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作者:由 爛若舒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8-24

在晚唐到南宋時期景德鎮主要使用的是龍窯。這種窯的解構很簡單主要以茅草,樹枝等燃料。龍窯不僅造價低裝燒量大,火焰抽力大,而且可以產生一種能燒造青瓷與影青瓷的還原氣氛。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景德鎮的制瓷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窯爐,如龍窯、馬蹄窯、葫蘆窯、景德鎮窯這種主要窯型之外,還有槎窯、色窯等窯型。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在考古學家未發現蘭田窯窯址之前,世人們認為龍窯出現的時間在五代時期。但隨著蘭田窯窯址的發現,人們在窯址裡找到了兩座窯爐經考古學家們查證是龍窯。所以景德鎮的龍窯制瓷歷史並不起源於五代時期,而是晚唐時期。在這晚唐時期景德鎮制瓷使用的主要窯爐就是龍窯。龍窯,亦稱蛇目窯或蜈蚣窯。因形狀呈長條形依山坡而建,自上而下。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在宋代時期的景德鎮燒製的瓷器主要是一種名叫青白瓷,也叫影青有“饒玉”之稱。這種瓷器釉色青中帶白,白中泛青,清淡高雅。元代時的景德鎮制瓷時主要使用的窯爐是一種像馬蹄一樣的馬蹄窯。這種窯爐起源於西周晚期,興盛於元代景德鎮。有很多研究學者認為馬蹄窯是由饅頭窯演變的而來。因為貿易的流通使南北交流密切,北方的工匠將技術帶來了景德鎮。所以帶來了饅頭窯這種窯型,景德鎮的工人再加以改善。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元代時期的景德鎮雖然也燒造青白瓷,但是與宋代的並不相同。元代的青白瓷繼承了南宋遺風但是有自身不同的風格。在胎質,造型,釉色以及裝飾上都各不相同。元代的青白瓷胎體比較厚重,宋代那種薄透的瓷器已經非常少見。工匠們在制瓷時原料中加入了含鐵量較高的高嶺土所以元代的青白瓷的胎色,青色更加明顯不如宋代的白。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從現在已經發現的卵白瓷器中可以推斷,在十四世紀卵白瓷就已經開始燒造。這個時期卵白瓷的持續燒造為明代永樂甜白瓷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在元末明初的時候,主要使用的是景德鎮一種特有的窯爐葫蘆窯。葫蘆窯是根據龍窯與馬蹄窯的特點並且發展改進的新型窯爐,兼備了龍窯與馬蹄窯的優點使工匠們的燒成技藝有了巨大的進步。這種窯爐的出現為明代的制瓷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且為清代鎮窯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在景德鎮制瓷業的巔峰時期清代時,鎮窯包含了主要型別窯爐的優點的新型窯爐出現了。在明末清初時,景德鎮使用的這種窯爐為景德鎮成為我國曆代集南北瓷器大成,並且為成就我國曆史上瓷器興旺時代做出了偉大貢獻。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瓷器的燒造需要1100°以上的高溫。祖先們使用一種富含油脂,燃燒火力高的馬尾松為主要燃料。在農民農閒之時就會大量的砍伐這種松木並且看成塊狀,利用雨季山洪爆發時用山洪將松木運到窯廠。在景德鎮,使用松木作為窯柴的這種習慣延續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煤代替柴為止。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在新中國成立後,景德鎮陶瓷業注入了現代工業元素。瓷器的生產規模急速擴大,松木的需求也劇增。所以需要大批的人員上山砍伐松木。逐漸人們認識到這種做法會嚴重的破壞生態環境並且用松木作為陶瓷工業已經滿足不了景德鎮制瓷的需求。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出景德鎮人根據這種情況進行了變革,柴窯改為煤窯。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煤窯的出現在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破壞。當窯爐開始燃燒煤的時候會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影響了景德鎮的制瓷業也嚴重的影響了景德鎮居民的正常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景德鎮人拆掉了所有的工業煤窯與煙囪,使用更為清潔的煤氣作為主要的能源。

談談景德鎮瓷器燒製發展

(圖片與文字無關 僅供欣賞)

標簽: 景德鎮  窯爐  龍窯  白瓷  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