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作者:由 李嘉辰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9-06-30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終南望餘雪》祖詠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最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引發許多討論。其中較為考據精緻的服裝道具讓人眼前一亮——不再是充滿想象的日式風味,而是真正靠近本土化風格。《長安十二時辰》參考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壁畫,幾乎在每個鏡頭裡都會出現讓文博愛好者為之會心一笑的小驚喜。但除此之外,《長安十二時辰》更讓人欣喜的是它超水平發揮的影視製作水平,並且劇組真正理解所使用的道具,並讓道具成為故事的載體。故事裡有許多不起眼的草蛇灰線,還有一些精心準備的細節。因此希望能將自己在觀看時的一些想法分享出來,互通有無。

本系列分享的內容包括簡單的文物知識介紹、道具與劇情的關聯以及個人比較喜歡的場景。

鑑於能力有限,分享僅是皮毛。若有錯漏,歡迎交流指正。

(不定期更新,歡迎催稿,雖然可能沒用)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碎碎念結束,開始正文。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進度:S1E1

劇情概括:

開篇介紹天寶三載,長安城中特別設立的靖安司奉命查詢準備在城中搞事情的西域狼衛,但因執行任務時決策失誤,打草驚蛇。透過篩選,選擇與死囚張小敬交換條件破解難題。由此展開後續。

本集的要點:

在於交代時代背景、人物、故事線索。因而在第一集中,劇組選擇使用大量的特寫鏡頭和道具的堆砌,來營造唐代的氛圍。而道具本身,除了營造氛圍之外,還肩負了塑造人物形象,為劇情發展服務的功用。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長安風物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圖片來自網路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唐長安城:

故事發生在唐長安城之中,唐長安城位置與現今西安市市區大部分重疊。四方結構,中軸對稱。城市從功用可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宮城指

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三個區域

,分別是唐朝不同時期的權利中樞。故事發生在天寶年間,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此時唐朝的權利中樞位於興慶宮。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皇城

指太極宮以南,朱雀門以北的這一區域

。該區域是唐朝中央政府,中書門下尚書,同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等機構辦公之地。唐朝的中央的機構設立,在電視劇中也有介紹。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外郭城則是除皇帝及家屬外,其他人居住的地方。外郭城又分為居住區和東西兩市貿易區。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居住區稱為“坊”,外郭城被東西14條街道,南北11條街道分為108個方形區域,每個區域都稱“坊”,並且擁有獨一無二的名字。這些地名有些現在還流傳著,如西安市小東門的永興坊,位於何家村的興化坊。外郭城的居住狀況並不均衡,南城相對偏僻,人多聚集於北部。與今日類似,皇城宮城附近,非尋常人家可居住。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貿易區稱為市,坊與市分隔開,並不互通。長安有東西兩市,各佔兩坊面積。在唐朝,只可在市中進行貿易活動。而且市的執行受到政府嚴格監管,日中擊鼓開市,日暮閉市。兩市之中,以西市的絲路貿易最為繁盛。在西市及附近居住的商賈,以胡人居多。因此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西市開市後,門外等候的大批次的胡人商旅。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唐人服飾:

男子

:唐朝男子最常見的裝束為圓領袍及翻領胡服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圓領袍為圓領長袍,腰間繫有腰帶。為方便,許多人佩帶上有空或有環的蹀躞帶,用以懸掛日常使用的工具,如鑰匙、火石、小刀、錢袋等內容。蹀躞帶本為契丹人所用,後來不斷髮展,開始使用金、玉、寶石來裝飾並形成固有的形制。蹀躞帶帶有的環的數量與品級相掛鉤,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十三環蹀躞帶,目前出土文物中僅有一例,為隋煬帝所有。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唐人男子頭上多戴幞頭,是一種黑色長巾,用以固定髮髻。有品級的男子也會戴冠。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女子

:唐代女子多著齊胸襦裙,是一種低胸長裙。現出土的唐代陶俑、壁畫中多有體現。除此外,唐朝女子著男裝或胡服也十分常見。在劇中,檀棋便穿著粟特風格衣料製成的翻領胡服。劇中女子的服飾裝束有明顯的時代錯亂的問題,這個問題個人認為瑕不掩瑜。因為一方面,雖然每個時代都有潮流,但潮流往往也具有滯後性,甚至還會復古。因此天寶年間穿著貞觀年間的衣服,也不算非常突兀。此外,一個時期的出土資料是否足以支撐表現整部電視劇裡女性裝束豐富程度和畫面美感,我想這個答案可能是不一定。因此,適當借用不同時期的造型也非十惡不赦之罪。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上元燈節:

上元燈節即元宵節,唐代時上元燈節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唐代長安實行宵禁制度,夜間會有金吾衛在街上巡邏。僅在元宵節當天,才會開放宵禁,長安居民可徹夜狂歡。長安城中家家掛起燈籠,根據唐代文獻記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兩日,安福門外製作高達二十丈的燈輪,用金玉錦緞裝飾,用了五萬盞燈,點燃後如同花樹。這樣的景象引發大量民眾圍觀,極易發生事故。本劇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服飾與色彩:

唐代官員服飾色彩與品級緊密關聯,“唐初,官服只有黃和紫色。貞觀後,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緋、五品服淺緋、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按慣例三品以上佩金魚袋和金玉帶十三銙、五品以上佩銀魚袋,四品佩金帶十一銙、五品佩金帶十銙、七品以上佩銀帶九銙、九品以上佩餘石八銙。”from wiki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在劇中,第一位紫袍人物是賀知章,紫袍玉帶,是唐代頂級官員才可穿著的服飾搭配。劇中姚汝能著深緋色衣服,查閱檔案的崔主事為八品官,著深青色官服。裡面一個小彩蛋,姚汝能其人史料記載頗少。但研究安祿山確實繞不開的角色,因為他寫過一本《安祿山傳》,詳細記載了安祿山其人其事。而且內裡含有天寶年間大量的名物描述,也是研究唐代物質文化的絕好資料。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長鏡頭:

第一集的拍攝使用了較多的長鏡頭,用來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

所謂長鏡頭不是指鏡頭焦距的長短,而是一個鏡頭畫面起始時間的長短

,一般來說,在較長時間中使用了單一的不中斷鏡頭,就可以稱之為長鏡頭。在故事的開始,就有一個長鏡頭用來交代故事發生的起點——西市。一般來說,使用長鏡頭拍攝,對拍攝者的要求比較高。實現需要有精密的場景佈置、走位設計,演員也需要一氣呵成完成自己的表演,一旦場景內任何一個因素出問題,整個鏡頭都需要重新拍攝。因此長鏡頭的拍攝難度和成本都比較高。導演對長鏡頭的偏愛以及目前表現,不難看出他和劇組在攝影方面的功底。

(可平移至鵝廠某平臺搜尋“空想旅団”,同名篇目中包含影片內容)

在劇中17:42秒到19:00之間,一個一分多鐘的打鬥場景,雖然是用鏡頭拼接起來,但是也能看出在拍攝時經過了精心設計的打鬥和走位,而且鏡頭的設計和拼接非常流暢,顯示出過硬的攝影功底。

在文章開頭提到,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核心應該是敘事,以及承載敘事的表演及影象語言。攝影是表現影視作品最直觀的載體,因而一部作品攝影水準的高低會直接影響作品的“好看”程度。此前國產劇中,大量的作品攝影實在是……太偷懶,這兩年逐漸湧現出一些不錯的作品,比如《如懿傳》(劇情是爛了些,攝影真不錯)。《長安十二時辰》呈現出的高質量攝影水準,著實叫人激動。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鏡頭的資訊量

除了攝影之外,還想要強調一下鏡頭的資訊量。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畫面裡能夠傳達的內容必然是豐富的。這也就意味著,出現在畫面中佈景、打光、演員的表演、配樂都應該是被設計過的,具有豐富含義的形式。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有一個畫面很讓人驚歎。劇中第一集,11:40-11:53,有一個呈現靖安司所藏檔案和檔案錄入的場景。

(可平移至鵝廠某平臺搜尋“空想旅団”,同名篇目中包含影片內容)

在這個鏡頭組中,鏡頭運動較為普通,主要是平移和推遠兩種。但畫面呈現的內容則含義深遠。畫面中依次出現了三種裝裱形式的檔案——竹簡、卷軸、經摺裝。分別代表了不同時期,檔案裝訂的形式,暗示了靖安司所藏檔案之豐以及它的重要性。並且通過後接的檔案錄入場景說明本朝檔案採用經摺裝,再次強調了靖安司的意義。這組鏡頭,透過道具本身暗含的知識,完成了交待劇情的任務。道具不再是殼子,而是完成劇情的筋肉。這便是最大的進步。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另外一組鏡頭也頗有意思,賀知章騎驢來到靖安司,下驢後跌跌撞撞盯著一處沙盤,轉身躺下,說著毀了毀了。根據後面的內容補充,我們得知賀知章壓倒的是花萼相輝樓的模型,而且賀知章並不願回答為何要說毀了。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那麼我們重新梳理一下內容:

賀知章是誰?——紫袍玉帶,李泌老師,目前全場MVP

花萼相輝樓是什麼?——唐開元八年,玄宗為了感念兄弟在他繼承皇位過程中沒有拖後腿,在興慶宮修建的一座著名建築。玄宗常與兄弟在花萼相輝樓宴飲娛樂,可謂是封建主義兄弟情的寫照。

為什麼毀了?——根據前後劇情可知,上元燈節當天在興慶宮外有神秘的燈輪,引發長安居民悉數前往,而花萼相輝樓就在附近。那麼毀了的含義,可理解為因燈會而受損。或暗含著兄弟情的破滅。而究竟為何,線索則指向興慶宮和燈會,以及長安城中隱藏的危機。

本集完

*由於篇幅和精力原因,先試水一篇,而後再調整內容。如有意見或建議,請不吝賜教。

*文中圖片大部分來自影片截圖及官方海報,引用圖片已標註

雜談|長安十二時辰觀影筆記(1)

標簽: 鏡頭  長鏡頭  長安  攝影  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