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動漫

義和團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改變歷史走向的英雄們

作者:由 雲竹文齋 發表于 動漫時間:2022-12-12

義和團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改變歷史走向的英雄們

義和團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改變歷史走向的英雄們

本文概要

1、大綱:瞭解晚清義和團運動的始末,以及八國聯軍侵華的惡劣行徑

2、時間跨度:1895年—1901年

3、重要名詞:義和團 扶清滅洋 八國聯軍 廊坊大捷 辛丑條約

4、重要人物:慈禧 李鴻章 張德成 曹福田 西摩爾 瓦德西

義和團的起源

義和團是十九世紀末期活躍在山東、河北、京津地區的民間秘密組織,用練習拳術的形式組織群眾進行鬥爭,早期主要目的是反清,曾被清政府鎮壓和禁止。

義和團團民的組成成分極為複雜,既有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碼頭工人等下層人民,也有部分官軍、富紳甚至沒落貴族,同時也混雜進了不少流氓無賴,使得義和團的組織極為鬆散,不容易管理,又沒有統一明確的政治綱領和領導人,難以形成強有力的戰鬥力。

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在中國掀起了瓜分狂潮,搶奪礦權、路權,勾結地方官員進行土地掠奪,披著宗教的外衣進行非法活動,激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仇恨,義和團於是明確提出了驅逐帝國主義侵略者,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反帝要求。

義和團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改變歷史走向的英雄們

扶清滅洋

在戊戌變法後,慈禧太后產生了廢掉光緒帝另立新君的想法。而駐京英法公使擔心清政府的易位引起內亂,使他們的在華利益受損,因而向慈禧太后發出警告,要求維持舊有局面;再加上英國人幫助康有為等維新派外逃等事實,使得慈禧太后甚至懷疑戊戌變法背後有洋人的影子,慈禧與洋人的矛盾尖銳起來。

恰好這時候義和團運動重新興起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產生了以“招撫”代替“剿滅”,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的想法。他們承認義和團的合法地位,允許他們公開進入京津地區進行活動。

於是義和團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在各地散發傳單、發展組織,對京津地區的洋人教堂、鐵路設施、通訊設施等進行全面損毀,到1900年6月,義和團在北京設立拳壇八百多座,把守城門和交通要道,驅逐和打擊洋人,全面控制了京津地區。

八國聯軍侵華

在清政府發出驅逐外國使者的通電以及殺洋人領賞銀的通知後,義和團更是對北京的外國使館發起了進攻,打死打傷洋人一百多人。

洋人的使館區被圍攻,給了帝國主義侵華的藉口。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 、意、奧八國組成聯軍2000多人,在英國海軍上將西摩爾的率領下,從天津出發向北京進犯。由於沿途鐵路早已遭到破壞,聯軍只好步行,沿途受到義和團團民的不斷阻擊,西摩爾見進攻無望,便率軍撤到廊坊。

義和團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改變歷史走向的英雄們

廊坊大捷

義和團召集團民包圍了廊坊。西摩爾侵略軍被迫固守了5天,裡無糧草外無救兵,只好孤注一擲,拼命突圍。

6月18日,侵略軍剛剛殺出廊坊,就遭到義和團以及一部分愛國清軍約2000餘人的圍攻,他們向侵略者發起不斷的衝鋒,殺傷大量敵軍,剩餘侵略軍只好退卻逃跑,幾天後逃回天津。

這次發生在廊坊的戰鬥,被稱為“廊坊大捷”,顯示了中國人民自發的抵抗外國侵略的偉大力量以及鬥爭精神。

八國聯軍燒殺搶劫的暴行

八國聯軍在廊坊慘敗後,又調集了上萬軍隊,再次向天津和北京發起進攻。

義和團的領袖張德成、曹福田、楊壽臣、劉十九、林黑兒等帶領大部隊進行阻擊,在天津郊外與八國聯軍進行了血戰;天津的北洋大臣宋慶卻指揮清軍反戈一擊,專門圍剿義和團。義和團猝不及防,難以抵擋清軍和八國聯軍的兩面進攻,損失慘重,天津失陷。

八國聯軍立即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嚇得魂不附體,連忙帶著光緒帝從北京出逃。一面下達絞殺義和團的命令向洋人示好,一面派大臣榮祿等大臣與侵略者議和。

8月14日,聯軍攻陷北京,對義和團以及北京無辜群眾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並公開搶劫三天,頤和園等處的珍寶古玩全部遭到洗劫!

義和團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改變歷史走向的英雄們

辛丑條約

在帝國主義和清政府專制統治的聯合絞殺下,轟轟烈烈的義和團愛國運動失敗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接受了清政府的談判,於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中國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鴻章與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十一國外交代表,簽訂了《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喪失主權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表明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也表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標誌著中國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義和團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改變歷史走向的英雄們

三角關係

在這場令所有中國人不堪回首的浩劫中,帝國主義肆無忌憚地掠奪孱弱的舊中國的一切。這裡我們看到一個三角形關係:帝國主義、清政府、中國人民,三者形成了兩個怪圈。

1、帝國主義透過軍事外交手段打擊恫嚇清政府,清政府透過專治工具壓制剝削勞動人民而淪為帝國主義的工具,而勇敢的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不斷地以各種形式打擊帝國主義侵略者!

2、透過義和團運動,帝國主義真切地領教和認識了中國人民的基層力量而感到恐懼,基層人民囿於清政府專制統治、又輕信統治者的謊言而輕易被利用,清政府統治者則在帝國主義面前搖尾乞憐、被嚇破了膽!

義和團運動的特別意義

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的運動,中國人民表現出不畏強暴,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敢與強大敵人血戰的英雄氣概,打擊和教訓了無恥的帝國主義侵略者,客觀上阻止了他們肆無忌憚地瓜分中國,挽救了中國被分裂的命運。

八國聯軍總司令德國人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的信中說:“吾人對中國教眾,不能視為已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實際上,尚含無限蓬勃生氣”;“中國所有好戰精神,尚未完全喪失,可於此“拳民運動”中見之”;因此他認為:“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的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不啻夢囈”。

由此可見侵略者也認為義和團的戰鬥,阻止了帝國主義瓜分和滅亡中國的野心,影響了帝國主義對華策略。

義和團運動還標誌著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一向怯弱溫和的中國人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了,他們餘部持續鬥爭的時間更長,影響更深遠。

更多歷史文章,請持續關注公眾號 “雲竹文齋”!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