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永樂大帝朱棣的一生

作者:由 歷史愛好者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8-02

朱棣1360年出生於應天(今南京),朱元璋第四子,被稱作“永樂大帝”。

永樂大帝朱棣的一生

朱棣透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在位時,政治上設定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邊境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立特殊管理機構。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締造永樂盛世。1424年駕崩,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後明世宗改諡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廟號為成祖。

朱棣兼備文武大才,既善治軍,又善治國;既是能征善戰的軍事統帥,又是中國歷史上奮發有為的帝王之一。

朱棣從1390年到1424年,前後三十四年時間內,親自統軍作戰,運籌帷幄,身先士卒,馳騁中原和漠北,指揮了數十次的重大戰役戰鬥,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其武功之盛和軍事指揮藝術之高超,在明代乃至帝王中,都稱得上是出類拔萃的一個。

一、注重先發制人,積極殲敵。

朱棣在北平舉兵之初,主力不足千人,到中期也不過十餘萬人。他面對的敵人是建文帝的傾國之兵,其中耿炳文率軍三十餘萬,李景隆率軍五十餘萬,盛庸率軍也超過五十萬。力量對比,敵佔絕對優勢。就地盤而言,朱棣最初只有燕王府一個據點而已,中期也只佔據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建文帝掌握著全國政權,對朱棣形成戰略包圍態勢。

在這種敵眾己寡、敵強己弱的極端困難情況下,朱棣既不是被動挨打,也不是孤注一擲、而是巧選戰機,主動出擊,先發制人,把部隊拉到外線去,透過大量殲滅敵軍有生力量,來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面。

在戰法上,他堅持

“水無常形,兵無常勢,能因敵變化取勝”

的原則。偷襲,是歷來兵家之憤技,但朱棣不拘泥成法,運用得十分巧妙而成功。他趁敵軍過中秋節歡宴無備之時,一面偷襲雄縣城,全殲駐軍;一面又設伏城南大量殲敵,取得攻城打援的雙勝利。他揚己長,擊敵短,乘風縱火奮勇衝擊,在白溝河、夾河、滹沱河兩岸,三戰皆捷,殲滅敵軍近三十萬。他聲東擊西,先聲後實,分別在滄州和真定打了兩個漂亮的殲滅戰。他以虛城作誘餌,待敵上鉤,突然殺敵一個回馬槍,致有鄭村壩大捷。他乘敵之危,連續作戰,才有靈璧之戰的重大勝利。

總之,朱棣在作戰中,千方百計把強敵變成弱敵,把養精蓄銳之敵變成殘破疲憊之旅,把有依託的集結之敵變成移動、分散之敵,然後料敵甲兵,各個擊破。朱棣這種先發制人、主動出擊、揚長擊短、積極殲敵的思想,貫穿於“靖難之役”的全過程。所以在很短時間內,便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終於打敗了數十倍於己的敵軍、取得了最後勝利。

在遠征漠北作戰中,也同樣體現出他的上述思想,第一次親征中,先擊敗本雅失裡。再擊敗阿魯臺;第二次親征則將依託有利地形的馬哈木誘出,然後給以重創;第三次親征還師途中,突龔兀良哈部,取得重大勝利。但朱棣到了晚年,指揮過於謹,特別是受丘福失敗的教訓影響,穩紮穩打有餘,出奇制勝不足,這是五徵漠北戰果不著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注重建作戰基地,鞏固後方。

朱棣所以能夠迅速戰勝建文帝,除了主動出擊,積極殲敵之外,再一個重要因素是,從戰爭一開始就重視建立作戰基地。他首先奪佔北平九門,進而向北平附近各州縣擴大根據地。他接受張玉關於

“不先定薊州,將為後患”

的建議,奪佔薊州,為向東取遵化、永乎,北取密雲和大寧等地創造了條件。對於居庸關的戰略地位,史載朱棣曾有過正確的評價,他說:

“居膚關路隘而險,北平之襟唳,百人守之萬夫莫窺,據此可元北顧之憂”。

朱棣奪取居庸關後,為西取懷來,北取開平、龍門等地打開了大門。後來,這裡又成了建文帝軍隊不可逾越的鋼鐵防線。

朱棣為了把北平變成攻不破、摧不垮的堅固後方,在興兵之初,就抓緊清除內奸,安定民心,派親信指揮守城、他每次率軍離城作戰,對北平的防務都作出具體部署。因此,建文帝雖曾多次遣兵進攻北平,但沒有一次能攻入城內。

朱棣正是由於建立了以北平為中心的鞏固的根據地,有了軍事行動的重要依託和向南方進軍的重要立足點,所以,進可攻遐可守,回師休整,特別是東昌之戰損兵數萬,大將陣亡,處於極其危難之時,朱棣率餘部返回北平,總結經驗,悼死醫傷,招驀勇士,擴軍備戰。不久,便取得夾河、滹沱河大戰的勝利,繼而又有遠襲濟寧、沛縣的巨大聲威。

正因為北平根據地,在“靖難之役”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所以當朱棣稱帝不久,便決定將北平改為北京,把全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遷移北京。

三、善於知己知彼,巧擇戰機。

朱棣對孫子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真諦,是最為心領神會、運用自如的。僅以打敗李景隆五十萬大軍為例,朱棣不僅對李景隆個人的性格、氣質、閱歷等等一清二楚,而且對其所部的上下關係、給養供應、指揮弱點、將士素質、部隊紀律以及兵力數量等等,全部瞭如指掌。

《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記載朱棣曾經說過:

“兵法有五敗,景隆皆蹈之”:一是“為將政令不修,上下異心”;二是“士無贏糧,馬無宿藁”;三是“不量

險易,深入趨利”;四是“仁勇俱無,威令不行”;五是“部曲喧譁,金鼓無節”。

在作戰中,朱棣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李景隆的弱點,才有鄭村壩、白溝河大捷以及大同之行中李軍的大批減員,在選取戰機方面,朱棣尤為機智,巧妙而果斷。三次粉碎建文帝的大舉討伐,都與他善觀風色,把握戰機,適時進退,有著直接的關係。特別是到了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冬,建文帝的主力屢遭重創,京師兵力空虛,朱棣適時果斷地作出

“臨江一決,不復返顧”

急的重要決策,充分顯示出一個戰略家的高瞻遠矚和雄偉膽略。

當朱棣率軍進抵揚州,準備渡江時,建文帝特派慶成郡主到朱棣軍中,以割地為條件談和。朱棣敏銳地識破其緩兵之計,斷然予以拒絕,不給對方以喘息機會,迅速揮軍渡江舉進佔京師。這裡充分顯示出,朱棣善於通觀戰爭全域性,正確把握戰機,和指揮卓越的特點。

四、注重文武並用,政治與軍事密切配合。

這也是朱棣戰勝強大敵人的一個重要因素和特點。在古代社會中,凡是反對皇帝的言論、行動,都屬於嚴禁之列。朱棣起兵反對建文帝,在封建正統觀念佔統治地位的古代,被視為以臣叛君,圖危宗社,大逆不道和義不容赦的行為。但朱棣深知

“行師以得人心為本”

的極端重要性,所以,為了使自己的興師之舉“名正言順”,他首先打出“祖訓”的旗號。

他興“靖難”之師,是討伐“好惡”,是為了“清君側”。即使在自己當了皇帝之後他仍然宣傳:

“朕遵奉條章舉兵,以清君側之惡,蓋出於不得已也”。

這樣,他便由政治上的被動轉入主動。所以,無論是“靖難”之初,還是“靖難”之後,建文帝所屬的官吏和將領,一批批地不戰而降或倒戈歸附朱棣,這是不奇怪的朱棣同建文帝交戰,不只侷限於兵刃相見,而且文武並用。

當建文帝在夾河滹沱河失敗後,一面詔赦燕王罪,罷齊、黃職,一面發兵截燕師糧道,這時,朱棣則將計就計,一面致書誇獎建文帝罷齊、黃職是有“日月之明”,又說:

“奸臣之身雖出;而奸臣之計實行”,

又拉又打;一面遣精騎突襲建文帝的後方糧船,終於使建文帝的計策成為泡影。朱棣對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的策略,也是把通好、安撫與軍事打擊配使用的。所以,牢牢掌握了主動權,使矛盾日趨緩和。

五、善於治軍。

這是所有傑出軍事統帥共同具備的優點。朱棣在治軍上,除了建立“靖難”之師、改革軍制等外,其獨到之處還有四個方面:

一是既善聽取部屬的正確建議,尤善糾正部屬的錯誤意見。

在小河、齊眉山之戰後,部隊傷亡甚眾、水士不服,

“燕諸將皆懼”,請求“休息士馬,觀釁而動”,

這種意見,從區域性看有一定遒理,但從全域性看,則是一種紿敵方以喘息機會和使自身“解體”的錯誤之見。朱棣看清問題的實質,毅然予以否定,決意指揮部隊苦戰,結果轉危為安,獲得大勝。

二是善於納賢用人。

他主張:

“用人之道,各隨所長”。

在“靖難之役”中,不僅重用了原來的親通道衍、張玉、朱能、丘福等,而且還重用了一大批降將、如房勝、徐忠、鄭亨、陳亨、陳旭、火真、李遠等人。在淝河之戰中,敵將火耳灰曾舉長矛直刺朱棣,因馬蹶被俘。朱棣對他不計舊仇,於以重用。火耳灰便以身掩護朱埭安全,殺退敵軍,衝出重圍。朱棣對待少數民族的官兵尤為重用。大寧三衛蒙古騎兵,在合併以後,

“入關作戰,數有功”。

韃靼王子也先土幹歸降後,朱棣立即封其為忠勇王,並賜名金忠,當下次親征時,便命其為先鋒。

三是賞罰嚴明。

朱棣說:

“刑賞者,治天下之大法。”

每次作戰後,他都賞功罰敗,後來,還制訂了評定戰功的三個等級:“奇功”、“頭功”、“次功”。使獎賞逐漸規範化。

四是愛兵。

他不論為王、為帝、均能與將士同戰鬥、共甘苦。如第一次出征漠北,師出四個月,軍中糧食吃光,朱棣立即下令把專供皇帝的儲糧散發給士兵吃。他知道士兵很少吃糧,自己便每天直到傍晩也不進一餐。隨從再三勸其進膳,朱棣說:

“軍士未食,朕何忍先飽!”

正因為他能與將士同甘同苦,所以將士也多甘心為之效命,勇敢作戰。

朱棣轟轟烈烈的一生,是一個傑出軍事統帥的一生、是著名軍事家的一生,也是很有作為的一生。他在軍事領域中的重大建樹,為中華民族的戰爭史,增添了光彩奪目的一頁。但他一生中也有不少政治劣跡和汙點,如“靖難”後、發生了世人熟知的“壬午之難”,殘酷地殺戮了反對者數千人。他在稱帝期間,剝削壓迫沉重,曾爆發了唐賽兒等起義,都進行了殘酷鎮壓。

標簽: 朱棣  建文帝  靖難  北平  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