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動漫

打破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作者:由 百年孤獨 發表于 動漫時間:2022-02-10

打破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第三個好訊息是戰爭也正在消失。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大多數人都

以為有戰爭是必然的,而和平只是一個暫時的、不確定的狀態。國際關

系也遵循“叢林法則”,就算兩個政體看似和平共處,戰爭也始終會是一

個選項。舉例來說,雖然德國和法國在1913年處於和平狀態,但大家都

知道它們可能在1914年掀起戰火。每當政客、將領、商人和普通百姓計

劃未來的時候,總會想到戰爭這個因素。從石器時代到蒸汽時代、從北

極到撒哈拉沙漠,地球上的每個人都知道,鄰國隨時可能來侵犯領土、

擊垮軍隊、屠殺人民、佔領土地。

直到20世紀下半葉,這個“叢林法則”終被打破,或被取消。在大多

數地區,戰爭已經比以往更為罕見。在遠古農業社會,人類暴力導致的

死亡人數佔死亡總數的15%;而在20世紀,這一比例降至5%;到了21世

紀初,更是隻佔全球死亡總數的約1%。 23 2012年,全球約有5600萬人

死亡,其中62萬人死於人類暴力(戰爭致死12萬,犯罪致死50萬)。相

較之下,自殺的人數有80萬,死於糖尿病的更是有150萬。 24 現在,糖

可比火藥更致命。

更重要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不可能發生戰爭。當政府、

企業和個人規劃不遠的將來時,多半不會考慮戰爭的可能性,這是史無

前例的。核武器發明之後,超級大國之間如果還想挑起戰事,無異於集

體自殺的瘋狂舉動,於是逼著全球最強大的幾個國家找出和平的替代方

案來解決衝突。同時,全球經濟導向也已經從物質經濟轉變為知識經

濟。過去主要的財富來源是物質資產,比如金礦、麥田、油井,現在的

主要財富來源則是知識。發動戰爭雖然能搶下油田,卻無法霸佔知識。

因此,隨著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經濟資源,戰爭能帶來的獲利已下降;可

能發生戰爭的地方越來越侷限在世界的特定區域(比如中東和中非),

這些地方仍然維持著老式的物質經濟。

盧安達在1998年入侵鄰國剛果(金),搶佔該國豐富的鈳鉭鐵礦

(Coltan),這種礦產是生產手機和膝上型電腦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而剛果(金)鈳鉭鐵礦的蘊藏量足足佔了全球的80%。盧安達靠著掠奪

來的鈳鉭鐵礦,每年能賺2。4億美元,對於貧困的盧安達來說這可是一

大筆收入。 25 相較之下,如果中國入侵美國加州奪下矽谷,卻是毫無

道理,因為就算中國獲勝,矽谷也沒有矽礦可動。中國能夠賺到幾十億

美元的方式之一,是和蘋果及微軟等高科技公司合作,購買軟體、製造

產品。盧安達辛辛苦苦從剛果(金)搶奪鈳鉭鐵礦的全年所得,還不如

中國平平安安靠貿易在一天之內賺得多。

於是,目前“和平”這個詞已經有了新的意義。過去想到和平,只

是“暫時沒有戰爭”;而現在想到和平,是指“難以想象會有戰爭”。1913

年的人說法德兩國和平,意思是法德兩國此刻並無戰事,但明年誰知道

會怎樣;但我們現在說法德兩國和平,意思是在任何可預見的情況下這

兩國都不可能爆發戰爭。這種意義上的和平,現在不僅存在於法德兩國

之間,而且存在於全球大多數(但不是全部)國家之間。不管是德國和

波蘭、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還是巴西和烏拉圭之間,都沒有可能在明

年爆發全面戰爭。

這種“新和平”並不只是一個嬉皮士的一廂情願。就算是渴求權力的

政體、貪婪無度的企業,也希望新和平能持續下去。賓士汽車公司制定

東歐的銷售策略時,絕不會考慮德國攻佔波蘭的可能性。企業想從菲律

賓引進廉價勞動力時,也不會擔心印度尼西亞明年可能揮師菲律賓。巴

西政府討論明年的預算時,巴西國防部長不會忽然站起來,拍桌大

喊:“等等!如果我們要打烏拉圭呢?大家怎麼都沒想到這件事?我們

應該留50億美元的戰爭預算。”當然,還是有幾個尚未實現新和平的地

區,這些地方的國防部長還是會講出這樣的話,這種事情我知道得太清

楚了,因為我就住在一個這樣的地方(以色列)。但這些只是例外罷

了。

當然,我們並無法保證新和平無限延續。正如最初是核武器促成新

和平,未來的科技發展也可能掀起新的戰爭。特別是網路戰的出現,讓

小國或非政府主體也可能有能力痛擊超級大國,這就有可能讓世界陷入

動盪。美國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巴格達和摩蘇爾慘遭戰火蹂躪,

卻沒有任何一枚炸彈落到洛杉磯或芝加哥。但在未來,朝鮮或伊朗等國

家就有可能用邏輯炸彈(logic bomb)讓加州大斷電、得州煉油廠爆

炸、密歇根州火車相撞。(“邏輯炸彈”就是惡意程式碼,能夠在和平時期

就植入,遠端操控。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許多國家,控制重要基礎設施

的網路很有可能都已經遭到許多此類程式程式碼的入侵。)

然而,我們不該把動機與能力混為一談。網路戰確實帶來了新的毀

滅手段,但並不代表增加了使用它的新動機。過去70年間,人類打破的

不只是“叢林法則”,還有“契訶夫法則”(Chekhov Law)。契訶夫有一

句名言:在第一幕中出現的槍,在第三幕中必然會發射。縱觀歷史,如

果國王和皇帝手上有了新武器,遲早會禁不住誘惑。但自1945年以來,

人類已經學會抵抗這種誘惑。比如冷戰的第一幕中出現了槍(暗指核武

器),卻從來沒有發射。現在,我們已經習慣這個世界有許多炸彈被束

之高閣,許多導彈無用武之地,都成了打破“叢林法則”和“契訶夫法

則”的專家。就算哪天這些法則重現,也會是人類自己的錯,而不是什

麼無法逃避的天命。

圖4 莫斯科閱兵時的核導彈:永遠拿來展示但實際從未發射過的武器

那麼,恐怖主義又該怎麼說?就算各個中央政府和強權都學會了克

制,恐怖分子對於使用新的毀滅性武器可不見得會思考再三。這當然是

個令人擔憂的可能。然而,恐怖主義只是得不到真正權力的人採取的軟

弱策略。至少在過去,恐怖主義的手段是散播恐懼,而不是造成嚴重的

實質損害。恐怖分子通常無力擊敗軍隊、佔領國家或破壞整座城市。肥

胖及相關疾病在2010年造成約300萬人死亡,而相較之下,恐怖分子在

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數是7697人,多數在發展中國家。 26 對於一般美國

人或歐洲人來說,可口可樂對生命造成的威脅,可能遠比基地組織要

大。

這樣說來,恐怖分子究竟是怎麼佔據新聞頭條、改變整個世界政治

局勢的呢?答案就是讓敵人反應過度。就本質而言,恐怖主義就是一種

表演。恐怖分子安排一場令人驚恐的暴力演出,抓住我們的想象,讓我

們以為自己即將再次陷入中世紀時期的那種混亂當中。於是,各國常常

覺得需要對這場恐怖演出做出迴應,便刻意上演一場安全的大戲,比如

迫害某地區全體人民,或是入侵其他國家,以顯示其國力強大。在大多

數時候,這種對恐怖主義的過度反應,反而比恐怖主義本身造成的安全

威脅更大。

恐怖分子就像一隻想要大鬧瓷器店的蒼蠅。蒼蠅如此弱小,憑一己

之力連一隻茶杯也挪動不了,於是便找來一頭牛,鑽到它的耳朵裡嗡嗡

叫,讓牛因為恐懼和憤怒而發狂,從而破壞整個瓷器店。這正是過去10

年間在中東發生的事情。如果只靠自己,伊斯蘭激進組織絕不可能推翻

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於是他們發動“9·11”恐怖襲擊激怒了美

國,讓美國破壞了中東這家“瓷器店”。現在,伊斯蘭激進組織在一片廢

墟中蓬勃發展。恐怖分子如果僅靠自己,根本沒有能力把我們拖回中世

紀、重現“叢林法則”。他們只能試著激怒我們,而最後的結果就要看我

們如何迴應。如果“叢林法則”真的再現,我們其實必須負起責任。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可能饑荒、瘟疫和戰爭仍然會奪走數百萬人

的生命,但這已經不再是無可避免的悲劇,人類對此也不再像以前那樣

感到無法理解、無法控制。這一切已經成為有可能克服的挑戰。我並不

是要無視全球仍有的苦難:目前仍有數億人民陷於貧困;每年瘧疾、艾

滋病和肺結核仍會帶走數百萬人的生命;敘利亞、剛果(金)和阿富汗

的暴力衝突也仍在惡性迴圈。在此我並不是要聲稱世界上已經沒有飢

荒、瘟疫和戰爭,人類再也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了。其實我的態度正好相

反。縱觀歷史,人類總認為這些問題無法解決,於是根本不去試著解

決,只是向神祈求奇蹟,自己卻從未認真努力消滅饑荒、瘟疫和戰爭。

有人說2016年的世界跟1916年時的一樣,仍然有飢餓、疾病和暴力,這

等於是延續著一個古老的失敗主義觀點,認為人類在20世紀投入的巨大

心力一無所獲,種種醫學研究、經濟改革與和平倡議也全然徒勞。但若

真是如此,又何必再投入時間和資源來進行更多的醫學研究、新的經濟

改革並提出新的和平倡議呢?

認可人類過去的努力,其實傳達出了希望和責任的資訊,鼓勵我們

在未來更加努力。鑑於人類在20世紀的成就,如果以後人類仍然遭受飢

荒、瘟疫和戰爭之苦,就不能再怪在自然或上帝的頭上了。我們已有能

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並減少未來受苦的機率。

然而,人類的成就還帶來另一條資訊:歷史不會允許真空。如果飢

荒、瘟疫和戰爭的發生機率不斷減小,必然要有些其他事情成為新的人

類議題。我們對此必須慎重考慮,否則很可能在舊戰場上全面獲勝,卻

在新戰線上措手不及。那麼,21世紀會有哪些議題取代饑荒、瘟疫和戰

爭呢?

其中一項中心議題是要保護人類和地球不被人類自己的力量所害。

我們之所以能成功地控制住饑荒、瘟疫和戰爭,很大的原因在於驚人的

經濟增長帶來了豐富的食物、藥品、能源和原材料。然而,同樣也是因

為經濟增長,已經讓地球的生態在許多方面失去平衡,而我們現在才剛

剛意識到。人類對於這個危機承認得很晚,而且至今努力不足。雖然總

有人談著汙染、全球變暖、氣候變化,但多數國家至今仍未做出任何認

真的經濟或政治犧牲來改善這些狀況。每當要在經濟增長和生態穩定中

二選一時,政客、企業領導者和選民幾乎總是選擇增長。如果我們真想

遠離災禍,就得在21世紀做出更好的選擇。

人類還想追求什麼?我們會不會覺得只要能避免饑荒、瘟疫和戰

爭,又能維持生態平衡,就心滿意足了?這可能確實是最明智的選擇,

但人類不太可能就這麼照辦。畢竟,人類很少真正知足。每次實現某個

成就,人類大腦最常見的反應並非滿足,而是想要得到更多。人類總是

追求更好、更大、更美味,而等到人類擁有巨大的新能力,饑荒、瘟疫

和戰爭的威脅也終於解除,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到時候,科學家、投

資人、銀行家和國家首腦整天要幹什麼?難道是寫寫詩?

成功孕育著野心,而我們最新的成就也推動人類設下更大膽的目

標。我們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健康與和諧,而由人類過去的記錄

與現有價值觀來看,接下來的目標很可能是長生不死、幸福快樂,以及

化身為神。在減少了饑荒、疾病和戰爭之後,我們現在希望能夠克服年

老甚至戰勝死亡。在拯救人民脫離各種不幸之後,我們現在希望他們能

夠幸福快樂。而在提升人性超越掙扎求生的動物性之後,我們現在希望

把人類升級為神,讓智人化身為神人。​​​

分享到

推薦閱讀

美國並沒有走向衰敗,美國應向中國證明這一點

觀察者網

關鍵時刻,伊朗迎來一位重量級人物,以色列如臨大敵豎起防空導彈

軍迷世界

美國的虛偽與狡詐,一步步算計英國,榨乾世界

風雲一點通

印度向聯合國車輛開火,但聯合國可能無力懲罰

軍事a馬妍

印度被排擠在阿曼軍演之外,傳達出了什麼訊號?

思遠軍事

美智庫:中國對美國真正的威脅是挑戰了美國的統治思想

金聊齋

嘉樹:日不落榮光不再,英國該去往何方?

嘉樹看市

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兩岸晶片“內戰”已經打響?

直新聞

《二十世紀之旅:人生與時代的回憶:噩夢年代第五部分》

閱讀思考寫作-每日不墜

美國需要某種形式的“科技產業政策”,但可以不這麼說

觀察者網

標簽: 人類  戰爭  和平  饑荒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