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作者:由 中國科普博覽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4-28

本文又名:我為玉帝做大腸

作者:

@古明地戀

玉皇大帝想吃九轉大腸了。

九轉大腸是一道傳統名菜,色澤紅潤,質地軟嫩,肥而不膩,是人間難得的佳品。為了宴請四方賓客,玉皇大帝準備以九轉大腸作為壓軸在天庭九華樓擺一份大宴。

相傳九轉大腸是清朝光緒初年,濟南九華樓酒店創制的菜品。開始名為紅燒大腸,後來食客為取悅店家喜“九”之癖,並稱贊廚師製作此菜像道家“九鍊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圖片來源:China Daily

這可難壞了天庭的御廚們。天庭本是潔淨之地,何處可找腌臢大腸?眾廚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四處尋覓,終是一無所獲。正當御廚們愁眉苦臉之時,有個小廝突然提議:“不如讓下界的廚子來做?”

眾廚起初搖頭,怕下界廚師做不好引來殺頭之禍;然而終至無法,還是灰溜溜地跑去地球找廚師去了。結果,還真就讓他們找到了一個擅做九轉大腸的廚子。

像章魚又像鸚鵡螺,這個廚子不一般

這個廚子可不一般。他本名喚作

馬克西姆.迪帕馬瑟斯(Diplomoceras maximum)

,但熟悉的人都叫他

大雙(最大雙菊石 Diplomoceras maximum)

。大雙出生於一個匠人世家——遠近聞名的“暗索家族(勾菊石亞目Ancyloceratina)”,

與現生的魷魚和章魚一樣

,它們屬於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Cephalopoda),是長著許多長長觸手的軟體動物。與魷魚不同的是,它們在身體上還長有一個大大的

鈣質硬殼,整體看來就像一個長著章魚頭的海螺。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本文的主角,“大雙”最大雙菊石 Diplomoceras maximum的照片。他屬於頭足綱勾菊石亞目Ancyloceratina,和章魚,魷魚,鸚鵡螺是親戚,外表上長得像帶著章魚頭的鸚鵡螺。雙菊石是最大和最著名的異形菊石之一。圖片來源:DeviantArt。

這個古老的家族有五個支系。最早的支系“暗索

(勾菊石超科 Ancylocerataceae)

”以作勾爪起家,多維爾和德沙耶斯家族

(多維爾菊石超科 Douvilleicerataceae,德沙耶斯菊石超科 Deshayesitaceae)

善制

刺甲

,斯科夫家族

(船菊石超科 Scaphitaceae)

能做

艦船

,而大雙所屬的“特瑞裡家族”

(塔菊石超科 Turrilitaceae)是廚師世家。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大雙的親戚們:鉤狀的勾菊石超科 Ancylocerataceae的Ancyloceras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帶刺的多維爾菊石超科 Douvilleicerataceae的Douvilleiceras sp,它生活時,每一個突起上都長有一枚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船菊石超科 Scaphitaceae的Hoploscaphites constrictus等,像用紙疊起來的紙船。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1]

特瑞裡家族(塔菊石超科)有許多著名的廚師,如“百可樂”公司(杆菊石科Baculitidae)生產甜筒,“特瑞裡”會做羊角麵包,黑暗料理師“諾斯特”甚至能做奧利給。而

出生於晚白堊紀森諾曼階的大雙

,則是做九轉大腸的名家。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塔菊石超科 Turrilitaceae,杆菊石科Baculitidae的Fig。 5。 Reconstruction of Stramentum pulchellum ,除頂部呈筆直的桿狀。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諾斯特菊石科(Nostoceratidae)的日本菊石,俗稱奧利給。圖片來源:DeviantArt。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寶塔型的“特瑞裡”塔菊石科(Turrilitidae),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大雙所屬的雙菊石科(Diplomoceratidae)的Scalarites scalaris,雙菊石科人如其名,在成長過程中會連續盤旋數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雙是怎樣做九轉大腸的?

接到天庭邀請,大雙受寵若驚。終日晝思夜想,制腸終究無方。當知大腸乃髒臭之物,如何瞞過天人靈口?

迷茫的大雙遍覽古今秘籍,忽然偶見干將鑄劍之法。他長嘆一聲:“古有莫邪為君以身鑄劍,今亦要有大雙為天以身做腸也!舍此身以報天恩,不為過也。”

地上的九轉大腸要先煮、再炸、後燒,出勺入鍋反覆數次,直到燒煨至熟;天上的九轉大腸可不太一樣,需要

從頭做起,迴轉九次

,直到自然成熟,才算製作完成。

這份大腸由大雙的

外殼

組成,而外殼由

胎殼

開始製作。

胎殼是一個薄薄的鈣質小圓球

,在動物出生時便頂在頭上,其餘外殼從胎殼開始生長。在普通的菊石中,外殼最終會像鸚鵡螺一樣成為一個盤旋的餅狀,

而在雙菊石這裡,外殼則會生長成奇特的形態。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菊石殼層的發育過程。最右側上下兩圖中,內部中空的即為胎殼。正常菊石會繼續進行螺旋生長,最後形成下圖的狀態。圖片來源:頭足綱小傳(22)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普通菊石的復原圖,章魚似的頭部,長長的觸手,和一個類似鸚鵡螺的殼。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各種各樣的異形菊石,雙菊石為最後一排左數第三個。圖片來源:Ammonites as Cartesian Divers

為了製作九轉大腸,大雙的外殼也在

稍微盤卷後,開始直線生長;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外殼再次倒轉180度,是為“一轉”。

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大雙都居住在最外側的“居室”內,向外製作外殼;每當更外側的外殼製作完成,大雙就封閉後一段外殼,搬到新制作的部分,繼續他的努力。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鸚鵡螺殼的剖面,可見螺殼內部被隔板分為許許多多的小房間。菊石的生長也是一樣,生物在身體後部分泌隔板,封閉後一段的殼形成氣室,再用一根可以調節氣液比例的管子為殼體充氣,排水,就像現代的潛水艇。圖片來源:Veer相簿。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雙菊石殼的前六轉。在胎殼處進行第一段旋轉,然後生長出一段直管,生長一段時間後再次旋轉,重複以上過程,就成了這段“七轉大腸(圖片中沒有算胎殼的旋轉)”。在以後,這段大腸會達到九轉。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9]

我們可以看到,大雙的外殼上除了有

較薄的部分

外,還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圈

突然增粗的“輪匝”

,這是為了積攢製作出下一段“大腸”的營養,而

在這個居室長期居住時對居室做加固處理的結果

,同時也無心地達成了大腸層次分明的口感。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雙菊石的化石,示殼上密集的輪匝。殼表面的肋骨與生長線平行,這標誌著輪匝是之前開口邊緣位置,用於加固殼口;外殼繼續生長時,以之前的殼口為基礎繼續加長。這個生長與停滯的過程可能包括啟用和抑制分泌外殼組織的生長程式。圖片來源:Bucher et al,1996年(422)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這些輪匝還暗示了動物的壽命,類似於年輪。據New Scientist的報道,紐約雪城大學的Linda Ivany教授和研究員Emily Artruc認為這些“簽名”顯示了每年從海底釋放的甲烷。但根據其在2016年的另一篇論文,這些殼是“季節性”的,因最新發現尚未發表論文,暫以舊作中提出的“季節性”為準。圖片來源:頭足綱小傳

為了積累營養,使大腸更加鮮美,大雙必須吃一些食物;而他又忙於工作,不能離開他的工作室。於是,大雙只能因地制宜,

休息時把頭和觸手探出殼外,抓取路過的小動物。

然而,這個九轉大腸形的殼想必也不可能在水中保持平衡。當大雙做到

拐彎處

時,因為後部小房間裡充滿了氣體,使整個外殼大頭朝下,殼口向上開啟,這時大雙就以浮游的小動物和捕魚為生;當他做到

伸長的直管部分

時,充氣的部分變成了上側和身後,殼口就面向水平或偏下位置,大雙就捕食底棲的螃蟹和蝦來填飽肚子。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對近似物種的生態還原。在彎曲階段,這種菊石是頭朝上的,以浮游的小動物和魚類為食。圖片來源:DeviantArt。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在直管部分較長時,動物的頭部水平或是朝下。此時推測生物以捕食底棲生物為生。圖片來源:DeviantArt。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與雙菊石近似的菊石殼上的傷疤,推測由甲殼類動物留下,暗示了以甲殼類為食的食性。圖片來源:參考文獻[8]

為什麼大雙的大腸做得這麼慢?

歷經一年又一年,

十幾年後,大雙的大腸也終於做到了第二轉。

但這還遠遠不夠。

實際上,大腸的製作本不應是這般緩慢。像他那些住在熱帶淺海里的菊石親戚,沒有太大的殼,不到兩三年就把整個外殼做完;比較慢的深水居民也在三到五年內完工。只有大雙,為了積累更多鮮美的物質,為了製作更加完整,更加長,盤卷猶如長龍的九轉大腸,

獨自居住在南極冰冷的海水中。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甜筒”杆菊石的復原圖。菊石的生長速度取決於棲息地質量、水溫和個體的受傷情況,(Bucher等人,1996年),而Diplomoceras maximum可能具有緩慢的新陳代謝。科學家推測,它生活在南極洲附近,那裡嚴寒的天氣條件可能意味著食物供應匱乏和代謝減緩。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白堊紀的南極比現在稍顯溫暖,但和其他地區比較起來,溫度還是相對較低的。

大雙在南極捕食,捕捉

以深海冷泉中甲烷微生物為食的蝦蟹,將其轉變成代謝性碳保存於殼中

,尤其是加粗的“輪匝”上。他每個季度(或每年)才做出一節輪匝,而幾百個輪匝才組成一轉。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另一種雙菊石科成員Subptychoceras yubarense,體型較小。雙菊石每個季度(或每年)生成一條輪匝,透過輪匝數目可以瞭解它們的壽命。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又是幾十年過去了,大雙的大腸做到了第六轉,達到了

半熟階段

。貝殼的體腔長度和形狀同時發生變化,紋飾增加,輪匝寬度和厚度也有顯著增加。

半熟階段之後,大腸的口感和味道基本定型,大雙可以加大製作速度了。

他開始攝取更多的食物,同時較為快速地製作腔室,增大自己和外殼的體型。

在第六轉之後製作的第七根直管上,他大大加長了直管部分的長度和寬度,以容納越來越大的身體——其中包含了自己的生殖腺所佔的空間,這也使

大腸的長度和重量都迅猛地增長。

同樣地,第七轉和第八轉之後,增長更為明顯,最後一根直管的寬度甚至是倒數第三根的三倍以上。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圖中Upper的左數1,2屬於雙菊石科。雙菊石科在數轉後的直徑突然增大,變粗變長,推測是由於動物進入成年期導致,圖中第二個尤為明顯。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2]

然而,大雙感覺到累了。製作這根大腸已經耗費了他太多的精力,他已經進入了

衰老期

。但即使是衰老期間,他也從未停止大腸的製作,只是

變得緩慢

終於,近200年後,這道千錘百煉的九轉大腸完工了。這根大腸無愧“九轉大腸”之名:說其九轉,

連胎殼一共迴轉九次

;說其大,它總長3米以上,

僅最後一個直管就長達1.7米

。大腸上高高聳立的數百條輪匝,見證了大雙含辛茹苦

近200年

的光陰。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完整的雙菊石化石,由多個化石拼接而成,長達1。7米,這需要接近200年的生命才能完成。在圖中可以看出,從6th turn開始,管子的粗度和長度都大大增加。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9]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同樣的圖片,顯示“大雙”的生活狀態。三隻動物開始時的外殼不甚相同,是因為這種動物在生命剛開始的盤卷方式並不一樣。圖片來源:DeviantArt。

現在,大雙終於可以交差休息了。不過,在去見玉皇大帝之前,他還需要完成人生一件大事——娶妻生子。

回形針?九轉大腸?這種菊石用200年長成了奇奇怪怪的樣子

現代頭足類,除了鸚鵡螺外都是“小胎殼頭足類”,交配後便死去,而一些大型品種可能有2-3個繁殖期。像大雙這樣的巨型頭足類應當不只有一個繁殖期,但我們並沒有發現化石證據。圖片來自谷歌。

短暫的魚水之歡後,兩百多歲的大雙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帶著自己的九轉大腸飛上了天庭。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大雙獻腸之日,正值宴會開宴。

玉皇大帝的宴會非常成功。

小結

最大雙菊石

Diplomoceras maximum

生存時間:晚白堊紀森諾曼階——馬斯特裡赫特階

生活於南極冷水中,壽命200年,最大體長1。7米,有數百個輪匝;在生長的整個過程中,外殼旋轉九次(算上胎殼的旋轉)

會根據旋轉過程的生長階段改變食性,有底棲甲殼類食性和捕食浮游魚類兩種。

在第六轉(算上胎殼第七轉)後進入成年階段,體型迅速增大;外殼成長是季度性的,斷續生長;完全成長需要數十年,進入衰老期後,外殼仍繼續生長,但速度變得緩慢。

參考文獻:

[1]WIEDMANN, J。 (1969)。 THE HETEROMORPHS AND AMMONOID EXTINCTION。 Biological Reviews, 44(4), 563–602。 doi:10。1111/j。1469-185x。1969。tb00612。x

[2]Wiedmann, J。, & Kakabadze, M。 V。 (1993)。 Suture investigation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Cretaceous heteromorph ammonites。 Geobios, 26, 393–399。 doi:10。1016/s0016-6995(06)80392-x 。

[3]KLUG, C。, RIEGRAF, W。, & LEHMANN, J。 (2012)。 Soft-part preservation in heteromorph ammonites from the Cenomanian-Turonian Boundary Event (OAE 2) in north-west Germany。 Palaeontology, 55(6), 1307–1331。doi:10。1111/j。1475-4983。2012。01196。x

[4]EBEL, K。 (1992)。 Mode of life and soft body shape of heteromorph ammonites。 Lethaia, 25(2), 179–193。doi:10。1111/j。1502-3931。1992。tb01383。x

[5] Cecca, F。 (1997)。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uncoiledammonites: Trophism-related evolutionary processes。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 Series IIA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325(8), 629–634。 doi:10。1016/s1251-8050(97)89465-7

[6] Landman, N。 H。, & Geyssant, J。 R。 (1993)。 Heterochrony and ecology in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Ammonites。 Geobios, 26, 247–255。 doi:10。1016/s0016-6995(06)80379-7

[7]Guex, J。 (2016)。 Evolution of Some Cephalopods During Major Extinctions。 SpringerBriefs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37–52。 doi:10。1007/978-3-319-27917-6_5

[8] Monks, N。 (2000)。 Mid-Cretaceous heteromorph ammonite shell damage。 Journal of Molluscan Studies, 66(2), 283–285。 doi:10。1093/mollus/66。2。283

[9] Cecca F , Ropolo P , Gonnet R 。 The appearance of the genus Deshayesites (Kazansky, 1914, Ammonoidea) in the lowermost Aptian (Lower Cretaceous) of La Bedoule (SE France)[J]。 Rivista Italiana Di Paleontologia E Stratigrafia, 1999, 105(2)。

[10] Hauschke N , Sch?Llmann L , Keupp H 。 Oriented attachment of a stalked cirripede on an orthoconic heteromorph ammonite – implications for the swimming position of the latter[J]。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ontologie Abhandlungen, 2011, 262(2):199-212。

[11] Masukawa, G。, & Ando, H。 (2018)。 Late Campanian–early Maastrichtian heteromorph-dominated ammonoid assemblages of the Nakaminato Group, central Honshu, Japan: biostratigraphic and paleontological implications。 Cretaceous Research, 91, 362–381。 doi:10。1016/j。cretres。2018。06。018

[12] Wiedmann J 。 The heteromorphs and ammonoid extinction[J]。 Biological Reviews, 2008, 44(4):563-602。

[13] Klug C , Riegraf W , Lehmann J 。 Soft-part preservation in heteromorph ammonites from the Cenomanian-Turonian Boundary Event (OAE 2) in north-west Germany[J]。 Palaeontology, 2012, 55(6):no-no。

[14] Hauschke N , Sch?Llmann L , Keupp H 。 Oriented attachment of a stalked cirripede on an orthoconic heteromorph ammonite – implications for the swimming position of the latter[J]。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ontologie Abhandlungen, 2011, 262(2):199-212。

[15]Remin Z, Machalski M, Jagt J W M。 The stratigraphically earliest record of Diplomoceras cylindraceum (heteromorph ammonite)–implications for Campanian/Maastrichtian boundary definition[J]。 Geological Quarterly, 2015, 59(4): 843-848, doi: 10。7306/gq。 1253。

[16]Remin Z。 Diplomoceras maximum and D。 cylindraceum; the giant Upper Cretaceous heteromorph ammonites and their 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C]//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2011, 43(5): 640。

[17]Artruc E G。 Growth Rate and Ecology of the Giant Heteromorph Ammonite Diplomoceras maximum Using Stable Isotopes of Accretionary Shell Carbonate[J]。 2016。

[18]Olivero E B, Zinsmeister W J。 Large heteromorph ammonite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eymour Island, Antarctica[J]。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89: 626-636。

[19]Genya M , Hisao A 。 Late Campanian–early Maastrichtian heteromorph-dominated ammonoid assemblages of the Nakaminato Group, central Honshu, Japan: biostratigraphic and paleontological implications[J]。 Cretaceous Research, 2018, 91:362-381。

[20]Jacobs D K , Landman N H 。 Nautilus—a poor model for the function and behavior of ammonoids?[J]。 Lethaia, 1993, 26(2)。

出品:科普中國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資訊中心

標簽: 菊石  大腸  大雙  九轉  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