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初唐四傑終究敵不過和光同塵

作者:由 林川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8-02-07

初唐四家分別是誰傑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初唐四傑終究敵不過和光同塵

杜子美寫這首詩的時候,面臨和四傑一樣的困境,抒憤鬱結,眼含熱淚,子美乖張,厚古薄今的世人還不明白

“謝眺死後,王勃生前”。

不講政治,不諳世事的官三代王勃,曾年少疏狂的叫囂,要是老子早生三十年,上官老兒就沒你啥事了。

王勃當的起輕狂不羈,七言之冠,為沛王李賢徵辟,幕府之中,陪李賢一起組隊吃雞,大勝英王,除了勝者的驕狂,吐口水,伸中指,迎風尿千里,更是手起筆落,一篇

檄英王雞

辭藻斐然,為高宗所識,憶起當年夕陽下與皇兄的奔跑,如今孑然一身,犯了皇家大忌,觸及政治敏感,逐出幕府,不得吃雞,風吹屁屁涼。

入川尋友訪山,養成心性,遇到了圖書管理員,不識時務的盧照鄰,一杯酒,千行詩,快意悠然,自得於雲中。

盧照鄰,偏癱患者,確是范陽盧氏之後,有司馬之才,以五言見長,初為鄧王招募,為典吏,管理圖書,性情孤僻執拗,不識時務,及鄧王薨,失去庇護,陡然間江河日下了,可見於晚年對自己的評價,“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后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

楊炯,太子府詹事,材料大拿卻常常自嘲為文字屌絲,從軍行中,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流傳千古,成為最想當排長的文人。

駱賓王從西域而來,戎馬倥傯,猶擅漢賦俳句,為後世稱道的確是鵝鵝鵝的兒童詩和關於討武曌檄文的演繹八卦。

四傑殊途同歸於長安,源於組織部部長裴度廣納賢才,興復文壇以輔弼未央。

四人初聚,一個詞藻雋秀的海內驚瞻,一個典雅雄渾的人間才傑,一個恥於為文心向軍旅,一個老而彌堅行文工俊壯闊。

四個追夢人悵惘著,臆想著,平生志業匡堯舜,不墜青雲,扶搖直上。

裴部長憐惜四傑之才,本應委以重任,奈何官場多年老油條,何嘗不明瞭的護官符便是意識形態,政治為王。

依依東望後,還是敬而遠之

初唐四傑終究敵不過和光同塵

四傑經此番羞辱,恥居人下,漸漸散了仕途心志,未料想人生多舛才剛剛開始,一水死三傑。

四傑最終都涼涼了~

王勃藏匿官奴後殺之,最終死於溺水,

駱賓王與徐敬業捎帶上楊炯弟弟於揚州起事,發誓要革了武曌帝王命,後兵敗亡於亂軍水中。

盧照鄰晚年悽慘,風疾偏癱後,借錢度日,於孤舟中蒼涼而歿。

活見久的楊炯因弟受累,逐出京畿,關山難越,從軍心願未遂,最後時光寫出王勃集序,撒手人寰。

回望當年,王勃耿介難平,幽憂孤憤。

楊炯輕脫履於西陽,重橫琴於南澗。

誰能借風便,一舉凌蒼蒼的是盧照鄰。

讀書頗存涉獵,學劍不待窮工的是駱賓王。

初唐四傑終究敵不過和光同塵

四傑亡故千年,一少年模樣讀書人,

束兩袖,勿令沾溼,櫛發必使光整,勿令生亂,頗顯少年老成。

經年以後,登閣入相,立下祖訓,凡我族人開蒙鴻學前必學四字:

和光同塵。

標簽: 王勃  四傑  盧照鄰  楊炯  駱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