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學習成熟的內部機制是怎樣呢?

作者:由 熙淋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7-19

本來是想聊聊學習的成熟的內部機制,方式的,寫著寫著就走偏了,哈哈就當作雜談吧。

我本人並不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沒有系統的持續的教育工作經歷,也沒有深刻的研究過教育,是一個非常業餘的愛好者,也愛好一點心理學。

我22歲以前,在國家標準的課程教育下,幾乎只是經常使用到記憶,聯想的學習方式。初中的話,這兩種方式可以讓我儲備一些基本的知識點,而到了高中,形式運算思維階段,我感到了無比的吃力,對於概念,公式,定律,我無法展開全面的推理演繹和發散,直接表現就是,平時課上講的我都會,但做新題,就會錯。到了大學,知識的程度並沒有出現很大幅的變化,但是學習的方式和環境完全不一樣了,全靠自覺了,獨立完成,自己研究,課堂基本就是歸納和總結,就算是純教學的一堂課,也是在欣賞或分享。過去的學習方式,用在此時已經癌化了,沒有什麼新知識了,(我隱約記得我當時英語的詞彙量是已經近8000詞了,但我依舊看不懂專八的閱讀)那個時候對學習就很怠惰了,很多想過的考試都沒過,一次兩次反覆沒過。畢業後很多年,我做了很多工作,零零散散,又想重考著試下,這次,我就拋開了以前慣用的一些學習行為,(此處不作詳細說明)取得了以前沒有的一些進展,使我開始思考學習的力量及其方式。

從幾個自身經歷來分享下,技術經驗操作性的知識,從遺忘開始學習。工作以前,我打字一直非常慢的,邊看邊輸,後來上班比較閒,我就開始練習,首先是拋棄了全拼,然後,我開始學五筆,並且嚴格遵照鍵盤上的指序,經過一段練習,很快掌握了,打字速度分分鐘提升,後面慢慢,也能使用正確的指序,輸入拼音了,能盲打。

這整個過程,一開始拋棄全拼,便是終止一種關聯活動————當我的大腦接受到字母訊號時,手指立刻使用不當的指法做相應的點選。當字母訊號不再出現,那麼這個關聯就會停止,當我使用新的筆畫訊號,來與正確的指法建立起關聯,並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手指經驗後,再給出字母訊號時,只須要溫故下,字母的位置資訊,就可以比較快的掌握一套字母與正確指法的關聯了。以上,並不是一個糾正的過程,因為它不是在一個錯誤經驗的基礎上直接改,而是繞開了錯誤經驗重新學,看似使得學習的過程複雜化了,實際上卻是非常高效的。

我們再來看看糾正錯誤的方式:不改變輸入的訊號————字母,但將反應行為做硬性要求,必須按照正確指法敲擊。這樣過去錯誤的經驗會一直干擾,每當字母訊號進入後,錯誤的經驗總要被喚醒一次,然後透過調節機制給出正確的敲擊。

前者更像是把知識經驗一步步的進行了牽引,而後者卻是機械化的進行排斥和重組訓練。

我想,這應該適用於很多其它的學習情境。

下面是與大家討論下,關於閱讀與理解的一些問題。

我深深覺得,閱讀與理解是學習的精髓之所在。

閱讀的基礎是字元,我曾經最大的問題是,總進行字元性的學習。進行閱讀,對於要點總是逐字逐句的記憶,從不進行高階的思維。我有個同學學法律的,上學期間,我去到她的寢室,看到她一本本字典那麼厚的書,我問她,你怎麼記的?她說,她只是看,撿重要的看。然後她考研順利過了。我從小就自認為比別人更愛學習,可這對於大學期間的我並沒起到作用(關於學習的態度我後面再說它的作用)撐死的學到11點熄燈,可考試成績平平。現在看來,問題就在理解上。

閱讀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字元以及約定俗成的規則是我們大腦倉庫裡的貨,如果在進行閱讀時,只是簡單的將那些貨從這裡搬到那裡,不運用思維進行分解重組演繹,那它們就永遠只是隨便擺放的貨品而已,貨品越多,堆的越滿,裡面壓的越死。

理解,首先是積累,就是說我們要有貨。一篇文字,都是用字元和規則堆砌的,首先是讀懂了第一階的字詞句,再來解釋下一階的概念,然後再由概念組成的句子裡讀懂一條理論。。。比如,心,內心,心理學。再比如,你會發現有時候你對於某一個詞的解釋都無法理解,那可能就是因為在它的解釋裡還有很多個高階的概念。所以,學會理解,是需要從基礎開始層層累積,慢慢推進。

字元和規則是基礎,邏輯思維是工具。概念,理論,定律正是透過邏輯思維的過程才能呈現的。同時善用邏輯思維,可以讓理解過程變得更簡單,諸如知識的遷移。

教育學裡面經常討論學習的價值觀,教育的價值觀,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等等其實他們都是相互支撐的。學習與教育雖然是兩個概念,但他們也有些不可分割的關係。如果採用字元型的學習方式,大概需要記憶4個獨立的概念解釋。但如果能理解其相互關聯,就是一件事情而已。

有時候理解的更深一層,還須要表現在運用上。比如理解了一個單詞在某一例句中的含義,但只有我們自由的在自己的語言裡使用它的含義了,才能讓這個知識被我們的大腦編碼系統所接納。

運算思維是偏理應的,需要用到邏輯,將事物進行連繫,類比,抽象出共同規律。我自認為,我這部分思維的發展比較遲,又或者是我慣有的學習方式阻礙了其發展。但另一方面,我一直存有比較活躍的想象思維,當然它沒有幫助我成為一個藝術家,卻一定在某種程度上助力了我的學習。

大家是否還記得最強大腦裡面的那位辨水的王昱珩,他曾在節目中說,他用到的方法是想象記憶。我彷彿能理解,當看到那杯水的時候,你會感覺水裡面有幅生動的圖畫。王昱珩好像是有繪畫的特長,並且他有一隻眼的視力有問題。我不能說自己是否與他所感知的一樣,在我的日常裡,我經常能將很多事物的顏色,上面的紋理,想象成一幅圖畫,並不是轉瞬即逝的,只要事物不變動,我怎麼眨眼,怎麼瞪,都是那幅圖象。一般,看得越模糊越不清楚越容易觸發圖象,比如視力低下,有意的調整焦距,或者光線昏暗。我記得我生大寶的那天,夜裡,他躺在我旁邊,我藉著醫院昏暗的暖色光,盯著他的頭髮(稀稀少少但很有規律),開始產生視覺的映象:很多古代的藝人,他們起舞奏樂,甩著長袖,彈著古箏,很多很多人,畫面豐盈歡悅。我當時不停的眨巴眼,再看,還是那麼清晰可見,我幾乎可以用筆描繪出他們的樣子動作,我仔細的再觀察他們每個人,居然能分別的看清楚。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的動態形象(我隱約還記得,裡面的動態人物略有重複,好像是每隔若干排,重複一次)。而我並不是一個繪畫者,或許我早年有熱愛畫畫,但後面在繪圖上也是非常生澀,基本憑空下不了手,而我每次視覺模糊體驗下創造的形象,他們的身形勻稱,符合繪圖中人體的構造比例,自然而流暢,五官生動。我看到的形象中,人物居多,也看到有動物,一般都是靜態的。我有400多度的近視,觸發圖象也多是在沒帶眼鏡的情況下。這種體驗應該很早就存在了,但很難再回憶起曾經那些不經意的影象了。另外,兒時,有種件比較特殊的視覺體驗,我記憶猶新。

大概5-8歲吧,幾次我睜著眼睛睡著,產生了墜落的幻想,周圍的事物會讓我眩暈。那個時候,我還曾故意睜眼睡,結果又產生失重墜落的幻想而大哭,媽媽抱起我,不停的安慰,但墜落感並沒有結束,反而加入了她的形象,產生了墜落的離她越來越遠的幻覺。

這種體驗也許來自於兒時的搖籃吧,最遙遠的,幾乎要消盡的那份記憶裡,似乎,曾經躺在一個木搖籃裡面,晃呀晃呀,我大哭。

想象力與我們自身的很多情感體驗相關聯,它是感性的,別人說它是一種天賦,而我感覺,它是一個普遍的基因,等待被激發。(如何被激發,下次放原生家庭裡一起再聊聊吧)

這段聊閱讀理解的問題,不能跑太偏了,捂臉(*/∇\*)。

理性的感性的他們並不相對立,但或許會因為倚重某個方面,而使得另外一部分的發展平平。這就是思維的個性嘛,而面對中國教育的國情,需要產量,集體化的教育形式下,很難讓每個孩子的思維的獨特性得以發揮。我在想,或許只有家庭吧,只有父母能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對他們的學習方式進行調節,鼓勵他們的個性思維。至於怎麼做,應該是一個很長的課題,如果我們沒有時間去學習和實施,我覺得至少應該瞭解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個性,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便向他人求助。

邏輯思維,很多時候需要借用外部的規則或知識來進行編排;而想象力不是,它來自於內在的本源的或內化的經驗和感受。邏輯認知的發展有序,且常常可以訓練加強,而想象力卻不是。

我們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大部分都是面相邏輯思維的訓練,而不是想象,語文英語常常就是讀後總結歸納中心句,數理常常就是案例實驗總結定理。有一種開放性的主觀題:你認為本文的開端描述是一種怎樣的現實情景呢,後面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這種啟發式,出現最多的時候是我們上小學時,而越樣後面,應試教育裡的開放性內容就越少,最後你發現這種問題只會出現在作文題裡。應試教育也是現實的產物,是為了生活和生產,現實生活裡需要用邏輯思維去了解常識,掌握技能,通曉法則,建立更多的次序規則。

因此,邏輯思維的訓練一定必要的呀,快速發酵的現代文明中,很多新鮮的概念在湧出,背後有更多的知識值得去挖掘。所以,我認為不可以放棄學習,而學習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看書,書本能讓人安靜。現代的電子閱讀,會刺激眼球,有時充斥著廣告,環境嘈雜。也許我們未來的文明發展,會更傾向於後者,既是如此,其實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科技的發展會給我們直接植入知識的晶片,到那個時候,連看書都變成了一種藝術了。

輸出有益於我們掌握知識並熟練,但過度的輸出,會讓我們枯竭。在情感上吧,輸出也是在抒發,我們有時候會迫切的告訴別人我們所知道的懂得的,那種心態是激進的勇敢的,思想是活躍的奔流的,這種放,動是躁的來源,它會讓我們不安,而畏縮。而去看去聽,安靜的順著內心的思路去發現,突然就明白了真相,這種頓悟和共鳴能讓我們更加自信,更添一份坦然。

標簽: 學習  邏輯思維  理解  思維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