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椎間孔鏡術後復發怎麼辦?小切口微創MIS-TLIF技術解決大問題

作者:由 許鵬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5-24

很多人都害怕進行椎間盤手術,感覺損傷太大,不得以進行手術了,也希望儘量微創,最好一次就能徹底治好不復發,但現實不是一直那麼美好。目前,微創椎間孔鏡髓核摘除手術的複發率約5-10%(不同文獻報道結果不一)。復發以後該怎麼辦呢?雖然很多復發病例症狀較輕,不需要再次手術治療,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翻修的機率逐漸增加,還能再次進行微創手術嗎?是的,大多數時候,都可以再次進行微創翻修手術。

46歲的吳先生,在2017年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在當地醫院就診,進行了椎間孔鏡下L5/S1髓核摘除術,術後疼痛緩解。之後腰痛、左下肢疼痛症狀還是偶有發作,休息後可緩解。2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下肢麻痛症狀加重,放射至臀部至左小腿後側、左足底。在當地醫院進行推拿、理療、藥物等治療未見緩解,10天前症狀再次加重,出現行走困難、影響睡眠。腰椎MRI顯示L5/S1左側椎間盤脫出。為尋求進一步診治,吳先生慕名來到了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脊柱外科許鵬副教授門診求診。

入院後,許鵬副教授團隊對患者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和評估,考慮吳先生目前腰腿痛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保守治療無效,建議進行手術治療。許鵬副教授指出,由於之前進行過一次椎間孔鏡手術,此次屬於翻修手術,患者腰椎已經失去部分正常的解剖結構,可能存在瘢痕增生與神經粘連,手術難度會加大,因此,翻修手術非常考驗術者的技術和操作。具體術式可以選擇再次行經皮椎間孔鏡手術,許鵬副教授團隊已對多例復發患者進行椎間孔鏡翻修,效果較好。患者因懼怕椎間孔鏡髓核摘除手術的復發,拒絕再次行椎間孔鏡手術,但是強烈要求嘗試“不復發的微創手術”,許鵬副教授特意選擇了微創經椎間孔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MIS-TLIF)。傳統開放手術時間長、創傷大、恢復慢,而MIS-TLIF術式利用特殊工作套管,經肌間隙入路切除一側小關節,暴露椎間隙的後外側來完成病變節段的減壓及融合,創傷小、恢復快,融合後不會復發,植入的螺釘也不需要再次手術取出。

術中透過透視定位目標節段,確定進釘位置及方向。分別建立雙側經皮椎弓根釘釘道,臨時放置導針。安裝微創通道及光源,去除關節突處黃韌帶,分離和神經根粘連的瘢痕組織,顯露、保護受壓的神經根,去除向後、向下遊離的髓核組織,切除椎間盤後進行椎間融合,經皮置入4顆椎弓根釘,最後縫合面板切口,手術進行的十分順利。術後第一天,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左下肢疼痛完全消失,能在指導下在病床上做簡單的下肢康復訓練活動。術後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現在恢復良好。

椎間孔鏡術後復發怎麼辦?小切口微創MIS-TLIF技術解決大問題

術前MRI

椎間孔鏡術後復發怎麼辦?小切口微創MIS-TLIF技術解決大問題

術前MRI

椎間孔鏡術後復發怎麼辦?小切口微創MIS-TLIF技術解決大問題

術中

椎間孔鏡術後復發怎麼辦?小切口微創MIS-TLIF技術解決大問題

術中標本

椎間孔鏡術後復發怎麼辦?小切口微創MIS-TLIF技術解決大問題

術後X片

許鵬副教授介紹到,“MIS-TLIF”腰椎微創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能夠精準到達手術區域,減少對椎旁軟組織的損傷,保留棘突和韌帶等脊柱後方張力帶結構,最大程度地保護脊柱的穩定性,同時又能滿足減壓、融合、內固定等需要,具有創傷小、出血量少、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手術療效好、美觀等優點,常用於腰椎滑脫症、腰椎管狹窄症、複發性椎間盤突出伴腰腿痛等。

大量臨床研究顯示,MIS-TLIF與傳統開放椎間融合手術具有同樣的臨床療效,而前者術中出血較少、術後腰部疼痛症狀較輕。但是,對於多節段、嚴重椎管狹窄以及Ⅱ度以上腰椎滑脫的手術治療,尚存在較大的技術難度與手術風險,因此,目前MIS-TLIF還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開放手術。另外,微創手術術中定位和內固定置入,很大程度上要依賴X 線機透視輔助完成手術操作,透視次數明顯多於傳統開放手術。而且,MIS-TLIF 技術需要較長的學習曲線,術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開放手術經驗,熟悉區域性解剖,並經過嚴格訓練,掌握狹小空間操作的技能。只有規範化治療選擇,才可取得優良的治療效果和微創價值的實現。相信此項微創技術的開展,必將造福更多的脊柱疾病患者。

專家介紹

許鵬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內知名脊柱微創外科專家。

專業擅長:

從事脊柱外科工作10餘年,近年主刀疑難、危重脊柱疾病500臺/年以上,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熟練的臨床技術。主要擅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腰椎椎管狹窄、頸椎後縱韌帶骨化、胸椎黃韌帶骨化、脊柱骨折、脊髓損傷、骨質疏鬆骨折、枕頸畸形、側彎畸形、脊柱結核感染等脊柱疾病的微創外科治療及中西醫綜合療法,尤其是疑難、危重脊柱疾病的手術治療。

社會兼職:

擔任國際AO內固定協會會員(AO Spine)、北美脊柱學會會員(NASS)、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科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微創學組機器人技術研究小組副組長、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殘委脊柱康復學組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創傷學組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畢業後與繼續醫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醫師協會轉化醫學分會委員、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考官、第二軍醫大學規範化培訓住院醫師導師、《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青年審稿專家、《轉化醫學電子雜誌》編委和《Translational Surgery》青年編委等。

學術成果: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持市、校、院級課題3項,主持軍事論壇1次,第一發明人獲得國家專利3項,參與各級課題10餘項,累積科研經費300萬元以上。近年以第一作者在國家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SCI論文10餘篇,參與編寫專著4部。

標簽: 手術  微創  脊柱  椎間  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