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如何透過“士”文化了解中國?

作者:由 雲墨染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2-19

如何透過“士”文化了解中國?老水2021-12-20 08:56:17

把所有人納入體制,不讓一個人貧窮困苦,就是士人。

如何透過“士”文化了解中國?二年一班王同學2022-01-09 22:41:54

士,孔子劃分了三個等級,在弄清楚這三個等級之前,必須先釐清士和君子之德的關係。

君子之德包含了幾乎所有美德,唯獨沒有“愚忠”這一條,總的一句話就是“君子不器”,即君子具有完美品格,行為上是大家的榜樣,比如仁,智,勇等。

士,則是具有部分君子之德,並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賢人,在當時就是指有安邦定國等才能,品德上有部分“君子之德”的社會名人,是一個階層在一定區域的代言人。

孔子所說的三個等級大體上是按照這樣的標準劃分的,沒有特別指出德性,三個標準分別是“業務高層,管理中層和管理基層”。對於“管理基層”,大家理解分歧也比較大,特別是出現“小人”一詞。

這個標準包含在《論語•子路》中。士的標準分別是“不辱君命”、“孝悌”和“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其中第三個層次含義是“剛烈如小人”,對照一般公司結構,基本上如前所述。

由於春秋時期國家政治從有序正在轉變為無序,但基本結構還大致保持周王朝的體系,即奴隸主治理體系,因此在國家治理上還沒產生如秦之後的繁瑣複雜的官僚體系,孔子對士可劃分相對是比較簡單概括的。

孔子的“士”的三個標準,對應了當時社會的三個階層,又分別對應著“大”、“中”、“小”三個奴隸主階層,注意,“小人”指的是“小奴隸主”,而不是奴隸和自由民。

社會在前進,那麼孔子這個標準和現在社會有沒有基礎呢,應該說“有也沒有”。

孔子三個標準,前面說了,雖然不提“君子之德”,但是實際上是以此為基礎的,《論語》中其他章節可以看到相關的描述,這是“沒有”。

要說“有”,那就是“主要有社會差距,就會有階級”,那麼就會有“高、中、低”收入差距,也就對應了孔子的“三階論”,在經濟社會,商業人士就是國家名片,可以認為屬於“不辱使命”一層,而“孝悌者”可以認為是基本實現“財務自由”的中產階級,而“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就對應了還在奮鬥的小企業主、基層管理人員和普通打工仔等。

如此劃分,大致可以看出,在現代,標準是資源佔有規模,在古代,標準是社會影響力。現代的資本主義國家,各階層自發但有選擇地承擔資源規模所對應的社會責任,而社會主義社會,由於國家以公有制為基礎,所以,各階層按義務承擔不同資源規模佔有應負的社會責任。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標簽: 之德  君子  孔子  標準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