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作者:由 克里克展櫃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8-25

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1974 年陝西省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 揭開了 秦代藝術的神秘面紗, 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東側 1。 5 公里處,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共發現三個, 坑總面積達 20000 多平方米, 加上一個未建成的,依次編為一至四號坑, 共發掘出戰車百餘乘、 陶馬 600 餘匹、 陶俑近 8000 件。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秦兵馬俑陣勢龐大, 組織嚴整, 巨大的規模和氣勢, 是秦王朝國力和武功強盛的象徵, 是對秦始皇統一偉業的歌頌, 高超的寫實水平和對人物精神氣質的成功塑造, 充分體現了那一時代雕塑藝術的飛躍發展和進步。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兵馬俑的造型:

士兵俑身高 175 釐米至 200 釐米, 戰馬高 150 釐米至 172 釐米, 長 200 釐米左右, 形狀大小與真人真馬差不多相等。不同的兵種有不同的服飾; 同一兵種在不同方陣, 服飾也不盡相同;軍吏與士兵的軍服也有所差異。戰馬的裝飾不拘一格: 騎兵乘坐的戰馬與拉車的戰馬各有不同的飾品。 無論是士兵俑的服飾, 還是戰馬俑的裝飾都追求形似。 就連綴甲片的皮筋、 扣接革帶的帶鉤、 綁紮腿部的繃帶、 系鞋的鞋帶、 鞋底的針腳, 都一絲不苟地進行刻劃。 不僅如此, 還根據情況巧妙設色, 使這些服飾顯得絢麗多彩。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一、為何沒有統帥俑?

這些陶俑無論是步兵、弩兵、騎兵、車兵,都屬武士俑,並不見統帥俑。有人認為,可能是按秦制,每次出征前由秦王指令,一名將帥任統帥。還有人認為,也可能是因為秦始皇是秦軍最高統帥,為維護皇帝的絕對權威和神聖尊嚴,不能把秦始皇的形象塑在兵馬俑坑之中。這兩種說法,都是猜測而已。

博物館展櫃中的國寶文物,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千人千面兵馬俑

二、1及2號坑為何被焚燬?

發掘兵馬俑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二號俑坑的木結構幾乎全部被燒成炭跡或灰燼。俑坑經火焚後全部塌陷。陶俑和陶馬被砸,有的東倒西歪,有的身首異處,有的頭破腹裂,有的臂斷腿折,有的斷成數段,有的成為碎片,完整的很少。俑坑的火是誰放的呢?

三、泥塑製陶工藝失傳

這些陶人陶馬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掩埋了20多個世紀,出土後,仍然保持了色澤純、密度大、硬度高特點,以手敲擊,金聲玉韻,真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當代的製陶工藝大師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至今僅能仿造一些簡單的陶人。他們想要複製陶馬,反覆試驗竟無一成功。秦代這種傑出的泥塑工藝和製陶工藝,使後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但它的技術、配方失傳,成了謎。

四、青銅劍兩千年不折

從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長86釐米劍身上有8個稜面,極為對稱均衡。它們歷經2,000年,從地下出土,卻無蝕無鏽,光潔如新。用現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這些青銅劍表面竟塗有一層厚約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鉻2%。這一發現立即震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銘鹽氧化處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進工藝。據說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才先後發明並申請專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較複雜的裝置和工藝流程下才得以實現。秦人的鑄造水平之高,真是不可思議。

標簽: 兵馬俑  釐米  戰馬  俑坑  製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