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外國朋友想學習中國文化

作者:由 顧紹驊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6-17

學習中國畫必須要好好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不是隻學西方繪畫那樣的僅僅是造型那樣簡單。圖畫只能畫出一瞬間的演奏活動即“止(只)能畫一聲”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過程。唐代詩人徐凝在題畫詩中這樣寫道“一水寂寥青靄合,兩崖崔萃白雲殘;畫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聲出樹難”詩的前兩句是寫畫中景,後兩句是詩人發出的感嘆:畫家挖空心思,終究畫不出“三聲”連續的猿啼,因為他 止(只)能畫一聲,而悽楚動人的猿三聲,是畫面上表達不出的,此繪畫之弊也……。然詩歌(詞、賦)卻能做到表現時間 、空間、環境、音 樂、舞蹈等,人世間的喜 、怒 、哀、樂 及萬事萬物的刻畫等——包羅永珍 ;也正好彌補繪畫之不足。但詩是含蓄的,不及畫的直觀通俗易懂 。歷來有詩 、書 、畫同源之說 ,三者的最高境界是 “詩情畫意”;都是寫心 、寫思想 、抒發感情的。因此,從根本上說,三者是相通的。中國畫是中國人文情思裡最為深重的沉澱。中國畫的文化蘊藉又遠在繪畫之外,實際上,是一部中國思想史,是樸素的中國古典“宇宙觀”的最佳窺探視角。本質上,中國繪畫富於“形而上”的意味。中國畫的本質是借景抒情;中國畫的根本在於“造境”;中國的古詩含蓄簡約,詩與畫中凝結著藝術家的各種情結,具有藝術最根本的屬性,如:徐渭在《葡萄》上的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如果拋開這首詩,只是—串葡萄而已,還有何意義。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程十發指出:作畫追求和真的一樣,那不是藝術家而是科學家!錢文忠教授的觀點:國學=國運,擯棄了傳統,中國畫就不復存在。沒有文化而成為中國畫家,是20世紀才有的事。為什麼呢?審美標準發生了變化。宋以來,詩畫一律的觀點成為主流。蘇東坡稱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不直白,以比興手法抒心志創設境界,這需要豐厚的文化積澱。沒有知識積累怎麼能讀得懂呢?沒有“十年功”是學不了中國畫的,因此,外國人是“望洋興嘆”!需要“一輩子”的積累,才能夠學好中國畫。

標簽: 中國畫  繪畫  三聲  能畫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