠。”

依賴地越多,自信就越弱,自我價值感就越低,心就微乎其微,似乎是不存在的。就像那些一輩子遵從父母的意志,聽老闆聽老公的話的人,他們其實就是一個浮萍,他們一輩子依賴,也一輩子懦弱。

戒除依賴,是成為仁者的第一步,也是成為強者的第一步。

“天呀,救救我吧”

“世界為什麼這對我呀,我的媽呀”

“求求佛祖,保佑我吧!”

這些是在求依賴,不相信自心,依賴更強大的存在,求天地、求上帝、求佛祖;

別人給你了一個利益,你覺得哎呀什麼成本都沒付出,好開心;

自己沒有經過艱苦的學習準備考核面試,靠親戚的關係搞定了一個工作,哎呀真幸運;

好好工作太累,發現做個金融公司,放債要債就能賺快錢,錢來得真容易;

這也是求依賴——求捷徑、求運氣、求偶然。

僥倖,外求,抱怨,依賴,都是同一件事,都是自我的心站不起來,不願承擔,此為人生第一大毒。

所以,反過來看先難而後獲,雖然是三種觀點,但是邏輯卻渾然一體:

1、在認識上,要充分認識到,任何一件事情,無論大小,其本質都是複雜的,有很多講究在,都是難的。

所以,要把它當成一個很難很難的事情來對待,充分考慮到意外危險,失敗後果等。要恭恭敬敬、認認真真,不輕視、不小瞧、不放鬆、不懈怠,切勿自作聰明,反要全力以赴,用牛刀殺雞,用獅子搏兔。

2、在方法上,要勤加自省、向自己非難。

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問自己有沒有負到責任,有沒有真學實幹,如果沒有要繼續勤學篤行。

3、在價值觀上,要不難而不取,沒有經過辛苦困難的付出,白給的結果來了也不要;

因為不難而獲,其實就是不勞而獲,其實就是依賴外力而獲,其實就是質疑自心,其實就是自損心陽,其實就是傷害了自己安身立命之本。這種自己擔當自己命運的決心。才是無上珍寶。

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武將山中幸盛尚年幼,母親把他拉到病榻前教誨,一定要光復主君,向毛利氏報仇。年幼的幸盛聽後,為了表達自己的決心,向山端的那彎新月發誓——“請讓我受盡七難八苦”。這個誓言,就是被後人傳送的新月之誓,這個誓言,就是人性最強的光,在滾滾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完全不理解:所有人都祈求平安順利,這個人為何在下定決心時祈求七難八苦?時至今日,終於懂得,當向上天祈求七難八苦的時候,就是這個人信仰建立的時候,這個人開始不再外求,開始信仰自己的心。

標簽: 依賴  自己  就是  非難  不勞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