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琪官娶襲人的機緣

作者:由 三春去後讀紅樓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5-28

01

庚辰本第二十八回回首總評,第一段透露了八十回後琪官與襲人一起供奉寶玉寶釵,並“得同終始”。

第二段指出近幾回文章頻繁提及藥方,暗示黛玉病情加重,也側面告訴了我們作者的寫作手法。

茜香羅、紅麝串寫於一回,蓋琪官雖系優人,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自聞曲回以後,回回寫藥方,是白描顰兒添病也。

從回首總評表面看,似乎襲人與琪官一起,供奉寶玉、寶釵二人直到最後,同時還特別強調“非泛泛之文”,需要讀者特別注意。

然而真相如何呢?

02

在談及襲人的判詞時,我們對襲人曾經有過一個結論,其判詞實質上是對襲人的否定。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一個枉自、一個空雲,就把襲人所謂的“溫柔和順”“似桂如蘭”完全否定了。

而與之匹配的圖,更非常直觀,用“一床破席”和“一簇鮮花”作強烈對比,意在指明襲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本質。在紅樓夢判詞(六)襲人中,對此有較詳細的分析。

紅樓夢判詞(六)襲人

也就是說,襲人的言行和內心是兩個世界。

03

事實上,襲人的行為也確實說明和她所得到的“評價”不一致。

關於襲人的人品,我們已經作過分析,她是一個不記舊恩、只顧眼前的人。所謂的

“伏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如今服侍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

講的就是這一點。

而晴雯、李嬤嬤對襲人的評價,從另外一個方面進一步豐富了襲人的這個形象。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剛剛給她提高待遇,她就和寶玉說,

“從此以後我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連你也不必告訴,只回了太太就走。”

此前在花解語一回,襲人對自己的未來,已經有離開的設想,那時候說告訴“老太太、太太”,沒有個不準。

到了第三十六回,襲人的設想已經變成“只回了太太就走”。

從這裡我們又一次看到了襲人的背恩棄義之舉。

因此,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曾經指出,襲人離開賈府、嫁蔣玉菡是她自己的主意,絕非他人在起作用。

04

對襲人的結局描寫,除了第五回寶玉夢遊幻境外,還有一處是怡紅夜宴的佔花名兒。

這也是小說對人物結局描寫的最重要的情節之一。

襲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來,卻是一枝桃花,題著“武陵別景”四字,那一面舊詩寫著道是:桃紅又是一年春。

注云:“杏花陪一盞,坐中同庚者陪一盞,同辰者陪一盞,同姓者陪一盞。”

襲人所掣的籤大有深意。

首先,武陵桃花源是秦人避亂之處。襲人掣得此籤,顯然隱喻在賈府敗亡之時,襲人如同秦人一樣,去賈府、絕舊識、避災禍、嫁琪官,“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其次是就是所掣籤上的詩句。

05

“桃紅又是一年春”出自宋朝謝枋得的《慶全庵桃花》,全詩如下:

尋得桃源好避秦,

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

怕有漁郎來問津。

從詩的整個意思看,完全符合在賈府敗亡時,襲人自己離開賈府尋找安寧的結局。

首聯講要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避禍。一個關鍵詞是“避秦”,一個關鍵字是“尋”,是主動行為,二者存在因果關係。

頜聯就是簽上的詩句,影射襲人和寶玉發生關係後,又嫁給琪官,所以說“又一春”。

頸聯中嵌著襲人的姓“花”,也隱喻襲人的心態是莫使自己隨了寶玉這個亡家的“流水”。

末句更進一步寫襲人的心態是不希望寶玉來打擾。其關鍵詞是“怕”和“漁郎”,紅樓夢中寶玉兩次被人比喻為“漁翁”。

用這首詩來隱喻襲人的結局,實在是渾然天成,不見一點人工斧鑿痕跡。

06

如果襲人確實如此,那又怎麼理解第二十八回前的總評?

從脂批內容看,其對作者的寫作思路理解,也存在水平參差問題,印證了脂批的差異性,並非完全反映作者的真實意圖。

有個別脂批,還有明顯的錯誤之處。如庚辰本第十九回雙行夾批:

補出襲人幼時艱辛苦狀,與前文之香菱、後文之晴雯大同小異,自是又副十二釵中之冠,故不得不補傳之。

該批語中將襲人認定為“又副十二釵之冠”,但是在第五回作者描寫時,又副冊冠是晴雯,而非襲人。

揭開一看,只見這首頁上畫著一幅畫,又非人物,也無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的滿紙烏雲濁霧而已。

此後才寫襲人,襲人何時成了又副冊之冠?

如果批書人真的看到了小說最後的結局,按這種批書法,至少還要透露出更多的關於其他人物結局的資訊,我們今天閱讀紅樓夢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困難。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對於一部分脂批,我們還要聯絡小說文字來看,而不能簡單地以脂批為依據。

07

我們再回頭看這條批語本身。

茜香羅、紅麝串寫於一回,蓋琪官雖系優人,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琪官雖系優人,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這句話有歧義,理解起來不是那麼清晰和一致。

第一點,是琪官和襲人的主次關係。

從批語本身看,特別是“雖系優人”一句,所述還是以琪官為主,實際上強調的是琪官,順帶寫襲人。

如果忽視“雖系優人”的轉折語氣,把“與襲人”理解為琪官和襲人主次關係並列,顯然會曲解原文,沒有抓住批語的意思指向。

第二點是對“得同終始者”如何理解。

一種理解是兩對夫婦生活在一起,直至最終不得不散開。這種理解,與紅樓夢曲終人散、落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的主旨也不符。

另外一種理解,是琪官與襲人二人因共同供奉過寶玉、寶釵“得同終始”。​​

我認為這是正解。

08

這段批語著重說的是琪官這個人,同時也順帶透露出了琪官娶襲人的過程。

把這個關係理順後,這條批語的真正意思,就非常容易還原出來了:

琪官雖然是個優人,但這是一個非常講情意有愛心的人。在賈府衰敗、寶玉寶釵夫婦窮困潦倒之際,主動伸出援手供奉寶玉夫婦。

而此時,襲人還沒有離開賈府,猶在服侍寶玉寶釵二人,這才有琪官“與襲人”一起供奉二人的機會。

正因為有了這個機會,襲人和琪官“日久生情”,襲人與琪官由此結為夫妻,“同得終始”,最終呼應寶玉琪官交換茜香羅和松花汗巾的情節。

結合桃紅又是一年春的詩意,在此期間,琪官的人品和表現打動了襲人,襲人再次使出來她擅長謀劃的本領,最終和琪官結為夫婦。

這就是二人供奉寶玉寶釵的真相。

除琪官外,還有一個例子是賈芸和紅玉。賈芸、紅玉夫妻二人都是寶玉看中的人,我們曾經說過,儘管我們不知道寶玉取中賈芸的原因是什麼,但賈芸、紅玉後面的表現,很清楚地說明,寶玉所看中的人,品行都好。

正如賈芸、紅玉之後在獄神廟看望寶玉一樣,琪官在賈府衰敗之後照顧寶玉夫妻二人,當在意料之中。

09

事實上,結合另外一段批語,我們隱約能夠看出紅樓夢後期文字對襲人還有非常刻骨的描寫。

第二十回脂批,仍然是庚辰雙行夾批:

閒閒一段兒女口舌,卻寫麝月一人。襲人出嫁之後,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負寶釵之為人也。故襲人出嫁後雲“好歹留著麝月”一語,寶玉便依從此話。可見襲人雖去實未去也。

作為與寶玉有肌膚之親、心心念念嫁與寶玉的襲人,在賈府衰亡之後嫁人,反而囑咐“留著麝月”。

而因為麝月等人是被襲人“拿下馬”的,所以襲人雖去實未去。

作者寫琪官雖為優人,但對寶玉如此用情用心,又寫襲人跟隨琪官而去,正是用反襯手法強烈地對比寫襲人的絕情。

標簽: 襲人  寶玉  賈府  優人  批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