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依地生瓷:瓷與國關係的白描像

作者:由 高宇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8-01

如果把一件中國瓷器比作少女,瓷之胎便如此女之婀娜身姿,瓷之釉便如此女之姣好容顏和美麗衣飾,可知胎釉實為瓷器之本。

瓷胎在燒製之前是瓷坯,瓷器這位少女的身姿是否玲瓏秀美,就取決於瓷坯的製作。而瓷坯製作的本質就是一種泥塑,只不過這種泥塑自古有多種方法,既有純手工的技法,也有藉助於模具的做法。

瓷器來源於陶器,陶器發源於近萬年前的史前時代。形象地講,陶器之形最早一定出自於遠古先民的“玩泥巴”。我們知道,遠古陶器的成型多采用盤條法,也就是把泥先搓成泥條,再把泥條一圈一圈疊壓著盤成盆、缸等器形,然後用手整理器壁,再燒成陶器。這就是最早的手工成型法,最早的瓷器也有這種原始技法的遺韻。後來隨著轆轤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中國瓷器的圓形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技法成型。這是中國瓷器之胎的手工技法源流。

瓷坯製作技法的另一個發展路徑是模具成型。要知道,對於非圓形的瓷器來說,如果完全按照雕塑的方法來製作瓷坯,一則效率極低,二則對工匠的美學要求太高,不大可能實現。因此,早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已經使用陶製模具(陶範)來給瓷坯成型,方法是把泥片敷在模具上擠壓成型。這個方法沿用兩千年,至今紫砂壺製作裡的“擋坯”工藝、瓷器生產中的滾壓成型工藝依然是它的延續和發展。

另一種用模具製作瓷坯的方法是注漿成型,其在中國也已有二百餘年的使用史。著作於清末民初的《飲流齋說瓷》是研究中國瓷器的近代名著,其中《說胎釉第三》裡開篇即有言:“漿胎者,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漿,以成胚胎,凡極輕而薄之器屬之。”正描述了清代的注漿工藝。而它所記錄的注漿法幾乎與現代瓷器生產的注漿工藝並無二致,當然它也是使用模具的。

少女的身姿已經展現,此時便需有容顏和衣飾來讓少女光彩照人,此時,瓷器的釉層就出場了。中國瓷器之釉的出現很有些“緣分”之玄妙,它的出世來自於某種有趣的機緣。瓷釉分低溫釉和高溫釉,低溫釉起源於大約兩千五、六百年前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高溫釉則是中國的原創,萌芽於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而這種萌芽多少帶有戲劇色彩。

高溫釉在1240℃時實現玻化,比低溫釉的900℃要高出340℃,因此就比低溫釉形成的釉面要光滑、堅硬得多。這種高溫釉是一種灰釉,它的出現是因為在燒造陶器的過程中,窯灰偶然落在陶器表面上實現玻化,這就誕生了最原始的釉面。之後,人們開始有意識地製造這種釉面。最早是在陶器表面撒上木灰,但由於撒灰既難以均勻亦容易脫落,人們開始尋求技術改進,最終形成了將礦石碾成灰狀加水調成液體釉水的工藝,中國獨創之高溫釉就此產生。而之所以將高溫釉的門檻定在1240℃,是因為礦石灰釉中最為常用的長石,它的完全熔化溫度就在1240℃。

高溫灰釉既經產生,它就在中國瓷器舞臺上獨舞上千年,統治了從東漢到南宋的整個單色釉時代,並衍生出青、白、紋片幾大釉面體系。直到彩瓷時代登場,低溫鉛釉才作為釉上彩的原料,開始在中國瓷舞臺與高溫灰釉平分秋色。

玉器和陶器是中國最古老的兩類文物,皆緣起於悠遠的史前時代。在《玉里看中國》一書裡,我們曾就這兩大類器物做出過如下定義:“玉器在史前文化裡是代表著精神層面的文明源流的,這作為一個重要基因一直貫穿著玉文化的生成和發展;而原始陶器必然代表著物質層面的文明源流,且看,由它發展出來的幾千年的陶瓷文化基本都停留在實用器上,在實用器的性質上才又由時間給它們疊加了文化內涵”。

那麼代表精神層面、物質層面不同源流的根本區別,還決定了這兩類物品的兩大不同:

(一)從生產方式來說,玉的生產方式更接近於小手工業的“作坊式”生產,而瓷的生產方式則更接近於“工業”性的“工廠式”生產。也就是說,瓷的生產方式更需要實現大規模資源整合,也即對自然資源聚合度的要求更高,就意味著瓷的生產必然跟地理位置、地理環境產生極大的關聯。

(二)因為玉代表精神層面源流也就是意識形態,它的生產必然更多與中央政府發生關係。而瓷代表物質層面源流也就是社會普遍實用性,它的生產必然更多與民間和地方政府發生關係,也就同樣意味著地理關聯性。

這兩個認識都同時把瓷與地理條件聯絡在一起,那麼說瓷則必談地之利。

人類的物質生活從來都是隨著資源的變化而發生轉變的,這種轉變既會因資源存量的變化而發生,也會因人類使用資源能力的變化而發生。瓷器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古人物質生活的一種重要轉變,它首先是因古人使用資源能力的變化而來。瓷器的誕生離不開對三種物質資源的利用:土、木、水。對這三種資源的利用能力,決定了中國瓷器得以出現。那麼必然的,這三種資源在地理上的分佈狀態,就決定了瓷器生產的地理分佈狀態,這也就從根本上給瓷器與地緣的邏輯關係打下了基礎。

瓷器是土做的,當1200℃以上高溫使陶器變成瓷器後,製作瓷坯的主要原料,就逐漸從陶器原料的紅土、黑土、沉積土或普通粘土變成了瓷土。瓷土也是一種粘土礦,優質的瓷土主要來源於高嶺石礦。現代地質學勘測早就告訴我們,中國的風化殘積型高嶺石礦主要集中在南方,這就決定了早期的瓷器生產必然起源和發展於南方。因為這類高嶺石風化程度高易於粉碎、又距表層較近易於開採,在兩千年前屬於較為容易被使用的礦石資源。同時,它的風化母礦物主要為長石,而長石是灰質瓷釉的主要原料,這更進一步決定了,中國地理上的南方必然成為瓷器祖地。同時,中國南方,特別是江、浙一帶的瓷土礦石中普遍鐵含量較高,這無疑也決定了中國瓷器之祖的青瓷,必然是在江、浙起步。

北宋以前,中國燒製瓷器的燃料率用木頭。這就決定了,在北宋以前,大規模的瓷器生產必須依託植被茂盛,木材資源豐富的地域。因此在北宋以前,中國瓷器的生產重心在南方,一些最著名的窯口基本都在南方,其木材資源儲存量遠大於北方是一個重要原因。北宋開始,燒製瓷器的燃料進入柴、煤共用時代,北方盛產煤礦而南方煤礦資源稀少,再加上其他的地緣政治因素,北方窯系崛起,中國瓷業才真正進入南、北分庭抗禮的局面。

水在瓷器生產中的作用不僅僅是製作釉水這麼簡單,還要起極大的能源作用。首先,瓷土來自於瓷石,是要把從山上採下的瓷石粉碎,碾細成末再加以澄洗、煉製的。而碎石、碾末的工具自古就是由水力來提供動能,使用的是一種稱為“水碓”的大型舂具。《景德鎮陶錄·圖說》記“取土”:“陶用泥土,皆須採石制練。土人設廠採取,借溪流為水碓,舂之澄細淘淨”。而對浙江漢末古瓷窯遺址的考古發掘,考古學家認為很有可能當時已經使用“水碓”了。另外,在古代,瓷器的運輸主要依靠水運。因為瓷器沉重,古代的運輸條件下使用陸運效率極低,而水運裝載量大,效率比之陸運高得太多。因此,凡瓷窯基本都是依水傍山而建,一為資源取用方便,二為成品輸出便捷。因此,古瓷窯邊皆有著名水路:上虞有曹娥江入錢塘、宜興有荊溪通太湖、龍泉有寶溪入閩江、景德鎮有昌江通鄱陽。

以此,乃說中國瓷器緊依古中國地理而生、而興、而變。當古中國之政治史亦隨地理展開而為地緣政治史,中國瓷器就如“局中人”一般隨之變遷,此一部瓷背後的中國古代地緣政治史便得以成型。

標簽: 瓷器  陶器  瓷坯  中國  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