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談談蕭山那些事體——圍墾(1)

作者:由 蕭山小莫講故事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5-31

說蕭山,講蕭山,說蕭山的人與事,講蕭山的歷史故事。

今朝開始講圍墾,說起圍墾,每一個蕭山人都有發言權,圍墾是蕭山的財富,是一代人努力的結果,更是為子孫後代造福的壯舉,現在筆者問起老一代人對於圍墾的情況,他們臉上洋溢的是一種自豪,這種自豪發自內心毫無掩蓋。圍墾按照時間來說有天然與人工兩種,像南沙大地則是天然的形成的,因為圍墾內容較多,筆者會分多次講解。

南沙的形成

錢塘江河口由於上游江水和海潮的原因,流道多變,清初,錢塘江改道出北大門。這是基礎,因為錢塘江改道,原南大門、中小門先後淤漲成陸,逐步形成廣闊的南沙,也就是說南沙是天然淤泥堆積而成的,不過當時因為失於治理,潰堤災害不絕。

南沙成陸

錢塘江改道出北大門後,原海寧縣南部沙地被洪潮沖刷切為南北兩塊,南塊已與海寧分開,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劃歸蕭山,當時南大門已淤成平陸,中小門也淤,並與原海寧的南塊沙地相聯結。於是西起西興,東至三江閘,北界在沿赭山、河莊山、蜀山一線的錢塘江南岸,南界則在北海塘,這一廣袤的沙地區,統稱南沙。

解放以後

開始系統性地治理錢塘江,穩定江道,並採取促淤的措施,使南沙大地外緣淤漲了大面積的新塗,給人多地少的蕭山帶來客觀的耕地資源。

新凃的形成

錢塘江河口段的泥沙是粉沙土,極易衝動,主要來自海口,湧潮攜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興建新安江水庫,洪水流量有一定的節制,削減了上游的洪峰,後又有七里瀧等水庫的興建,使江流平穩,為新凃土的形成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下期筆者談談圍墾的圍墾工程,請各位喜歡的看官給筆者關注點贊,並踴躍支援,謝謝。

標簽: 圍墾  蕭山  南沙  錢塘江  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