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動漫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遊戲理論

作者:由 陳靈均 發表于 動漫時間:2020-07-06

從弗洛伊德到後來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礎離不開與生俱來的原始衝突,這些衝動和慾望在動物界可以無所顧忌的發洩,但是在人類社會,由於社會道德規範的約束卻不允許這些原始慾望與衝動直接表現而是被壓抑到人的精神的潛意識層面,但這些被壓抑的潛意識的衝動和慾望累積起來就會不自覺的尋找出路,如做夢、口誤、筆誤、幻想的表現就是潛意識的洩露,如果累積過多壓抑過剩而得不到釋放就會造成心理精神病,因此需要為這些受壓抑的衝動和慾望找到出路,要一個不受現實原則支配的自由的自主的個人天地領域來解決矛盾,遊戲就是表現原始的受壓抑的衝動和慾望最好的途徑。

弗洛伊德關於兒童遊戲的觀點是從他的人格構成理論來說的,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顯然本我和超我是對立和矛盾的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就是不斷來控制和把握本我,完善自我。具體在發展過程中體現為本我和超我的對立衝突不平衡,但是年齡越小越不平衡,在弗洛伊德看來自我在某種程度上是透過遊戲實現的,遊戲這種調節機制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遊戲實現了現實中實現不能實現的東西,遊戲為兒童發現那些在現實中不被允許的衝動提供安全的環境,滿足內心的願望,至少滿足了兒童兩個型別需求:

*長大的需求

*承擔主動角色的需求

在現實生活中,兒童總是處於被動的地位,常常是被要求被指令被支配,他們非常向往改變被動地位主動提問,遊戲恰恰是能夠滿足這樣的慾望。

遊戲能夠控制現實生活中的創傷性事件。兒童生活中也常常有各種情緒,比如生病打針的恐懼、被同伴孤立的憂傷、被冒犯時的憤怒,願望得不到滿足時的失落,為了控制排解這些痛苦的經驗,兒童將痛苦的體驗轉交給同伴娃娃或者一個假想的替身身上,變為主動的執行者,使痛苦的體驗轉化為娛樂。弗洛伊德稱之為強迫重複,強迫重複是種心理機制,面對各種創傷性世界,由於兒童的心理防禦還不夠完善,因此強迫重複童年期更為普遍。

兒童的遊戲只是一生中短暫時期的活動,它伴隨著兒童自我發展和邏輯思維的產生而結束,但是遊戲的原動力卻不會消失,自我將尋找更為合適的潛意識的衝動。比如,幽默滑稽的遊戲和創造性藝術活動。

兒童遊戲與成人遊戲是同源的。兒童遊戲對面是現實,成人遊戲對面是工作,而且弗洛伊德關於遊戲的觀念在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使用,兒童遊戲治療就是在弗洛伊德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項專門的治療手段。

標簽: 遊戲  兒童  弗洛伊德  衝動  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