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作者:由 藝術檔案網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2-31

磁山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因首先於1972年在河北省武安縣(1988年撤縣建市)磁山村被發現而得名。遺址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

1976年~1978年對部分割槽域進行了科學考古發掘,發掘面積60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遺物6000餘件。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其中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盤及磨棒堪稱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據碳14法測定年代,距今約8000年至前7600年,與1977年在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村發現的裴李崗文化的年代大體相當。磁山文化的陶器均為手工製作,用泥條盤築法和捏塑法成型,絕大部分屬於夾砂紅褐陶,少部分為泥質紅陶,以素面為主,燒成溫度在700~930℃左右。

新石器 磁山文化紅陶小口瓶

高23。8cm 口徑5。2cm 底徑5。6cm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瓶撇口,束頸,頸以下漸廣,至腹中部直徑最大。腹部置雙系,腹以下漸內收,平底。泥質紅陶。以手製成型,胎體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時代中期陶器的特徵。

磁山文化因最初於1972年發現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而得名。據科學測試,其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屬於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從這件小口瓶的陶質和形制分析,可能是一件盛水器。

新石器 磁山文化紅陶盂及支座

通高20cm。盂:高9。5cm,口徑10。5cm

底徑11。3cm。支座:10。5cm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盂(yú 音於),平底,底徑略大於口徑,口兩側有圓形飾物。夾砂紅陶,表面粗糙。支座由三個獨立的支架組成,支架上有類似四邊形支託,下為圓形圈足。盂可以用來盛放食物與水,當它放到支座上時,就可以被加熱。陶土裡夾砂能夠提高陶器的耐急熱、急冷效能。在磁山文化陶器中,支撐炊器的支架頗具特色。

紅陶出現較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已有發現。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等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均以燒造紅陶為主。夏、商以後,紅陶的燒造逐漸衰落。

新石器 磁山文化紅陶平底碗

高6。7cm,口徑18。2cm,底徑6。4cm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碗敞口,口以下漸內收,平底。泥質紅陶,胎壁薄厚不均。磁山文化陶器以紅陶為主,碗是其中較常見的器形之一。此碗製作工藝明顯帶有新石器時代中期陶器的特徵。

磁山文化因最初於1973年發現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而得名。據科學測試,其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屬於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

新石器 磁山文化紅陶深腹雙系罐

高14。4cm,口徑9。5cm,底徑6cm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罐撇口,深腹,平底,肩部置雙系。通體刻劃紋飾,頸部紋飾為正反三角紋,肩、腹部裝飾簡單的麥穗樣紋飾。這樣簡單的刻劃紋飾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陶器裝飾紋樣比較簡單的特點。

磁山文化因最初於1972年發現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而得名。據科學測試,其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屬於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罐上的雙系是為了懸掛或攜帶方便而設定的。

雙系

系即器耳,以雙系形式為常見。其技法為採用雙泥條平行排列的形式貼塑在瓷器表面,並在雙繫上刻劃錦紋。

新石器 磁山文化紅陶盂

高15。3cm,口徑15。3cm,底徑11。3cm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盂(yú 音於),撇口,圓筒形腹,平底。夾砂紅陶,胎壁較厚,表面粗糙。 磁山文化因最初於1972年發現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而得名。

據科學測試,其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屬於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盂是一種盛湯漿或飯食的器皿,紅陶夾砂能夠提高陶器的耐熱程度,因此這件紅陶盂可能是一件炊器。

新石器 磁山文化紅陶三足缽

高8。1cm,口徑21。3cm,足距15cm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缽敞口,圜(huán 音環)底,下承以三足。泥質紅陶。此缽製作方法比較原始,系採用泥條盤築和捏塑法成型,器形欠規整,器壁凹凸不平。此種三足缽是磁山文化陶器中的典型器物。

泥條盤築法是最古老的陶器製作法之一。將製作陶器的粘土搓成細條狀,然後從器底起依次將泥條盤築成器壁直至器口,再用泥漿把縫隙抹平粘合的過程。為了使器壁均勻結實,人們會進一步一手在器內持陶墊或卵石頂住器壁,一手在器外持陶拍拍打,然後再入窯燒製。儘管如此,器形不規整,器壁不均勻仍是泥條盤築法制陶的最大特點。

新石器 磁山文化灰陶深腹雙耳罐

高15。2cm,口徑13。8cm,底徑6cm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磁山文化,八千年前製作的手工陶器

罐直口,深腹,下腹內收,平底。腹中部有對稱的圓形飾物,器身有麻布紋。

磁山文化陶器以紅陶為主,也有少量泛灰色的器物,有泥質與夾砂兩種。灰陶多出現於新石器時代中期,至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成為陶器中的主流產品,夏商周時期更是大量燒造。灰陶的形成是因為陶器在弱還原氣氛中燒造,陶土中的氧化鐵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現出氧化亞鐵的顏色。

瞭解更多

這裡是釉下彩的創燒地,千年前的世界工廠中華名窯|北方青瓷代表——耀州窯看宋、元、明龍泉青釉,嘆青瓷如美人,粉飾卻是無奈

標簽: 磁山  紅陶  新石器  文化  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