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考古百年難題?1921年出土的尖底瓶至今無人解釋清楚!教材內容也錯

作者:由 鑑史憂魂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2-17

——中國百年考古的遺憾!華夏史遠比教材中的悠久和燦爛,可惜未認識!

1921年出土的尖底瓶,作為一件能夠實證華夏文明不止5000年的重要文物,卻至今無一人解釋清楚!

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一百週年,收穫頗多,但遺憾同樣多。

今年稱為一百週年主要是從1921年發現仰韶文化算起,為何從此開始?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表示“考古和文物的發掘,不是隨隨便便、簡簡單單地挖掘,而是有一套科學方法與理論作為支撐,能用於出土遺蹟遺物的時代認定、空間認定、文化內涵認定等。這套科學方法與理論支撐產生的田野考古,被稱為現代考古學。”

在仰韶文化發現之前,中國就存在古物研究活動,但這些活動沒有運用考古學的科學方法。正是1921年對仰韶村遺址第一次發掘,標誌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也證實了中國存在非常發達的新石器文化。此後,中國考古學進入了以田野發掘為基礎的科學、規範的階段。

100年前,經過批准,瑞典人安特生和中國學者一起對仰韶村遺址進行了首次發掘。這次發掘歷時一個月,為研究仰韶文化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標誌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

尖底瓶是仰韶文明標誌性文物(見下圖),在仰韶半坡、廟底溝、西王村等遺址中出土了不少數量。近年,仰韶文化這種尖底瓶已被編入中小學歷史教材、進入教學活動中。但無比遺憾的是:對此文物的研究居然沒有一種沾邊。

考古百年難題?1921年出土的尖底瓶至今無人解釋清楚!教材內容也錯

查閱資料發現很多的專家、大學機構對此進行研究過,不乏一些著名的歷史、考古專家,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研究機構。

目前有以下觀點。

1.“汲水器”或“盛水陶罐”:

1989年,西安半坡遺址研究人員與北京大學力學系合作,進行了一次尖底瓶打水實驗(見下圖),結果顯示:尖底瓶放到水上之後,由於上部粗重,重心偏上,的確能夠自動灌水,但當灌到一半時,重心就會下移,口部就會自動翹出水面,又由於口部較小,即便人工干預,還是很難實現快速灌水;與此同時,當尖底瓶灌滿水後,用兩邊耳朵上系的繩子拎瓶子時,因為重心在上部,尖頂坡又會傾倒,很難用繩子拎著移動,必須抱在懷裡才行。

考古百年難題?1921年出土的尖底瓶至今無人解釋清楚!教材內容也錯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尖底瓶的兩側沒有“耳朵”,也就無法系繩。也就是說,如果尖底瓶是汲水器的話,那麼這些尖底瓶只能用手抓住汲水,毫無疑問這樣非常不方便,也很容易摔壞這種刻著花紋的“昂貴”的尖底瓶。

因此,從北京大學所做的實驗來看,尖底瓶不可能是汲水器,古人不會這麼愚蠢。

2.釀酒或盛酒

特別是國內某大酒廠近期在大肆宣傳,以此佐證他們有6000年的釀酒史,也是中國釀酒發源地,其中列出了很多著名的歷史、考古專家的研究成果。其中還列出了:從自然科學角度對尖底瓶的植物殘留物進行分析,然後得到結論的一篇重要論文。

筆者認真閱讀過此篇論文,發現存在三大問題:第一,用於分析的樣本並非是完整的尖底瓶,只是一些殘片,因此並不能肯定就是尖底瓶;第二,即使是從這些殘片發現了論文中的植物成份,就得到是用於釀酒,這樣的結論也太牽強。植物成份可能是用於其他;第三,即使是尖底瓶而且有酒的遺留物,還可能尖底瓶被多用。而真實的主要用途卻與釀酒完全無關。

考古百年難題?1921年出土的尖底瓶至今無人解釋清楚!教材內容也錯

有學者還從另外角度對用於釀酒進行了質疑:第一,埋入地下發酵的話,為何很多尖底瓶上有兩個耳朵?這兩個耳朵明顯是繫繩的,或讓人拎著或掛起來的;第二,以半坡遺址為例,考古發現的尖底瓶數量很大,以半坡先民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其居民不太可能存在大規模的釀酒、飲酒活動。

對於如此有爭議而無定論的用途,而國內某酒廠卻作為考古定論大肆宣傳用於商業,這與嚴謹的考古真的不符。而且當揭開真實的用途後,對酒廠的品牌也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考古是一件嚴謹的事,如果沒有準確的證據就不能隨便亂扯濫用於商業,以免被世界笑話!

另外還有一些觀點:“祭器或禮器”、“攲器”、“魂瓶”等等更不靠譜。

筆者為何知道此文物的用途?

就是在7年前筆者還親眼目睹過此器物的用法,並且當時覺得好奇還問過使用的人。此器物用於實際時還有非常奇妙之處,在7000年前能含有如此高的科技含量,不得不感嘆我們祖先的智慧!

因為筆者以前未涉及考古領域,直到今年4月份偶然發現三星堆與我公司古老的甘蔗酒工藝具有很大的相同性後,進入此領域才瞭解到更多考古界的事。發現尖底瓶的介紹還是6月份,一朋友發來有關文章讓我看。當時讓我深感意外和吃驚,這樣一件並不複雜的文物,出土了近100年卻竟無人能夠解釋清楚。

而當時正在配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出版筆者新作《策劃學(第七版)》,又由於在世界範圍都屬於開拓性理論,且已經成為一門成熟的新學科,繼第六版由世界三大出版社之一的Cengage Learning翻譯作為全球教材後,本版將再次翻譯作為全球教材,也要配合國外出版社做好翻譯工作,根本沒有時間來處理更多其他事情。加之後來忙於趕寫有關三星堆的第一篇論文,所以有關解讀尖底瓶的論文也只好後拖。

筆者不僅可以從細節、細微之處對此瓶的構造、圖案進行分析,而且可以現場演示這些尖底瓶的真實用途,怎麼操作?為何要如此製作?以及後來被什麼代替?並且深入解釋為何有的有耳朵?有的沒有?實際使用時,它還有非常神奇之處!!

(相關研究,請等筆者的專業論文發表後,將迅速轉載於此)。

我國近百年考古,對先秦時期真的存在方法上的重大問題!

筆者發現,尖底瓶與三星堆、甲骨文、玉璋(玉琮)等眾多先秦文物一樣,我國考古界在此方面的方法上存在重大問題:在無文字、文獻稀少且難以核實真偽的情況下,卻拼命去追求文獻。

其實對這些文物的考古研究,完全應該採取與後來有文字和有可查核的文獻,完全不同的方法:重實物!而絕對不能全部籠統歸於禮器!和閉門造車。

如果不相信,等到筆者第一篇有關三星堆的論文發表後,大家會看到,對先秦文物的考古不需要什麼專家,而生活中使用或目睹過的人,一眼就能認出這些文物究竟是什麼。

近百年出土了很多重要文物,實證華夏文明絕非5000年,可惜考古及史學界未能對這些文物給予正確的詮釋,乃至不敢承認更為悠久的文明史

目前的歷史書基本都是傳播:華夏5000年文明史,但是近百年出土了很多重要文物,不是用有爭議或者主觀性強的文字介紹,而是用這些實物證實華夏文明史肯定不止5000年!

我們發現的良渚文化距今5000-3700年,紅山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年-5000年,而河姆渡遺址距今約9000—7000年。

很多史學家沒有勇氣承認這些悠久的文明能夠作為華夏曆史,最主要原因是根本沒有理解到出土的很多文物的真正用途是做什麼?為何能夠是華夏文化的特徵!!

只一味作為是祭祀禮器,自然就無底氣宣稱悠久、燦爛的歷史。

然而,這也將導致一些歷史無法得以解釋。如筆者前面已經列出的幾大證據證實:三星堆與瑪雅文明緊密相關。

鑑於瑪雅悠久的歷史,筆者最初也是考慮瑪雅人曾經來過三星堆影響了華夏文明。然而筆者破解了瑪雅在世界各地獨特、奇特的建築語:我們是炎黃子孫!所以歷史先後順序無法顛倒。只要文中列出的它們是瑪雅建築,並且有準確的史料證實瑪雅有悠久的歷史,那麼筆者就可以肯定:華夏文明的歷史比瑪雅文明悠久。

因為強大的證據無法更改!

問題出在哪?

出在我們的上古史認識上出現了一個重大問題:真實的歷史比我們認為的上下五千年要遠得多。即炎黃祖先遠超五千年。

當真正認識到這些文物的真正用途及其中的科技含量後,那麼我們的華夏文明就必須修改,比我們現在的教材還要悠久和燦爛。

中國考古未來任重道遠

今天的考古,僅僅依靠文史資料說服力遠遠不夠,更多是依靠科學證據。

科學考古,不要沉浸在臆想中、科幻小說或深陷外星人不能自拔!結果完全背離!

當然我們考古界也奢望透過對遠古時代的考古,發現與外星文明有關的聯絡及證據,但這些都需要用證據說話!要得到全世界同行的承認,而不是臆想和無法核實的、支離破碎的文史資料。

考古挖掘,我們要仰望星空,希望發現外星人的證據,但又有腳踏地球,遵守當今嚴謹的科學規律。當今人類能夠登上月球或火星不是依靠外星人,而是人類自身建立的科學原理。

特別是不要被一些歪曲的考古奇談帶偏,從而完全背離考古的實際價值。需要嚴謹但又不是墨守成規;需要推測,但絕不是毫無根據的臆想和胡扯!

需要質疑,但又不是動不動就以“英語誕生於湖南”、“韓國人對稍微相似的古代文物就想扯為己有”這類口氣,正如筆者回答這類嘲諷“難道堅持地球中心說,一成不變,而阻止新理論發展的羅馬老教皇又轉世了?”

作者簡介:吳粲(代蔚)。畢業於四川大學,世界範圍策劃學(策劃經濟學)奠基人,主要代表作《策劃學(第七版)》。世界範圍從自然科學角度對時間理論的深入研究者,代表作《時間的終極問題》。

某大學(文章僅代表自己觀點與學校無關,故隱去)教授。廣安滿屋飄香酒業的法人。

標簽: 尖底  考古  文物  筆者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