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作者:由 月半與星海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4-16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本章最重要的是知覺的資訊加工機制、至於單眼線索似動知覺主要做名詞解釋去背!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知覺就是對直接作用與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是對感覺資訊的整合、解釋。

(1) 感覺與知覺的聯絡與區別:

①聯絡:感覺到知覺是一個連續過程,感覺是感性認識的初級階段,知覺則高於感性認識。

②區別:

a,產生來源不同:感覺來源於感覺器官,知覺是在感覺器官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的分析、綜合、解釋,表現了知識經驗與主觀因素的參與。

b,反映內容不同:感覺反映事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反映事物的整體屬性

c,生理機制不同:感覺是刺激作用於感受器產生神經衝動的表徵,知覺則是大腦對複雜刺激物及其關係進行分析綜合。

(2) 知覺的作用:覺察、分辨、確認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整體性的知覺組織原則要記得關鍵詞!

(3) 知覺的特性:

①物件性:感覺系統為我們提供的是關於光、色、聲等個別刺激特徵或屬性,知覺到的是一個對應著某種形狀、質地、大小和位置的完整而具體的圖形,是那些個別屬性的統一體,知覺到的這種特性就是物件性或選擇性。

②理解性:知覺過程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對知覺的物件加以解釋,並用詞彙或概念對其進行命名或歸類,即賦予物件一定的意義。

③恆常性:當知覺物件的刺激輸入在一定範圍內發生變化的時候,知覺形象並不因此發生相應的變化,而是維持恆定。(大小、形狀、明度、顏色恆常性)

④整體性:知覺的物件有不同的屬性,由不同的部分組成,但我們並不把它感知為個別孤立的部分,而是總是把它知覺為一個有組織的整體,甚至當某一部分被遮蓋,我們也能將零散的部分組織成完整的物件。

知覺組織具有以下原則:

1) 鄰近原則:在空間上彼此接近的刺激更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

2) 相似原則:在大小、形狀、顏色或形式上相似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

3) 連續性原則:知覺傾向於將刺激組織成我們最熟悉的某種模式。

4) 閉合原則:知覺有將缺口加以“彌補”而使圖形成為一個連續、完整的形狀的傾向。

5) 好圖形原則:單純的、規則的、左右對稱的圖形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

6) 同域原則:處於同一地帶或同一區域是刺激物更容易被視為一個整體。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最重要的還是空間知覺!

(4)知覺的種類

根據知覺物件是否涉及人,分為:社會知覺、物體知覺

根據事物都有空間、時間、運動的特性,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視空間、聽空間是根據知覺線索來分類的!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A,空間知覺:指我們對自身和周圍事物的空間關係的知覺,以及對位置、方位、距離等構成空間關係要素的覺察。分為視空間知覺和聽空間知覺。

①視空間知覺:根據知覺線索分為單眼線索(強調視覺刺激本身的特點,是憑藉一隻眼睛就可以相當好地感知深度)和雙眼線索。

有以下幾種單眼線索:

a,物件的大小:物件的相對大小影響我們對距離的知覺,小的物體感覺遠一些,大的物體感覺近一些。

b,遮擋:如果一個物體被另一個物體遮擋,遮擋物看起來近些,被遮擋物則看起來遠些。

c,

質地梯度

:視野中物體在視網膜上的投影大小及投影密度上的遞增和遞減。

d,明亮和陰影:明近暗遠。

e,

線條透視

:同樣大小的物體,如果離我們近,則在視角上所佔比例大,視像也大,如果離我們遠,則在視角上所佔比例小,視像也小。

f,

空氣透視

:由於空氣的散射,當我們觀看遠處物體時都會感受到,物體離我們遠,看到的細節少,邊緣也越來越不清楚,顏色也變淡蒼白,這種遠處物體在細節形狀和色彩上的衰變現象叫空氣透視。

g,

運動視差

:頭只要稍微一轉動,物體與視野的關係就變了,由於頭和身體的活動所引起的視網膜物像上物體關係的變化,叫運動視差。(近快遠慢)

h,眼睛的調節:人在看近物時,視網膜上水晶體的曲率較凸起,看遠物時水晶體較扁平。

雙眼線索是強調雙眼的協調活動所產生的反饋資訊的作用,是憑藉兩隻眼睛去感知深度,是深度和距離知覺的主要途徑。

有以下兩種雙眼線索。

a,雙眼視差:觀察物體時兩眼視網膜上的物像差異。

b,視軸輻合:看遠物時,兩眼視角趨平行,看近物時,則正中聚合。

②聽空間知覺:根據參考系不同,分為:單耳線索(單耳所獲得的線索)和雙耳線索(憑藉兩隻耳朵很好地對聲源遠近、方位定位):

a,時間差(從一側來的聲音,兩耳感受刺激有時間上的差異)

b,強度差(聲音強度隨傳播遠近而改變,近強遠弱)

c,位相差(低頻率聲音波長長,頭顱的阻擋作用較小,兩耳聽到的強度也較小)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B,時間知覺:指我們對客觀現象的持續性和順序性的知覺。參考系有:宇宙環境(太陽、計時器、生物鐘)

C,運動知覺:我們對物體的靜止和運動及運動速度的知覺。

①真動知覺:物體本身真正在空間發生的位移及移動速度的知覺。

似動知覺

:指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們把客觀上靜止的物體看成是運動的,或把客觀上不連續的位移看成是連續運動的。

有以下幾種形式:

1)

動景運動

:物體本身併為移動,只是刺激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和空間間距條件下連續交替呈現所產生的似動現象。(φ現象)

2)

自主運動

:由於人的眼睛總是不隨意地運動著,即使在注視時仍有微弱的顫動,所以在暗室中注視靜止的亮點一段時間後感覺亮點在運動。

3)

誘導運動

:周圍其他物體運動,使本來靜止的物體看上去在運動。(錯覺)

4)

運動後效

:大多數運動都會產生朝相反方向的運動後效。(瀑布效應)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5) 知覺的資訊加工機制

從資訊加工的觀點來看,我們將刺激的個別部分或屬性混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知覺物的心理表徵,涉及以下兩種加工方式:

A,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驅動加工、建構知覺理論):知覺者的習得經驗、期望、動機引導其在知覺過程中的資訊選擇、整合和表徵的建構。知覺過程依賴知識經驗、興趣愛好和心理準備狀態,加工表現為知覺定勢,知覺組合適應效應和知覺情緒效應。

B,自下而上的加工(資料驅動加工、直接知覺理論):指知覺者從環境中一個個細小的感覺資訊開始,將它們以各種方式加以組合,便形成了知覺。

這種直接知覺理論有幾種假說來解釋我們對感覺環境的識別。

a,模板說:認為人們在頭腦中儲存有無數的模板集,這些模板非常詳細,從而使我們有可能辨認出各種客體。識別過程就是將觀察到的客體模式與頭腦中的模板集進行比較,並選出與之匹配的最佳模板,從而識別該物體。

評價:說明了知識經驗的作用,得到實驗的支援,有較強的實用價值,但缺乏靈活性,刺激與模板匹配過程未詳盡說明。

b,原型說:認為原型不是某一個特定模式的內部複本,而是一類客體的內部表徵。識別過程就是將當前刺激與記憶中有關的原型進行匹配,從而獲得當前刺激的意義的過程。

評價:減輕了記憶負擔,靈活,但只有自上而下沒有自下而上。

c,特徵說:認為人們對事物的知覺,就是把事物的特徵與記憶中所儲存的特徵相匹配,而不是把整個事物與模板或原型匹配。

評價:識別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減輕記憶負擔,但只有自下而上,沒有自上而下。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6) 錯覺

n:錯覺指在特定條件下對事物必然會產生的某種固有傾向的歪曲知覺。

a,產生原因:

①客觀原因(客觀環境):物件的結構發生變化(如垂直水平錯覺)、物件處於某種背景中(太陽錯覺)、知覺的情境發生變化,人卻以原先的知覺模式進行感知

②主觀原因:過去經驗的影響(如習慣把小的物件看成在大的靜止背景中運動——車輛在靜止的大地上運動、夜月觀月,認為月動非雲動)、情緒(焦急期盼,度日如年)、態度

③各種感覺相互作用的結果(視覺資訊大大多於肌肉動覺資訊,如提重物,先依靠視覺提供的資訊,認為小的輕大的重,而用不同力氣去提)

總之,錯覺產生的原因有主觀也有客觀因素,有生理也有心理因素,面對不同情況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作用:錯覺也有積極作用,用於藝術,工程設計以及軍事上有廣泛應用。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啥也不說了,好好學習吧,不被別人卷死只能卷死別人,不過……還是得先保證身體健康,睡眠充足!

心導複習-第十章、知覺

標簽: 知覺  物體  空間  感覺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