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哥窯貫耳瓶拍賣價值高,存世少

作者:由 粵港澳收藏協會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8-08-10

哥窯貫耳瓶拍賣價值高,存世少

哥窯,在中國瓷器史上的地位那是相當的高,乃是宋代官、哥、汝、鈞、定五大名窯之一。相對於其他窯口的釉色均勻,哥窯以其獨特的開片之美,自南宋以降一直是藏家們夢寐以求的寶物。明清乃至民國均有仿品傳世。

哥窯貫耳瓶是哥窯的典型器型,此器型取高古青銅貫耳瓶樣式。通體施灰青色釉,釉質溫潤,釉面區域性有“葡萄斑”。整器滿布黑色開片紋,區域性黃色小片紋,古稱“金絲鐵線”。撇口垂腹,頸部左右對稱貫耳,瓶身頸部兩到弦紋。瓶體呈橢圓形,口部滿釉,圈足露黑褐胎色,底滿釉。整器古樸典雅,是南宋哥窯中之經典造型,彌足珍貴。

哥窯貫耳瓶拍賣價值高,存世少

哥窯的“貫耳”,即以箭穿耳,最早是一種刑罰,後以“貫耳”為投壺活動玩法之一。貫耳瓶的起源和用途,一般認為正是來源於漢代貴族燕樂所用的投壺。關於“投壺”的發展歷史,有很多人考證過,網上這方面的資料比較多,此不贅述,有興趣者可自行查閱。

哥窯貫耳瓶的母型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其中不能排除相互影響或借鑑的因素。比如仿古式貫耳瓶,明顯仿自商周青銅貫耳壺,長腹式貫耳瓶其實也可以歸入仿古一類,但其形制上似乎受到上古其他壺式的影響,其雛形早自新石器良渚文化中的陶器製品,這兩類貫耳瓶稱之為“管耳壺”更合適。

哥窯貫耳瓶拍賣價值高,存世少

哥窯貫耳瓶鑑定方法和注意要點哥窯瓷器以爐、瓶、洗、盤、碗等仿古式樣為主,其最顯著的特徵是大開片中套小裂紋,即所謂的“金絲鐵線”。哥窯瓷器的釉屬於無光釉,釉層極厚,有的地方厚到了與胎 的厚度相同的程度,使器物的外觀圓潤飽滿。

哥窯貫耳瓶的存世量很少。據統計,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哥窯器,均為歷代宮廷舊藏。其中,北京故宮藏有幾十件,臺北故宮藏有190多件,再加上其他流散於海內外的傳世品,全世界約計也只有300件左右,以至哥窯破損殘片也被視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無幾。

哥窯貫耳瓶拍賣價值高,存世少

在拍賣市場上,只要有宋代哥窯精品出現,就一定能夠受到市場的追捧。早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就拍出了1000多萬港元的天價。據業內人士介紹,如果不是因為當時收藏界有人持不同看法,這件瓷器的價格還要高。這兩年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上也有標明為“宋哥窯”的瓷器露面,但由於市場對拍品的爭議,成交價格總是維持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ID(186_2035_6482)

標簽: 哥窯  貫耳  瓷器  投壺  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