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莫高窟的開窟過程

作者:由 <em>莫高窟</em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1-26

莫高窟的開窟過程

在敦煌城東南二十五公里的鳴沙山,有一面長1680米的崖壁,上面現存735個洞窟,這就是世界聞名的莫高窟了。

唐朝李懷讓在《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中寫到:

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366年)。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講莫高窟開窟於前秦苻堅時代。廣義的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東千佛洞、西千佛洞以及五個廟石窟,統稱為敦煌石窟;一般遊客所說的敦煌石窟是狹義的莫高窟。

2017年2月,甘肅省政府將麥積山、炳靈寺、北石窟寺通通劃歸敦煌研究院管理。

莫高窟的開窟要從樂樽和法良這兩位僧人說起。

敦煌莫高窟最早的開鑿時間是在公元366年。據史料記載,當時沙門樂樽“戒行清虛,執心恬靜”,手持一支錫杖,雲遊到莫高窟的鳴沙山時,“忽見金光,狀有千佛”,他爬到山頂上一看,金光燦爛,好像有一千尊佛出現在眼前。樂樽見此聖境,非常激動,當下跪地虔誠發願,要在此造窟修行,就“造窟一龕”。什麼叫“造窟一龕”呢?莫高窟分為南壁和北壁,或者叫南窟和北窟,最早是在北窟開鑿。那時造窟不是為了塑佛像、畫壁畫,而是為了打坐修行,所以窟很小,就像佛龕一樣,剛剛能坐一個人。人往裡一坐,兩個腿一盤,遠遠一看就像個佛龕一樣,所以叫“造窟一龕”。

後來,法良禪師在樂樽法師旁邊又造了個窟,莫高窟開窟,就是從他們兩人開始的。隨後,慕名前來的人越來越來多,窟也就越造越多。

莫高窟的窟型別基本上有八種:

僧房窟、生活窟(埋鍋造飯、住人、放東西)、禪窟(打坐用的)、瘞窟(僧人死了之後,就埋在裡面)、供養窟(修功德)、影窟(人死了之後把他的形象塑造出來,單獨做一個窟來紀念)、佛事窟以及家窟。

隨著僧人逐漸來到敦煌,就有大批護持三寶的居士信眾也來到敦煌。他們到來之後,就在南壁造窟,並開始造各種各樣的佛像。最開始造得很小:一個佛龕只供一尊佛,後期開始興盛家窟。所謂家窟,就是家族造窟,一個大家族透過造窟來修功德,凝聚家族力量。所以,家窟就成為家族的重要財富,可以世代繼承,類似於家廟,《紅樓夢》裡妙玉住的就是賈家的家廟。家窟一般都有題記:記載建設年代、建設人及歷代維護人,對後人瞭解、研究莫高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莫高窟的開窟過程

莫高窟的開窟過程

莫高窟

莫高窟現存大型洞窟735個,南壁有487個,北壁有248個,其中61窟是最大的一個窟。窟背面的壁畫把整個五臺山都畫在了上面,梁思成先生就是因為看到這幅圖才找到了聞名世界的唐代佛光寺。

285窟,是整個莫高窟當中最常見的覆鬥形制石窟,石窟的頂端像鬥一樣覆蓋在上面,中間是拱起的,跟西方建築當中的穹頂很相似。

莫高窟最大的佛像,一尊是96窟的初唐北大像,還有一尊是130窟的南大像,高26米。一般來說,古代大型佛教造像都是彌勒菩薩,為什麼呢?據《淨土宗史》記載,最早的淨土信仰流行的是彌勒菩薩信仰,尤其在武則天時代,造了非常多的大型佛教造像,都是彌勒菩薩。後來因為一些政治原因,就慢慢停止了。

莫高窟的標誌九層樓,是經過多次重修的,現在在正門的旁邊,有一層一層的石階,可以看到哪一層地基是哪一個朝代的,比如說這一層是唐朝的,後面是宋朝的,就重新在上面澆土,再重新建。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標簽: 莫高窟  造窟  家窟  佛龕  開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