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

作者:由 趙姝焱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2-08-04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青蜂俠2012-08-04 22:39:40

個人還是更喜歡《江城》(River Town)。在這本書裡作者作為以個旁觀者的視角來觀察一個小城裡面的各個層次普通人的生活,想法以及小城的各個方面。讀這本書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種溫情,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來感受涪陵這個小城,以另一個視角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現在的想法。

《甲骨文》寫的很好,在書組織上比江城更成熟些,內容很豐富,像是一個深度描寫中國的紀實文學,裡面政治內容更多些。

《尋路中國》像是作者在中國7年生活的一個總結,設計到了各個方面,寫作手法和內容組織也更純熟,猶如一部中國的調查報告。這本書裡我更喜歡作者住在北京城郊的生活段落,有遊歷的部分,也有與普通人生活的部分,很豐滿。

Peter Hessler的文字猶如行雲流水一般,從容淡定,淺顯易懂,簡單的文字就能描述出豐富的場面和情感。我很喜歡這樣的文字風格。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蘆田2012-10-30 14:53:37

甲骨文還未出中文版,也還曾有機會閱讀,先不做評論。

首先,這兩本書,江城在前,尋路中國在後。江城是海斯勒在長江邊的小城的經歷,是他於1996年至1998年間以“和平隊”志願者的身份生活於此。而《尋路中國》則是他“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國駕照,在此後的七年中,我駕車漫遊於中國的鄉村與城市。”的經歷。我和我朋友都極度喜歡這兩本書,對我們來說,海斯勒在這兩本書中,最打動我們的地方,不外乎一個“情”字。他和所有類似於介紹其他國家的作者不同,我們閱讀這兩本書,能從他的筆下感受到他真心的喜歡這周圍的一切。他從不妄加評價什麼,他只記錄生活的細節,特別是周遭可愛的一面。閱讀時可以看出,他喜歡涪凌,喜歡三岔。而這,與他本人所受的教育以及良好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在《江城》中,也許是因為更加年輕的緣故,何偉的形象更加偏重於“溫和”。如果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間選擇,年輕的何偉在我印象中更加偏重於“感性”的一面。這種紀實類的文學,私以為,考查的不僅僅是作家的寫作水平,對於生活的觀察和態度,同時也考查的是作家本身的人品。我印象很深的是書的最後一兩節中,紀錄了一件何偉偶爾和當地人吵架的過程,結果何偉當時佔了上風。雖然他是外國人,但是我不得不說,在看完那件事情的紀錄後(鞋匠無理取鬧後),我心中的第一想法只是:真為何偉感到高興。但是何偉卻在《江城》中寫道,吵完以後,他覺得自己非常後悔。他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應該進行這樣的爭吵云云(有點記不太清了)。這事讓我覺得很震撼。此外,包括何偉與學生們的一系列交流,他的其他生活記錄等,都會讓人處於一種不斷感動之中。

而相對於《江城》時期的何偉,《尋路中國》中的他,可以看得出明顯的成長。這種成長也許來自於年齡,也來自於閱歷。何偉的“情”沒變,但是這一次,如果要在“感性”和“理性”之中進行選擇,我覺得何偉在這本書中,體現的更多的是理性。書中常常有各種各樣精妙的句子出現。面對於寫一個國家,這種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何偉從來不會妄加評論。印象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句子,舉個例子吧,比如“非常可樂是中國人的可樂。這句廣告語,既是一種讚美,也是一種警告”。要是換個作家來說,也許就直接上來一句,中國生產的產品真是糟透了,但是何偉沒有。應該說,本來天朝這一塊土地就夠神奇了。按照梁文道的說法,我們中國人寫這種熟悉的東西,很容易就代上自己的價值判斷,然後才去蒐集和與自己價值判斷相符合的一面,而何偉不一樣。他對於中國顯然還是陌生的,他也竟然拋去也許以前存在過的中國的既定印象,只進行最為客觀的描寫。當然,這本書絕對不僅如此,情的一面也是《尋路中國》不同於其他紀實類文學的一面,而且特別是在三岔那一段,何偉與魏子淇一家的點點滴滴,讓人深深感動,感覺不輸給任何刻意編造出來故意煽情的電視或電影。甚至還會讓人很期待他們下一次的重逢,能夠再寫一些故事出來,因為這些年,中國畢竟又發展了。

如果我以後能作一個人民教師,我會先給初高中的孩子推薦《江城》,希望他們能夠先被情感染。可是如果他們到了更大的年紀後,我希望他們能讀《尋路中國》。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阿杜2014-10-11 15:38:58

如果你對老百姓的故事很感興趣,你可以選擇River Town。但是,如果你對人類學,民族學和歷史特逼得感興趣,你更要選擇Oracle Bones。最後,如果你對記者學和現代的中國更感興趣,你應該選擇Country Driving。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personal stories, choose River Town。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thropology and history, choose Oracle Bone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journalism and contemporary China, choose Country Driving。

雖然何偉三本書都有他獨特的風格,而且他在每一本里會疵疵地描述很多中國人生活的小細節,不同的讀者這三本書的觀眾會受歡迎。

Although all of Hessler‘s books have his tongue-in-cheek sarcasm and impeccable eye for detail, each of his novels are directed towards different kinds of audiences。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德川咪咪2014-11-10 17:18:24

謝邀。

我最喜歡《江城》。

看到許多答案都說《江城》最好,各有理由。對我而言,最打動人的是他文字中的雋永之美——

涪陵有許多搬運工,人們把他們稱為“棒棒軍”——手持竹棒的勞務大軍。通常,在冬天,棒棒軍的隊伍尤其龐大,因為這是鄉下的農閒時節。但像他們這樣的人其實哪兒都不缺,不聲不響,無處不在,有點詭異。他們三五成群地站在賣彩電的商店門前,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大牆電視螢幕。若是碰上老外坐在街邊小攤吃東西,立馬就會有十來個棒棒軍圍攏過來看個究竟。要是碼頭上哪兒在吵架,他們也會圍過來,穿著藍布衣服,手裡拄著竹棒,聽得津津有味……如果沒有一群棒棒軍圍觀,那交通事故也就不算真正的交通事故。他們是一群悄無聲息的人——有時即使是最慘不忍睹的事故,也喚不起他們開口的慾望——他們不出面干涉。他們只是在看。

(翻譯者是李雪順,他也出現在《江城》中,被描述成一個年輕的、野心勃勃的英語教師。原文很美,李雪順的翻譯也很好。)

看完《江城》,我還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念頭——我想要認識何偉。因為這個來自美國的觀察者,本身就是江城故事的一部分,他的存在和江城本身一樣富有魅力、引人深思。同時,他是一個書寫中國的記者,是非虛構寫作領域的大師。22歲的我手捧《江城》,一遍又一遍地拆解、默唸、朗誦……希望透過這種“逆向工程”,去尋找非虛構寫作的秘密。那時我想,如果蒙幸與他相識,得幾句點撥,那該多好。

我在網上搜何偉,發現不少照片裡,他抿著唇,雙眉微蹙,腦袋側向一邊,彷彿在思索,又彷彿在困惑。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

這是我拍的哦,他真的大部分時候都是這個表情,實在太好抓拍了。

今年9月,何偉來中國,這個夢想實現了。我(厚著臉皮)跟隨他從上海到北京,巡遊、講座、籤售、採訪。當他活生生地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我才發現,只要他聽別人說中文,都會露出這種表情。何偉27歲來到中國時,只在他所服務的“和平志願隊”的緊急培訓下,學過不到二十個漢字。隨後,在他的堅持下,涪陵師專派了兩名老師教他中文。從1996年起,何偉斷斷續續在中國待了十多年,一直用中文獨立採訪,理論上,他對這門語言的使用應該很熟練。

但轉念一想,又啞然失笑。何偉在書裡說過,和中國人打交道,有的時候需要一點“創造性口吃”。這樣,人們對他就會更有耐心、更寬容。裝傻不僅能夠博取同情,有時還能戲弄別人,他和涪陵師專的一個王老師互相看不順眼,對方有一次奚落他中文不好,結果被何偉的中文老師厲聲喝止說“何偉聽得懂你在說什麼”。何偉在書裡寫,“目的已經達到,我快活極了”。

他是這麼做自我介紹的:“我身上有三個人,一個是彼得·海斯勒,何偉要笨一點兒,普羅託斯就是……”每說一個名字他就把手壓低一點,說“普羅託斯”的時候手已經低到了膝蓋以下。普羅託斯是他的英文名Peter在阿拉伯語裡的發音。2011年,他跑去了埃及,以42歲的高齡開始學習阿拉伯語。

距離我著魔一般日日夜夜看《江城》,已經過去兩年了。如果說這兩年裡我有什麼長進,那就是我意識到自己幻想過的場景——得到名師的幾句點撥,頓時大徹大悟突飛猛進——實現的機率幾乎為0。因為歸根結底,這是一種希望走捷徑的懶漢思維。

但是但是,能夠獲得這個讓他面授機宜的機會,還是讓我興奮不已。所以我還是問了他:“您能告訴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記者嗎?”

何偉的答案挺令人意外的。他說,別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原來Peter Hessler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曾抓狂於自己怎麼就寫不出好作品來。那時他在牛津讀碩士,“那個環境太舒服了,語言相通,文化也挺像的,可你知道我幹了什麼嗎?”

他說:“我總是在抱怨,不習慣英國的天氣,討厭那裡的食物……直到離開後我才發現,這種思想上的狹隘和封閉,使我錯失了了解英國文化的機會。”為此,他痛下決心,決定從一個完全不瞭解的地方重新開始。在來中國之前,他沒有學過中文,對中國也沒有研究。只是在坐火車遊歷世界的時候,路過北京,決定留在這裡,“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和時代”。

他透過這種最極端的方式抽離自己所熟悉的文化和環境,在這之後,他最大程度地發揮了人的敏感性和觀察力。因此,我們才看到了《江城》、《甲骨文》和《尋路中國》,看到了一個我們熟視無睹的中國。所以,2011年,當他覺得自己在中國的生活越來越自在的時候,也決然地抽身而出,前往埃及,在“最不舒服的環境中”,成為了埃及革命和戰爭的觀察者。

我問他,《江城》中有讓你遺憾的部分嗎?何偉說:《江城》的文字遠不如《甲骨文》和《尋路中國》純熟。可是“關於這本書所傳達的東西,我一個字都不想改”。對於寫作,他從不提責任和使命,只是說:“你可以想一想,(非虛構寫作)是一個多麼漂亮,多麼值得追求的東西啊!不要放棄。”

我想也是,《江城》已經擁有了不朽之美的很多特性。而美本身,已經包含了許多、許多的意義。在《江城》中,我最喜歡這句話:

我滿足於這個職業,也認識到它所具有的侷限性。不過,我仍然對我所做的努力有所期待,那就是,希望他人能從文字的美感中尋找到一點永恆的真實。這是我對這份工作的信念:真實是永恆的,不受日常生活所累。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

最後就是上個圖咯。

何偉(Peter Hessler)的中國三部曲,哪部最好?知乎使用者2014-12-11 23:56:49

個人推薦江城。

雖然在寫作技巧和水平上,以及影響力和銷量上看,都是尋路中國最好。

但是江城有兩個特別突出的優勢。

其一,他本人在江城這個時期,努力且深刻的融入到了中國的內部。他對自己在涪陵的生活充滿了感情。寫出來的東西也有感情。

其二,這段時期距離現在大概有十多年的時間。這十多年中國人的思想變化特別大,在精神面貌上迅速的現代化了。而作者本身實際上一直處在一個比較現代化的觀念和角度上觀察中國。

這就產生了一種奇怪的代入感,就好像我在用今天的視角和心理去觀察十多年前的自己一樣。

他覺得不合理的,我現在也覺得不合理。但我當時卻已熟視無睹,在我本來的記憶裡也是早早被合理化了。

就好像他說當時的汽車特別喜歡按喇叭,沒完沒了的滴滴滴。

這種情況當時特別普遍,不只涪陵一地,而且還有很多其他的壞習慣,闖紅燈,超速,酒駕,放在九十年代,一點都不奇怪。說起來,很多地方的紅燈都才裝上去十來年呢。

可是現在讓我自己回憶起來,卻好像大家開車一直就挺文明收斂,挺遵紀守法的。

人們,特別是中國的人們,有一個挺厲害的本領,就是善於遺忘過去。

江城就好像一本現代人的回憶錄,幫助我們回憶起這個社會還不那麼現代化時候的樣子。

標簽: 江城  何偉  中國  尋路  一個