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作者:由 遙遠經典 近在眼前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9-07-19

“諾”之沉重:為義而死,千金報德——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

【題圖:據傳伍子胥在溧陽瀨水邊“千金報德”撒下的金瓜子,近幾十年來,不斷有村民拾得。江蘇省和鎮江市博物館各儲存有一粒、溧陽文物管理委員會則儲存著半粒“金瓜子”。】

————————————————————————————————————————————————

影響溧陽的歷史名人——伍子胥 千金報德瀨水邊

(轉載自:利眾網路)

在溧陽人民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眾多民間傳說中,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公元前522年

伍子胥

過昭關、到吳都姑蘇、途經溧陽受到

史貞女

相助、功成名就後又

到瀨水邊投千金報德

的故事了。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溧陽鳳凰公園,史貞女(又名瀨水邊的浣紗女)塑像

那麼這段來自春秋時期的傳說真實性如何呢?

翻開漢代司馬遷的《史記》,仔細閱讀卷六十六列傳第六的《伍子胥列傳》,發現作者著重記述了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棄小義而滅大恨的事蹟。昭關受窘,中途乞討,忍辱負重、艱苦卓絕,終於復仇雪恥,名留後世。列傳中寫到的一場離奇戰爭引起了我的注意:楚國邊境鍾離氏和吳國邊境卑梁氏都養蠶,兩地的女子為爭採桑葉而大起爭端,相互廝打,以致於兩國為爭地盤而起兵相互攻打,大戰由此展開。春秋時期人們的任性讓人忍俊不禁。回頭再看,楚平王因兒媳太美而自娶,又因聽信讒言而濫殺伍子胥父兄,則不足為奇了。然而列傳留給我們關於伍子胥在溧陽遇史貞女的線索只有寥寥幾個字:“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意思是伍子胥沒到蘇州就病了,中途討過飯。而溧陽恰恰就在這中途。

伍子胥到姑蘇中途有沒有到過溧陽?到溧陽有沒有遇到史貞女?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在被譽為“地方誌鼻祖”的《越絕書》中有比較真實可信的記載。這是一本記載古代吳越地方史的雜史。該書雜記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的史實,上溯夏禹,下迄兩漢,旁及諸侯列國,對這一歷史時期吳越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曆法、語言等多有所涉及。

《越絕書·荊平王內傳第二》中對伍子胥到溧陽遇到史貞女並向她乞討,則有了明確的記錄

:“子胥遂行。至溧陽界中,見一女子擊絮於瀨水之中,子胥曰:豈可得託食乎?女子曰:‘諾。’即發簞飯,清其壺漿而食之。子胥食已而去,謂女子曰:‘掩爾壺漿,毋令之露。’女子曰:‘諾。’子胥行五步,還顧女子,自縱於瀨水之中而死。”

東漢趙曄撰《吳越春秋》,是一部記述春秋時期吳、越兩國史事為主的史學著作。

《吳越春秋》之《王僚使公子光傳第三》中,趙曄對伍子胥在溧陽遇史貞女,向她乞食後,史貞女為守秘密而投河的故事則有了較為詳細的記載。

“子胥默然,遂行至吳。疾於中道,乞食溧陽。適會女子擊綿於瀨水之上,……子胥行,反顧,女子已自投於瀨水矣。”

而在

《吳越春秋》的《闔閭內傳第四》中,趙曄對伍子胥報得父仇、功成名就後來溧陽千金報恩的故事也有了明確的記載

:“子胥等過溧陽瀨水之上,乃長太息曰:‘吾嘗飢於此,乞食於一女子,女子飼我,遂投水而亡。將欲報以百金,而不知其家。’乃投金水中而去。”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嘉慶《溧陽縣誌》投金瀨圖

後代文人墨客前來溧陽謁拜,更是留下了不少詩文。唐代大詩人李白對伍子胥逃難故事滿懷興趣,曾特地來溧陽為史貞女寫詩、立碑、作銘;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也寫有《浣紗女》詩;明代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也記述了伍子胥逃難經過瀨水的故事。至於近、現代圍繞伍子胥與史貞女的詩文更是不勝列舉。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李白

仔細分析,從遠古至今,史籍的記載和溧陽千百年來的傳說是遙相呼應的,主幹情節是一致的。

伍員山的傳說

在溧陽市天目湖風景度假旅遊區的最南端,有座山叫伍員山,舊稱烏鴉山,是江蘇省溧陽市與安徽省郎溪縣的界山,海拔441米,面積40多平方公里。傳說當年伍子胥遭奸臣陷害,隻身逃難,奔吳國,楚國追兵緊逼,迎面大山擋住去路。他跳下馬,拉著馬尾巴,倒退著登上了山頭,留下了反方向的足跡,迷惑了追兵,躲過大劫。因伍子胥姓伍名員,為紀念他,人們將山改名伍員山。雖然,古人是有附會名人的習慣的,但我仍願意相信,伍子胥確實是經過了烏鴉山的。

胥泊村的來歷

溧陽北郊有個胥泊村。傳說中,史貞女投瀨水後,伍子胥強忍悲痛,一口氣跑了幾十里路,到了這個村。他找到一塊乾燥而又粗糙的石頭,咬破了右手的五個指頭,才寫下了記錄在歷史深處的這二十個字:“爾浣紗,我行乞;我飽腹,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也有人認為該村是伍子胥由楚投吳時泊舟之處,故名胥泊。

中橋村、木杓鬥村、上吳村的遺蹟

今南渡鎮中橋村、木杓鬥村、上吳村是保留史貞女遺蹟最多的三個村子。傳說,當年史貞女的遺體在瀨水上讓東風和流水推到了中橋村以西約三華里的木杓鬥村。出於對史貞女義舉的深深認可和無比敬仰,木杓鬥村村民們趕在她生前的寄居地中橋村和宗族聚居地上吳村之前,給史貞女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中橋村、上吳村村民也曾以各種方式紀念史貞女。至今,我們仍可以在這些村子裡找到一些歷史遺存。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溧陽瀨水史貞女碑

胥河的記憶

當年,吳王闔閭為運輸伐楚所用糧食,命伍子胥開挖運河。該運河東通太湖,西入長江。胥河開鑿於公元前506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胥河溧陽高淳段至今仍是溧陽、高淳間的灌溉水源和通航的河道。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率眾開挖運河示意圖

千金小姐的來源

語言學界普遍認為,千金小姐一詞即來源於伍子胥千金報德的故事。這個成語最初是用來讚頌史貞女高貴的精神,至於後來詞義的引申和變化,則自有其發展的脈絡和軌跡。

伍子胥千金報德的故事對溧陽的影響是深遠的。

它激起了溧陽人最初的英雄情結。伍子胥在父兄被無端殘殺後,幾乎僅憑一已之力,歷經千辛萬苦,期間也曾因時機不成熟,到民間種地以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最後終於能夠報仇雪恥。在溧陽人的心中,他是真正的大英雄。

它最早在溧陽人心裡植下了知恩圖報的種子。

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爭鳴已經轟轟烈烈,但哪一家的思想能深入人心呢?伍子胥報得大仇之後,時刻不忘大恩,最終實現千金報恩的承諾。在瀨水邊,伍子胥用實際行動給溧陽先民上了一堂生動的道德啟蒙課。

它記錄了溧陽先民早期的最樸素的價值判斷。楚平王因兒媳太美而自娶,因聽信讒言而濫殺伍子胥父兄是惡。伍子胥為父兄報仇是善。

史貞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成就伍子胥大業是德。

溧陽先民是予以認可並高度推崇的。這些樸素的道德判斷影響了我們民族兩千五百多年。

史貞女——信義長存瀨水畔

轉載自:溧陽山水網,作者:黃 誠

在溧陽,講到春秋時期伍子胥與史貞女的故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故事緣起於伍子胥因父兄皆無端被楚平王殺害,唯有他自己僥倖逃脫毒手,為求復仇而逃亡吳國,在這逃亡的路上,伍子胥遇見史貞女,從而引出一段令人唏噓的歷史故事。

伍子胥乞食史貞女的故事,最早見於據傳由東漢袁康、吳平所輯錄的地方誌書《越絕書》。

《越絕書·荊平王內傳》中提到:“子胥遂行。至溧陽界中,見一女子擊絮於瀨水之中,子胥曰:豈可得託食乎?女子曰:‘諾。’即發簞飯,清其壺漿而食之。子胥食已而去,謂女子曰:‘掩爾壺漿,毋令之露。’女子曰:‘諾。’子胥行五步,還顧女子,自縱於瀨水之中而死。”

這段描述較為簡略,大致講了伍子胥在溧陽瀨水邊上吃過一位女子所給的飯食,然後臨走時關照了句“收拾好你的茶飯碗筷吧,不要讓它露出痕跡(掩爾壺漿,毋令之露)”,女子答應了一聲,便投河自盡了。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現在的溧陽城區鳳凰公園,湖邊有

貞女浣紗、伍員乞食、捨生成義、投金瀨水

等4幅大型浮雕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其實在這之前,書裡還有一則

伍子胥江上遇漁夫

的故事。文中記述

伍子胥得到漁夫幫助得以渡江,欲將價值百金的寶劍相贈,漁夫一口拒絕

說:“楚王到處懸賞千金通緝你,我連這千金的賞錢都沒有興趣要,還會貪圖你這把價值百金的寶劍嗎(吾聞荊平王有令曰:‘得伍子胥者,購之千金。’今吾不欲得荊平王之千金,何以百金之劍為)”?

漁夫不僅送他到渡口,還給了伍子胥飯食

,並且說“吃了趕緊走,不要讓追兵追到你(亟食而去,毋令追者及子也)”,

伍子胥走時還是那句話

“掩爾壺漿,無令之露”。

漁者答應了一聲,便將漁船掀翻,用匕首自刎死於江水之中

(即覆船,挾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文章中對此加了句解釋“明無洩也”,即以死表明不會洩密。

【提醒:伍子胥與之前漁夫的故事,請見上一篇文章:】

遙遠經典 近在眼前:伍子胥與麥飯鮑魚羹:為義而死的漁夫,春秋年間的生死觀

由此可見之後在溧陽遇到的那位女子,之所以也選擇投水自盡,也是出於“明無洩也”,用自己的生命擔保自己信守承諾。此舉堪稱壯哉!故晚清梁啟超在為喚醒國人尚武重義思想而著的《中國之武士道》一書中讚道:“一曰,與人共事,而一死可以保秘密,助其事之成立者,必趣死無吝無畏,如田光、江上漁父、溧陽女子之徒是也。”

在稍後於《越絕書》由東漢趙曄所撰的《吳越春秋》一書中,整本故事雖然內容充實了許多,但表達的思想卻變了味。《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第三》原文載:“(伍子胥)疾於中道,乞食溧陽。適會女子擊綿於瀨水之上,筥中有飯。子胥遇之,謂曰:‘夫人可得一餐乎?’女子曰:‘妾獨與母居,三十未嫁,飯不可得。’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女子知非人,遂許之,發其簞筥,飯其盎漿,長跪而與之。子胥再餐而止。女子曰:‘君有遠逝之行,何不飽而餐之?’子胥已餐而去,又謂女子曰:‘掩夫人之壺漿,無令其露。’女子嘆曰:‘嗟乎!妾獨與母居三十年,自守貞明,不願從適,何宜饋飯而與丈夫?越虧禮儀,妾不忍也。子行矣。’子胥行,反顧,女子已自投於瀨水矣。於乎!貞明執操,其丈夫女哉!”

再千年之後,唐代李白作《溧陽瀨水貞女碑銘》中將這位溧陽女子補充了姓氏,“溧陽黃山裡史氏之女也”,故後人將其稱之為史貞女。

《吳越春秋》一書的記載更為詳盡(包括後來伍子胥伐楚之後投金瀨水等等),後世馮夢龍、蔡元放《東周列國志》中所記述的伍子胥的故事,亦基本上是在《吳越春秋》版本上再擴充套件加工的。

在文獻書中僅僅被人一筆帶過的史貞女,今人已很難講得清。但是透過追溯以往的歷史,我們知道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確立了影響後世兩千多年的民族價值觀,其中的核心就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信與義。當時的人為了心中的大義可以肝腦塗地,以死相報。

比如晉國陳嬰、公孫杵臼矢志不渝共保趙氏孤兒;吳國專諸之母投繯自盡以絕專諸猶豫之心;魏國侯贏面北自刎以報信陵君,

這樣的事例在那個時代比比皆是。

史貞女僅僅因為伍子胥臨行前一句囑咐而投水也正是出於此。

史貞女的故事,被溧陽百姓傳了幾千年,這應該源於

她是有文獻記載以來,最早在溧陽百姓心中植入了信與義的種子的人吧。

網友留言:

溧陽古代講信義的不只是史貞女一人。即以與史貞女有關的事情來說。

譬如說,史貞女葬地的木勺鬥村的先民,他們能為史貞女收屍下葬,這也是民風古樸的表現。我打聽過,木勺鬥村現在沒有人姓史,但史貞女的墓卻修造的有模有樣;而且,他們村還保留刻有“中江橋”三個字的一塊長條石;每一年三月廿八日,他們村的代表都要被上吳村人請過去,一同祭祀史貞女。這些,應該不是偶然的巧合。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溧陽,史貞女投水處 ↑

史貞女投水身亡後,她的屍體浮至上游三里的木杓兜村(今溧陽南渡鎮慶豐),由村民撈起安葬 ↑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史貞女的屍體浮至上游三里的木杓兜村,由村民撈起安葬↑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南渡鎮上吳村,也就是史貞女的出生地她的孃家,負責管理祠堂的一位史姓老先生說,史貞女是他的老祖宗,貞女祠建於民末清初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後來伍子胥率領吳國兵馬打敗楚國,報了大仇。在返吳途中,到瀨水邊憑弔史貞女,在她投水處(今溧陽舊縣中橋村)和上吳村建祠,在木杓兜村修墓 (墓後亦有祠)。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上圖:唐代詩人李白曾三次來溧陽,因感動於史貞女的信與義,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李白應縣令鄭晏等的請求,撰寫《溧陽瀨水貞女碑銘 並序》,由李白的族叔、著名書法家、時任溧陽知縣的李陽冰書寫,然後製作成石碑,立在浣紗廟中。

在歷史的風雨中,此碑也如同史貞女與伍子胥的故事一樣,流傳了上千年,感動著無數人。

此碑原立於投金處,後倒地,文 革間為宜興農民所得,現存嵌於宜興周處祠(周王廟)碑廊中。20世紀90年代初,整修貞女祠時曾仿刻一塊,嵌於貞女祠月洞大門東側(見下圖)。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上圖:後來伍子胥為憑弔浣紗女所建之墓、祠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並序》

皇唐葉有六聖,再造八極,鏡照萬方,幽明鹹熙,天秩有禮。自太古及今,君君臣臣,烈士貞女,採其名節尤彰可激清頹俗者,皆掃地而祠之。蘭蒸椒漿,歲祀罔缺。而慈邑貞義女,光靈翳然,埋冥古遠,琬琰不刻,豈前修博達者為邦之意乎?

貞義女者,溧陽黃山裡史氏之女也,以家溧陽,史闕書之。歲三十,弗移天於人,清英潔白,事母純孝。手柔荑而不龜,身擊漂以自業。當楚平王時,平王虐忠助讒,苛虐厥政。芟於尚,斬於奢,血流於朝,赤族伍氏。怨毒於人,何其深哉!子胥始東奔勾吳,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傷弓于飛。逼迫於昭關,匍匐於瀨者。舍車而徒,告窮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壺漿。全人自沉,形與口滅。卓絕千古,聲凌浮雲。激節必報之仇,雪誠無疑之地。難乎哉!

借如曹娥潛波,理貫於孝道;聶姊殞肆,概動於天倫。魯姑棄子,以卻三軍之眾;漂母進飯,沒受千金之恩。方之於此,彼或易爾。卒使伍君開張闔閭,傾蕩鄢、郢。吳師鞭屍於楚國,申胥泣血於秦庭。我亡爾存,亦各壯志。張英風於古今,雪大憤於天地。微此女之力,雖云為之士,焉能咆哮烜赫,施於後世也。望其溺所,愴然低迴而不能去。每風號吳天,月苦荊水,響像如在,精魂可悲。惜其投金有泉,而刻石無主,哀哉!

邑宰滎陽鄭公名晏,家康成之學,世子產之才。琴清心閒,百里大化。有若主簿扶風竇嘉賓、縣尉廣平宋陟、丹陽李濟、南朝陳然、清河張昭,皆有卿才霸略,同事相協。緬紀英淑,勒銘道周。雖陵頹海竭,文或不死。其辭曰:

粲粲貞女,孤生寒門。上無所天,下報母恩。春風三十,花落無言。乃如之人,激漂清源。碧流素手,縈彼潺湲。求思不可,秉節而存。伍胥東奔,乞食於此。女分壺漿,滅口而死。聲動列國,義形壯士。入郢鞭屍,還吳雪恥。投金瀨沚,報德稱美。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上圖:浣紗廟石碑《溧陽瀨水貞女碑銘 並序》,由李白撰寫,李白族叔李陽冰書寫,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

季子的千金劍與伍子胥的金瓜子

轉載自:華夏吳氏網

公元前561年,吳君壽夢去世,根據壽夢遺命,吳公室欲立季札為國君,季札則堅持確立嫡長子繼統原則,禮讓不受,使壽夢遺命終究沒有實現。在季札的堅持下,乃由長子諸樊總攬政事擔當國君。諸樊等到父王喪期過後,又要將國君之位讓給季札,季札再次辭謝。公元547年,諸樊在巢國戰死之後,季札仍然推辭王位,諸樊的二弟餘祭繼位。

吳王餘祭四年春天(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魯國,接著又訪問鄭國、衛國、晉國。途中,路過徐國,受到徐國國君徐亙的熱情招待。徐國一直都講究仁義治國,至徐亙,當依然如是。季札作為吳國使臣出使魯國,當他進入徐國境內時,看到徐國老百姓安居樂業,五穀豐登,心中暗暗稱讚:徐君以仁義聞名於世,今天終於有幸見到他治理的國家了。季子本是義人,此情此景,使他已有仰慕之情。

春秋時期,吳國劍器,天下聞名。季札帶著寶劍經過徐國,徐國的國君看到這口寶劍,他嘴上雖然沒說,可臉上的表情卻顯示著很想得到這口劍。季札因為還要佩戴寶劍出使中原各國,所以沒將寶劍獻給徐君,但心裡已經決定,回程時一定將寶劍獻給徐君。當年秋天出使各國後,季札又路過徐國,而徐君已經去世,埋葬在徐國都城的郊外。可是,季札還是要解下寶劍贈給徐國的嗣君。隨從急忙勸阻:“此劍乃吳國之寶,不可以贈人。”季札回答說:“當日路過,徐君觀劍,口雖不言,臉上的表情卻顯示著愛劍之意。那時,我已決定回來再獻。如今他故去了,

我不獻劍,即是欺騙自己,為一口劍而自欺,正直的人不為。

”於是季札把劍掛在徐君墓地的樹上,行禮之後,便踏上歸國之路。中國有句俗語:“人在人情在,人不在斷往來。”季札的行為,表現了對友情的堅定,

一諾千金,生死不逾。

何況,這許諾還沒有付諸言語,變成契約呢!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季札掛劍於墓樹,出自:聖諭像解。20卷。清梁延年編。清康熙二十年承宣堂刊本。1681年

【提醒:上圖為高畫質大圖,在圖片上點選可檢視原大圖】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描繪的是:季札掛劍

另外,《左傳》記載,“徐子吳出也。”這個“徐子”是章禹,他是吳國的外甥。《徐偃王傳》說,“景(敬)王元年,吳子以我婚於吳,故使公子季札來聘。”,看來,徐國國君徐亙與季札有親戚關係,徐亙的兒子章禹的母親是吳國的公主或郡主,徐亙的夫人是季札的姐妹或堂姐妹。季札是徐亙的小舅子。這就更要守信如初了。

徐國人非常讚賞季札掛劍酬友的行為,就來歌唱道:“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唐代詩人杜甫在《哭李尚書》一詩中有這樣兩句:“欲留掛徐劍,猶回憶戴船。”宋代詩人黃庭堅《李濠州輓詞》詠也有兩句:“掛劍自知吾已許,脫驂不為涕無從。” 明代詩人楊於臣有《詠睢寧》詩曰:“季札報徐君,冢樹掛劍鋒。至今泗水南,高臺遺芳蹤。”清代狀元李蟠有詩為證:“斯事何關物有神,交情賴此尚留真。三朝仍自稱公子,一劍安能負故人。國亂先機脫匕首,君仇遺恨失延津。匣中亦有吳鉤在,酹酒西風看幾巡。”由此可見“季子掛劍”的文化影響。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三國吳,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1984年安徽馬鞍山市雨山區朱然墓出土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吳國從諸樊(公元前560年)到餘昧(公元前527年),三世30餘年間的權力更替過程中,均按照兄終弟及的殷制進行。多次的王權更替,都因為季札堅持禮讓,確保了國家權力的順暢交接,制止了可能引發的內亂,使吳國贏得一段寶貴的穩定發展時期,終於成為春秋一霸。

餘祭的弟弟季子的三哥餘昧在吳王的王位上去世後,按照兄終弟及的殷制,應該輪到季札為國君,國人也希望授權於季札,季札再次禮讓並逃去,公元前526年,餘昧子僚及位。王僚繼統,這既違背先王壽夢和諸樊的必致國於季札的遺命,也不符合嫡子嗣國的禮制,終於成為公子光殺王僚代立的口實。

王僚即位後四年,公元前522年,因楚平王懷疑太子“外交諸侯,將入為亂”,於是遷怒於太子太傅伍奢,將其父、兄騙到郢都殺害,伍子胥隻身逃往吳國。

關於

伍子胥乞食奔吳

一事的記錄,《史記·伍子胥列傳》只是簡單地以“子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一筆帶過。在《越絕書·荊平王內傳》和《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的記載中,出現了一個捨己救人的浣紗女子的形象。

《溧陽縣誌》

記載,

溧陽古代知名人士的第一人就是史貞女

:“史貞女,其名不詳,家住溧陽黃山裡(大溪鄉上吳村,史貞女在此出生)。傳說她父親叫史科生,早亡。她為奉養母親,30歲未嫁,到瀨水之濱的外祖父家(在今舊縣鄉中橋村),隨舅父朱榮昌學習紡織。伍子胥逃往吳國,經過瀨水,遇見在水邊浣紗的史貞女,向她討食。她把漿紗的半桶麵糊給他吃了。他臨走時再三叮囑史貞女切勿講出他到過這裡,以免追兵知道他的去向。史貞女為了使伍員放心並保全自己的貞節,立即抱起一塊大石,投水身亡。伍子胥咬破手指,在擊綿石上寫下了幾行字:“爾浣紗,我乞食。我裹腹,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之後,史貞女的屍體浮至上游三里的木杓兜村(今屬慶豐鄉),由村民撈起安葬。

伍子胥逃亡到吳國六年(公元前514年),殺伍子胥父兄的楚平王死去,第二年,公元前515年,即吳王僚十二年,急於報仇的伍子胥幫助諸樊之子公子光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得王位,即吳王闔閭。當時季札在晉國,聽到吳國的政變後返回,此時的闔閭想把國君之位交給季札,但季札堅決推辭不願接受,他說:“你殺死了吳國的國君,我如果接受你讓出的國君之位,豈不是與你合謀篡位嗎?” 季札於是去了延陵(今常州),因之世人稱他為“延陵季子”。季札後來終身沒有再回吳國。

公元512年,吳王闔閭即位後第四年,就滅掉了32年前季子在那裡掛劍的徐國,把闔閭的表兄弟——做了32年國王的徐國國君的章禹(也就是徐國國君徐亙的兒子)趕下王位。(據修於上世紀末的東海郡《徐氏宗譜》記載,“四十三世,亙,東周定王時承襲徐國第四十三代國君,生一子。四十四世,章禹,東周靈王時承襲第四十四代國君,周敬王八年被吳所滅,生一子。”又據明萬曆十三年魯西《徐氏族譜》稱:“亙,周定王時嗣位。章禹,周靈王時嗣位,至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為吳所執,失國。”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即位十年,伍子胥與兵法家孫武與吳王闔閭,率吳國三萬軍兵伐楚,擊敗二十萬楚國軍隊,攻破郢都,把己經死了10年的楚平王掘墳鞭屍,並且說“我就象是在追趕快要落山的太陽,等不及了,不得不倒行逆施”,而後又重葬16年前冤死的父兄,報仇申冤。第二年,即公元前505年,在班師回吳驅趕擅自回吳國自立稱王的夫概(闔閭的弟弟)的途中,伍子胥沒忘記史貞女,

時隔17年,伍子胥來到當年貞女浣紗之地,在季子徐墓掛劍的39年之後,向瀨河之中投下了三鬥三升金瓜子

,以表達對這位寒門貞女的悼念祭祀。伍子胥在她投水處(在今中橋村前)和上吳村建祠,在木杓兜村修墓(墓後亦有祠)。

時至唐朝,詩仙

李白來到溧陽,應縣令鄭晏懇請,他為史貞女專門寫了碑銘:“子胥東奔,乞食於此,女分壺漿,滅口而死。聲動列國,義形壯士,入郢鞭屍,還吳雪恥。投金瀨江,報德稱美,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李白在銘文中還說,每當風吹吳地、月照瀨江之時,彷彿還能聽到貞女的聲音,看到她的形象。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為憑弔浣紗女所建之墓、祠,右邊是李白所寫《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並序》,嵌於貞女祠月洞大門東側。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溧陽史貞女祠

現在,隨著行政區劃的改變,上述地方(上吳村、木杓兜村、中橋村)均在江蘇常州溧陽南渡鎮(南渡鎮與常州丹陽九里村季子廟<著名的沸井所在地>直線距離五十公里,南渡鎮在九里村之南),其中中橋村已與福新村合併為福新村。在史貞女故里上吳村,村民集民國年間貞女祠舊房料重建貞女祠,與史氏宗祠共同形成一整體建築,坐北朝南,樑柱彩繪,具有清初祠堂建築特色;在史貞女寄居地也是投江處的福新村老中橋古瀨水邊,有一座始建於二千多年前、屢廢屢興的浣紗廟,亦即浣紗史貞烈女祠,正廳供奉的神龕兩邊題有楹聯:

“青眼識英雄,視死如歸情當報,貞女千秋崇廟祀;芳名垂宇宙,恩重似山應酬答,投金百世永江流。”橫匾為:“心白如水”。

這裡不僅歷代修建了許多紀念性建築,還形成了許多紀念史貞女的習俗,寄託著人們深深的懷念和虔誠的膜拜。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溧陽鳳凰公園史貞女塑像

現在的溧陽城區西北部的鳳凰公園,有一座用漢白玉精製而成的史貞女全身塑像,昂立於綠荷飄浮的神女湖上。湖邊有

貞女浣紗、伍員乞食、捨生成義、投金瀨水

等4幅大型浮雕,其中的

“投金瀨水”上題有詩云:“子胥還吳雪仇恥,貞女可惜身已死;一飯之德古必償,遺以百金投瀨水。”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溧陽鳳凰公園,湖邊有

貞女浣紗、伍員乞食、捨生成義、投金瀨水

等4幅大型浮雕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誠信卓絕千古 感恩聲凌浮雲”。官方解釋為:“史貞女與伍子胥的誠信之約賦予了溧陽深厚的誠信文化底蘊,折射出了千百年來溧陽地方的誠信之風。古老的信、義、禮文化為當代溧陽城市精神注入了核心的價值內涵,誠信的溧陽人不欺詐、不作假,創造品牌,求真務實,奉獻社會,其誠信感恩的文化性格彪炳千秋。”

《越絕書·荊平王內傳》中,史貞女對伍子胥只說了兩句話,且都只有一個字:“諾”

;對史貞女的報恩,伍子胥也是“一諾千金”。伐楚回吳途中,伍子胥將三鬥三升“金瓜子”拋進史貞女當時投水的地方,實現了其“千金報德”的願望。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據傳,伍子胥在瀨河裡撒下的金瓜子叫郢爰,是楚國的金幣,也是我國最早的黃金貨幣。近幾十年來,仍不斷有人拾得。在

江蘇省和鎮江市博物館各儲存有一粒“金瓜子”,現溧陽文物管理委員會尚儲存著當年的半粒“金瓜子”。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又見一粒金瓜子 史貞女與伍子胥故事再添物證

(常報全媒體訊)史貞女與伍子胥的故事,在溧陽家喻戶曉,併成為當地感恩信義文化的歷史寫照。本月8日,南渡鎮舊縣村村民董進芳首次公開展示一粒“金瓜子”,村裡其他兩位高齡老人也向記者講述了他們拾得“金瓜子”的親身經歷。這為伍子胥“千金報德”的歷史故事增添了物證。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守了48年的“秘密”

“這件寶貝我儲存了48年,連子女都不知道。”當天上午,記者來到82歲董進芳老人家中。老人精神矍鑠,從裡屋取出一個小布包,開啟布包,再從層層包裹的紅紙中取出一枚金器。記者看到,該金器呈方形、黃豆大小、一面刻有“鬼臉”圖案,一面較平滑。

董進芳說,他拾得“金瓜子”的時間大約是1969年7月,是在田埂上刨草皮時無意中發現的。“當時田裡已經栽秧,我刨著刨著,看到泥土裡有點發亮,用手掰開一看,居然是金子。”他撿到後,村裡老人說這是伍子胥撒的“金瓜子”,當時就有人出360元要買,但他堅決不肯賣。“既然老天爺有緣讓我撿到,我就有義務好好儲存它。”此後,他再也沒有公開過“金瓜子”的秘密。

曾有5位村民拾得“金瓜子”

“我們村上人都相信史貞女與伍子胥的故事是真實的。”南渡鎮舊縣村黨委書記陳建泉說,他們村上共有5位村民曾經拾到過“金瓜子”,其中兩位已經去世,除了董進芳外,還有董法清和董龍保兩位老人健在。

專家:“金瓜子”來頭不小

舊縣村民撿到的“金瓜子”,到底是不是伍子胥當年撒下的“金瓜子”?它們的真實身份又是什麼呢?

“從董進芳珍藏的這個‘金瓜子’辨判,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金幣,名稱郢爰。”該市原文化局副局長史劍新說,

東漢《吳越春秋》《越絕書》記載“伍子胥投百金”以報德。唐代李白撰《瀨水上古貞義女碑銘並序》說“投金瀨沚,報德稱美”,意思就是伍子胥把金子投在瀨水中的小塊陸地上

,瀨水是中江在溧陽境內的特稱。因此,有投金瀨、金淵的名稱。

溧陽史志稱,“投金瀨在縣西四十里”,即在原中江橋至舊縣的江子埂周邊。

千百年來,溧陽民間流傳伍子胥“三鬥三升金瓜子”祭祀史貞女的故事。

1925年,史貞女墓的木杓兜村民撿到過“金瓜子”。1975年10月,舊縣上街前隊出土一粒瓜子形“金瓜子”,如今在該市文物陳列館裡展示。史劍新說

,從前凡拾得“金瓜子”的人,都要行祭史貞女

,這已成為民間習俗。史書碑文有“投百金”“投金”的記載,而當地民間“三鬥三升金瓜子”的傳說,是百姓的精神信仰。

芮曼菁 陶英傑 文/攝 來源:常州日報

直到現代,還有人在十里大河中撈到過當年伍子胥投下的金瓜子,市文化館儲存半粒。據說,

古時候的農民常常在瀨水裡撈到金瓜子。他們就換了銅錢,買一股香,一個豬頭,一隻公雞,一壺酒,到浣紗廟裡給貞女獻上香火。

【小結】“浣紗女(史貞女)投水”

這件事情我們現在的人其實很難理解,其實當時在春秋戰國年間,人們普遍

對道義原則的重視,那是遠遠超過生命的。

古人講求誠實守信,表裡如一,言行一致,自覺遵從言而有信的準則。承諾一言既出,即是以天為誓,天地為證,天地可鑑,以此約束內心,做到言出必行。

伍子胥明知浣紗女已逝,卻珍重其恩情如山,千金沉水以示對其恩惠的祭拜

,這樣的諾言,是古人對恩德的義舉;而“季札掛劍”,季札是歷史上記載的一位高德之人,即便是沒有說出來的承諾,他也要去兌現,“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誠信是立於天地之間,無愧於心的光明磊落。其實,人能做到不自欺,也不欺人,就會活得坦坦蕩蕩。

伍子胥與浣紗史貞女的傳說:為義而死,千金報德【李白也為之撰寫碑文】(“諾”之沉重)

【提醒:上圖為 GIF 動圖,在圖片上點選可檢視其動態】

【上一篇文章:】

遙遠經典 近在眼前:伍子胥與麥飯鮑魚羹:為義而死的漁夫,春秋年間的生死觀

標簽: 貞女  伍子胥  溧陽  季札  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