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作者:由 半卷詩書一窗月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8-05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作者:黎遇之,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今天是正月初二,在中國傳統習俗中,今天又稱“迎婿日”,意為家中出嫁女兒攜丈夫歸寧。

這一習俗起源,據傳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

朱元璋次女安慶公主下嫁都尉歐陽倫後,因嫌棄丈夫家中不夠豪奢,過年時便留在皇宮與父母共度新春。

安慶公主的母親,也就是當時的馬皇后對此多次勸誡公主回都尉府,馬皇后認為女兒已經出嫁,就應該孝敬公婆、體貼丈夫。

第二天正月初一,安慶公主在未給公婆拜過年之前,便與丈夫一同給父親朱元璋拜年,對此朱元璋大怒,於是下令安慶公主先給公婆拜年,次日再來給皇帝拜年。

自此,便有了大年初二“回孃家”的習俗。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平日裡為生活奔波,正月初二歸寧,更多是許久不見的親人們相聚的日子。

但是女子歸寧這一習俗,並非只是從明朝開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便有女子歸寧一說,歸寧,意為已婚女子回家看望父母,心情往往是開心的。

詩經·葛覃

先秦·佚名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汙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國風·周南·葛覃》是《詩經》中的第二首,內容描寫的是一位已婚女子準備回家看望父母,與《詩經》婚戀詩中部分幽怨,低落,鬱悶等不同,這首詩雖是寫婚後的女子,卻無處不體現著女主人公的開心幸福。

女子在山間采葛製衣時,忽然看見黃雀聚鳴,這不禁讓她想起了家中的父母,便萌生了想要回家探望親人的念頭。

於是女子便告知公婆和丈夫自己探親的想法,得到應允之後便開始整理行裝,準備回孃家探親。

其實在古代,女子出嫁後想要回家探親是不容易的,因為會有夫家苛待兒媳之嫌,加之當時社會對女子“勤、儉、敬、孝”等針對女子的品德要求,通常出嫁女無大事不會歸寧。

在古時,人們把已婚的女兒視為特殊的

外人

,雖和普通意義上的外人相比,已婚女兒與本宗(即“孃家”)關係親密,能彼此照應,但究其實質仍然是

外人

站在孃家的角度,已婚女兒

歸寧

叫作

“來”

——客人來家中做客;去夫家叫作

“來歸”

“歸”

——回她自己家去。

上述古禮通俗一點說,就是:

女兒,你在孃家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只是過客;今天你嫁給你的丈夫,才有了屬於自己的家。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雖然在今天也有無數人秉持這樣的觀點,但不論舊時習俗如何,現在人們怎麼想,不可否認的是,歸寧時,出嫁女的心情都如《詩經·葛覃》中一樣,是充滿期待,內心歡喜的。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漫步穿梭于山林間,尋找著可以製作葛衣的葛草,在這充滿生機的季節,葛草長滿了山谷,它們有著茁壯的蔓藤,碧綠又繁盛的葉子,即使只是看著便心情極好。

呀!有一群黃鳥飛過來了,有幾隻還棲落在林間的灌木上,它們似在互相歡喜這陽光爛漫的季節,這交織錯落的清脆啼鳴,就像一場曼妙的歌唱。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這漫山遍野的葛草呀,繁鬱地生長在山谷中,真想多收割一些回家,用熱水煮一煮,將這些葛草做成葛絲,然後編織成葛布,做成葛衣,只是想一想就覺得開心極了。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汙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好想快些回家告訴師姆,我想念家中的父母親人了,哎呀,等我回家得到公婆和丈夫的應允之後,得趕緊先把衣服洗滌整理乾淨,然後再啟程回家探親,真期待見到家中的父母親人吶~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這首《詩經·葛覃》,雖是短短一首小詩,卻蘊含了許多內容,寫出了當時女子的勤、儉、敬、孝,含義可謂深長。

比如,收割葛草、製作葛絲,編織葛布,然後做成葛衣,

指勤儉

做完手頭日常的工作,即采葛製衣等,然後在徵得夫家的應允後再回孃家,

指敬

作為已經出嫁的女兒,時常惦記家中的父母親人,並且對能夠回家探親十分開心,

指孝;

總之,整首詩都體現著一種輕快、洋溢著幸福的感覺。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每次讀《詩經·葛覃》,都很容易想起另一句關於歸寧的句子: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也會想起這句話背後那個同樣洋溢著幸福的故事:

五代十國時候,吳越王錢鏐(liú)的妻子莊穆夫人每年的寒食節都要回孃家一趟。

這對於莊穆夫人來說,自是開心的事情,但吳越王錢鏐與妻子莊穆夫人感情甚篤,妻子又常常歸寧之後住的太過高興而忘記了回去。

於是吳越王錢鏐便常常寫信給莊穆夫人:或是想念,或是問候,總之就是期待妻子早日歸家。

有一年莊穆夫人又回家探親,吳越王在杭州理政,一日出門望見西湖堤岸已是桃紅柳綠,而自家妻子還沒有回來,心中十分想念,於是寫下這封書信,雖是寥寥數語,卻情真意切,信中便有這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據說蘇軾在杭州任通判的時,聽說了吳越王和莊穆夫人的故事後,頗有感觸,還寫下三首《陌上花》來表達自己的喜愛。

陌上花

蘇軾

遊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而其詞鄙野,為之雲。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似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輦來。

若為留得堂堂在,且更從教緩緩歸。

生前富貴 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今天是2022農曆虎年的正月初二,

也有稱“迎婿日”,

習俗中是已婚女子回孃家的日子,

願大家和詩中的人們一樣,

在新的一年裡幸福美滿~

《詩經·葛覃》| 兩千多年前,女子“回孃家”是什麼樣?

【作者簡介】黎遇之,願在充滿忙碌的生活裡,尋一隅靜處,清茶一盞,閒書一本,讀一首詩給自己,聆聽萬物的聲音。

標簽: 歸寧  陌上  女子  莊穆  吳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