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隋煬帝楊廣從千古一帝跌落成末代昏君,完全是因為這四個字

作者:由 風竹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4-28

隋朝是一個苦難而又輝煌的王朝,隋煬帝是一個偉大與罪惡並存的人。他短暫的人生,匆匆而逝的王朝如此生動而又不可思議,如此輝煌而又傷痕累累。楊廣堪稱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文才,不在康熙,唐太宗之下,而其本身所犯的一些不可饒恕的錯誤,又使他與千古明君失之交臂,成為一個富於悲情色彩的亡國之君。

隋煬帝楊廣從千古一帝跌落成末代昏君,完全是因為這四個字

我們先看看隋煬帝楊廣有沒有資格成為千古一帝。

01滅陳,一統江山。

史書上說楊廣“

美姿儀,少聰慧

”,初封雁門郡公。開皇元年(581年),冊立為晉王。開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以晉王楊廣為尚書令帥50萬大軍攻陳,次年1月滅陳。也就是說,在實際上,隋的統一是由楊廣最後完成的。它的意義重大,成功結束自魏晉以來華夏300年的分裂局面。

02開疆拓土,攻滅吐谷渾,華夏首次將青海劃入版圖。

吐谷渾汗國是在青海、河西一帶的國家,329年建汗國。大業四年(608年)隋臣裴矩指使高車襲擊吐谷渾,吐谷渾向隋朝請求援軍。楊廣乘機出兵,於隔年滅吐谷渾,步薩缽可汗逃亡。此戰開拓疆域數千裡,從而設定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讓青海併入隋朝版圖。除此以外,楊廣還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如徵契丹、琉球等,在開疆拓土上,有一點秦皇漢武的味道。

隋煬帝楊廣從千古一帝跌落成末代昏君,完全是因為這四個字

03修建大運河

我國的自然河流都是東西走向的,東西方向的交通很便捷,但南北運輸不暢。西晉滅亡後,晉室南渡,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慢慢向南方轉移,到了隋唐時期,這個程序又開始加速,因此,修建大運河是十分必要的。大運河的修建,加強南北溝通,連線了長江黃河,自此之後基本杜絕了華夏南北分裂的格局。更進一步促進了沿線城市如揚州、杭州等地發展。隋朝大運河的修建,整合了隋朝經濟、政治、以及軍事的,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唐代詩人皮日休說:“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04興科舉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真正成型於唐朝。楊廣始建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大影響極其深遠的大事。那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楊廣還增加了科舉錄取人數。至大業三年(607年),考試科目已經有了十科。這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產生。

隋煬帝楊廣從千古一帝跌落成末代昏君,完全是因為這四個字

按照楊廣的資質,完全有可能成為千古一帝,不然的話,素有一代明君稱謂的隋文帝也不會破格提拔他當接班人。要說老爸打下的基礎是非常好的,隋文帝楊堅透過一系列改革,透過建章立制,使得當時的政治、社會穩定,百姓富足,文化昌盛,經濟繁榮,史稱“開皇之治”。據說,國庫裡的糧食一直吃到了唐朝初年。那麼,先天、後天條件都無比優越的楊廣是怎麼走到亡國之君這條路呢?原因就在於這四個字:

棄德窮兵

隋煬帝楊廣從千古一帝跌落成末代昏君,完全是因為這四個字

這句話是楊廣的同時代人、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說的。下面我們先來看楊廣的“棄德”。

李世民登基後,曾經把君臣之間的關係比喻成船與水的關係,“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統治者一定要體恤民力,要用仁政治理天下,不要瞎折騰。而楊廣雖然天分奇高,但屬於太平天子,在父皇面前裝作清儉,其實驕奢淫逸至極。稱帝之後,本相畢露,大建東都洛陽,從南方到處蒐集奇材異石再往北運,造成大量民工死亡。修建大運河,然後遊江都時,率領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一、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餘里,所經州縣,五百里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的情況十分嚴重。

隋煬帝楊廣從千古一帝跌落成末代昏君,完全是因為這四個字

更有甚者,楊廣邀請西域商人到洛陽參觀,把綾羅綢緞掛到樹上,以顯示天朝上國的富庶。在端門街舉行盛大的百戲表演。戲場周圍長五千步,演奏樂器的人有一萬八千人,樂聲幾十裡以外都能聽到,從黃昏至清晨,燈火照亮了天地,至月未才結束。耗費鉅萬,從此每年都是這樣。西域商人請求到豐都市場進行交易,楊廣允許了。他先下令整修裝飾店鋪,屋簷式樣要劃一,設定盛大的帷帳,珍稀貨物擺滿店堂,人們要服飾華麗,連賣菜人也要用龍鬚席鋪地。西域商人有經過酒食店的,命令店主都要邀請入座,酒足飯飽之後,不用付錢,並欺騙他們說:“中國富饒,酒食照例不要錢。”

楊廣除了好大喜功以外,在其它方面也有失明君的做派,比如到處蒐集民間童女充入後宮,讓老百姓怨聲載道。他的做法嚴重偏離了君主應有的“德”政,最後老百姓揭竿而起也不冤枉。

隋煬帝楊廣從千古一帝跌落成末代昏君,完全是因為這四個字

我們再看第二個問題“窮兵”。

楊廣喜歡打仗,但總體上來說戰績不太出色,很多場擴張戰爭都是先勝後敗,尤其是三徵高麗的戰爭,規模很大。比如第一次征伐高麗就出動將士一百一十三萬,民夫二百二十萬人以上,結果付出幾十萬人的傷亡而收穫很少。連年的戰爭,動用的人力物力無數,大量士兵、民夫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

無窮無盡的勞力壓得人們喘不上氣了。所以當他第二次討伐高麗的時候,有人造反了。可是楊廣依舊沒有看清形勢,組織第三次討伐高麗,這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隋煬帝楊廣從千古一帝跌落成末代昏君,完全是因為這四個字

在我國曆史上,只有一個王朝和隋朝很像,那就是秦帝國,同樣的好大喜功,同樣的視百姓為草芥,結果都是二世而亡,何其像哉?

中國古代根據帝王的表現,諡號劃分為美諡、中諡、惡諡之分,而“煬”便是惡諡的典型代表。公元618年,楊廣被部下宇文化及等人縊殺,李淵得知後,下令追諡楊廣為煬帝。楊廣轟轟烈烈的一生從此畫上了一個句號,而“

煬帝

”也成了他永遠的符號。

圖/來源於網路

文/來源於師說123

標簽: 楊廣  隋朝  吐谷渾  大運河  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