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動漫

提前感受被壓榨的感覺

作者:由 銃夢 發表于 動漫時間:2020-08-21

鞋底成本

又稱為“

皮鞋成本

”。它是指通貨膨脹時期,假設我們找不到好的投資機會去使用我們手頭的現金,那麼我們的選擇是把錢存到銀行裡面去而不是捏在手裡,因為存到銀行至少還會有利息來對沖一下通脹的影響,而捏在手裡什麼都沒有。但存到銀行裡面的代價就是手裡的現金用完之後就要跑去銀行取錢。比如:Estar 每月生活費2000元,相比於在月初一次性取出2000元,我更願意每三天取200元,剩下的錢留作活期存款賺利息。相應地,一個月30天我就要跑10次銀行,這樣就會使我的運動鞋磨損得更快,所以將這種成本稱為鞋底成本。當然,皮鞋成本是一種形象化的說法,泛指為了減少貨幣持有量而產生的成本。可能你穿的是AJ,那就是“AJ成本”。而且在現在擁有世界頂尖移動支付技術的中國,更多的可能是頻繁使用手機提現和轉賬等造成的手機電量消耗和手續費等費用。

作者:Quantum estar

連結:

https://

zhuanlan。zhihu。com/p/10

3900623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ef=“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788

8435/answer/231198286

”>流動性陷阱的原理是什麼?

“牽馬河邊易,強馬喝水難”

前提:經濟衰退

央行的想法:增加貨幣供給——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增加總需求,增加實際產出

實際上

公眾:利率都這麼低了,降無可降,預期未來利率只會升,債券價格只會跌,那我現在買債券不是虧本買賣嗎?所以央行發再多錢人們都拿手上不去買債券——降低利率失敗

企業:大環境這麼差,對經濟沒有好的預期,主動借貸投資實在屬於高風險行為——刺激投資失敗

銀行:擔心壞賬風險,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於是“惜貸”。此時央行增加貨幣供給,這部分也只是在銀行那兒放著——超額準備金,不會轉化為對實體經濟的貸款——增加總需求失敗

所以,增加產出失敗

既然貨幣政策無效,那就用財政政策吧,凱恩斯建議,增加政府購買(比如基建投資),彌補私人投資不足,增開國民收入,刺激總需求

標簽: 成本  銀行  增加  總需求  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