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動漫

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學渣,讀書少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作者:由 瞭望智庫 發表于 動漫時間:2021-09-04

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學渣,讀書少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學渣,讀書少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很多所謂成功家庭,往往也會對孩子更為嚴苛。有一種隱形壓力叫“背景壓力”,可能把孩子逼得厭學、自卑、叛逆。因為跟父母相比,他們顯得很無能、很失敗,體會不到成就感。

教育的最大秘訣也許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很多時候,是成就感帶來成功,而不是成功帶來成就感。

世界上本沒有不會學習的孩子,只有為學所傷的孩子。最易挫傷孩子學習成就感的,是家長的這三種錯誤行為。越是高知家長,越容易犯:期望過高、管得太細、操之過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前些天,《上海退休教授6000字長文批幼升小“牛蛙戰爭”》一文刷爆朋友圈。文章講述了一個上海高知家庭培養“牛蛙”受挫的故事。

作者本人是科學院教授,他的女兒是上海公務員,女婿是自小在國外留學的海歸。一家人希望外孫按照著名民辦小學—著名民辦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華北大復旦交大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線成長。

於是,

1

孩子媽媽用各種跨年齡層知識填滿孩子的小小腦袋,並對孩子的每一天、每一週、每個月都設定不同的KPI考核。

然而,令全家人大失所望的是,全家人的精心付出,並沒有讓孩子如願考上著名民辦小學。

1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在孩子剛3歲時,便開始了“牛蛙模式”的計劃,率先狠下心來讓孩子放下口裡的咿咿呀呀,而步入各種培訓機構開始學習ABC、123……

上海心理諮詢師陳默接待過一位叫圓子的孩子。圓子從小學習成績都很好,到了高中成績卻越來越差,最後竟然逃學了。而他的父母、外公外婆都是高校教授,全家都是高知,家裡人對圓子的表現非常失望,本來從小就希望圓子能考上覆旦或者交大,現在卻連高中的學業都難以完成。

“家裡都是高知,孩子的智商和學習能力都不差,怎麼會變成這樣?”對圓子的厭學,父母百思不解。

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學渣,讀書少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相反,孩子因為壓力過大,患上了小兒抽動症。

有一本書叫《教師怎樣教育自己的子女》。作者張文質在書中提到,有不少教師教育自己的子女很失敗。

但事實上,不少高知家庭沒有培養出優秀孩子。

道理很簡單:

幾乎所有的教師在內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所有的學生都要出色。

作為教師,總是會對自己的孩子要求更加嚴格。

作為教師,更難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只是一隻醜小鴨。

作為教師,面對自己孩子的落後與不足,往往會更強烈地感到有失面子。

很多所謂成功家庭,往往也會對孩子更為嚴苛。

2

而且,越是精英家庭,越是擁有優質資源、提前起跑的孩子,越容易承受“背景壓力”。

2

家庭、祖輩有意無意傳遞給孩子的訊息:我們能做到的,意味著你也能做到,而且我們為你打了各種優越條件的基礎,你能而且必須更有出息。

也許,孩子能做到,也許不一定能做到。

但是,在精英背景的壓力籠罩下,很多孩子反而會被剝奪能力,變得“做不到”。

2

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學渣,讀書少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作為教師子女,除非極有天分,要不然普遍比較壓抑。

相比之下,一些大字不識的農民,反而把子女教育得出類拔萃。

福建有一位母親,沒上過幾年學,是海邊的漁民,獨自一人帶著一個女兒,前兩年女兒考到一所很好的大學。縣裡有關部門要請她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

她說自己沒文化,對女兒只有一個辦法,自己早上6點多起來煮飯,女兒在樓上讀書,她要求女兒讀書的聲音一定要讓她在樓下也聽得見。她跟女兒說,你讀書的聲音太好聽了,你讀大聲點,我很喜歡聽。女兒很受鼓舞,從一年級開始,就這樣堅持著到高三為止。

縣裡有關部門的人員就去詢問她的女兒怎麼看這件事。女孩子說,母親讓我這麼做,我小的時候真的以為是自己讀得好聽。

有一種隱形壓力叫“背景壓力”,可能把孩子逼得厭學、自卑、叛逆。

再後來我覺得母親這樣帶我太不容易了,我一定要把書讀得好一點,才能撫慰母親的心,所以我的學業成績能夠一直不斷地提高。

還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列開往北京方向的火車上,我的鄰座是一位兩個大學生的父親,這位父親驕傲地告訴我,他的女兒三年前上的清華,兒子今年上了北大。

我問這位農民父親,“您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大學,請問有沒有什麼絕招啊?”農民父親的回答出人意料,“我這人沒什麼文化,其實也沒啥絕招——我只不過是讓孩子教我罷了!”

原來,這位農民父親小時候家窮沒念過書,自然也就沒什麼文化教孩子了,但他又不能由著孩子瞎混,於是就想出一個辦法:每天等孩子放學回家,他就讓孩子把學校老師講的內容跟自己講一遍;孩子做作業,他自己也跟著在旁邊讀讀孩子的課本,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去問老師。

這樣一來,孩子既當學生又當“先生”,學習的勁頭就甭提多大了!哪怕是別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熱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為所動,就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點大學……

一個出生在精英家庭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同時,常常揹負了家族的期望,這就是與生俱來的壓力。

很多時候,是成就感帶來成功,而不是成功帶來成就感。

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學渣,讀書少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因為跟父母相比,他們顯得很無能、很失敗,體會不到成就感。

如何讓孩子從感受到成就感?

3

最易挫傷孩子學習成就感的,是家長的這三種錯誤行為。越是高知家長,越容易犯。

第一,期望過高

有個孩子考進了“尖刀班”,但在班級成績排名不是很理想,他的父母向專家請教該怎麼辦。專家很感慨:“你孩子都尖刀班了,即便是班級裡最後一名,在全校排名時,也不會太靠後。還不滿意啊?”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成績永遠都不滿足,

3

有一個小男孩想當幹部,好不容易當了小隊長,媽媽說:“小隊長有什麼好吹的,那是中國最小的官了。我小時候當的是大隊長。”孩子後來當了中隊長,挺高興,媽媽問:“大隊委候選人有沒有你?”你說我們的孩子還會好嗎?

第二,管得過細

在職場中,

3

教育也是一樣。

後來慢慢長大了,我就能理解母親的心,我一定要讀得讓她聽得見,這樣她才能放心。

——有權決定做什麼和怎麼做。家長越俎代庖無異於用一把心鎖鎖住了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鎖住了積極性。

以寫作業為例,很多孩子放學一回家,家長就問“今天作業寫完了嗎?”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也是從頭盯到尾。家長過度關心孩子寫作業的事情,就會敗壞孩子寫作業的胃口,孩子會覺得寫作業是家長的事情,從而失去自主性。

第三,操之過急

很多學校都貼著愛迪生的格言:“成功等於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很多學生會很疑惑:“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成績還不能提高?”其實,愛迪生的這句格言還有另外一半,他說:“但是那1%的靈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還要重要。”

很多時候,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父母的希望,父母可能會覺得是孩子不夠勤奮、不夠努力。其實,你不能說他不用功,他的不會一定有他的問題,就好像一臺機器的螺絲沒有擰緊,一個小竅門沒有開啟,某一個靈感的閃光點沒有點亮——這一切,急是急不來的,需要時間來醞釀。

教育的最大秘訣也許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於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為女兒訪遍英美名校,發現

4

一個家長,只要引出孩子的成就感,讓孩子擁有持續一生的學習熱情,他的教育工作也就完成了。注意,是“引出”,循循善誘的“引出”,而不是摧枯拉朽的“催出”、“拉出”、“逼出”。

公眾號簡介: 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在全國率先推出《生活中的數學》免費公益節目,每天10分鐘,講一個生活現象和背後的數學思維,讓孩子驚歎:數學真好玩!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編務:李浩然

4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活字文化”為庫叔提供30本

4

。講求品性為先,以人才育企業,揭露企業經營管理的終極奧秘。 日本國寶級匠人秋山利輝經典之作,稻盛和夫、杜維明傾情推薦!每日點贊最高者更有機會獲得

世界上本沒有不會學習的孩子,只有為學所傷的孩子。

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者(數量超過三十)庫叔會在評論區回覆並通知獲獎。當然,評論質量庫叔會進行把控。想和庫叔聊天請新增庫叔微訊號(lwzkkushu),合作請聯絡微信(18514203851)。

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學渣,讀書少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標簽: 孩子  成就感  家長  高知  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