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辰宇投資課 | 傳統估值方法的盲點

作者:由 辰宇SUNIVERS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7-21

價值投資者一直勸說,遠離高估值股票,主要理由是股價偏離內在價值太多,一旦調整,會死傷慘重。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之一,就是“用合理價格買入卓越的公司”。為了計算出合理價格,海內外最常用的估值神器有三個,分別是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 PE),市淨率(Price/Book ratio, PB),股息率(Dividend yield)。

用三大神器嚴格篩選過後,問題來了,怎麼所有股價暴漲的大牛股,不見蹤影?反而那些大名鼎鼎,但多年來股價長期尋底的廢股卻金榜題名。這種現象非常常見,這一個牛市,科技股,醫藥股,內需股,估值沖天,但股價表現,遠超工商銀行等估值便宜,派息慷慨的價值投資寵兒。

辰宇投資課 | 傳統估值方法的盲點

近幾年,新星是騰訊,茅臺,長春高新,寧德時代,股價越貴約漲,越漲越貴,即使受到群眾百般詛咒,股價也只是小跌大漲。如果用三大神器來選股,新星們早就被列入黑名單,永無出道之日。

但三大神器並非完全無用,起碼比聽“內幕訊息”盲炒好得多。要更上一層樓,買中十倍股,三大神器運用不當,反而會幫倒忙。為什麼呢?

先談PE,定義是股價(price)除以每股盈利(EPS)。

股價天天在變,公司會計上的每股盈利並非每天更新,最快也要一季,才會公佈一次。股價的變動會領先於會計盈利,按照PE定義,股價上漲,但每股盈利沒有變化,PE數值立即膨脹。這時,用PE選股的投資者,就會啟動退出機制,就算獨具慧眼,很早買進未來的股王,但在暴漲的初期,PE已經突破20倍,如果拘泥於估值高低,自然是趕快賣掉。如是者,所有的十倍股,都會在大鳴大放之前,慘遭處決。

每股盈利公佈太慢,那用預測盈利來算PE,可行嗎?好了一丟丟,但也只是將視野往外擴大三米,不見得好了多少。很多人只會看下一年的預測盈利,忽略了股王之王,盈利能夠持續幾年有幾何級數的急速增長。以蘋果為例,過去十幾年,盈利能力已經翻了幾十倍,股價上漲200多倍,發展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上市公司。

辰宇投資課 | 傳統估值方法的盲點

用PE選股,錯愛過氣股王,絕不是命運使然,莊家加害,只不過是邏輯有誤。由普通的一隻股票,化身股王的過程中,大部分投資者,一則不信,二則嫌貴,很難捕捉到增長最快速,走勢最燦爛的一段。到業績被認可,人人都贊好時,往往已變成龐然大物,市場飽和,增長放緩,有眼光有耐性的強手,自會賣出離場,轉投下一個十倍股。相反,缺乏眼光和膽量的弱手,見股價跌,低價買“股王”,人棄我取,結局是隻買到有振幅沒漲幅的過氣名股。

股市由牛轉熊之際,大量股民成為接盤俠,原因如出一轍。股價下跌,先於實體經濟衰退。大盤見頂,企業盈利仍在向頂峰邁進,而聰明的市場,早已開始將未來的苦日子,反映在股價上。這時,E仍在高位,P已下跌,PE終於回到“合理值”。最後往往是熊市之初,覺得好便宜,瘋狂掃貨,但越買越便宜。

三大估值神器之二:PB,定義是股價除以賬面值(book value)。

一般認為用賬面值來估算價值,缺點是沒有調整通脹影響,又或是各公司會計準則不一樣,難以比較。其實這些只是小問題,最大的破綻,是賬面值沒有考慮無形資產,如人才,和品牌價值。在產出與有形資產成正比的公司,如需要大量裝置的重工業,倚重PB來估值,無可厚非。但隨著知識型經濟成熟,公司要壯大,不一定要裝置,土地和廠房,反而廣納人才,打造品牌,更加重要。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拿走微軟的25個骨幹,我們將與其他公司別無二致。”21世紀,決勝在人才,能組成屢創佳績的團隊,市場自然會給予高PB。以騰訊為例,現在PB超過9倍,過去10年PB從來沒有低於7倍,因為投資者買的不是騰訊的電腦和伺服器等有形資產,而是馬化騰與其麾下一眾大兵小將不斷創造財富的能力。如果看到PB大過兩倍,就恐高症發作,必定與這類好股無緣。

辰宇投資課 | 傳統估值方法的盲點

品牌效應也是同樣道理。同樣是中國做的球鞋,印上李寧的商標,可以賣貴幾倍,PB是8倍;海天味業做的是我們日常用的醬油,賣遍全國,PB是22倍;法拉利每年的產量不到一萬輛,PB是25倍。PB一直居高不下,是因為市場認為,公司的品牌及管理團隊,能使其硬體價值,大幅膨脹,外人即使能複製其形,也複製不了整家公司的核心能力。

買入資產淨值大幅折讓,PB極低的股票,然後靜待它們的價值顯現,股價返回合理水品,然後獲利離場。萬一買入的公司不幸倒閉,實物資產變賣後分到的錢,也比買入價更高,所以公司倒閉也不怕。原理簡單易懂,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價值顯現的時間,可長可短,短則幾天,長則天長地久。除非有本事將其剝皮拆骨,變賣資產套現,否則等“價值釋放”,可以等到天荒地老。

三大神器之三:股息率,定義是股息除以股價。

有些股票的確要看股息率,例如公用股,業績變動有限,派息比率相對穩定,以股息率作評分標準,低買高賣,對保守型投資者而言,算是比較好的方法。可是,如果無息不歡,每隻股票都要高股息才買,必然痛失暴漲股。

上面說到,一家公司是龍是蛇,決勝在人才。強者結盟,創富能力比普通人高N倍,資金與其迴流到自己口袋,不如留在英明管理層手上,收益更勝一籌。況且公司如日方中,發展大計源源不斷,資金需求往往極大。如果派息之後,又向股東伸手,一出一進,還要付費給負責融資的投行,實屬弱智行為。

股神巴菲特的旗艦公司伯克希爾(Berkshire Hathaway),幾十年來,從不派息,據解釋,主因是他深信資金由神之手操控,收益遠勝由股東的庸手出擊。股神操刀,從1964年至今,55年來總收益超過27400倍,試問又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能力?

辰宇投資課 | 傳統估值方法的盲點

除非立下心腸買股票收取股息,否則純因為股息率而買入,極不明智。很多股票每月的波幅,是股息率的數倍,甚至更高。換個說法,買入時機有誤,利大本不歸。收5%股息,輸幾成本金的難忘滋味,問問買匯豐的信徒,自能深深體會。想想要收多少年股息才能追回本金呢?況且現在還減少派息和暫停派息!

上個世紀投資者重視股息,是因為資訊不通,難以瞭解公司的最新情況,派息現金進入口袋,倍感安心。但今非昔比,上市公司財技一日千里,借錢派息,甚至一邊派息一邊增發股票,兼而有之。做好息之徒,比放膽高追十倍股,其實更為危險。

用三大神器來估值,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世界,試圖設定一個確定的界限。這種方法以往較為可行,因為經濟以工業主導,企業發展的可預測性相對較高。但現今商業週期、資金流動的速度都快,全球化時代,企業增長的速度和幅度,與工業時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不為硬體所限的知識型企業。科技高速發展,知識型企業主導了市場,三大神器的重要性,也隨之快速下降。

辰宇投資課 | 傳統估值方法的盲點

標簽: Pb  PE  股息  股價  派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