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作者:由 小陳茶事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2-29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知乎: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很早的一篇舊文裡,有人留言。

“冬天煮茶,用噴淋壺會怎樣?”

說實話,不推薦使用。

因工作測評所需,村姑陳購入了形形色色的煮茶壺。

但噴淋壺在平日卻極少有出鏡。

原因是,它不夠實用。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在朋友們一起喝茶時,曾經聊起過這個話題。

當場,有人快人快語,給出一番有意思的見解。

“沒買的時候,感覺很必要,買了之後你會發現比較雞肋,不煮茶吧,浪費功能,買回來只是閒置。但煮了之後又很難收拾與整理,尤其是這種噴淋煮茶壺,中間的鐵管太礙事,裡面根本洗不乾淨!”

這番話有一定道理。

不過,村姑陳不推薦噴淋壺煮茶,另有原因。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2》

市面上的噴淋壺,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有的,如開頭所言,中間會帶一根鐵柱。

無法拆卸,也很難清洗乾淨。

也有的,自帶可分離的蒸汽式漏斗。

甚者是可以同時兼顧蒸茶和煮茶。

蒸茶時,壺內架一個蒸汽式漏斗,上方放置茶葉,中間可以連線熱蒸汽,緩緩推動茶味浸出。

煮茶時則換一個配套的元件,放一個圓柱鏤空的濾網架。

放入茶葉後摁下開關,就能定時煮茶,特別方便。

網上這種常見的噴淋壺,某種程度上,更像升級版的煮茶專用養生壺。

對比來看,它們的共同點有不少。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其一,它們往往用電加熱,自帶加熱底座。

其二,它們大多利用既定程式煮茶,摁下開關後,便會按照固定時長進行煮茶,變通性差。

其三,市面上的噴淋壺和養生壺,容量普遍偏大。

高達1L左右的壺比比皆是,提起來手感偏重。

其四,大多采用單耳把手設計,提起來更結實。

和養生壺有所不同。

噴淋壺的煮茶加熱模式是利用水燒沸後,往上湧起的水蒸氣或沸水,像浪花擊打礁石那樣,催促著茶味的釋放。

等一壺茶蒸好或者煮好後,可以提起內膽,另外放置。

壺內的茶水在摁下保溫功能後,可維持在55℃上下的適口溫度。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總評來看,

這樣的噴淋壺煮茶,方便有餘,但缺了一分精緻感。

再加上,

變通性太差。

當投茶過多時,按固定不變的時長去煮茶,會將茶味煮濃。

另外,這種大容量的單耳壺模樣笨拙,在只有一兩人喝茶時,不需動用這麼大的一把壺!

最後,如果你在煮茶時,只是追求方便、省事、操作簡單。

那選這樣的噴淋壺,倒也無妨。

若是對茶湯滋味有進一步追求的茶客。

那這樣的噴淋壺,不推薦直接煮好茶。

畢竟,大鍋囫圇煮茶,模式單一。

因靈活性差,很難煮出令人驚豔的茶湯滋味。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3》

對茶事頗有講究的老茶客,會更青睞壺身和底座分離的煮茶壺。

如此,更利於煮茶過程的施展。

煮茶時,加熱爐和煮茶壺,需要配套使用。

加熱爐,有電陶爐、炭爐、酒精爐等。

當然,對現代生活而言,室內使用明火多有不便。

還是用

電陶爐更省心、百搭。

而煮茶壺的選擇,則是豐富多彩。

就以村姑陳的私藏而言。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砂銚。

當時選中它的理由,沒別的,就是因為它足夠精緻小巧。

將其擺在一隅,霎時間就有了古風古韻的味道。

讓人想起那句經典的“紅泥小火爐”,看著很是溫馨。

砂銚煮茶時,底下可以用明火直接加熱。

當然,也可以用電陶爐加熱。

用於砂銚的壺身以及底部均比較粗糙,放置在桌面時,要儘量輕拿輕放,避免刮花實木檯面。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鐵壺。

這是早年間朋友從國外帶來的日式鑄鐵壺。

壺的造型很經典大氣,是提樑壺。

剛拿到手時,出於新鮮勁,當時還用它燒水泡過茶。

後來,因為這把鐵壺過分厚實,提起來沉甸甸不說,燒水加熱速度還很慢。

於是就慢慢閒置了,繼續用某谷不鏽鋼燒水壺,又快又能保溫。

話說回來,提到煮茶,鐵壺是不適合的。

因為茶葉內的部分元素,會與鐵發生反應。

導致煮出來的茶湯,湯色暗沉,滋味怪異。

再擴大範圍看,除了鐵壺外,許多金屬壺因為難保養,易生鏽,價格高,不實用。

很多時候,它們買回家後,最終結局只是淪為擺設品。

既如此,在入手前需要慎選!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也有

陶壺。

上禮拜天在直播時,這把壺還有出過鏡。

整體造型看,這把壺的模樣憨憨的。

壺身滾圓,容量大。

但是,這個“大胖墩壺”的燒水速度特別慢。

在煮茶時,如果喝茶人數不多,還是建議換一把小巧的茶壺比較好。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最後,

在形狀各異的煮茶壺裡,數量購入最多的還是玻璃壺(無底座)。

談及現代生活的煮茶,玻璃壺的適用性更強。

玻璃透明,便於觀察壺內的煮茶情況。

可以實時監測,避免將茶湯滋味煮得過濃。

再加上,玻璃材質緊密,不會吸香。

本身也沒有金屬味、土味影響,更能還原出好茶本色!

並且,玻璃材質光滑好清洗,日常打理方便,不會生鏽。

用海綿擦輕輕擦拭一番,便能光潔如新。

如果覺得,玻璃壺表面容易留水漬,看著不乾淨。

那麼,推薦用海綿擦。當然,奈米擦會更好。

仔細擦洗一番後,準保整把壺可以亮到閃眼。

最後,選擇耐熱耐高溫的高硼矽玻璃壺,使用起來會更省心,不易炸裂。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4》

玻璃煮茶壺的種類繁多,普通茶客該如何選?

除了前文提到的,不選帶底座的壺,另外配套電陶爐加熱外,還有不少細節值得關注。

其一,

要不要選帶內膽的?

玻璃煮茶壺的內膽,種類頗多,大致可分兩類。

過濾架式內膽,以及蒸茶漏斗式內膽。

其中,要不要選帶內膽,可以看個人所需。

帶過濾功能的壺,煮茶時,茶葉不會沾得到處都是。

煮出一壺茶後,如果擔心茶水被悶濃,還可以將內膽提起來,另外放置。

至於蒸茶功能的有無,主要看個人偏好。

總體而言,蒸茶比較費時間,效率低,茶味浸出程度不如直接煮茶好。

而沒有內膽的壺,功能比較簡單,但優勢是茶和熱水零距離接觸,短時間內能浸出更多茶味!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其二,

側把壺、提樑壺、單耳壺,哪個更好?

單耳壺,家用燒水壺裡比較常見,它的材質大多由塑膠構成,便於防燙,但在煮茶壺方面,單耳壺並不常見。

側把壺,從側邊可以單手持壺,便於防燙。但在挑選時,側把壺的把手與壺身一定要緊密相連。不然,把手一旦受力不勻,掉落出來,那就太尷尬了。

提樑壺,整體造型更古香古色,但要注意,不能在很燙的時候揭開蓋,使用時要小心,有需要時可以用茶巾墊在提手上,再提壺倒茶。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其三,

容量該選多大?

這不需要過多猶豫和糾結,看平日的喝茶人數定。

人少,選小壺。

只有一兩人喝茶,那麼,選一把400-600毫升的壺,綽綽有餘。

人多,選大壺。

時常有四、五人以上同時喝茶,那當然得選800毫升以上的壺才夠用。

不過,無論容量是大是小,煮茶時要注意注水線不要太高。

一旦超過壺嘴位置,在煮沸後容易溢位!

冬季煮茶熱,鐵壺、陶壺、玻璃壺、噴淋壺,究竟該怎麼選?

《5》

此前有茶友留言。

“選玻璃壺很頭疼。大多數壺放水多了,水開會透過壺嘴濺出來。水放少了,又不能完全浸泡住茶葉……”

從留言內容看,這顯然是煮茶壺的設計不合理。

當你注水線沒有超過壺嘴時,不存在溢位的風險。

為此在買壺時,更建議從渠道可靠,有口碑的地方入手。

林清玄在文章裡,曾寫過這樣的煮茶場景:

“小時候父親招待客人,會在一張大桌子中間放一個炭爐,裡面是一個茶壺。兒時最開心的記憶,就是圍在父親身邊要茶喝……”

誠然,寒冬來臨,正是適宜煮茶的好時機。

圍爐煮茶,閒話家常。

有暖茶在手,何愁漫漫長冬?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標簽: 煮茶  噴淋  茶壺  內膽  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